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与《孙武》一篇内容类似,核心仍在“令行禁止”四字,通过杀掉耽于迎来送往的庄贾,使军队悚动,军容随即为之一变。可见,军法上的“罚”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立起了规矩,使士兵有了戒惧之心,未必一定能让士兵在疆场上效死命,还必须有另一套办法使将士亲附。司马穰苴的办法则是与士卒同甘共苦,以真心换取真心,最终使士兵悦服,“争奋为之出战”。所以《军谶》曰:“军以赏为表,以罚为里。赏罚明,则将威行。官人得,则士卒服。”(《三略· 上略》)

司马穰苴在历史上的真正与众不同之处,不仅在他赏罚严明、能使士卒亲附这些军事实践上,更在于他对古 《司马法》的阐发与申明,即如司马迁所说:“自古王者而有司马法,穰苴能申明之。”(《史记· 太史公自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兵学体系。北宋时期官方将《司马法》列入《武经七书》,成为武将必读之书。

本篇选自《史记· 司马穰苴列传》。

司马穰苴者〔1〕 ,田完之苗裔也〔2〕 。齐景公时〔3〕 ,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4〕 ,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穰苴〔5〕 ,曰:“穰苴虽田氏庶孽〔6〕 ,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7〕 。”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悦之,遂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8〕 。穰苴曰:“臣素卑贱,今君骤擢之闾伍之中〔9〕 ,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恐难行事。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10〕 ,乃可。”景公许之,遂使庄贾往。

【注释】

〔1〕 司马穰苴(ráng jū ):生卒年不详,姓田,名穰苴,春秋末期齐国人。

〔2〕 田完之苗裔也:是田完的后代子孙。田完,原姓陈,是陈国厉公之子,因避陈国内乱至齐,被封为齐卿,而改姓田。苗裔,即后裔。

〔3〕 齐景公(约前550—前490):姜姓,吕氏,名杵臼。齐灵公之子,齐庄公之弟。

〔4〕 河上:黄河南岸,当时为齐国的北界。

〔5〕 晏婴(前578—前500):名婴,字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曾任齐相。

〔6〕 庶孽:非嫡系的庶出旁支。孽,庶子。

〔7〕 试:用。

〔8〕 捍:抵抗。

〔9〕 擢(zhuó ):提拔。闾伍:指社会最低层。闾,里巷之门。伍,古代军队编制中的最小单位,五人为伍。

〔10〕 监军:用于监督军队中将领并节制军中事宜的人,多由权贵充任。

【译文】

司马穰苴,是田完的后代子孙。齐景公时期,晋国攻打齐国的阿、甄,而燕国侵犯黄河南岸地区,齐国军队打了败仗。景公感到很忧虑。晏婴于是向他推荐田穰苴,并说:“田穰苴虽是田氏庶出,可是这人文能服众,武能震慑敌人,希望国君能试着用用他。”景公召见田穰苴,与他谈论军事,谈得很高兴,于是任命他为将军,率军抗击燕国、晋国的军队。田穰苴说:“我出身卑贱,现在国君骤然把我从平民中提拔起来,让我位居大夫之上,但士兵们并没有真心归附我,百姓也不信任我,我担心我下的命令没人会听。不如国君找一位您很宠信,国人也很尊敬的人来做监军,这样我领兵就没有问题了。”景公答应了,于是就派庄贾为监军。

穰苴因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1〕 。”至期,穰苴先期至军,立表下漏以待贾〔2〕 。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3〕 ,入,行军勒兵〔4〕 ,申明约束〔5〕 。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也?”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6〕 ,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7〕 。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8〕 ,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9〕 ,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10〕 :“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11〕 ?”对曰:“当斩。”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穰苴遂斩贾以徇三军。三军悚然。

【注释】

〔1〕 旦日日中:明日正午。

〔2〕 立表:在阳光下立木桩,通过观察它的影子来确定时间。下漏:设漏壶,通过漏水多少来确定时间。表和漏均用于计时。

〔3〕 仆表决漏:表示不再计时。仆表:放倒木表。决漏:放掉漏壶中的水。

〔4〕 行(háng )军:把队伍排列成军阵。行,此处为使成为军阵之意。

〔5〕 约束:此处指纪律。

〔6〕 不佞(nìng ):不才,谦称指自己。大夫:指同僚。

〔7〕 援:抱。枹(fú )鼓:古代战阵上所用的鼓。

〔8〕 暴(pù )露:露在外面,无所遮蔽。

〔9〕 君:此处指庄贾。

〔10〕 军正:军队中的执法官。

〔11〕 期:规定期限。

【译文】

田穰苴与庄贾约定:“明日中午,在军门会合。”第二天,田穰苴先到军中,立好计时的木表和漏壶等着庄贾。庄贾一向骄横显贵,以为统率自己的军队,而自己又是监军,就不太着急。亲戚朋友为他送行,留他喝酒。至正午了,而庄贾还没来。田穰苴就收起木表,放掉漏壶中的水,进入军营,列队操练士兵,申明军纪。一切进行完毕后,傍晚时分,庄贾才来。田穰苴问:“为什么迟到?”庄贾表示歉意说:“我的同僚和亲戚为我送行,所以耽搁了。”田穰苴说:“将帅受命之日就应该忘掉自己的家;在军中约束和管理士兵,就要忘掉自己的亲人;擂鼓进军的危急时刻就应忘掉自己的生命。现在敌国深入我国,国内骚乱,士兵们在边境上风餐露宿,国君睡不好觉,吃不下饭,百姓的性命全操在您的手上,还讲什么送行呢?”田穰苴召来军正问道:“按军法,对没有按期到达的,应当如何处置?”军正说:“应当斩首。”庄贾害怕了,派人快马报告给景公,请求解救。派去的人还没回来,田穰苴已经斩了庄贾并在全军示众。全军震惊。

未几,景公遣使持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问军正曰:“军中不驰,今使者驰云何?”对曰:“当斩。”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斩。”乃斩其仆 〔1〕 ,车之左軵〔2〕 ,马之右骖 〔3〕 ,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后行。士卒次舍井灶饮食 〔4〕 , 问疾医药,身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5〕 ,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6〕 。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为之出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渡水而解〔7〕 。于是追击之,遂取封内所亡故境而引兵归〔8〕 。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景公郊迎,劳师成礼以入,尊为大司马〔9〕 ,故世称为司马穰苴。穰苴死后,景公用兵大仿其法,故诸侯朝齐。因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遂号《司马穰苴兵法》云〔10〕 。

【注释】

〔1〕 仆:驾车之人。

〔2〕 軵(fù ):指车厢外的木柱。

〔3〕 骖(cān ):古代在车前两侧驾车的两匹马。

〔4〕 次舍:部队停下来过夜。住一夜为舍,三夜以上为次。

〔5〕 享:犒赏。

〔6〕 比:亲近。

〔7〕 解:溃散。

〔8〕 封:国境。

〔9〕 大司马:职官名。掌全国的军事。

〔10〕 《司马穰苴兵法》:一般称为《司马法》。是在古《司马法》基础上,加入司马穰苴的部分思想而成。《汉书· 艺文志》记载“《军礼司马法》百五十五篇”,今存世之《司马法》仅有五篇。

【译文】

不久,齐景公派使臣持符节来赦免庄贾,使者骑马进入军中,田穰苴说:“将领在外作战,国君的命令也可以不接受。”又问军正:“军中是不可以骑马的,现在使者骑而入该如何处置?”军正说:“应当斩首。”田穰苴说:“国君的使臣不可以斩。”于是就斩了使臣的驾车人,砍断车子左侧木杆,杀了右边负驾的马,在军中示众。田穰苴派使臣回去报告,然后才出发。对士兵们安营、打井、彻灶、饮食、求医问药这些事情,田穰苴都亲自过问。他把自己的俸禄全部拿出来用于士兵们的花销,与士兵平分粮食,特别照顾那些瘦弱的人。三天后整顿军队,有病的士兵都要求跟着出发,争着要为他作战。晋国听到这些后,就撤军回去了。燕国军队听说后,撤到了黄河北岸,围困解除。此后齐军展开追击,于是夺取了沦陷的国土后返回。军队还没进入国境时,田穰苴就自行解除了军队的武装,取消了战时军律,先盟誓,然后进入国境。齐景公在城郊外迎接,按照礼节慰劳了军队后才入城,封田穰苴为大司马,所以后世称他为司马穰苴。田穰苴死后,齐景公用兵作战主要仿效他的做法,而各国都来朝拜齐国。于是命令大臣整理古代司马兵法,把穰苴的兵法也放在里面,就称为《司马穰苴兵法》。

断曰:穰苴庶族,人微权轻。燕、晋压境,齐国殆倾。晏婴明识,荐苴用兵。法斩贵族,一军皆惊。再加恩驭,莫不奋兴。未经血战,势已雷轰。敌人潜遁,追奔扫清。尊为司马,兵法垂名。

【译文】

断语:田穰苴是庶出,出身低微,威望不足。燕、晋兵临齐境,齐国国势将倾。晏婴慧眼识英雄,举荐穰苴统率大军。依照军法斩杀贵族,全军上下都惊动。对部下广施恩惠,没有人不愿意奋发勇往的。血战还没有开始,气势已如雷霆一样轰鸣。敌人望风潜逃,齐军顺势追击,将敌人抢占之地彻底夺回。被尊为司马,兵法千古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