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4月23日)
听过前面几个人的讲话和回忆以后,我要说的就很少了。我想只指出还没有人谈到的一个特点,就是列宁同志的谦虚和他勇于承认自己错误的精神。
我想起列宁这个巨人两次承认自己的失算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1905年12月在芬兰坦默福斯举行的全俄布尔什维克代表会议(注:全俄布尔什维克代表会议即坦默福斯布尔什维克代表会议,于1905年12月12—17日(公历25—30日)在芬兰坦默福斯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二十六个布尔什维克组织的代表。列宁和斯大林在这次会议上第一次见面。列入会议议程的是:各地的报告,关于目前形势的报告,中央委员会的组织报告,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两部分的统一问题,党的改组问题,土地问题,国家杜马问题。列宁在会上作了关于目前形势的报告和土地问题的报告,并就对维特杜马的态度问题发表了演说。会议通过了列宁提出的关于土地问题的决议。会议通过的关于恢复党的统一问题的决议,规定根据平等原则合并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的中央及其中央机关报,委托统一中央委员会召开统一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列宁和斯大林参加起草的关于抵制第一届国家杜马的决议。斯大林在会上作了关于南高加索布尔什维克组织的工作报告,并积极捍卫了关于抵制杜马的策略。在得到莫斯科已经开始武装起义的消息后,会议根据列宁的建议立即闭会,以便代表们分赴各地参加起义。)上关于抵制维特杜马(注:维特杜马 即沙皇政府大臣会议主席谢·尤·维特筹划召开的第一届国家杜马,于1906年4月27日(公历5月10日)开幕。召开杜马的目的是想利用杜马引诱群众脱离革命。1905年12月,沙皇政府颁布了法令,要召开与谘议性的布里根杜马不同的所谓“立法”杜马,但在维特杜马开幕前不久,沙皇政府又公布了一项《国家根本法》,这等于取消了维特杜马的立法权。维特杜马的选举法是反民主的,半数以上居民被剥夺了选举权。选民被分成四个选民团:地主选民团、资产阶级选民团、农民选民团和工人选民团。各选民团的权利是不平等的。杜马中最大的党团是立宪民主党人,他们标榜自己主张改革(包括土地改革),企图以此博得农民的信任。1906年7月8日(公历21日),维特杜马被沙皇政府解散。)的决定。当时存在着抵制维特杜马的问题。接近列宁同志的人,就是我们地方代表所十分崇敬的那七个人肯定地说,伊里奇反对抵制杜马,主张参加杜马选举。后来知道,的确是这样。于是展开了争论,地方抵制派即彼得堡代表、莫斯科代表、西伯利亚代表、高加索代表都进行攻击,而当我们讲话结束时,列宁起来讲话,他说,他原来是赞成参加选举的,但是现在他发现自己错了,因此,他同意各地代表的意见。当时我们非常惊讶。这给了我们一个电击般的印象。我们大家都向他欢呼。
还有一件这样的事情。1917年9月,在克伦斯基执政时期,那时民主会议召开了,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注:社会革命党 是俄国的小资产阶级政党,1901年底—1902年初由一些民粹派团体和小组合并而成。社会革命党人的观点是民粹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大杂烩,他们“竭力用机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时髦‘批评’的补钉来修补民粹主义的破洞”(《列宁全集》第9卷第295页)。社会革命党人否认农民内部的阶级矛盾,反对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作用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社会革命党人多数支持沙皇俄国的战争政策,少数反对战争,形成了后来的左派社会革命党的核心。1917年二月革命后,社会革命党人同孟什维克、立宪民主党人一起充当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主要支柱,党的领袖亚·费·克伦斯基、尼·德·阿夫克森齐也夫、维·米·切尔诺夫等在临时政府内担任要职。1917年11月,社会革命党的左翼组成了独立的左派社会革命党。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在一段时间内承认苏维埃政权,同布尔什维克合作,但很快又开始反对苏维埃政权。右派社会革命党人则始终敌视十月革命。1918—1920年外国武装干涉和内战时期,社会革命党人曾多次策划反革命的破坏活动,策动富农叛乱,暗害共产党和苏维埃国家的领导人。内战结束后,它继续进行反革命活动,被苏维埃政权粉碎。)成立了新机构——预备议会,以便准备从苏维埃过渡到立宪会议(注:立宪会议于1917年11—12月选举,1918年1月5日(公历18日)在彼得格勒召开。召开立宪会议是在反对沙皇专制的斗争中得到广泛传播的口号,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3年的纲领包括了这项要求。1917年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发展,但布尔什维克党并没有简单地抛弃这个口号。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形式上把召开立宪会议作为它的主要任务,实际上却百般拖延,始终没有兑现。十月革命后,人民委员会于10月27日(公历11月9日)批准立宪会议选举日期。立宪会议选举是按照临时政府原来制定的条例进行的,其结果并没有反映当时真正的政治力量对比。但为了揭穿立宪会议的反革命实质,布尔什维克党仍决定召开立宪会议。会上,在立宪会议中占多数的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立宪民主党人拒绝承认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和平法令、土地法令以及关于政权转归苏维埃的决议,并拒绝讨论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提出的《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布尔什维克党团当即退出了立宪会议,左派社会革命党人也随之退出。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18年1月6日(公历19日)通过法令,解散了立宪会议。——第135、137、301、614页。),就在这个时候,我们中央委员会在彼得格勒通过了一个决议,决定不解散民◎第137页◎主会议并沿着巩固苏维埃的道路前进,召开苏维埃代表大会,举行起义并宣布苏维埃代表大会为国家政权机构。伊里奇那时不在彼得格勒,处在地下状态。他不同意中央委员会的决议,在信中说,必须立刻解散这群混蛋(民主会议)并把他们逮捕起来。
我们觉得事情并不这样简单,因为我们知道,民主会议的半数代表,至少三分之一的代表是从前线来的,逮捕和解散他们只能把事情弄糟,把和前线的关系搞坏。我们觉得我们实际工作者对于我们道路上的一切小沟、泥坑和坎坷要看得清楚些。但是伊里奇是伟大的,他不怕自己道路上的泥坑、坎坷或深沟,他不怕危险,他说:“站起来,一直走向目标。”而我们实际工作者认为,当时这样做对我们是不利的,应当绕过这些障碍,然后对准要害,果敢地行动。于是,我们不顾伊里奇的一切要求,没有听他的话,沿着巩固苏维埃的道路继续前进,直到10月25日召开苏维埃代表大会(注: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于1917年10月25—27日(公历11月7—9日)在彼得格勒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共六百四十九名,其中布尔什维克代表三百九十名,是代表大会上最大的党团。孟什维克、右派社会革命党人和崩得分子拒绝承认社会主义革命。他们看到大会的多数代表支持布尔什维克,便退出了大会。大会听取了列宁关于占领冬宫和逮捕临时政府成员的报告,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批准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宣布政权转归苏维埃,并组成了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为人民委员会主席,斯大林为民族事务人民委员。大会选举了由一百零一人组成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其中有六十二名布尔什维克,二十九名左派社会革命党人。),直到胜利举行起义。那时伊里奇已经到了彼得格勒。他微笑着,狡黠地瞅着我们说:“是的,看来是你们对。”
这又使我们非常惊讶。
列宁同志是不怕承认自己的错误的。
这种谦虚和勇敢精神特别使我们敬服。(鼓掌)
最初载于《弗拉基米尔·伊里奇·选自《斯大林全集》第4卷
乌里杨诺夫-列宁五十寿辰纪念第280—282页
文集》1920年莫斯科版◎第1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