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位於浙江杭州西湖南山,南山源自天目山。南山中有一主山曰风篁岭,岭之巅有天池曰龙井。今之龙井位於风篁岭前,宋时龙井位於岭後,在今龙井之上,故名「老龙井」。龙井本名龙泓,一名龙泉。世传吴赤乌中,葛洪链丹於此。其地山水幽邃,以龙神着称。相传有龙在焉,触石为云,祷者皆应,因建龙祠,其地乃称龙井。此地又以茶名,清馥隽永,享有盛誉。隋开皇十四年(五九四),真观法师与道安禅师、头陀石室、檀越陈仲宝等於此构立精舍,曰崇恩演福寺。乾佑二年(九四九)重建,曰报国看经院;熙宁中改寿圣院,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改广福院,淳佑六年(一二四六)改延恩衍庆院,俗称龙井寺。明弘治中洪水泛滥,遂废。万历二十三年(一五九五)重修,清康熙间僧一泓重葺。北宋有高僧元净住持,元净交游名贤,与赵拚、苏轼辈相唱和,风流照暎,於今未泯,寺因以扬名。元僧以仁尝撰「龙井志」,志久失传,故实遗阙。清乾隆间,浙江秀水汪孟鋗因详核地志,旁及正史、文集一五二种,纂次为「龙井见闻录」十卷,分为十门:山水、古蹟、名僧、乡寓人物、物产、碑刻书画、诗、文、轶闻、余论。复以其事不涉龙井而关元净者,纂为「宋僧元净外传」二卷以附之。所采资料,皆录原文,冠以书名;先地志,後诸家,各以时代为先後;间附考证,体例明晰。其中,〈山水〉所以记形胜,〈古蹟〉所以记建置,〈名僧〉所以记高僧住持,〈物产〉所以记产物,〈碑刻书画〉、〈诗〉、〈文〉所以记艺文,〈轶闻〉与〈余论〉所以考杂事旧闻也。是录实为龙井寺而作也,故先纂辑名僧,後志乡寓人物。诸卷先後,亦准此例,因列为佛寺志书之一。兹据清光绪十年(一八八四)钱塘嘉惠堂丁氏刋本景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