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国运,到了高宗时已达极盛,然而衰乱之机,在高宗时已经预伏了。[清朝国势的渐弱]原来高宗是一个自负不凡,喜欢闹阔绰的人,处处想模仿圣祖。几次巡游江南[1],糜费无算,国家元气被他斫丧不少。中岁后任用贪黩无厌的和珅,以致污吏赃官,布满全国,民众受到剥削的苦痛。
和珅是满洲官学生,初为高宗侍从。有一次,高宗有事将出发,一切仪仗都齐备了,仓皇之中缺了一个黄盖,高宗大怒道:“是谁之过欤?”和珅在旁很从容的回答道:“典守者不得辞其职!”高宗本是一个自作聪明的皇帝,他引用了这句《论语》中的成语,而和珅居然用《论语》的注解作答,因此就被高宗赏识。后来和珅官至大学士,贪贿弄权,吏治大坏。仁宗嘉庆四年[2],被王念孙等所参劾,夺职下狱,赐自尽,并抄没他的家财。据仁宗谕旨,清查和珅之遗产,共计一百另九号,内八十三号尚未估价,已估价之二十六号,合算共计银二亿二千三百八十九万五千一百六十两。照此推算,未估价的又应值八亿两有余。明朝的权相如严嵩、阉宦如魏忠贤,都以贪黩著名,但比起和珅来,又瞠乎其后了。
加以清朝所恃以为战斗主力的八旗兵,自从入关以后,恃胜而骄,荒弃平时的训练,其战斗力乃渐渐衰退。三藩作乱时,旗兵已毫无战斗力。到了仁宗时,铜仁、永绥等处苗民作乱,调兵数省,转输数十万,尚未尽平,而白莲教匪又起于湖北,窜扰河南、陕西、四川等省;
白莲教起源于元末,为反对异族统治中国的秘密的带有宗教性的组织,至清代而复盛。乾隆四十年[3],首领刘松被捕,发往甘肃充军。但其余党刘之协、宋之清等,已在陕西、四川、湖南等省秘密传教,得了不少信徒。至是遂宣言清朝的国运已终,诈奉河南鹿邑县的王发生为明裔朱氏,起兵叛变。但不久即平。乾隆五十八年,湖北一带教徒又起事,声言官逼民反,蔓延及于川、陕、甘、豫诸省。嘉庆九年[4]才完全平定,前后近十余年,杀伤近数十万。
同时东南又有“艇盗”之乱,清朝费了不少的兵力财力,方把那些匪乱平定。
当川楚教匪势焰大张之时,江、浙、闽、粤等省又有所谓“艇盗”发生。先是乾隆中,清高宗所封的安南国王阮光平死,其子阮光赞嗣立。因国用支绌,招集中国沿海亡命之徒,给与军械船只,命他们入海劫掠商船。福建、广东一带海面,大受其害。后来中国内地的土盗又和他们勾通,其势更大,蔓延到江浙的沿海。嘉庆七年,安南政变,阮福映攻杀阮光赞,统一安南,禁绝海盗。那些艇盗失了靠山,都投奔福建海盗蔡牵,仍与陆上的土盗相勾结,对闽浙沿海肆行劫掠。浙江巡抚阮元用全力剿办,居然把蔡牵打溃。后来蔡牵又与广东海盗朱濆联合,仍出没于闽粤沿海一带。至嘉庆十三、十四两年,朱濆、蔡牵都被清朝的水师打死。嘉庆十五年,两广总督百龄收降其余党二万余人,艇盗才完全平定。
宣宗初年,又有回疆张格尔之变,虽不久剿平,但朝廷的威力已失,民心开始动摇,清朝已由全盛时期而转入衰乱时期了。
在那时候,欧洲各国——尤其是英国——的机器业已十分发达,因出产物品的增多,不得不向外找寻销售出品的市场。[鸦片战争的远因]生产方式落后的中国,正是他们销售物品的最好场所。但中国一向闭关自守,并且十二分的看不起外国人,这是使他们感到十二分的困难的。英国时时设法解决这困难,曾派公使和清朝办交涉,当时中国人并不知什么是外交,只以为英国来进贡罢了,便拿进贡的旗子插在英使的船上,到了北京,又强迫英使用跪拜礼朝见皇帝,而交涉又毫无结果。又有一次,英国派人来和粤督办交涉。粤督对他说,有什么事可以向行商转达,外国人照例没有资格和中国大臣直接办交涉的。即此可见那时中国人看不起外国人的一斑了。英国人一心要打开中国的门户始终没有成功,只好借端用武力来解决了,因此就发生了所谓“鸦片[5]战争”。
从前不准外国商人与中国人民直接做买卖,由中国商人组织公行,经国家认可后,为华洋贸易的仲买机关。外国商人的货物都要卖给公行,再由公行发卖给一般中国商人。外国商人与中国有什么交涉,也要由行商转,不能直接向中国官厅讲话。
鸦片的输入中国,始于唐德宗贞元中(约当公元的十二世纪初)的阿剌伯[6]商人。[鸦片输入的情形]起初只作药品,到了明末,葡萄牙商人从印度输入,民间才渐多吸食以代烟草。到英商东印度公司[7]成立,因鸦片在中国销路日广,于是输入愈增。清世宗雍正七年[8]曾下令禁止,但终未能禁绝。在清初,鸦片每年输入不过二百箱[9]左右,到嘉庆二十二年[10]增加到三千六百余箱,道光十八年[11]竟增至二万八千余箱,每年漏巵达银三千余万两。鸦片这样的大量输入,不仅为害民生,国家经济也大受影响。当时因为银币缺乏,每两仅兑换制钱一千六百有余。于是清廷采用鸿胪寺卿黄爵滋等的奏请,严禁鸦片,行连坐法,凡家藏烟具与鸦片者处死刑。以湖广总督林则徐[12]为钦差大臣,查办广东海港事宜,兼节制广东水师,实行禁止鸦片贸易。明年二月,林则徐强迫英商交出鸦片二万二百余箱,全数销毁,并布告各国商人,凡商船夹带鸦片入口的,“船货入官,人即正法”。当时葡、美诸商都签字承认,独英商不愿。那时候不但英国贩卖鸦片的商人想和我们一战,英国的资本家为销售他们的货物起见,也想借端用武力打开中国的门户。一八四〇年三月,代表英国资本家的国会开了三天三夜的会议,通过对中国宣战。[鸦片战争的第一幕]由印度派海陆军两万五千余人,军舰二十六艘向广东进发。英军到澳门,探知广东的林则徐已经备战,便向北攻福建、浙江的沿海。七月初,攻下浙江的定海。又进攻乍浦、宁波,破中国水师,封锁钱塘江口。当时沿海各地长官因承平日久,毫无战备,都怕英军来攻,大家向朝廷上奏章,攻讦林则徐孟浪操切,激成事变。[林则徐的罢免]清廷见英兵势盛,便也改变态度,罢免林则徐,改派直隶总督琦善[13]到广东查办,并进行和议。琦善到广东后,办法与林则徐完全相反。他把海口的防御工事撤废,算是与英国开诚相见。[割让香港]谈判初开,便允许赔偿英国鸦片价七百万元,但英国又要求割让香港。琦善不敢允许,英军便攻占虎门外的沙角、大角两炮台。琦善大恐慌,连夜派人请求英军继续谈判,并允许赔偿鸦片价之外,开放广州,割让香港。双方签订草约。英军即行交还沙角、大角两炮台,一面在香港出示安民,起造房屋埠头,开始经营。
当英军占领沙角、大角两炮台的警报传到北京,清宣宗大为震怒,再下令对英宣战,罢免琦善,先后命奕山等带兵往广东。[鸦片战争的第二幕]英军探知清廷变计主战,便先下手攻陷虎门炮台,并向广州进攻。其时清廷的援兵未到,各要隘尽被英军占领。后来奕山等没有法子,只好向英军求和,议定休战条约如下:
(一)中国于赔偿鸦片价之外,先偿还英国军费六百万元,五日内交付。
(二)中国军队退驻城外六十里。
(三)香港割让事件缓日再商。
(四)英军退出虎门。
条约签订,英军在广州游行示威以后,便陆续退去。[平英团]但广州人民愤慨之余,突然树立“平英团”的旗帜,结合万余人,乘英军撤退的当儿,起来袭击。英军见我民气激昂,不可轻敌,乃依休战条约退去。这一回是我国民众自动团结直接反抗帝国主义的第一次示威运动!
帝国主义的原名为Imperialism。它是由资本主义转化而来,是资本主义发展到最后的一个阶段。原来资本主义有个矛盾点:因为资本家使用机器制造物品,其目的在赚钱,所以最初物品的出产愈多愈快,则资本家的赚钱亦愈多愈快。但到后来,巨大的资本积聚于少数的资本家之手,社会上大多数之人日趋贫乏,购买力日渐减少,因之不但生产品有过剩的现象,即资本因过度集中,发生停止膨胀的现象。同时因为出产品的增多,又感到原料的缺乏。到这时候,那些资本主义的国家,为要解除自身的危险,不得不向国外找寻销售货物、购买原料及投资的场所。凡为了上述的原因,用国家的力量向外侵略者,便叫做帝国主义。一八七四年,英国的Disraeli[14]已提出“帝国主义团结”的口号,可见当时的英国资本主义已经走进了转换到帝国主义的阶段了。
当英军攻下定海时,曾向清廷提出要求六款:(一)偿还鸦片价;(二)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定海、上海为通商口岸;(三)两国交际礼仪彼此平等;(四)赔偿军费;(五)不得因英国商船夹带鸦片累及无辜英商;(六)尽裁公行浮费。[英国的无理要求]在休战条约里面,这些条款全未提及。英国政府便屡次催促奕山订立正约,但奕山并没有把休战条约的内容明白报告清廷,对订立正约,非但不敢作主,更不敢奏闻皇帝,只得一味延宕,英国遂决计再用兵。[鸦片战争的第三幕]连破厦门、舟山[15],进陷镇海、宁波。道光二十二年[16],英军改变战略,决定转略长江,以断南北的交通。四月,陷乍浦;陷宝山、上海;六月,陷镇江;七月,更进逼南京。于是清廷大震,派耆英、伊里布、牛鉴为媾和全权大臣,便宜行事。当时英国恃强要挟,而耆英等但求和议成就,处处让步。于是成立媾和条约。这条约称为《中英修好和约》亦称《南京条约》或《江宁条约》。其中重要条款为:[《南京条约》]
(一)中国政府向英国政府缴纳军费一千二百万元,商欠三百万元,鸦片赔偿六百万元,共二千一百万元,限四年交清。
(二)中国政府以香港全岛永远割让给英国。
(三)中国政府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英国派领事居住,并许英国商人带同家眷自由来往。英商货物,照例纳进口税后,准由中国商人贩运至内地各处,所过关税,不得加重课税。
(四)以后两国往来公文用平等款式。
是年九月,又在虎门订立《善后事宜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作为《南京条约》的附录。这就是所谓《虎门条约》。其中有几点颇关重要,摘举大意如下:[《虎门条约》]
(一)五处通商,既准英国人自由居住,中国地方官须与英国领事官就各地情形划定一区域准英国人租赁。
(二)凡未列入税则表内的货物,概照货价纳值百抽五之税。
(三)英国人与中国人因事涉讼,由英国领事与中国官员共同查明,秉公处断;至于英国商人如何定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领事照办。
这三条的关系极大:第一条便是所谓“租界”的起源;第二条开关税协定的恶例;第三条便是“领事裁判权”的开端。
鸦片战争的影响是很大的。[鸦片战争的影响]原来中国文化以汉族文化为主干,而汉族所住的是广阔的平原,温和的气候,肥饶的土壤,最适宜于农业,所以农业便成为主要的生产。在这生产方式之下形成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与政治组织。更因为地理上、气候上、土质上的种种关系,使中国的生产方式不易变更,生产力及全部文化全部历史发生停滞状态。所以从秦汉到鸦片战争以前,虽经过不少次外来民族的侵入,但因为生产方式没有变动,同时外来民族的生产方式比较落后之故,只有使异民族同化于汉族,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与政治组织没有什么动摇或变更。自从鸦片战争以后,欧洲资本主义的势力随武力而俱来,使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根本动摇。中国不及采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却早已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取给所和商品竞卖场了。从此以后,整个的中国民族全在帝国主义的束缚之下,因生产方式的落后,中国民族在全世界上变为一个文化落后的民族了。同时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他们是处于文化较高的地位,和过去生产方式比较落后的外来民族完全不同了。因此,我们对于鸦片战争要有明确的认识,不可和过去的外来民族的侵入等量齐观,同时对于鸦片战争以后的史实,要加以深切的注意!
* * *
[1]清高宗凡六次南巡,一在乾隆十五年,一在二十二年,一在二十七年,一在三十年,一在四十五年,一在四十九年。
[2]公元一七九九年。
[3]公元一七七五年。
[4]公元一八〇四年。
[5]鸦片即罂粟,或称阿芙蓉。
[6]今译为阿拉伯。
[7]公元一千六百年间,葡、荷、英、法等国,各设东印度公司于印度,与之通商,英法两国势力尤甚。一六九〇年以后,变商业主义为侵略主义。英复以兵力制法,独取税权、兵权,归诸公司,渐并诸王侯领土,尽革其旧制。一八五八年,英以印度政府直辖,公司遂罢。
[8]公元一七二九年。
[9]每箱计一百二十斤。
[10]公元一八一七年。
[11]公元一八三八年。
[12]林则徐字少穆,侯官人。
[13]琦善,满洲人。嘉道间以治河办海有功,官至直隶总督、文渊阁大学士。
[14]Bonjamin Disraeli(1804~1881)英国政治家,一八六八年任英国首相,以推行帝国主义的世界政策有名。
[15]舟山旁小岛林立,称舟山翠岛。为东海中舰队屯煤避风的要港。
[16]公元一八四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