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雪居士.顾岱(止庵)鉴定
奉川後学.戴明琮(璧城)纂辑
梵宇
岳林禅寺
古志,寺距县北五里,梁大同二年始创溪西,名崇福院。唐相李绅书额,会昌中毁。大中二年(历志载三年,误)闲旷禅师徙建溪东,改岳林寺。僖宗时,有僧游寓,常擕布袋乞食,人称为欢喜和尚,自号长汀子。至贞明三年,坐东廊磐石,说偈而逝。宋真宗祥符八年,赐额「大中岳林禅寺」。仁宗赐御制书札。徽宗赐号「崇宁阁」。文岳禅师建,有十景题阁,後毁复建。元至元十九年九月阁崩,住持梵中重构。明永乐癸卯火。宣德正统时修复。万历间又火,南禅师同僧万金等重建大殿崇宁阁。皇清顺治间,自闲、天伊、解齐诸禅师相继主持寺事。後寺僧因官逋他徙,寺圮。康熙十二年癸丑,檀护敦请楷庵和尚入院,大畅宗风,皈依云集;创天王殿、方丈、大殿两厢,又造普同塔,百废具举。臬司印周王公碑记。
大雄寳殿
明万历三十六年戊申九月二十六日,住持南禅师同万金、万全捐赀协建。计七楹,高六十二尺,纵九十八尺,广一百二十四尺。康熙庚申,臬司印周王公重新旧额「勅赐大中岳林禅寺」八字。
崇宁阁
明崇祯三年二月初十日,僧守愚、法缘重建。计七楹,高五十二尺,纵七十四尺,横一百二十四尺。中五楹,上供千佛,下供弥勒大像;左阁为祖堂,余为首事寮。中有「大光明藏」、「古崇宁阁」、「弹指门开」等额。
兠率宫
址遗千佛阁後。剙自定应大师,今圮。
天王殿
七楹。高五十二尺,纵六十三尺,广一百二十四尺。中三间供天王,东为杂务寮,西为云水堂。康熙十五年丙辰建。
方丈
居崇宁阁左,共五楹。高二十五尺,纵四十二尺,广八十九尺。左右各厢五楹,左为指南轩,右侍寮。康熙戊午年建。
禅堂
五楹。即崇宁阁下,基址在方丈前。
祖堂
即崇宁阁左。康熙丁卯春上堂安座。
伽蓝堂
大殿前左。康熙戊午年建。戴元贤题曰「正气冲霄」。
祖师堂
大殿前右。康熙辛酉年建。
应供堂
五楹,在大殿左。康熙戊午年建。
日新堂
大殿前左,五楹。康熙己未年建。
香积厨
五楹,在大殿左。旧存二。
客堂
大殿前右,五楹。供大悲像。康熙辛酉年建。
至善堂
为崇宁右辅,三楹。安住戒师,旧存。
湼盘堂
在祖师堂侧,计二楹。
茶房
崇宁阁右,计三楹。旧存。
库房
崇宁阁左,三楹。康熙戊午年建。
浴室、净房、碾磨坊、田寮、园房
十三楹,俱在茶房後。康熙戊午年建。
钟楼
天王殿左,高五丈余。元天历三年铸成,铜万筋有奇。(声闻二十里。僧越凡司钟不法,邑侯蔡公复归常住。康熙乙丑年,用价贰拾肆两赎田肆亩。丁卯春重修。)
轮藏
与钟楼相对,在天王殿右,所以藏经者。中置转轮,畵柱雕龙。时或轰雷闪电带雨发声,亦一奇也。唐布袋和尚建,顺治间毁。
山门
在天王殿前,五楹。今圮。
幻住经堂
本寺之左。水南湘禅师所建,今圮。
钟楼经堂
寺左数十武,即钟楼下。三楹两厢,今存。
塔院
三山园左,面挹广平湖。正三楹,㫄各五楹。坐乾向巽,乃楷庵老人寿藏也。自题曰「宴然」。康熙癸亥年造。
普同塔
寺园之东,坐卯向酉。砌石为藏,三顶三圹。康熙乙丑年造。
宝塔
天王殿前,龙眼池侧。左右两座,高四丈余。相传谓之龙角,布袋和尚遗蹟也。
又山门前浮图七座(其一久毁)。
弥陀亭
寺左。道旁有弥陀石像,高可八尺。其亭邻义塜,远近居民谓能为祸福,皆祀以鸡黍。解齐大师入院,见荐牲者殊秽亵,遂说偈,火其像,亭亦毁。
佛塔亭
封山之腹,距寺三里。梁贞明间建大殿五楹,结龛为窣堵波。亭中塑布袋和尚、十八儿童环遶之。四围石座,弥勒法身藏焉。後圆明禅师重新塔亭,里人冯斯道、何智施山地,增扩其基,忽发异光;掘之获黄色净瓶、六环锡杖,制度奇古,观者太息。有司上其事,敕赐「定应大师塔」。康熙十七年,住持如畅,同徒性闻,复新中塔,建左厢三楹供关圣,右厢七楹供祖师,外为客寮。理刑黄端伯题曰「分身扬化」,邑侯孙嗣先题曰「常羊净土」,邑令夏时正题曰「真迹传宗」,大参邬鸣雷题曰「勅赐定应大师之塔」,邑侯蔡毓秀题曰「佛化真境」,进士俞廷瑞题曰「古佛重来」,牧云门禅师题曰「龙华现相」。
定应塔院
封山之麓。顺治五年,僧三笋重建大殿,邑令王奂书疏。左厢五楹,供伽蓝祖师,今圮。右厢为斋堂;後二十余楹,客堂、厨房并各寮。康熙丁卯,如畅、性闻建山门。
奉师塔
寺北六里,在应家山东。创自蒋摩诃居士,明季毁。康熙乙卯年,僧恒泰,同徒闻悦,重兴三楹两庑,庄严佛相,修古洞塔,并置产若干。石城编修陈捷撰记。
青云庵
寺西六十里,石门银坑岭侧,徐宅所施。顺治间,僧真寂(字体常),始创精庐供佛。今为岳林退居。
柴庵
在城西嶴相去十里。山八十余畞,内四十亩钱伟才所施。屋三楹两廊,康熙庚申年建。
岳林庄
求村十字塘,距寺八十里。布袋和尚以囊沙垒为塘,塘成如石,以扞海潮。仍设三碶以御旱潦。塘内得田二千余亩,每岁收获给僧徒。岁久,碶塘为潮所冲,悉成海涂。康熙间奉旨迁海,仅存田三十三亩、地四十三亩、山五百亩。顺治初,庄屋废,今重复。
普惠庄
寺东浦口。庄二,东西各一。计田四百三十亩。至明季,田庄为房僧尽废。西庄址为豪右所夺,东庄址尚存。康熙十八年,岳林常住新置田三十余亩。
(右寺中,已建者录其实,未建者存其名;昔所建而今不必建者亦附载之,以识旧蹟云尔。)
明州岳林寺志卷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