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汪孟鋗恭纂

山水

总叙

陈善《杭州府志》:杭之山纪,首昌化竹岭至於潜白沙关为首节,豪千关为第二节,临安泥隖为第三节,新城牛为第四节,富阳塌石岭为第五节,余杭由拳为第六节,钱塘分金岭为第七节,自分金岭徂东而北、而东,五里五朝山,三里龙门山,二里牛軏岭,三里黄山,三里焦山,三里水山,五里天柱坞,五里五云山,二里郎当岭,三里风篁岭,四里南高峯,一里玉岑山,一里学士岭,一里九曜山,一里梯子岭,一里锅子山,一里慈云岭,一里教场山,又一里积里六十交仁和之凤凰山为第八节;其泉为龙门、青山、白沙、天柱、九谿、甘谿、天真凡七,直达乎江;北源则为龙门、西谿、冷泉、天竺、龙井、黄泥、程公、方家峪凡八,北向钱塘。

(谨案:陈善《杭州府志》以里纪山,极为明白易晓。其北源之泉北向钱塘者,犹之曰入湖也。)

山脉

天目山

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天目山有两峯,峯顶各一池,左右相对如目;左属临安,右属於潜。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西湖诸山皆宗天目,西去府治一百七十里,高三千九百丈,周广五百五十里,蜿蟺东来,舒冈布麓,若翔若舞,萃於钱塘而崷崪於天竺。从此而南、而东则为龙井,为大慈,为玉岑,为积庆,为南屏,为龙,为凤,为吴,皆谓之南山;从此而北、而东则为灵隐,为仙姑,为履泰,为宝云,为巨石,皆谓之北山。

主山

风篁岭

潜说友咸淳临安志》释元净诗:

风篁荫修岭 挺节含虚心 悠悠往还客 孰不聆清音

杨杰诗:

微风摇琅玕 萧瑟岭一道 万帚扫空 纎尘不可到

《咸淳临安志》:在钱塘门外放马场西,路通龙井,岭最高峻。元丰中,僧辩才师淬治修篁怪石,风韵萧爽,因名曰「风篁」。东坡〈探梅诗〉有「问讯风篁岭下梅」、〈介亭诗〉有「丹青明灭风篁岭」之句。岭之有龙井,《西湖游览志》:林壑深沈,迥出尘表;流泉活活,自龙井而下,四时不绝。

陈善《杭州府志》:在南山饮马桥西,龙井在其下,岭之西可达江浒。

(谨案:风篁岭在今龙井寺後东北面。)

近岭诸山

鸡笼山

《咸淳临安志》:在龙井风篁岭侧,高而圆,若鸡笼然。《西湖游览志》:狮子峯西有稽留峯,俗讹「鸡笼」。

陈善《杭州府志》:远树亭亭,望若车盖;四山閴寂,虎豹窟藏,以是游者特。

(谨案:鸡笼山,今在龙井寺南。)

沙盆坞

魏㟲《钱塘县志》:在风篁岭下,有金沙井回泉锺液。

(谨案:《咸淳临安志》「龙井山沙盆坞」,周密武林旧事》云「风篁岭沙盆坞」,《西湖游览志》则云「岭下」,与魏㟲《钱塘县志》同。金沙井,《西湖游览志》系「演福」,而魏㟲《钱塘县志》「演福」下亦有此七字,次「夕佳楼」诸胜之列,必有一误。)

碧螺峯

聂心汤《钱塘县志》:自龙井达烟霞可三里许,两旁悉皆奇石森峭,其崒者为碧螺峯。

魏㟲《钱塘县志》:在风篁岭侧。

(谨案:碧螺峯,今无之。土人称寺南之山曰螺蛳岩,疑即此。)

鵶鸡峯

《咸淳临安志》:在西山崇因报德院,有怪石状似鵶鸡。

魏㟲《钱塘县志》:在灵石山前。

金钟峯

魏㟲《钱塘县志》:在丫髻峯侧。

(谨案:丫髻峯即鵶鸡峯之异名。金钟峯在龙井寺东南,而《武林旧事》系鸡笼山下,存考。)

狮子峯

《咸淳临安志》释元净诗:

独尔羣山里 人称狮子峯 无心自哮吼 显晦烟云中

杨杰诗:

岩峯壮威猛 晴雷隐哮吼

无心露爪牙 百兽自奔走

《西湖游览志》:高出羣岫,可瞰江浒。北望天竺诸峯,曡秀如画。

魏㟲《钱塘县志》:在天门山侧,势若蹲狮,最为高峻,灵竺诸峯皆拜其下。山径孤峭,草树蒙茸,为南山最深处。

释广宾《上天竺山志》:在乳窦峯之右翊。大师经行,忽闻狮吼,故名。

又天门山两峯对峙如门,其西南曰栗山。栗山北拥为天竺诸峯,狮子其一也。从上竺而南则为龙井。

(谨案:狮子峯在风篁岭西北,其名不列《咸淳临安志》;而当日题咏即多及之。山高则四望皆见,此《灵隐》、《上竺》所以亦采入志也。袁宏道《石公集.西湖杂记》称为「狮子石」,未是。《武林旧事》寺下云「山有狮子峯」。)

杨梅坞

傅牧《西湖古蹟事实》:在南山,近瑞峯石坞。

《上天竺山志》:在狮子峯麓。

又明刘康祉〈兴福院记〉:乳窦、狮子两峯间即杨梅坞。

魏㟲《钱塘县志》:在上天竺後。

(谨案:《西湖游览志》以杨梅坞叙於片云石、狮子峯之间。今由龙井至天竺,新开小路,必经杨梅坞。)

南山禅关

《武林旧事》:旧名龙井路,今又改南天竺。

片云石

李卫《西湖志》张丹诗:

荒涂趋沙坞 断崖得石壁 鸟足不可栖 猿臂岂相借 冰核实夏冻 露珠信昼滴

兰草倒丛生 藤根互盘越 仰视巧玲珑 眉宇皆翠色 侧闻薜萝人 驻此曾洗涤 我题聊与赏 早閟白云迹

《西湖游览志》:在风篁岭上,高可丈许;青润玲珑,巧若镂刻。松磴盘屈草莽间,有石洞,堆砌工致,巉岩可赏。

《西湖志》引《名胜志》:风篁岭上有石,俗呼「一片云」。

片云亭

《西湖游览志》:片云亭,司礼孙东瀛所构;设石枰於前,上镌「兴来临水敲残月,谈罢吟风倚片云」之句。

(谨案:魏㟲《钱塘县志》云「石上刻字多漫」,故卷六〈碑刻〉削之。又国朝厉鹗〈游龙井诗〉注:「片云石已仆,今已重立寺内矣。」)

神运石

《西湖游览志》:龙井神运石,高可六丈许,奇怪突兀,特立檐下。有木香一架穿绕窍窦,宛若蛇蟠。正统十三年,中贵李德驻龙井,属旱,令力士淘之,初得铁牌二十面、玉佛一枚、金银各一锭——凿「大宋元丰」年号;次得兹石,以八十人搜出之,上有「神运」二字,旁多款识,漶漫不可读,不知何代所镌也;继得铁牌十五面、银二条,上凿「吴赤乌」年号,盖皆投龙以祈雨者。其日黑云四匝,泉头汹涌,德惧而止。

《西湖志》:在龙井寺。

(谨案:神运石,《西湖游览志》止云「两字」,《西湖志》云「十字」。今考石上字甚多,详卷六。)

风篁岭四至

夏时《湖山胜概》记南高峯麓四出:一由前洋岭大慈山,南出龙山,抵六和塔,当江而止;一过慈云岭,出包家山、凤凰山、秦望山;一落石坞、烟霞二岭,岭有杨梅坞,下有玉岑山,山对高丽寺;一落西湖,过大小二麦岭,西下饮马桥,南至风篁岭,上有龙井。今创龙井寺於山之阳,西接演福寺;路转而北过胭脂岭,出九里松。

《西湖游览志.南山胜蹟》:出清波门,折而南为南屏山。山西为九曜山,与赤山联属。又西为玉岑山,对赤山。由湖而陟此者为赤山步。赤山北为三台山,自此而北为小麦岭。盖积庆山之陂陁迤逦者有永福桥。又西为大麦岭,旁为花家山,濒湖而登为茆家步。自永福桥西北为积庆山,即灵石山。又西北为鸡笼山、风篁岭、一片云石、杨梅坞、狮子峯、延恩衍庆寺、龙井、神运石;岭下沙盆坞,岭畔有崇恩、衍福诸寺;岭北有碁盘山,登其巅则江湖之胜皆可环眺矣。

(谨案:近岭诸山不必皆以风篁岭为主山,然不立主山则界域不明故。由载记所列荟萃考之,赤山、三台山、小麦岭、花家山、大麦岭、积庆山、山前鵶鸡峯并在岭之东南;南则为翁家山。烟霞岭、石屋洞、水乐洞、狮子峯、杨梅坞在岭之西北;北则为碁盘山。其灵竺诸峯又在狮子峯西北,惟金钟峯今在岭南,而地志或系鸡笼山,或系鵶鸡峯,疑皆约略之词耳。今叙次诸山,鸡笼山、沙盆坞、碧螺峯,从风篁岭次列。又崇因报德寺在鵶鸡峯,褚庄在金钟峯。《咸淳临安志》於崇因、《武林旧事》於褚庄,并冠以龙井二字;《武林旧事》又次金钟峯於鸡笼山下,故鵶鸡峯、金钟峯又从鸡笼山次列。狮子峯则以老龙井录之杨梅坞,又从狮子峯次列,而以南山禅关及二石附焉。夏时所记,过二麦岭、饮马桥,而不言积庆山,疑必别由支径越小麦岭,并疑不经大麦岭;云「二麦岭」,非也。《西湖游览志》乃正由赤山步至龙井路,故并载之。详卷十,参以〈图说〉,形势大略可观矣。)

水源

老龙井

《西湖游览志》:龙井之上为老龙井,有水一泓,寒碧异常,泯泯丛薄间;幽僻清奥,杳出尘寰;岫壑萦回,西湖已不可复覩矣。再上为天门,可通灵竺;径术崎巇,草树蓊郁;人烟旷绝,幽悄不禁。

魏㟲《钱塘县志》:天门山侧为狮子峯,狮子峯下为老龙井。

张遂辰《湖山编》:越风篁岭为老龙井。

(谨案:今龙井在岭前面。考宋苏轼秦观、杨杰、程珌周必大纪游,及敖陶孙诗,无有不先过岭然後至井、至井然後至寺者;明张京元〈西湖小记〉、夏锡祚诗犹然。故《西湖游览志》老龙井,即〈冯梦祯记〉旧龙井,皆宋时龙井也。详卷十。)

龙井

秦观〈游龙井记〉见卷六,程珌〈游龙井记〉见卷八。

《咸淳临安志》杨杰诗:

岩下一泓泉 窈奥莫可测

有时灵气生 散作人间泽

苏轼《东坡集.次叶教授韵纪龙井之游》

先生鲁诸儒 饮食清不溽 空肠出秀句 吟嚼五味足

华堂闹丝管 眸子涨春绿 先生疾走避 面冷毒在腹 归来煮瓠叶 弟子歌旱麓 声淫及灵台 中有麀鹿伏

功名一走兔 何用千人逐 故应容我辈 清座时闭目 高停石排衙 木杪挂飞屋

我来无时节 客亦不待速 似闻雪髯叟 西岭访遗躅 朝阳入潭洞 金碧涵冰玉 泉扉夜不扃 云袂本无幅

慈皇付宝偈 神侣得幽读 讷庵有老人 宴坐天魔哭 时来献璎珞 法供灯相续 吾侪诗酒汗 欲往无乃触

斋厨费辰炊 车骑满山谷 愿闻第一义 鉢饭非所欲 便投切云冠 余幼好奇服

《咸淳临安志》:本名龙泓,吴赤乌中,葛洪链丹於此,近西湖南山。登风篁岭,涧泉决决与幽花野草。延缘山磴,更上岭背,岩壑、林樾皆老苍,而西湖已蔽掩不可见。气象愈清古,岩骨棱瘦,泉流停涵,一泓清澈,即之凄然。相传有龙在焉,触石为云,祷者辄应,因建龙祠。咸淳五年,安抚潜说友重建门,古篆「龙井」二大字为扁。

祝穆方舆胜览》:龙井去城十五里。

《武林旧事》:在风篁岭上,岩壑、林樾幽古,石窦一泓,清澈翠寒,甘美可爱,虽久旱不涸。石上流水处,其色如丹。游者视久,水辄溢;人去即减。其深不可测,相传与江海通,有龙居之,每祷雨必应。或见小蟹、斑鱼、蜥蜴之类。

《西湖游览志》:水经饮马桥,合黄泥岭,东出茅家步入湖。

(谨案:宋人志龙井,盖皆今日老龙井也,姑系於此。黄泥岭在行春桥外,见夏时正《杭州府志》。《武林旧事》系南山末;今《西湖志》系北山是也。)

井旁惠济祠

《咸淳临安志》:宁宗〈加封嘉应广济孚惠王敕〉:「昔我高宗千乘万骑尝登南山之风篁岭,驻跸龙湫,酌泉於上;一草一木,咸被昭回之光。时维明神,实见敬礼,涓滴分派,通海浃湖;寸云出岑,润吴泽越。揆以祭式宜有宠褒,而封爵未加,是为缺典。朕今以彻侯美称加宠於尔,有神珠贝阙,莫穷其源;华衮轮台,其永有耀;奠我都邑,振尔光灵,可特封『嘉应灵润普广济王』。」

《咸淳临安志》:在风篁岭上。绍兴十八年赐庙额,累封为「嘉应广济孚惠王」。咸淳五年,安抚潜说友更创祠宇。旁有德威亭,即旧龙井亭,东坡书额。

《武林旧事》:龙井旁有龙王祠。

《西湖游览志》:井上覆以楼,为惠济龙王祠。

(谨案:地名龙井,则龙之神灵着焉,故附井下。敕末「嘉应灵润普广济」七字,《西湖志》作「嘉应广济孚惠」,误也。陈善《杭州府志》「封号七字」,恐误,存考。)

龙井一名龙泓

见秦观〈游记〉,详卷六。

(谨案:灵隐有龙泓洞,《咸淳临安志》引晏元献说,亦云:「吴赤乌二年,葛仙翁於此得道,故龙井之名龙泓,不显於世。」)

龙井一名龙泉

司马光《资治通监》:「天复二年,鏐如衣锦军,命右武勇都指挥使徐绾,帅治沟洫。海节度副使成及闻士卒怨言,白鏐,请罢役,不从。鏐临飨诸将,绾称疾先出。鏐怪之,命绾将所部先还杭州;及外城,纵兵焚掠。左武勇都指挥使许再思,以迎侯兵与之合,进逼牙城。鏐子传瑛闭门拒之。牙将潘长击绾,绾退屯龙兴寺。鏐还及龙泉,闻变,疾驱至城北,使成及建鏐旗鼓,与绾战;鏐微服乘小舟夜抵牙城北隅,踰城而入。」胡三省注:「龙泉即龙井,在杭州城西南风篁岭上,去城十五里。」又宋自高宗驻跸杭州,以杭州牙城为宫城东北隅,则今之和宁门外也。

顾祖禹《方舆纪要》:风篁岭,龙井在其上,亦曰龙泉。钱鏐自衣锦军还至龙泉,闻其部将叛,据罗城微服兼行,踰城夜入是也。

(谨案:欧阳修《五代史》:「归至北郭门不得入。」吴任臣《十国春秋》:「微服至德胜门,牙将周肃以舟迎,王遂沿江至内城东北。」互有详略。据此知当日由临安入城,亦经龙井;後以兵阻,然後由城北而为沿江之行。其往来路径甚为明悉,故详载之。)

近井诸水

冲泉

见杨杰〈延恩衍庆院记〉,详卷二。

玉钩涧

聂心汤《钱塘县志》:在风篁岭下。

(谨案:龙井水初由过谿桥,经饮马桥,迤东北,循茅家步路,出通利桥以入湖,约行四里。疑即玉钩涧,然土人无知者。访诸寺僧,但云是虎谿。盖以过岭事袭讹而不知为玉钩涧。今新增劒、疋链二瀑布,即在涧下流。但瀑布水自风篁岭後云共庵,用竹笕屈曲承引,不独恃龙井水。以〈冯梦祯记〉考之,在岭背者或即老龙井也。)

金沙泉

聂心汤《钱塘县志》:金沙泉与龙井滙,从饮马桥入湖。

(谨案:《咸淳临安志》「金沙泉在仁和县永和乡」,「金沙井在孤山广化寺」,俱非此金沙。又金沙涧在灵隐寺侧。魏㟲《钱塘县志》引《十三洲记》:「灵隐寺东西瀵二水,东源横过寺前,名龙谿;西曰钱源。」龙谿之名,诸志所无,疑以此致误。但涧在极北,自由今关帝庙金沙桥入湖,即所谓金沙港,并不与龙井滙。细访土人,云「天马山有金沙井,其水自天马山来;龙井水过饮马桥,与此井水下流合,滙而出通利桥。」考《西湖游览志》演福寺下、魏㟲《钱塘县志》沙盆坞下,并有金沙井,盖即此井。惟天马山,诸郡邑志、诸寺志无之。土人则指灵隐後山为天马山。考魏㟲《钱塘县志》:「马鞍山在灵石山侧,今其地为天马山。」盖以地志「马鞍」实「天马」之俗称,当即其地。)

劒池

浣花池

浴麟池

《西湖游览志》:李德疏神运石旁三池。

陈善《杭州府志》:三池并在龙井。

鉢池

吴之鲸武林梵志》:鉢池庵有洗鉢泉,德周果师栖隐处。

魏㟲《钱塘县志》:鉢泉在风篁岭上,泉出石闲,其形如鉢,又称鉢池。《西湖游览志》:龙井旁有冲泉。旧邑志云「在老龙井,甚清冽」。今访其处不可得,而鉢泉则又旧志所无。时代未遥,泉之兴废若此。

《西湖志》、《田志》:龙井旁有冲泉。今访其处不可得,而鉢泉则《田志》所无也。

(谨案:鉢池庵在今螺蛳岩下。称鉢池,从庵名也。《西湖记》从魏㟲《钱塘县志》,似欲实为冲泉,殆不然。)

杂地名

善安桥

永安桥

永福桥

《咸淳临安志》:并在麦岭至龙井路。

饮马桥

《武林旧事》:地名放马场。

《西湖游览志》:永福桥俗称饮马桥,吴越宋时皆牧马於此。

(谨案:《西湖志》永福桥、饮马桥并列,仍考注其下云:「《咸淳志》载永福,《武林旧事》载饮马,而《西湖游览志》谓饮马即永福。因《宋志》所有并存之。」今依其旧。)

孝义桥

《咸淳临安志》:在麦岭西,太清宫前。

新河桥

《咸淳临安志》:在麦岭口,寨前。

小水乐

《武林旧事》:风篁岭小水乐福邸园。

(谨案:《咸淳临安志》:「福王府北园在天水院桥。」桥在城中,非此园也。)

褚家坎

《武林旧事》:金钟峯褚家坎,汉末褚盛族旧有居此者。

褚庄

魏㟲《钱塘县志》:在金钟峯下。

(谨案:《咸淳临安志》:褚家塘在蒲桥左,军寨之北。褚家故居蒲桥、盐桥东,不通舟楫。《西湖游览志》:忠清里本名昇平巷,北褚家堂。又载胡世宁书云:「居近褚堂,以遂良故里得名,塘作堂。」盖阳翟褚氏之寓居城中者,与金钟峯褚家坎、褚庄不同。)

步司左军寨

《咸淳临安志》:左步军三寨,在麦岭,行春桥二。

(谨案:三寨,一在麦岭,二在行春桥。)

放马场

见《咸淳临安志》并《武林旧事》,详上。

陈善《杭州府志》:崇恩演福寺在小麦岭,宋渡江初,斥为放马场。

履泰乡

《咸淳临安志》:钱塘县管十二乡,履泰南乡管里三,曰放马、胭脂、皇妃;履泰北乡管里六,曰黄山、石塘、扫帚、石堰、师姑、青枝。

山水题後

志杭之名胜者,分路叙次。龙井为南山路,今《御览西湖志纂》又别之为南山西路,盖了如指掌矣。昔人或曰南山,或曰西山,实则一也。其地硗磝荦确、凸凹上下,而水泉正出、悬出、穴出,循山与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以之举似西湖,不若举似龙井为尢近。

龙井见闻录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