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浪漫文学与作家,已如前数章之所介绍,现在我要叙述一个声名最显著的、与杜甫并称唐诗坛权威的诗人——李白。他是集开、天浪漫文学之大成的一位诗人,又是浪漫文学最光荣的一位压阵大将。他与开、天那群诗人相比,好像是突出万山间的高峰,容纳百川的大海,灿烂列宿间的一片寒光皎洁的明月,云蒸霞蔚的东方的一轮金芒四射的太阳。开、天时代若没有李白,浪漫文学决不能呈现那样空前的光彩,决不能与杜甫所领导的写实时代相抗衡,所以我们应当喊他为浪漫派主力作家。

李白(七〇一至七六二),字太白,其籍贯异说纷纭,或说陇西,或说金陵,或说山东,或说蜀。但他既屡次自命为“陇西布衣”(《与韩荆州书》与《赠张相镐》诗),我们就定他为陇西人,也无不可。少颖慧,五岁诵六甲,十岁通诗书,长隐岷山,刺史苏颋见而异之,道:“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但他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或访道四方,以炼丹求仙为事,他四十岁以前的生活不过如此。

《示家人》李白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道士吴筠友善。筠被召,荐之于朝,见明皇于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御手为之调羹,与筠俱待诏翰林。帝一日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右左以水颒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尝沉醉殿上,引脚命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以言激怒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阻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傲放不自修,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终日纵饮。在京二年余,求放还山。出京后又开始他的浪游生活,尝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着宫锦袍坐船中,旁若无人,脚迹遍于广陵、秦淮、金陵、宣城等处。

他五十四岁前的生活就这样痛饮狂歌游山玩水地混过,以后便是他坎坷困厄的时代了。安禄山之乱,他转徙于宿松、匡卢间,永王璘为江淮兵马都督,辟为府僚。璘起兵失败,他坐罪长流夜郎,至半途遇赦得还。后依其族叔李阳冰于当涂县,宝应元年(七六二)得疾卒,寿六十一岁。关于他的死,另有一种大醉后入水捉月溺死于牛渚矶的传说。以他这样一个绝代的浪漫诗人,我们原希望他有这样一个富于诗意的结局,但考李阳冰替他做的诗集序,说他病亟时曾于枕上作书,以作序相托。李华的《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也曾说“年六十有二不偶,赋临终歌而卒”。(临终歌现不载集中)可见我们的诗人是明明白白病死的,那个“捉月”的传说虽然美丽,我们只好割爱了。

我们现在要谈他的作品。胡适说李白集乐府之大成(《白话文学史》),这话我们极承认。前面说过陈子昂在开、天前便打起文学革命的旗帜,但并未成功。李白是一个有意识的文学革命者,也是反对梁、陈,主张复古的一个人。他曾说:“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欤?”《古风》五十九首开头便说: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古风》其一)

孔子删述《诗》《书》,名为维系周文化,其实是创造新文化,可算文化史上一件大事。李白也想以解放的乐府起八代之衰,上继风雅,为文学史创造一个新局面,故以删述自比。你看他以诗界孔子自命,野心是怎样的大!

他的革命的工作,破坏方面是将齐、梁以来的加于诗歌的镣铐——声律——一举打得粉碎。他的诗现存一千余篇,但五律仅有七十余首,七律仅有十二首(根据赵翼的统计),占不到全诗的十分之一。赵翼说他“才气豪迈,全以神运,自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长”。其实他既鄙薄齐、梁,自然不屑去模拟齐、梁诗体,不然岂不与自己主张抵触吗?

他的革命工作的建设方面,则极力做解放的乐府。他的乐府的题目都沿用古题,如《公无渡河》《上留田行》《野田黄雀行》《雉朝飞》《乌夜啼》《门有车马客行》《君子有所思行》都是,但内容形式是崭新的,有创造性的,富有新生命的,与建安前的乐府大不相同,不但用旧瓶装新酒,还将学步的婴孩哺育成为大人了。他的乐府据杨齐贤、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卷》所录,共有一百十九篇,所用题目都是王僧虔《伎录》、吴兢《乐府古题要解》上所有的,但他其余作品除五七律绝外,长短歌咏体裁也与他的乐府相似。可见他在解放乐府上所得的技巧竟无往而不利。两汉以来民歌的技术、意境,到他才充分利用了。与他同时的诗人王、孟、岑、高、二王、崔、李未尝不努力创造新的乐府,但他们缺乏自觉的文学革命意识,所以不如他成功得伟大。李阳冰引卢黄门的话说道:“陈拾遗横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一变,至今朝诗体尚有梁、陈宫掖之风,至公大变,扫地并尽。”可见当时人便许他为陈子昂后诗界革命成功的英雄了!

他的诗不唯集汉魏乐府之大成功,而且也集开、天浪漫文学的大成。有人说他的诗兼王维、岑参两派(悲壮与淡远)之长(《中国诗史》),其实他的诗不但兼两派之长,而且还有为他们所无的格调意境。总而言之,他有他自己的特色。

作品是时代的反映,同时也是人格的反映,没有开、天时代,产不出李白和同时诗人的浪漫诗歌,没有李白的个性,也不能形成他作品的特色。我们不忘记“时势造英雄”的话,更不要忘记“英雄造时势”的话。

现在我们来检查李白的性格:

他的性格的第一点是“侠”。本传既说他少年时喜纵横术,击剑为游侠。他的故人魏颢又说他“尝手刃数人”。《与韩荆州书》“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上安州裴长史书》“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他平生所佩服的古人为鲁仲连、侯生、战国四公子、燕昭王、郦食其、张良、剧孟、东方朔、王猛,都可说是侠字号的人物。他既好纵横术,所以也喜谈功名,目的并非升官发财,不过想学那“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或“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的飘然而来又飘然而去,见首不见尾的神龙而已,因为这是侠客最高的标准。

他的性格的第二特点是“仙”。这是他主要的思想,比“侠”还重要。唐代文人多少带点丹箓派的迷信,而李白更甚。他曾炼过大丹,曾受过道箓,曾遍游名山访求道侣。肉体虽寄居红尘之中,精神却飞驰于天上。魏颢说他求仙不过为了“消壮心,遣暇日”,好像功名上受了挫折才借此自慰似的。其实读《李白全集》,才知道此话不然。李白一生以成仙为第一目的,功名为第二目的。成仙失望,而后才去谈功名,功名又失望,便颓废了。

他既具有亦侠亦仙的性格,所以作品特色:

第一是意气的豪迈,这也与侠的性格有关。他好取雄伟宏丽、开合动荡,富于刺激性的题材,以壮浪纵恣摆去拘束的笔写了。譬如他写山水和自然界现象: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白帝精金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东隅!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山倒蓬壶!长鲸喷涌不可涉,抚心茫茫泪如珠。(《古有所思》)

《峨眉山月歌》李白

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横江词》)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关山月》)

他写战事:

北落明星动光彩,南征猛将如云雷。手中电曳倚天剑,直斩长鲸海水开!我见楼船壮心目,颇似龙骧下三蜀。扬兵习战张虎旗,江中白浪如银屋!(《司马将军歌》)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胡无人》)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惟见白骨黄沙田。(《战城南》)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塞下曲》其六)

他写游侠:

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白马篇》)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结客少年场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侠客行》)

他醉后的大言:

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江夏赠韦南陵冰》)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江上吟》)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

第二是诗思的飘逸。杜甫赠他诗云:“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黄庭坚道:“余评李白诗,如黄帝张乐于洞庭之野,无首无尾,不主故常,非墨工椠人所可拟议。”(《题李白诗草后》)严羽:“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沧浪诗话》)《臞翁诗评》:“李太白如刘安鸡犬,遗响白云,核其归存,恍无定处。”《说诗晬语》:“太白想落天外,局自变生,大江无风,涛浪自涌,白云舒卷,从风变灭。此殆天授,非人力也。”读了李白的诗,大约都会有这样感想。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从。(《古风》)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送杨山人归嵩山》)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短歌行》)

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古人传道留其间。后宫婵娟多花颜,乘鸾飞烟亦不还,骑龙攀天造天关。造天关,闻天语,长云河车载玉女。载玉女,过紫皇,紫皇乃赐白兔所捣之药方,后天而老凋三光。下视瑶池见王母,蛾眉萧飒如秋霜。(《飞龙引》)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梦游天姥吟留别》)

第三是思想的颓废。大凡天才的生活力往往胜寻常人十倍百倍。生活力既强,求生的志愿也愈强,常想超越过有限的平凡的存在,去求无限的超越的发展。况且世界的缺陷,幸福的空虚,人类生命的短促,聪明人更容易感觉到。宗教是告诉人弥补这些的,所以聪明人容易倾向宗教。李白对于生死问题,常有“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在世复几时,倏如飘风度”“华鬓不耐秋,飒然成衰蓬!古来贤圣人,一一谁成功”的感想,所以热心于求仙。谁知费了无限苦心、无限精力,金丹未成,白发却已种种。于是他觉悟了、灰心了,只好想法另外去寻他的生活了。他的《对酒行》是自述心理转变的一首诗:

松子栖金华,安期入蓬海。此人古之仙,羽化竟何在?浮生速流电,倏忽变光彩!天地无凋换,容颜有迁改。对酒不肯饮,含情欲谁侍?

萧士赞说:“此诗其太白知非之作乎?”很对。他《拟古十二首》有云:“长绳难系日,自古共悲辛。黄金高北斗,不惜买阳春……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又《春日醉起言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月下独酌》四首其四“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都表示他对成仙的失望和逃于酒中的原因。

从梦想的仙乡一跤跌入醉乡,这一跌是非同小可的。更加功名屡次失望,愈加灰心,甚至反动起来,讲究现世的享受,否认道德的存在,成了一个极端的颓废诗人了。你看他饮酒时怎样?

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襄阳歌》)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月下独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

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自遣》)

还有《笑歌行》《悲歌行》两首长歌,有“赵有豫让楚屈平,卖身买得千年名。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齐饿死终无成!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等语。苏轼因其思想过于出轨,断为伪作。其实这也不过是“古来圣贤皆寂寞”的发挥,正是他颓废的本色,如何能说是伪作呢?

自从刘伶、陶潜以来,对于“酒的赞颂”,是没有人能比李白这样多而且好的;自杨、朱以来,厌世享乐的思想,没有人比李白这样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他是一个极端的个人主义者,一个浪漫诗人,同时是一个颓废文学的大师。

崔、李、二王的光荣止限于开、天时代,王维、储光羲、高适、岑参虽天宝乱后犹存,而创作力都没有以前的活跃。唯有李白的作品很多作于天宝之后,并且依然保持着他的神仙、豪侠、颓废的浪漫的色彩,这虽然是他的短处(见下章),但也因为这缘故,他才能替盛唐四十余年灿烂庄严的浪漫文学挣得一个最光荣的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