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墓居。小酒店。——“奇怪的招牌,”我们的散步者自言自语说,“可是真叫人想去喝一杯啊!肯定,这家酒吧间的老板懂得欣赏贺拉斯[1]和伊壁鸠鲁派[2]的诗人。也许他还知道古代埃及人的高深的雅趣,那些埃及人没有一次盛宴不摆出骷髅或是任何一件象征浮生短暂的标记。”
于是他走进去,面对坟墓喝了一杯啤酒,慢吞吞地抽着雪茄。随后,他受幻想驱使,走向墓地,那儿,野草长得那样高,那样吸引人,那儿,阳光那样辉煌地普照着一切。
确实,光和热在那里肆虐,仿佛醉醺醺的太阳伸直四肢躺在被腐尸养肥的华丽的花坛上面。空气中充满了生命——微小生物的大片嘤嘤之声,这些声音,每隔一段时间,就被附近靶场砰砰的枪声打断,仿佛交响乐加上弱音器,正在嗡嗡地演奏时突然听到拔开香槟酒瓶塞的爆炸声。
这时,在晒得他头脑发烫的阳光之下,在充满“死亡”的强烈芳香的大气之中,他听到从他坐处的坟墓下面传来轻微的说话声。那声音在说:“你们的靶子和卡宾枪真可恶,吵吵闹闹的活人啊,你们一点不体恤死者和他们神圣的安息!你们的野心真可恶,你们的算计真可恶,活得不耐烦的凡人啊,你们竟来到‘死亡’的圣地附近练习杀人的技术!如果你们知道奖品是怎样容易获得,目标是怎样容易打中,除了‘死亡’,一切是怎样空虚,你们就不会这样劳心劳神了,勤勉的活人啊,你们就不会这样频繁地打扰这些死者的睡眠,他们很久以前就抵达目标,可恨的人生唯一真正的目标!”
[*]本散文诗曾在诗人死后发表于一八六七年十月十二日的《内外评论》,大约为作者在布鲁塞尔逗留期间所作。诗中流露出诗人晚年面临死亡时的心情。
[1]贺拉斯(Quintus Horatius Flaccus,前65—前8),古罗马诗人,歌唱生的快乐和节制欲望,被认为是伊壁鸠鲁的信徒。
[2]伊壁鸠鲁(Epikouros,前341—前270),古希腊哲学家,主张人生的目的在于感官快乐和避免痛苦,快乐就是善,就是幸福。但不提倡纵欲,而是要求用合理的思想来抑制感官诱惑。后人误把他认为享乐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