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季诺维也夫象小学生那样引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
其次,我想稍微谈谈季诺维也夫引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家的特殊手法。季诺维也夫这种手法的特点就是把一切时期和日子弄乱,搅做一团,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个别原理和公式同它们与现实的有机联系割裂开来,把它们变为陈腐的教条,从而违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一基本要求。
请看几件事实。
(1)第一件事实。
季诺维也夫在自己的发言中引证了马克思的《法兰西阶级斗争》(1848—1850年)这本小册子中的尽人皆知的一句话:“工人阶级的任务〈指社会主义的胜利。——约·斯大林注〉是不能在本国范围内解决的。”
其次,季诺维也夫从马克思在1858年给恩格斯的信中摘引了下面一段话:
“对我们来说,困难的问题是:大陆上革命已经迫在眉睫,并将立即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但是,由于在极为广阔的领域内资产阶级社会还在走上坡路,革命在这个小小角落里不会必然被镇压吗?”(注:黑体是我用的。——约·斯大林注)
季诺维也夫引证了马克思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所说的这些话并作出结论说:因此,就资本主义的一切时期来说,对◎第560页◎社会主义在个别国家内胜利的问题的解答都是否定的。
能不能说季诺维也夫了解了马克思及其关于社会主义在个别国家内胜利的问题的观点和基本路线呢?不,不能这样说。相反地,从这些引证中可以看出季诺维也夫完全没有了解马克思,他歪曲了马克思的基本观点。
从马克思这些话中能不能得出结论说,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任何条件下,社会主义在个别国家内的胜利都是不可能的呢?不,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从马克思的话中只能得出结论说,只有在“资产阶级社会还在走上坡路”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在个别国家内胜利才是不可能的。可是,如果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由于事物发展的进程而改变了自己的方向,开始走下坡路,那会怎样呢?从马克思的话中可以得出结论说,在这样的条件下,否认社会主义在个别国家内胜利的可能性的根据便消失了。
季诺维也夫忘记马克思这些话是指垄断前的资本主义时期而言,当时整个资本主义是在向上发展,当时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未伴随着象英国那样的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的腐朽过程,当时发展不平衡的规律还不是而且不能是瓦解资本主义的强有力的因素,象它以后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在帝国主义时期那样。对于垄断前的资本主义时期来说,马克思关于工人阶级的基本任务不可能在个别国家内完成的话是完全正确的。我还在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会议上的报告中就说过:在旧时,在垄断前的资本主义时期,对社会主义在个别国家内胜利的问题的解答是否定的,而且解答得完全正确。可是现在,在目前的资本主义时期,当垄断前的资本主义变成了帝国主义的资本主义的时候,能说整个资本主义现时是在向上发展吗?不,不能这样说。列宁对帝国主义经济实质的分析说明,在帝国主义时期,整个资产阶级社会是走下坡路的。◎第561页◎列宁说得完全对: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的资本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列宁同志关于这一点说道:
“不难了解为什么帝国主义是过渡到社会主义去的垂死的资本主义,因为从资本主义中成长起来的垄断已是资本主义的垂死状态,是它过渡到社会主义去的开始。帝国主义造成的大规模的劳动社会化(即辩护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称之为“交织”的东西),其含义也是一样。”
整个向上发展的垄断前的资本主义是一回事。帝国主义的资本主义是另一回事,这时,世界已被各资本主义集团瓜分完了,资本主义跳跃式的发展要求以军事冲突重新瓜分已被瓜分的世界,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各帝国主义集团间的冲突和战争,削弱着资本主义的世界战线,使它易被击破,造成在个别国家内突破这一战线的可能。在那时,在垄断前的资本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在个别国家内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在现时,在帝国主义时期,在垂死的资本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在个别国家内的胜利已成为可能的了。
同志们,问题就在这里,而季诺维也夫不愿意了解的也就是这一点。
你们看,季诺维也夫象小学生那样引证马克思,抛开马克思的观点,抓住马克思的个别词句,他不是作为马克思主义者而是作为社会民主主义者来应用这些引文。
修正派引证马克思的手法是什么呢?修正派引证马克思的手法就是离开一定时代的具体条件,从马克思的个别原理中引出一些话来顶替马克思的观点。
季诺维也夫引证马克思的手法是什么呢?季诺维也夫引证马◎第562页◎克思的手法就是引证马克思的词句,割断这些词句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发展条件的有机联系,把它们变成教条,用它们来顶替马克思的观点。
我想这里是用不着解释的。
(2)第二件事实。季诺维也夫从《共产主义原理》(1847年)中引证了恩格斯关于工人革命“不能单独在某个国家内发生”的话,把恩格斯的这些话和我在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会议上关于我们在苏联已经实现了恩格斯所提出的十二条要求的十分之九的声明加以对比,并由此作出两个结论:第一,社会主义在个别国家内胜利是不可能的;第二,我在自己的声明中粉饰了苏联的现时条件。
说到引自恩格斯的那段话,需要指出,季诺维也夫在解释恩格斯这段话时也犯了他在解释马克思的话时所犯的错误。显然,在垄断前的资本主义时期,在资产阶级社会整个向上发展的时期,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在个别国家内可能胜利的问题必然给以否定的解答。把恩格斯这个适用于资本主义的旧时期的原理机械地应用到资本主义的新时期即帝国主义时期,这就是歪曲恩格斯和马克思的观点,以迁就那些离开垄断前的资本主义时期的实际发展条件而引来的个别词句。我在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会议上的报告中已经说过,恩格斯的这个公式在当时是唯一正确的公式。可是应该了解,不能把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还谈不上垂死的资本主义的时期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现时期,即整个资本主义成了垂死的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时期混为一谈。从前认为不可能的,现在在资本主义新的条件下已经成为可能的和必要的了,这难道难以了解吗?◎第563页◎
你们看,季诺维也夫在这里对待恩格斯,正如对待马克思一样,始终是坚持自己那种修正派的引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家的手法的。
至于季诺维也夫的第二个结论,那他是直接歪曲了恩格斯关于工人革命的十二条要求或措施的。季诺维也夫把事情描绘成这样,似乎恩格斯在他的十二条要求中提供了一个包括消灭阶级、消灭商品生产以及消灭国家的详尽的社会主义纲领。这是完全不对的。这完全曲解了恩格斯。在恩格斯的十二条要求中,没有一个字提到消灭阶级,消灭商品经济,消灭国家,消灭各种各样的私有制。相反地,恩格斯的十二条要求是以“民主”(恩格斯当时所理解的“民主”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存在、阶级的存在和商品经济的存在为出发点的。恩格斯直截了当地说,他的十二条要求指的是直接“侵犯私有制”(而不是完全消灭它)和“保证无产阶级的生存”(而不是消灭无产阶级这个阶级)。下面是恩格斯的话:
“征象显著即将来临的无产阶级革命,只能逐步改造现社会,并且只有在废除私有制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创造出来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首先无产阶级革命将建立民主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假如无产阶级不能立即利用民主来实行直接侵犯私有制和保证无产阶级生存(注:黑体都是我用的。——约·斯大林注)的各种措施,那么,这种民主对于无产阶级就会毫无用处。这些由现有条件中必然产生出来的最主要的措施如下……”
接下去就是列举大家已经知道的十二条要求或措施(见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
由此可见,恩格斯在这里说的不是消灭阶级、国家、商品生产等等的详尽的社会主义纲领,而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最初步骤,是直◎第564页◎接侵犯私有制、保证工人阶级生存、巩固无产阶级政治统治所必需的初步措施。
结论只有一个:季诺维也夫曲解了恩格斯,把他的十二条要求说成详尽的社会主义纲领。
我在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会议上的结论中说的是什么呢?我说的是恩格斯所提出的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最初步骤的那些要求或措施,有十分之九已在我们苏联实现了。
这是不是说我们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呢?
显然不是这个意思。
可见,坚持自己的引证手法的季诺维也夫,在说到我在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会议上的声明时犯了一个“小小的”颠倒是非的毛病。
请看,季诺维也夫引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特殊手法竟使他走到怎样的地步。
季诺维也夫的引证手法使我想起了关于社会民主党人的一个很可笑的“故事”,这个“故事”是瑞典一个革命的工团主义者在斯德哥尔摩讲的。这是在1906年我们党的斯德哥尔摩代表大会(注:斯德哥尔摩代表大会 即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统一”)代表大会,于1906年4月10—25日(公历4月23日—5月8日)举行。大会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土地纲领问题、对目前形势和无产阶级的任务的估计、对国家杜马的态度、武装起义问题等。在所有这些问题上,布尔什维克同孟什维克都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列宁就以上主要问题作了报告或发言,并参加了党章起草委员会的工作。斯大林化名伊万诺维奇代表梯弗利斯布尔什维克组织出席大会。他在大会关于土地纲领、对目前形势的估计和国家杜马等问题的辩论中曾几次发言,并发表声明,用具体事实揭露了南高加索孟什维克对于国家杜马、对于和崩得订立协约等等问题上的机会主义策略。由于布尔什维克占多数的工业区党组织在1905年十二月起义时和起义后遭到严重破坏,孟什维克在代表大会上占了多数。这种情况决定了大会在许多问题上通过的决议具有孟什维克的性质。但孟什维克也被迫接受了列宁拟订的关于党员资格的党章第一条条文,从而否定了马尔托夫的机会主义条文。孟什维克在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会中占多数,中央机关报编辑部成员则全是孟什维克。列宁和斯大林对这次代表大会工作的分析,见《关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统一代表大会的报告》(《列宁全集》第10卷第286—351页)和《目前形势和工人党统一代表大会》(《斯大林全集》第1卷第231—253页)。——第111、177、565页。)开会时候的事情。这位瑞典同志把某些社会民主党人引证马克思和恩格斯时所表现的书呆子气描绘得十分可笑,我们这些代表听了,笑得全身发软。“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克里木水兵和步兵起义的时候。水兵和步兵的代表去见社会民主党人说:近几年来你们号召我们起义以反对沙皇制度,我们深信你们的号召是正确的,我们水兵和步兵约定起义,现在特来请求你们指示。社会民主党人慌张了起来,回答说他们不召开专门代表会议不能解决起义问题。水兵们示意说,不能再迟延了,事情已准备好了,如果他们得不到社会民主党人明白的答复,社会民主党人不来领导◎第565页◎起义,事情就会失败。水兵和步兵随即离去,等候指示,而社会民主党人就召开代表会议来讨论这个问题。他们拿出《资本论》第一卷,拿出《资本论》第二卷,最后拿出《资本论》第三卷。他们寻找马克思有关克里木、塞瓦斯托波尔的指示,有关克里木起义的指示。但是找遍三卷《资本论》,都没有找到一个,确实没有找到一个有关塞瓦斯托波尔、有关克里木、有关水兵和步兵起义的指示。(笑声)他们又翻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其他著作,寻找指示,还是任何指示也没有找到。(笑声)怎么办呢?水兵们已经来了,等着答复。结果怎样呢?社会民主党人只好承认,在这样的情形下他们不能给水兵和步兵任何指示。瑞典同志结束自己的故事说:“水兵和步兵的起义就这样失败了。”(笑声)
无疑地,这个故事夸大了事实。但是,同样无疑地,这个故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季诺维也夫引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手法的主要毛病。
(3)第三件事实。这里谈的是引证列宁著作的问题。季诺维也夫为了从列宁著作中胡乱摘引一大堆话来把听众弄得“目瞪口呆”,用尽了一切办法。看来季诺维也夫认为引证愈多愈好,可是他很少注意到引文谈的是什么,说明什么问题。如果细读这些引文,那就不难了解,季诺维也夫从列宁著作中引证的话,没有一句(哪怕用暗示的方式)是有利于反对派联盟现在的投降主义立场的。列宁曾说过,必须认为专政的“经济问题”的解决和苏联无产阶级在解决这一问题上的胜利是有保证的。必须指出,季诺维也夫不知为什么没有从列宁这方面的主要论述中引出一段话来。
季诺维也夫引证了列宁的小册子《论合作制》里说到我们苏联有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而且足够的一切的那段话。但他甚至没打算用一点点心思来提出(哪怕暗示一下)这样的问题:◎第566页◎这段话说明什么,把它引来对谁有利,对反对派联盟有利,还是对联共(布)有利。
季诺维也夫力图证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可是他从列宁著作中引来用以证明这个论点的那些话,却把自己的论点完全推翻了。
例如下面就是这些引文中的一段:
“我屡次说过:与各先进国家相比,俄国人开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把它继续到获得最终胜利,即完全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就比较困难了。”(注:黑体是我用的。——约·斯大林注)
季诺维也夫竟没有想一想,这段话不是有利于反对派联盟而是有利于党的,因为它不是说在苏联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而是说这种建设是困难的;并且这段话承认,在苏联有建成社会主义的可能是一种不言而喻的事情。党总是说,在苏联开始革命比在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容易些,但是建成社会主义则困难些。这是不是说承认这个事实就等于否认在苏联有建成社会主义的可能呢?当然不是。相反地,从这个事实只能得出结论说,尽管有困难,在苏联建成社会主义是完全可能和必要的。
试问,季诺维也夫需要这类引证是为了什么呢?
大概是为了用一大堆引证来把听众弄得“目瞪口呆”,把水搅浑。(笑声)
但是,季诺维也夫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他引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家的那种非常可笑的手法,确定无疑地使他陷入困境,我想这一点现在是很明白的了。◎第567页◎
7.季诺维也夫所理解的修正主义
最后稍微谈谈季诺维也夫对“修正主义”这一概念的解释。在季诺维也夫看来,凡是使马克思或恩格斯的旧公式或个别原理更加完善,更加精确,尤其是用适合新情况的其他公式代替这些公式的都是修正主义。试问,为什么呢?难道马克思主义不是科学,难道科学不是不断发展,不断用新经验丰富自己、使旧公式更加完善的吗?原来他认为“修正”就是“修改”,而要使旧公式更加完善,更加精确,就不能不把这些公式作某些修改,因此,凡是使旧公式更加精确、更加完善,凡是用新经验和新公式丰富马克思主义的都是修正主义。这一切当然是可笑的。但如果季诺维也夫置自己于可笑的境地,同时以为自己是在和修正主义作斗争,那对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例如斯大林有没有权利完全按照列宁主义的指示和基本路线,把他自己关于社会主义在一个国家内胜利的公式(1924年)加以改变并使之更加精确呢?在季诺维也夫看来是没有这个权利的。为什么呢?因为改变旧公式并使之更加精确,就是修改这个公式,而照德文的意思,修改就是修正。斯大林岂不是显然陷入了修正主义吗?
由此看来,我们有一个新的季诺维也夫的关于修正主义的标准,这个标准使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修正主义罪名的威胁下必然陷于完全停滞的境地。
例如马克思在十九世纪中叶说,在资本主义向上发展的时期,社会主义在本国范围内获得胜利是不可能的;而列宁在1915年说,在资本主义向下没落的时期,在垂死的资本主义时期,这种胜◎第568页◎利是可能的,那么说,列宁在对待马克思方面是陷入修正主义了。
例如马克思在十九世纪中叶说,“欧洲大陆的任何一个国家甚至整个欧洲大陆在经济方面的”社会主义“变革,如果没有英国参与,都不过是杯水风波”;而恩格斯后来根据阶级斗争的新经验改变了这种论点,说社会主义革命“将由法国人开始,而由德国人完成”,那么说,恩格斯在对待马克思方面是陷入修正主义了。
恩格斯说,社会主义革命将由法国人开始,而由德国人完成,列宁根据苏联革命胜利的经验,改变了这个公式,代之以另一个公式,说社会主义革命已由俄国人开始,而由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完成,那么说,列宁在对待恩格斯尤其在对待马克思方面是陷入修正主义了。
请看列宁关于这个问题所说的话吧:
“社会主义的伟大创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几十年来考察工人运动的发展和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成长,清楚地看出: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需要经过长期的分娩痛苦,经过长时期的无产阶级专政,摧毁一切旧东西,无情地消灭各种形式的资本主义,团结全世界的工人,全世界的工人则应当联合自己的一切力量来保证彻底的胜利。他们并且说过,在十九世纪末叶,’将由法国人开始,而由德国人完成’,其所以由法国人开始,是因为法国人在几十年的革命中已经养成奋不顾身的革命创造精神,使他们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先锋队。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另一种结合。我们说,比较容易开始革命运动的,并不是那些有可能易于进行掠夺和有力量收买本国工人上层分子的剥削国家。……现在的局势与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预期的不同了(注:黑体是我用的。——约·斯大林注),它把国际社会主义革命先锋队的光荣使命交给了我们——俄国的劳动的和被剥削的阶级了;我们现在清楚地看到革命的发展会多么远大;俄国人◎第569页◎开始了,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将去完成,社会主义定将胜利。”
你们看,列宁在这里简直“修改了”恩格斯和马克思的话,照季诺维也夫的说法,他是陷入“修正主义”了。
例如恩格斯和马克思确定巴黎公社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大家知道,公社是由两个党领导的,其中没有一个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然而列宁后来根据帝国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的新经验,说稍微发展的无产阶级专政,只有在一个政党即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那么说,列宁在对待马克思和恩格斯方面是陷入明显的“修正主义”了。
列宁在帝国主义战争之前曾说联邦制是不可采用的国家组织形式,而在1917年,他根据无产阶级斗争的新经验,改变、修改了这个公式,说联邦制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适当的国家组织形式,那么说,列宁在对待自己和列宁主义方面是陷入“修正主义”了。
如此等等。
这样,在季诺维也夫看来,马克思主义不应当用新的经验来丰富自己,凡是使马克思主义某些经典著作家的个别原理和公式更加完善的都是修正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呢?马克思主义就是科学。如果马克思主义不用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新经验来丰富自己,如果它不从马克思主义观点,不从马克思主义方法的角度来吸取这些经验,马克思主义这门科学能保持和发展吗?显然是不能的。
马克思主义要求在保持马克思主义观点、保持马克思主义方法的条件下根据新的经验来改善和丰富旧公式,而季诺维也夫则◎第570页◎相反,他保持词句,以马克思主义个别原理的词句顶替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这难道还不明白吗?
以马克思主义个别公式的词句和个别原理的摘引顶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路线,这和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这不是马克思主义,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讽刺,这难道还用怀疑吗?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正是针对季诺维也夫那样的“马克思主义者”说的。
季诺维也夫倒霉的地方就在于他不懂得马克思和恩格斯这句话的意义和作用。
二 社会主义在个别资本主义国家内胜利的问题
我已经谈到反对派的一些错误和反对派首领发言中所表现出来的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我已在结论的第一部分即几点意见中说明了这个问题。现在让我直接来谈本题。
1.帝国主义时期个别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前提
第一个问题就是帝国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在个别资本主义国家内胜利的可能性问题。你们知道,这里所说的不是某一个国家,而是一切较为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第571页◎
反对派在社会主义在个别资本主义国家内胜利的问题上的主要错误在什么地方呢?
反对派的主要错误在于他们不了解或者不愿了解帝国主义以前的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资本主义之间的全部差别,他们不懂得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把资本主义的两个不同的阶段即帝国主义以前的阶段和帝国主义阶段混为一谈。
反对派的这种错误产生了他们的另一种错误,即他们不懂得帝国主义时期发展不平衡的规律的意义和作用,把均衡趋势与这个规律对立起来,因而滚到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的立场上去了。
这两个错误引起了反对派的第三个错误,即他们把根据帝国主义以前的资本主义所得出的公式和原理机械地应用到帝国主义的资本主义,因此他们就否认社会主义在个别资本主义国家内胜利的可能性。
旧的垄断前的资本主义和新的垄断的资本主义,如用三言两语来说明,其差别在哪里呢?
差别在于:资本主义通过资本家庞大的垄断同盟的发展代替了通过自由竞争的发展;金融资本、“腐朽的”资本代替了旧的、“文明的”、“进步的”资本;跳跃式的发展,通过各资本主义集团以军事冲突来重新瓜分已被瓜分的世界的发展,代替了资本“和平的”扩大和向“空闲的”土地的伸展;因此,垂死的资本主义,整个向下没落的资本主义,代替了旧的整个向上发展的资本主义。
列宁关于这一点说道:
“我们回想一下,从前的’和平的’资本主义时代被现代的帝国主义时代所代替的基础是什么,这就是自由竞争已让位于资本家的垄断同盟,整个地球已被瓜分。显然,这两件事实(和因素)确实具有世界意义:当资本能够畅行无阻地扩大殖民地和夺取非洲等处未被占据的土地,而资本的集中还很薄◎第572页◎弱,垄断企业即庞大到能够控制某一整个工业部门的企业还没有产生时,自由贸易与和平竞争是可能的和必然的。这种垄断企业的发生和发展……使以往的自由竞争成为不可能了,并且破坏了它的基础,而地球的瓜分又迫使从和平扩张转到用武装斗争来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他继续说道:
“现在已不能象过去那样在资本主义稳步发展(注:黑体是我用的。——约·斯大林注)和逐步向新的国家扩展的比较平静、文明、和平的环境中生活了,因为另一个时代已经来到。金融资本正在排挤这样的国家,并且一定会把它挤出大国的行列,夺取其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由此就得出了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资本主义的性质的基本结论:
“不难了解为什么帝国主义是过渡到社会主义去的垂死的资本主义,因为从资本主义中成长起来的垄断已是资本主义的垂死状态,是它过渡到社会主义去的开始。帝国主义造成的大规模的劳动社会化(即辩护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称之为“交织”的东西),其含义也是一样。”
我们的反对派倒霉的地方就在于他们不懂得帝国主义以前的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资本主义之间的这种差别的全部重要性。
而我们党的立场的出发点则是承认现代的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的资本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这一事实。
可惜,这还不是说资本主义已经死亡了。但是,毫无疑义,这是说整个资本主义不是走向复兴而是走向衰亡,整个资本主义不◎第573页◎是向上发展而是向下没落。
从这个总的问题就产生出帝国主义时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列宁主义者在讲到帝国主义时期的发展不平衡时通常指的是什么呢?
是不是指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差别,一些国家在发展上落后于其他一些国家,并且这种差别在日益加大呢?
不,不是指这一点。把帝国主义时期的发展不平衡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别混为一谈,那是庸俗观念。反对派在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会议上把发展不平衡问题和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状况水平的差别问题混淆起来,正是这种庸俗观念。反对派正是以这个糊涂观念为出发点而得出了一个极不正确的结论:过去的发展不平衡比在帝国主义时期更厉害。正因为如此,托洛茨基在第十五次代表会议上说:“这种不平衡在十九世纪比在二十世纪更厉害。”(见托洛茨基在联共第十五次代表会议上的发言)季诺维也夫当时也这样断言:“说在帝国主义时代开始以前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比较缓和,这是不正确的。”(见季诺维也夫在联共第十五次代表会议上的发言)
诚然,现在,经过了在第十五次代表会议上的争论,反对派认为必须改变阵线,因而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扩大全会上发表了一种完全相反的意见,或者干脆不提自己这种错误。例如托洛茨基在扩大全会上发言时说:“至于发展的速度,那么,帝国主义是无止境地加剧了这种不平衡性。”至于季诺维也夫,他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全会上的发言中则认为对这个问题只字不提是最明智的办法,虽然他不会不知道所争论的正是帝国主义时期不平衡规律的作用是在增强还是在削弱的问题。但这只说明争论多少教育了反对派,对反对派不是没有益处的。◎第574页◎
总之,不能把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和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状况水平的差别问题混为一谈。
能不能说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水平差别的减小和这些国家的日趋均衡是在减弱帝国主义时期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呢?不,不能这样说。这种发展水平上的差别是在加大还是在缩小呢?无疑是在缩小。均衡化是在上升还是在下降呢?无疑是在上升。均衡化的上升是不是和帝国主义时期发展不平衡的加强相矛盾呢?不,不相矛盾。相反地,均衡化正是帝国主义时期发展不平衡作用可能加强的背景和基础。只有象我们的反对派那样不懂得帝国主义经济实质的人,才能把均衡化和帝国主义时期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对立起来。正因为落后国家在加速自己的发展并和先进国家取得均衡,正因为如此,一些国家为超过另一些国家而进行的斗争便尖锐起来,正因为如此,便造成了一些国家超过另一些国家并把它们从市场中排挤出去的可能,从而为军事冲突、为削弱世界资本主义战线、为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者突破这一战线创造前提。谁不了解这个简单的道理,谁就一点也不了解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问题。
因此,均衡化是帝国主义时期发展不平衡加强的条件之一。
能不能说,帝国主义时期的发展不平衡就是一些国家按照通常的方式,即按照所谓进化的方式,不经过跳跃,不经过战争灾祸,不经过重新瓜分已被瓜分的世界而在经济方面赶上另一些国家,然后超过它们呢?不,不能这样说。这种不平衡在垄断前的资本主义时期就已经有了,这一点马克思是知道的,列宁在他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中也曾谈到过。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大体◎第575页◎上是平稳的,大体上是采取进化的方式的,一些国家是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经过跳跃、不一定经过世界规模的军事冲突而超过另一些国家的。现在说的不是这种不平衡。
那么,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的规律究竟是什么呢?
帝国主义时期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就是:一些国家通过跳跃式的发展超过另一些国家,一些国家很快地被另一些国家从世界市场上排挤出去,以军事冲突和战争灾祸的方式周期性地重新瓜分已被瓜分的世界,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的冲突加深和加剧起来,世界资本主义战线削弱,个别国家的无产阶级可能突破这条战线,社会主义可能在个别国家内获得胜利。
帝国主义时期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基本要点是什么呢?
第一,世界已被各帝国主义集团瓜分完了,世界上不再有“空闲的”、未被占据的土地了;为了占据新的市场和原料产地,为了扩展势力,必须用武力从别国夺取这些土地。
第二,技术的空前发展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水平的日趋均衡,使一些国家可能并易于以跳跃方式超过另一些国家,使不很强盛但在迅速发展的国家可能并易于排挤比较强盛的国家。
第三,各个帝国主义集团间势力范围的旧的划分总是和世界市场上新的力量对比发生冲突,为了在势力范围的旧的划分和新的力量对比之间求得“平衡”,必须通过帝国主义战争来周期性地重新瓜分世界。
因此,帝国主义时期发展的不平衡是在加强和加剧起来。
因此,帝国主义阵营内的冲突是不可能用和平方式解决的。
因此,鼓吹可能和平解决这些冲突的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是不能成立的。◎第576页◎
由此应得出结论:否认帝国主义时期发展不平衡的加强和加剧这一事实的反对派是滚到超帝国主义的立场上去了。
帝国主义时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就是如此。
各个帝国主义集团是在什么时候把世界瓜分完毕的呢?
列宁说是在二十世纪初叶把世界瓜分完毕的。
事实上第一次提出重新瓜分已被瓜分的世界的问题是在什么时候呢?
是在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战争时期。
由此应得出结论:只有在二十世纪初叶才能发现和论证帝国主义时期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我在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会议上的报告中已谈到这一点,当时我说,帝国主义时期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是列宁同志发现和论证的。
帝国主义世界战争是重新瓜分已被瓜分的世界的初次尝试。这次尝试使资本主义付出的代价是俄国革命的胜利与帝国主义在殖民地和附属国内的基础的破坏。
不用说,继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尝试之后必有第二次尝试,并且帝国主义阵营已在进行这种准备工作。
无庸怀疑,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二次尝试将使世界资本主义付出的代价比第一次大得多。
从帝国主义条件下的不平衡规律看来,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前途就是如此。
可见,这种前途直接造成在帝国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在个别资本主义国家内胜利的可能性。
大家知道,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可能在个别国家内胜利的结论是直接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中得出的。列宁是完全◎第577页◎正确的。因为帝国主义时期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使所有一切社会民主党人失去任何根据,来玩耍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个别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这种“理论的”把戏。
列宁在1915年所写的纲领性的论文中关于这一点说道:
“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注:黑体是我用的。——约·斯大林注):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结论是:
(一)反对派的基本错误是他们看不见资本主义两个阶段的差别,或者回避强调这种差别。为什么他们回避这一点呢?因为从这种差别里会得出帝国主义时期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来。
(二)反对派的第二个错误是他们不懂得或者低估了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决定性意义。为什么他们低估这一点呢?因为正确估计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规律就会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个别国家内胜利的结论。
(三)由此产生了反对派的第三个错误,即否认在帝国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在个别资本主义国家内胜利的可能性。
谁否认社会主义在个别国家内胜利的可能性,谁就不得不对帝国主义时期发展不平衡规律的意义默不作声,而谁不得不对不平衡规律的意义默不作声,谁就不能不抹杀存在于帝国主义以前的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资本主义之间的差别。
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前提问题就是如此。
这个问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从实际上说,在我们面前摆着两条路线。◎第578页◎
一条路线是我们党的路线,它号召个别国家的无产者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革命,机警地注视事变的进程,并准备在有利条件下独立地突破资本战线,夺取政权,动摇世界资本主义的基础。
另一条路线是我们反对派的路线,他们对独立突破资本主义战线的适当性散播怀疑情绪,并号召个别国家的无产者等待“总解决”时刻的到来。
我们党的路线是使个别国家的无产者加强对本国资产阶级的革命进攻并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的路线,而我们反对派的路线则是使个别国家的无产者在反对本国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消极等待并限制他们的主动性的路线。
第一条路线是使个别国家的无产者积极起来的路线。
第二条路线是削弱无产阶级革命意志的路线,是消极等待的路线。
列宁万分正确地写了一段和我们目前的争论有直接关系的至理名言:
“我知道,当然有一些自以为很聪明、甚至自称为社会主义者的聪明人,他们硬说在世界各国的革命爆发以前不应夺取政权。他们没有想到,他们这样说就是脱离革命而转到资产阶级方面去了。等待劳动阶级完成世界规模的革命,——这就是使大家在等待中停滞不前。这是荒谬的。”
列宁的这段话是不应该忘记的。
2.季诺维也夫怎样“加工”列宁的话
我已经谈过个别资本主义国家内无产阶级革命的前提。现在◎第579页◎我想稍微谈谈季诺维也夫怎样歪曲或者“加工”列宁那篇论无产阶级革命的前提和社会主义在个别资本主义国家内胜利的主要论文。我指的是列宁在1915年写的并在我们讨论时几次引证过的那篇著名论文《论欧洲联邦口号》。季诺维也夫责备我对这篇论文引证得不完全;同时他力图给这篇论文作一种只能说是完全歪曲列宁的观点、完全歪曲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在个别国家内胜利问题的基本路线的解释。让我把这段话全部引出来,并把上次由于时间短促而被我去掉的几行字用黑体标出。这段话就是:
“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这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既然剥夺了资本家并在本国组织了社会主义生产,就会起来反对其余的资本主义的世界,把其他国家的被压迫阶级吸引到自己方面来,在这些国家中掀起反对资本家的起义,必要时甚至用武力去反对剥削阶级及其国家。无产阶级借以推翻资产阶级、获得胜利的社会的政治形式将是民主共和国,它日益集中这一民族或这些民族里的无产阶级力量同还没有转到社会主义方面来的国家作斗争。没有无产阶级这一被压迫阶级的专政,便不能消灭阶级。没有各社会主义共和国对各落后国家的相当长期的顽强斗争,便不能实现各民族在社会主义中的自由联合。”
季诺维也夫在引证这段话时作了两点说明:第一点是关于民主共和国的,第二点是关于组织社会主义生产的。
我们先谈第一点说明。季诺维也夫认为,既然列宁在这里说的是民主共和国,那么最多只能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同时季诺维也夫恬不知耻地在这里做出极其含糊而又固执的暗示,说列宁在这里大概指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国。这对不对呢?当然不对。要反驳◎第580页◎季诺维也夫这个不大正派的暗示,只须读一下引文中谈到“各社会主义共和国对各落后国家的斗争”的最后几行就够了。显然,列宁说的民主共和国不是指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是指社会主义共和国。
列宁在1915年还不知道苏维埃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列宁早在1905年就知道个别的苏维埃是推翻沙皇制度时期的革命政权的萌芽。但他当时还不知道在全国范围内联合起来的苏维埃政权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列宁在1917年才发现苏维埃共和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他在1917年夏天,主要在其《国家与革命》一书中详尽地研究了过渡社会的这一新的政治组织形式问题。其实这也正说明列宁在上面引文中不提苏维埃共和国,而谈民主共和国,从引文中可以看出,这指的是社会主义共和国。列宁在这里的做法,正象当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做法一样,在巴黎公社以前,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共和国是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的政治组织形式,而在巴黎公社以后解释这个名词时则说这种共和国应当是巴黎公社式的共和国。我更不必说,假如列宁在这段话里指的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那就谈不上“无产阶级专政”、“剥夺资本家”等等了。
可见,季诺维也夫“加工”列宁的话的尝试不能说是成功的。
现在谈谈季诺维也夫的第二点说明。季诺维也夫硬说列宁同志的“组织社会主义生产”这句话不应当象平常人一般所应了解的那样去了解,而应当有所不同,应当了解成这样:列宁在这里指的只是着手组织社会主义生产。为什么,根据什么,季诺维也夫并没有说明。我得声明:季诺维也夫在这里又一次试图“加工”列宁的话。上面引文直截了当地说道:“这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第581页◎既然剥夺了资本家并在本国组织了社会主义生产,就会起来反对其余的资本主义的世界。”这里说的是“组织了”,而不是“组织着”。是否还需要证明这中间有差别呢?假如列宁指的只是着手组织社会主义生产,那他就会说“组织着”,而不会说“组织了”,这是否还需要证明呢?可见,列宁指的不单是着手组织社会主义生产,而且是可能组织社会主义生产,可能在个别国家内建成社会主义生产。
可见,季诺维也夫“加工”列宁的话的第二次尝试也应当认为是惨败了。
季诺维也夫竭力用“不能靠仙法在两星期或两个月内建设社会主义”这类笑话来掩盖自己“加工”列宁的话的尝试。恐怕季诺维也夫需要这类笑话是为了“在败局中强作欢颜”。季诺维也夫究竟在什么地方找到了打算在两星期、两个月或两年内建设社会主义的人呢?假如世界上真有这种人,他为什么不指出他们来呢?他不指出他们来,是因为世界上没有这种人。季诺维也夫需要这类捏造的笑话是为了掩盖其“加工”列宁和列宁主义的“工作”。
总之:
(一)列宁根据帝国主义时期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在其《论欧洲联邦口号》那篇主要论文中得出了社会主义可能在个别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结论;
(二)列宁所说的社会主义在个别国家内的胜利,是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剥夺资本家和组织社会主义生产,同时这一切任务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用来反对其余的世界即资本主义世界和帮助全世界无产者与资本主义作斗争的手段;
(三)季诺维也夫试图把列宁主义的这些原理截头去尾和“加工”列宁的话,使之适合于目前反对派联盟的半孟什维克的立场。然而这种尝试不过是手段笨拙的尝试而已。◎第582页◎
我认为再解释是多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