我幼小时没有进过私塾,完全由我的父亲母亲教我。父亲教我读的书,使我受印象最深的,是一部《史鉴节要》。这书是他手抄的,他善作楷书,很工楷地写在雪白的厚棉纸上,装订得很精致,引起我对于书籍的嗜好。母亲能够暗诵许多诗词,她教给我许多诗,使我印象最深的,是韩愈的《符读书城南》。

我对于书籍从小时就有一种爱好癖。在家乡时,由高小到中学,从来没有因为读书的事使我的父母生气。我记得在十三岁时,常常跑到我父亲的藏书楼上去翻书,从早晨到天晚,只下楼吃两顿饭。后来被我翻着了一部《绿野仙踪》,便将它慢慢地看起来,觉得其中有几段很有滋味。隔几天又翻到一部《飞驼子传》,书中的谚语很多,弄得莫名其妙。

中学毕业的那一年,就考得了官费,到日本留学。在留学时期,有两个地方我永远不能忘记。一是早稻田大学的图书馆,一是东京郊外的吉祥寺。这两处地方帮助我,使我多读几本书,那时的吉祥寺,真是读书好地方,不像现在是时髦男女的幽会场所。

我的记忆力还好,无论书籍或论文,看过一遍之后,留在脑里的印象总有半年以上不会消失。作品里的警句我更能记忆得长久些。

我的读书的方法没有一定,有时作Notes(1),有时用铅笔在书上乱涂线条,有时从头至尾没有作什么记号。

使我的读书能力增进的季节,是夏天和秋天,春天也还可以,我最憎恶冬天,我最痛恨的,就是“围炉读书”“躺在沙发上读书”“泡一壶佳茗读书”等等调儿。

我看书时不怕喧嚣,孩子在身旁吵闹也可以看下去。有几次我看书时,“太太”在我的旁边对我说话,我完全没有听见,因此尝受非难云。

我的信条是多读,深思,慎作。

* * *

(1) Notes,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