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录御制诗二首
乾隆十六年辛未,圣驾南巡,幸天竺,览乡民采茶制焙之法,御制〈观采茶作歌〉:
火前嫩 火後老 惟有骑火品最好 西湖龙井旧擅名 适来试一观其道
村男接踵下层椒 倾筐雀舌还鹰爪
地炉文火续续添 乾釜柔风旋旋炒 漫炒细焙有次第 辛苦功夫殊不少
我虽贡茗未求佳 防微犹恐开奇巧 防微犹恐开奇巧 采茶朅览民艰晓
二十二年丁丑,圣驾南巡幸云栖,御制〈观采茶作歌〉:
前日采茶我不喜 率缘供览官经理 今日采茶我爱观 吴民生计勤自然
云栖取近跋山路 都非吏备跸处
无事回避出采茶 相将男妇实劳劬(叶) 嫩荚新芽细拨挑 趁忙谷雨临明朝
雨前价贵雨後贱 民间触目陈鸣镳
由来贵诚不贵 嗟哉老幼赴时意 弊衣粝食曾不敷 龙团凤饼无味
(臣)孟鋗恭稽南巡盛典,伏读乾隆十六年御制〈观采茶作歌〉诗中语及「龙井」,又伏读二十二年御制〈观采茶作歌〉诗中有「云栖取近跋山路」之句。(臣)闻皇上再巡之岁,虽未幸龙井而驾幸云栖;由风篁岭南下,经九谿十八涧,御制诗云「云栖取近跋山路」,以此。(臣)孟鋗敬谨录登卷首,乃复拜手稽首,集经语而系以颂曰:
帝省其山(诗大雅) 自南自北(诗大雅) 幽幽南山(诗小雅) 井渫不食(易下经)
是兴神物(易上系辞) 龙见而雩(春秋左氏传桓公五年)
陟则在巘(诗大雅) 马不契需(周礼冬官) 有嘉树焉(春秋左氏传昭公二年) 苍筤竹(易说卦传)
庶草蕃庑(书洪范) 终朝采绿(诗小雅)
维叶萋萋(诗周南) 女执懿筐(诗豳风)
帝庸作歌(书益稷) 黼黻文章(礼记月令) 高山仰止(诗小雅) 山夹水涧(尔雅释山)
绳其祖武(诗大雅) 倬彼云汉(诗大雅。谨案御览西湖志纂:五云山云栖寺,圣祖仁皇帝凡四幸焉。)
率西水浒(诗大雅) 南入於江(书禹贡) 视远如迩(春秋左氏传昭公元年) 至於海邦(诗鲁颂)
政在养民(书大禹谟) 无射亦保(诗大雅)
观乎天文(易上经) 光被四表(书尧典)
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举人.拣选知县(臣)汪孟鋗恭进
龙井图说
谨案:龙井在南山之北,其岭曰风篁。自风篁岭以上为狮子峯,更上为天门山。天门山在北高峯後,为南北两山之祖。自龙井论,则岭居寺之西北。图,於南列南高峯,於北不列北高峯者,以天门山见之;岭南之烟霞石屋不列,则以翁家山统之也。大小麦岭、丁家山本在西北,花家山亦近茆家步,而图稍南者,限於尺幅,为涧桥留余地也。马鞍山从旧志名螺蛳山,不从旧志名碧螺峯者,以螺蛳之为碧螺,志无实证也。刘安山,地志不具;积庆山在僊姑西南,盖皆灵竺之後山也。不详茆家步一路者,龙井属南山,故详南而畧北也。其上岭出山大小径路大略附见,余详卷一山水、卷十余论。
龙井见闻录徵引书目
梁
唐
姚思廉《陈书》
房乔《晋书》
李吉甫《元和郡县志》
释道宣《续高僧传》
陆羽《茶经》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
司马光《资治通监》
释赞寜《宋高僧传》
释元敬、元复《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傅牧《西湖古蹟事实》
释居简《北磵集》
范仲淹《文正集》
苏轼《东坡集》
施元之《苏诗注》
王安石《临川集》
晁公遡《嵩山居士集》
郭祥正《青山集》
姜夔《白石诗集》
敖陶孙《臞翁诗集》
周必大《平园集》
叶绍翁《靖逸小稿》
苏籀《双谿集》
周文璞《方泉集》
谢《曦发集》
葛天民《无怀小集》
陈起圣《宋高僧诗选》
沈括《梦谿笔谈》
赵葵《苇杭纪谈》
元
托克托《宋史》
柳贯《待制集》
王恽《秋涧集》
黄溍《文献集》
苏天爵《滋谿文稿》
邓文原《素履斋稿》
成廷珪《居竹轩集》
王逢《梧谿集》
杨维桢等《西湖竹枝词》
陈世隆《宋诗补遗》
夏文彦《图绘宝监》
邓椿《画监》
汤垕《画监》
明
夏时正《杭州府志》
陈善《杭州府志》
聂心汤《钱塘县志》
马汝砺《盱眙县志》
吴瓒《武林纪事》
袁宏道《石公集》
张京元《西湖小记》
沈仪《两湖麈谈录》
吴本泰《西谿梵隐志》
白琳《灵隐寺志》
释大壑《净慈寺志》
释传灯《天台山方外志》
宋濂《学士集》
林右《公辅集》
王圻《续文献通考》
唐之淳《萍居稿》
夏时《湖山胜概记》
孙一元《太白山人稿》
姚绶《谷庵集》
方九叙《十洲集》
祝时泰等《西湖八社诗帖》
吴宽《家藏集》
夏锡祚《雪鸿堂诗草》
贺灿然《五欲轩集》
王穉登《客越志》
屠隆《纬真诗集》
谭元春《岳归堂集》
傅岩《花巢诗》
《武林怡老会诗集》
安世凤《墨林快事》
徐[火*勃]《榕阴新检》
孙克宏《碑目》
吴应箕《复社姓氏录》
《历朝浙江题名录》
国朝
《御定广羣芳谱》(康熙四十七年)
《敕修浙江通志》(雍正十三年)
《康熙督抚臣彚修浙江通志》(二十一年)
《御览西湖志纂》(乾隆十六年)
李卫《西湖志》
魏㟲《钱塘县志》
赵世安《仁和县志》
赵之珩《於潜县志》
唐如琏《余姚县志》
胡承谋《湖州府志》
鲍复泰《台州府志》
吴之器《婺书》
孙治《灵隐寺志》
释广宾《上天竺山志》
张遂辰《湖上编》
陆次云《湖壖杂记》
徐象梅《两浙名贤录》
谢旻《江西通志》
顾祖禹《方舆纪要》
查行《敬业堂集》
厉鹗《樊榭山房诗集》
朱彝尊《明诗综》
冯景《苏诗续补遗》
查行《补注东坡编年诗》
谷应泰《博物要览》
吴铭道《明复社姓氏补录》
龙井见闻录凡例
杭州龙井,北宋始着。乾隆辛未丁丑,恭逢圣驾南巡,龙井未经临幸。伏读御制〈观采茶歌〉二首,敬谨录登卷首,以为山灵佛法之庆。
语关祖宗、皇上国家者,谨分别跳行书;标题顶格者,跳行书,分别出格。
南山之北,辄称龙井。〈山水〉一门期於贯串源委,旁及岭左右山水。要不敢阑入他处以混界域焉。寺则不在此例。
浙西士民望幸诚切。龙井,名胜所在,伫邀宸顾,并乞璇题。如疋练、插劒二瀑布,皆在昔未经开辟之胜,录名见闻,不敢曰志;新增胜境,概未详列,诚以翠华南来,山川竞秀,从此标新领异,非草莽(小臣)所敢次第也。
录为寺作,故先〈名僧〉,後〈乡寓人物〉。诸卷先後并准此。
郡邑志书,名贤接踵,则有〈人物〉一门。龙井地处僻仄,惟关系寺院兴废者载之;而以祠墓诸贤系〈人物〉、塔系〈僧〉,仍省去〈祠墓〉一门,亦稍变成例者也。
诗、文各附注标题之下。诗之为游观赠答作者、文之无题可系者,并各自为卷。
诗、文见本集者不注;有本集不载而见地志及他书者必注明。
参考同异,以「谨案」别之,附於诸家之後。
地志前列小叙,其例旧矣。今所传宋人志,如宋敏求《长安志》、罗愿《新安志》、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史能之《咸淳毗陵志》、张元成《嘉禾志》、陈耆卿《赤城志》皆同。康熙中,仪徵县知县陆师撰县志,用《山海经郭璞注》赞例,每卷後附〈赞〉一首,而卷前仍列〈小叙〉。兹录谨删去〈小叙〉,易〈赞〉为〈题後〉,盖酌用其例焉。
采登书籍,每条必冠以本书之名。既不敢没所自来,亦因以着厯代先後诸家异同之故。有未见原书者,则必注明某书徵引字样。其次第则先地志,次诸家,仍各以时代为先後。
龙井以元净兴创得名,其有事关元净、不涉龙井者,割弃之则未免旧闻放失,别为〈元净外传〉,附《见闻录》之後。
(臣)汪孟鋗恭识
龙井见闻录卷目
山水卷一
总叙
山脉
主山
近岭诸山
风篁岭四至
水源
近井诸水
杂地名
寺内外古蹟卷二
历代兴建
(附)寺址所在
古蹟见咸淳临安志者十七
古蹟杂见传记者十二
古蹟不属僧寺者三
地志诸书所未详者二
名僧卷三
开山僧
说法僧
住山僧
僧塔可考者
乡寓人物卷四
人物以山水以寺着者
人物以氏着者
人物以文着者
人物以祠着者
人物以墓着者
物产卷五
泉品二
竹品一
花品二
茶品一
(附)茶真贋优劣
果品一
药品二
鳞属一
碑刻书画卷六
碑之重刻者三
原碑存者十一
碑文见咸淳临安志者八
碑文见西湖志者二
碑文见东坡集者一
碑文见快雪堂集者一
碑见文献集文缺者一
碑见府志文缺者二
碑见县志文缺者一
书之可考者十一
画之可考者五
古今体诗卷七
名僧诗
名贤诗
文卷八
名僧文
名贤文
轶闻卷九
孝宗行幸
咸泽机锋
元净、道潜优劣
两参寥、两辩才
智月
文捷
胡则
胡则永康方岩庙记
虞集题陈述古诗
三贤堂
碁盘石
暎山
片云石
龙口泻水
徐村翁家山
葛井水与龙井伯仲
记西湖豋览
南山游约
游龙井烹茶
游老龙井得茶
玉岑诗社
水涨
陈刚中
张伯雨
瑞芝
孙隆施舍
演福寺
余论卷十
南天竺当属龙井一路
宋时寺在岭背,今老龙井即当日龙井
小龙井
径山龙井
浙江龙井不一
葛洪链丹处不足信
封篁
与龙井联属诸山水寺院
九谿十八涧通江,不滙龙井
三狮子峯复一
三茯苓泉误
两君子泉
两喷月泉
一地两名
寺名先後重出
龙井演福为一
他寺并归演福亦称龙井
普泽院
演福僧
禅互易
魏㟲钱塘县志舛复
梦粱录因袭
诗文编录之误
赵拚诗不见本集
元净着述
元净诗入苏轼集
元净诗误入苏轼集
名媛诗
妇人中官附着
三贤祠塑像
海棠
显应庙有三
於潜三贤祠
两元净
四辩才
苏轼戏问辩才师墨蹟
辟尘炉不藏龙井
入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