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纪末,日本战国割据纷争的局面①刚刚结束,关白②丰臣秀吉初步统一全国,掌握了政权。统一后的日本社会经济有了发展,封建主和商人都要求向外扩张。因为封建诸侯里面还有一部分没有完全服从,丰臣秀吉很想发动侵略战争,以便把他们的力量转移到对外方面去。同时,丰臣秀吉本身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封建统治者,梦想先征服朝鲜,再侵占中国,把日本的国都迁到北京,使日本、朝鲜和中国都处于他的统治之下。

这时李氏王朝统治下的朝鲜政治非常腐败,广大人民生活贫困,和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很尖锐。政府里面各派别长期斗争,削弱了中央政权的力量。国防也很薄弱,兵士平时缺乏训练,有的死去,有的逃亡,部队的名册中多是空额。将领在一旦有事时才派到地方上去领兵,兵士和将帅之间的关系很疏远。当时朝鲜就有人说:“现在民力凋敝,到处穷困。万一大敌当前,即使诸葛亮做参谋,韩信、白起来指挥,恐怕也不会有办法!”

丰臣秀吉先派人到朝鲜,要求朝鲜政府派兵替他做进攻中国的向导和前锋。朝鲜与明朝一向友好,严正拒绝了这个无理的要求。以后朝鲜又派使臣到日本谈判。派去日本的两个使臣属于不同的派别,正使是西人党黄允吉,他回国报告时说:“丰臣秀吉目光炯炯有神,看来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必然要大举来侵犯我国,须早作准备!”副使是东人党金诚一,他却说:“丰臣秀吉一定不会来侵略!而且秀吉的眼睛小得像老鼠,有什么可怕?”朝廷大臣不管谁的观察正确,只盲目支持自己同党使臣的意见,纷争不定。只有随从出使日本的许筬,虽属东人党,却赞同黄允吉的意见。这时东人党当权,国王李昖终于听从了金诚一的意见,认为丰臣秀吉不会来侵略朝鲜,命令各道停止刚刚开始的武备整顿工作。

1591年(明万历十九年)年底,丰臣秀吉决定入侵朝鲜。第二年4月,日本水陆军十五万人在釜山登陆。倭军③集中了强大的兵力,又有锐利的武器鸟铳④,登陆后二十天便攻陷了汉城,接着平壤也陷落了。国王李昖逃往义州。两个月内倭军便控制了朝鲜大片土地,焚烧掠夺,大肆破坏,到处虐杀无辜居民,凌辱妇女。把朝鲜青壮年掳回日本去,卖给西方殖民国家东来的商人,再由他们卖到印度、菲律宾等地做奴隶。倭军在占领区搜刮榨取,并且强迫朝鲜人民采用日本风习,使用日语。加藤清正率领倭军向北渡过了图们江,直逼中国边境。朝鲜国王急忙向明朝请求援助。当时明朝政府中对于是否出兵援朝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一部分人不主张出兵,他们说应当在自己的门庭防御倭军,无须去支援朝鲜。但是大多数的朝臣都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主张出兵支援。吕坤曾说:“朝鲜靠近东北,等于中国的肘腋。平壤西与鸭绿江为邻,晋州和山东的登、莱相对。如果倭人占据这两个地方,进可以割断我们的漕运,退可以窥伺我国的辽东,不到一年,北京就将坐困。”他认为这是“国家大忧”,力请“早决大计,并力东征”。宋应昌也主张出兵,他说:“辽东是中国的门户,朝鲜是中国的近邻。丰臣秀吉狡猾而凶狠,垂涎中国内地,攻朝鲜只是借道而已。这时如果不予以痛击,他就要更加猖狂了。”宋应昌强调指出丰臣秀吉“进攻朝鲜,实际上就是为了进一步侵略中国,所以中国援助朝鲜,也就是保卫自己”。他们认识到中朝两国利害相同,唇齿相依,救邻即是自救,从道义上、战略上考虑都应当支援朝鲜。这些正确意见最后被政府采纳,明朝决定出兵援朝抗倭。

注释

① 日本从十五世纪末期起封建诸侯割据纷争,天皇早已失去实权,长期掌握政权的将军也无力控制全国。

② 关白即宰相。当时日本天皇没有权力,实际政权掌握在关白手里。

③ 古代中国称日本为倭国,称日本军队为倭军。

④ 鸟铳又名鸟嘴铳,铁管木身,管中装铅弹,用火药发射,杀伤力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