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埃乌杰尼奥·蒙塔莱(Eugenio Montale,1896-1981,意大利二十世纪著名诗人,曾在一九七五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以其隐逸风格闻名。

[2]Occasioni可以翻译成“机遇”、“机会”。这是蒙塔莱的一个诗集的名称。

[3]英语:道听途说。

[4]切萨雷·帕维泽(Cesare Pavese,1908-1950),与卡尔维诺同时期的作家和诗人。

第一卷 艰难的田园诗

[5]这多半是卡尔维诺自创的说法。

[6]意大利人有用土豆来擦玻璃的习惯。

[7]此鱼的名称为音译。

[8]Esperanto,即世界语。

[9]多罗里广场,可能处于意大利西北部大区利古里亚的圣雷莫城。

[10]应该是该城的另一个街区。

[11]英文:阿布基尔,埃及。阿布基尔是埃及地中海沿岸的一座城市。

[12]圣西罗和小花园应该是这个地方的另外两个街区。

[13]即中国人说的“燕式跳水”。

[14]其实是一种蛋糕。不过意大利语这么称呼罢了。

[15]此山的名称是个法语词,Chapelet。

[16]马格利亚为margheria的音译。Margheria是在西阿尔卑斯山区,指示出临时牧地的一种标志,是由没掺灰泥的石块搭成的围栏围出来的一片区域,用于在露天围养牛羊。在这片区域里会有用没掺灰泥的石块和陶土建成的小屋子,屋顶通常是用板岩、树根或是土块草皮做成的。

[17]这是山上的一个地点的名称。

[18]此词是“荣耀”的意思。

[19]V2火箭是德国在二战中研制的一种中程弹道导弹,也是世界上最早投入实战使用的弹道导弹。

[20]意大利的“画叉”,就相当于中国的“打勾”。

[21]德语:同志。纳粹分子互称“同志”。

[22]德语:游击队员。

[23]德语:杀死。

[24]这句话从主谓宾顺序上来看,并不符合意大利语语法,应该为德语语序。

[25]游击队员互称compagno(同伴,伙伴)。

[26]这个地名的意思是“栗子”,可能是一处长着栗子树的地点。

[27]这个名字与下文的皮、马刀、蛇、游击战都是游击队的各个营队长官的绰号。

[28]这个通讯员的名字也是绰号。

[29]意思是“勇敢地面对”。

[30]这个长官的名字显然也是个绰号。

[31]“奥什”为意大利人学德国人说话的语音。

[32]朱阿夫兵,法国在北非招募的轻步兵。

[33]此处的语言指通用的意大利语。

[34]这个高个子听不懂意大利语,只听到村民们的话里有个morte(死)。

[35]这个地名的意思是“巫婆的屁股”。

[36]“科齐内拉”(coccinella)的意思是“七星瓢虫”。

[37]即基督。

[38]意大利语中“您想干什么”和“您想要什么”为同一个说法。

[39]此处的“市长”在原文里是podestà,这是法西斯时期市政府最高领导人的称号。

[40]即现在的埃塞俄比亚,在当时和利比亚都是意大利的殖民地。

[41]这两个名字不像真名,应该是女孩的兄弟在游击队里用的绰号。

[42]这三个人的名字都是外号。

[43]面蛋糕是一种介于面包和蛋糕之间的糕点。

[44]面蛋糕和果仁饼都是圣诞节期间典型的特色食品。

[45]实则为一种蛋糕,这是意大利语的叫法。

[46]u字音为西西里方言的特点之一。

[47]卡瑙里为一种西西里甜点。

[48]Bassitalia,可能是对相比北方而言不富裕的意大利南方的不怎么尊重的称呼。

[49]这人叫这个绰号,显然是因为他的矮小身材和棕色皮肤。

[50]这个女人的名字在原文里写作Maria la Matta,“疯女人”(la Matta)已经成了她名字中一个不可分的部分。

[51]是用意大利写法写的法语词voilà(行啦)。

[52]即把拇指顶在鼻尖,张开并摇动其余四指表示轻蔑。

[53]意为“受欢迎的”。

[54]意大利原文的说法是:血液很强硬。

[55]西班牙语:先生们。caballero的原意为“骑士”。

[56]原文为Shenandoah,是北美印第安人的土著语,有多种含义,比如“星星的女儿”、“森林里的鹿”,等等。

[57]迪奥杰内为古代希腊的犬儒派哲学家,拒绝一切享受,赤裸着身子,住在木桶里。

[58]英语:请。约朗达只会说这一句英语。

[59]英语:威士忌加苏打水。

[60]埃马努埃莱的昵称。

[61]同为埃马努埃莱的昵称。

[62]此词也有“厌烦”的意思。

[63]这也可能是她的绰号,多波里诺是米老鼠的意思。

[64]安达为阿尔曼达的昵称。

[65]原文中用了南方方言。

[66]既有门也有窗的功用。

[67]即一个接着一个,鱼贯而行。

[68]说的是厕所。

[69]原文为英语。

[70]此处的“骑士”一词是对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的尊称。

[71]意大利的院子多是由房子围成的。

[72]特莱西纳是前面提到的特莱萨的昵称。

[73]意思是睡得不沉或带着警觉。

[74]意大利暑期全国放假,分好几个阶段,轮班放假。

[75]在挪威语、丹麦语和瑞典语中对挪威的叫法。但可能是一种著名的飞艇型号。

[76]英语:超人。

[77]即大熊星座。

[78]即大熊星座中的勺。

[79]即小熊星座。

[80]也就是汉语中的“下弦近朔,上弦近望”。

[81]意大利只要不是工科的大学毕业生,都称为博士。

[82]这种说法类似于“压断骆驼背的那根草”。

[83]这里的“盔甲”和前一句中的“台架”用的是同样一个意语单词。

[84]就是“被解雇”的意思。

[85]一种类似于现在的考勤机的东西。

[86]也可能是姐夫,妹夫,大伯子,内兄,内弟,在意大利语中,这些称谓同用一个词cognato。

[87]葡萄牙语:从巴西(打来的)。但同样的词语在意大利语里是“我给巴西”的意思。

[88]“打扫卫生”(pulissia)一词是他妈妈装着外国人说意大利语的语音说出来的。

[89]意大利语中,只要是天还没黑,都用“白天好”。

[90]如同汉语中的“妈的!”。

[91]“白天好”也为告别用语。

[92]可以解释为“一道彩虹般的泡沫痕迹”。

[93]原文中该词为合成词,从字面上看是“苍蝇鸟”,实即蜂鸟。

[94]原文为英语。

第二卷 艰难的记忆

[95]不知名的地名。

[96]套头兜帽,类似于袜子,在脸的部位有个洞,可以根据需要露出眼睛或鼻子嘴巴。

[97]是科斯唐齐娜的昵称。

[98]原意为:这个猪世界。

[99]意思是“荡妇”。

[100]该动词的本意也有“钉”的含义。

[101]意为:该死的。混账。

[102]“笨蛋”此处也有“小丑”之意。

[103]地里用于标识出不同土地所有者的矮墙。

[104]焦苏埃·卡尔杜奇(1835-1907),意大利诗人,教师,一九零六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05]此诗出自于卡尔杜奇的《新诗集》,题为“台奥多里科的传奇”(台奥多里科皇帝[454-526]为东罗马帝国的建立者,他通常被称为“维罗纳的统治者”,在日耳曼的传说中被称为“维罗纳的台奥多里科”)。此处引的诗句不全。

[106]卡尔杜奇的原诗是:“我的这头恶畜生啊/我碰到的恶马啊。”

[107]该咖啡店名称为音译,意思为“最高权威”。

[108]乔瓦尼的昵称。

[109]即“背挺得很直”。

[110]此处女孩所用动词“看见”的过去分词属文言用法。

[111]意大利的国旗是三色的。

[112]意大利语中,“再检一次”和“暂免兵役”是一个词。

[113]意大利北部一个大区。东临亚得里亚海。

[114]意大利特伦蒂诺—上阿迪杰大区博尔扎诺—博曾省的一个镇,以温泉浴场而闻名。

[115]马尔马里加是利比亚和埃及交界处的一个沿海区域。

[116]意大利中部一个大区,首府为佛罗伦萨。

[117]“野战医院”与“避难所”可同为一词。

[118]利托里奥意大利青年组织(Gioventù italiana del littorio,缩写形式为Gil)是成立于一九二七年的一个法西斯青年组织。

[119]英语:信号。

[120]意思是全身瘦得只剩下肌腱和神经。

[121]UNUCI是Unione Nazionale Ufficiali in Congedo d'Ital(意大利全国退伍军官联盟)的缩写。

[122]即“向左侧偏斜”的意思。即帽子的中线不是指在半点钟上也就是脸部的正中央,而是指在二十三分也就是偏左一点的地方。

[123]此处是指法西斯青年先锋队。

[124]法国南方城市,在法意两国交界处,历史上曾经是撒丁王国的保护国。二战期间该城被意大利占领。

[125]意大利东北方的一个大区。

[126]也就是完全出于破坏欲的破坏。

[127]此词也有“诚恳”之意。

[128]原文中此词有贬义色彩。

[129]文迪米利亚是意大利西北部大区利古里亚的一个城市。地处意大利法国交界处。

[130]尼斯,法国东南部小城。

[131]这里可能是在讽刺那座雕像,好似一个从爱国教材上生搬硬套下来的图案。

[132]“死东西”这里应该是“战利品”的另一种说法。

[133]意大利高中有五年。

[134]“牛”用意大利语说是:bue。

[135]此处的首领一词在原文里用的是西班牙语词Caudillo,这是西班牙独裁者佛朗哥将军的专用称号,一如Duce(领袖)和Führer(元首)分别是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的专用称号。

[136]也就是“干脆利落地,很快地”的意思。

[137]“乌木活”在意大利语也指“精工木匠活”。

[138]法语:亲爱的。收信人为女性。

[139]达尼埃尔·达黎欧(1917- )是二十世纪著名的法国女演员及歌手。

[140]莱昂·布鲁姆(1872-1950),犹太人,法国政治家和作家。法国社会党人领袖,是法国第一位社会党籍的总理。

[141]卷胡面具:一种压在鼻子和嘴巴之间的胡子上,并使其保持往上卷着姿态的小面具。

[142]英语:新俱乐部。

[143]即那些西班牙人。

[144]Unione nazionale protezione antiaerea,本文中在提到此组织时都用的是缩写形式UNPA。

[145]少年先锋队,意大利儿童先锋队,还有前一篇中的青年先锋队都是二战时期意大利“国家工事”的法西斯组织。前两个组织召集的是八到十四岁的孩子,青年先锋队召集的则是十四到十八岁的青少年。

[146]卡罗尔二世(1893-1953),于一九三零到一九四零年期间在位。一九三零年,他与罗马尼亚国内的政治家发动政变,逼迫米哈伊一世退位,自己登基,却在一九四零年又被迫让位给米哈伊一世。随后开始了流亡生活。更以花花公子而闻名于世。

[147]玛格达·卢佩斯库,是卡罗尔二世国王的情人,后来也成了他的妻子。

[148]可能是因为这名字有点像是意大利语中“狼”(lupo)一词的变种。

[149]即“国家防空联合会”的缩写。

[150]也就是中国人认为的四楼。

[151]原文中此词带玩笑含义。

[152]尼基为原文中niki的音译。niki可能来自德语nicki一词,是一种类似于T恤衫的衣服。

[153]类似于中文里的“羊肠小道”。

第三卷 艰难的爱情

[154]这里的“标志”(segno),和上一句中的“做过了头”的意大利语说法(passare il segno),都用到了同一个词segno。所以可能是做一语双关之用。

[155]也可能只是一般的独木舟。

[156]这里的“礼节隆重”是指:意大利人吃完饭后,要喝咖啡,要聊天,还要走访朋友什么的,活动满满当当的。

[157]类似于中国的哈密瓜之类。

[158]可原文中用的是“指关节”一词。

[159]意大利语,“艳遇”与“奇遇”为同一词。

[160]“肆意妄为”此处也可被替换为“无偏见”,这两个词在意语中同为一词。

[161]在意大利,谈到意大利以南的地方,会说:那下面。

[162]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上班打卡。

[163]原文中“迟钝”一词同时还有“聋的”、“隐约的”的意思。

[164]用“终于”可能是因为,没戴眼镜前,“黄窗子”模模糊糊的看不清楚,呈不出“四方形”的形状。

[165]意大利的省,是次大区一级的行政区域。意大利的大区相当于中国的省。

[166]应该为卡鲁加的昵称。

[167]可能是司汤达作品《帕尔马修道院》中的主人公。卡尔维诺在这里把各部小说中的主人公都安置在一部他杜撰出来的小说中。

[168]可能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罪与罚》中的主人公。

[169]可能是巴尔扎克作品《人间喜剧》中的一个主人公。

[170]可能是托尔斯泰作品《战争与和平》中的主人公。

[171]可能是福楼拜作品《情感教育》中的男主人公。

[172]可能是《情感教育》中女主人公丈夫的姓。

[173]此处也可能为“阿尔努的家”。

[174]头朝下入水。也就是四种国际标准泳姿中除了仰泳以外的入水动作。

[175]原文为英语。但“自由泳”一词用的不是freestyle,而是crawl。

[176]意大利对“侧泳”如此称呼。

[177]可能为马赛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第二卷《在少女们身旁》中的主角之一。

[178]马塞尔为《追忆似水年华》中的主人公。

[179]意大利人的传统习惯是,每年八月放假时去海边过。

[180]为cicisbeo(十八世纪时各种社交场合中贵妇人的陪伴骑士,向女士献殷勤的男子)的音译。

[181]英语:泳裤。

[182]翁贝托国王(1844-1900,在位时间1878-1900),即翁贝托一世,维托里奥·伊曼纽尔二世之子。

[183]法语:我有两个爱情……我的家乡和巴黎……永远的巴黎……

[184]西西里岛东南部的一个小城。比罗马还要南。

[185]意大利语中“玩牌”有“冒险”、“投机”的含义。

[186]铁皮车和漆车曾是意大利比较低级的一种火车,类似于中国的绿皮车。

[187]法语:我在爱中旅行!

[188]法语:我在快感中旅行!

[189]法语:我总是在旅行……冬天和夏天……

[190]法语:有关旅行,我什么都知道!

[191]法语:我很了解旅行……

[192]法语:直到我的爱……

[193]法语:……我和火车一起到达!

[194]法语:现在好啦!

[195]即贝雷帽。

[196]法语:那么,我准备好啦!

[197]法语:我旅行着爱……

[198]法语:旅行。“旅行”一词在法语和意大利语中都是不及物动词。

[199]不正确的法语:我旅行着爱!我旅行着自由!白天和黑夜我奔跑……在铁路上……

[200]普林齐比站,是热那亚最主要的一个火车站站名。

[201]布里尼奥勒为热那亚另一个主要的火车中转站。

[202]托斯卡纳大区和拉齐奥大区接壤,拉齐奥为罗马所在大区。

[203]奇维塔韦基亚为拉齐奥大区一城市。

[204]原文为法语。

[205]地下湖,又称暗湖。在天然洞穴中,具有开阔自由的水面和比较平静的地下水体。

[206]即红葡萄酒的颜色。

第四卷 艰难的生活

[207]“经济厨灶”:一种既可以做饭,也用于取暖的厨灶,炉膛类似于壁炉。不烧煤气,烧木柴。

[208]“火上的肉太多”:意大利谚语,指事情太多,顾不过来。

[209]他们的手是举起来的,所以自然是不叫蚂蚁在胳膊上往“下”爬到身上。

[210]制糖企业的下脚料。

[211]此处“在我手中”,指就在眼前。

[212]“高座”为音译,是一种典型的意大利渔船。

[213]利古里亚,意大利西北方沿海大区。

[214]陶赫尼茨版的书,是德国陶赫尼茨书店(Tauchnitz)印的廉价本英文书籍。一七九六年陶赫尼茨家族在莱比锡开始经营印刷,一七九八年成立出版社。专营字典、圣经、希腊罗马经典书籍。

[215]诺瓦拉,意大利西北部大区皮埃蒙特的一个城市。

[216]意思为“根源,开端”。

[217]马六甲群岛为印度尼西亚境内众多群岛之一。亚速尔群岛是位于北大西洋中央的群岛,为葡萄牙领土。

[218]也就是中国成语“接踵而至”的意思。

[219]其时,意大利土地主属于资产阶级。

[220]比艾拉在意大利西北部皮埃蒙特大区。

[221]意大利谚语“跨了比自己腿长的步子”,即“承担了力不能及的事”。

[222]“债务一直堆到眼皮底下”,即中文中“债台高筑”的意思。

[223]类似于棒球帽。

[224]“用斧子砍出来的人”是意大利语中描述人的形容粗糙、行为粗鲁的说法。“用冰镐敲出来的人”则是用方言表示同样的意思。

[225]就是类似于上世纪初、中叶,中国知识分子经常戴的那种大眼镜,镜框很粗,是用玳瑁壳材料做成的。

[226]意大利人做这个动作,表达“无可奈何”、“你在说些什么呀”、“反正就这样”等意思。

[227]德语:《新莱茵报》。

[228]拉坦奇奥(约250-327年),基督教作家,教区长,著述甚多。

[229]俄罗斯画家和美术理论家。

[230]德国籍瑞士裔画家。

[231]也就是中国所说的一楼。

[232]意大利“触摸”一词,此处相当于中文的“研究”。

[233]用意大利语拼写的英语“再见”(bye-bye)。意大利人极少用英语告别。

[234]原文为卡拉布里亚方言。卡拉布里亚为意大利南部一个大区。

[235]相当于中国楼房的第三层楼。

[236]原文为卡拉布里亚方言。

[237]意大利语里,天黑之前都以“白天好”互相问候,天稍微黑下来一点时则开始说“晚上好”。

[238]潘脱米是一种黑色苦味开胃药酒。

[239]意大利语“剪他身上的衣服”,即中文“说他坏话”的意思。

[240]意大利语“给谁的身上背十字架”,即中文的“攻击某人”的意思。

[241]意思为:会骗你们。

[242]“绝对安全”的意思。

[243]但以理:犹太先知,被认为是《旧约·但以理书》的作者。此处典故见《但以理书》第六章:波斯王大流士朝中的高官试图陷害但以理,求王下旨在三十日内严禁人向王以外的任何神或人祷告祈求。违者必被扔在狮子坑中。但以理不理禁令,仍照常向上帝祷告祈求,遂被扔进狮子坑里。但上帝施行奇迹,派天使封住狮子的口。翌日早上,大流士王十分高兴见到但以理毫发无损。那些居心不良的人反被扔进坑内遭狮子吞食。

[244]“有关系,有靠山”的意思。

[245]意大利语中“盐分”就是中文中所谓的“精髓”。

[246]原文为英语。

[247]即“不想让别人听到”的意思。

[248]在意大利,只要不是工程专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都被称为博士。

[249]意大利人告别时也会用见面时的用语:“白天好。”

[250]拉帕罗,意大利西北部沿海大区利古里亚的一个城市。

[251]曼托瓦,意大利北部大区伦巴第的一个城市。

[252]意大利语这句话即中文“我的老天爷”的意思。

[253]德语:仁慈的小姐。

[254]即“谨慎行事”的意思。

[255]即“从中作梗”。

[256]斯登冲锋枪是英国在二战时期大量制造及装备的冲锋枪。

[257]意大利的国旗为这三种颜色。

[258]意思是:见鬼!

[259]法语:干吧。

[260]相当于中国楼房的二楼。

[261]文中的楷体字表示这些话在原文里是方言。

[262]相当于中国楼房的一楼。

[263]在戛纳附近。

[264]也就是中文所谓的“节骨眼儿上”

[265]电影城位于罗马东部郊区,复合式电影制片厂,意大利电影工业中心。

[266]费利克斯·克鲁尔是托马斯·曼未完成的长篇小说《骗子费利克斯·克鲁尔的自白》里的主人公。小说以费利克斯·克鲁尔撰写回忆录的方式叙述他招摇撞骗的一生。

[267]一九四三年,墨索里尼被国王罢免,不久被德国军队救出,于九月二十三日宣布成立意大利社会共和国。该非法政权设在意大利北方的萨罗,故又被称为萨罗共和国,于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五日灭亡。

[268]意大利语的这句话,即中文“混得过去”的意思。

[269]“吞了多少仇恨”的意思。

[270]意大利的门边框很宽。

[271]相当于中国的第二层楼。

[272]原文为法语。

[273]在意大利,只要不是工程专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都被称为博士。

[274]乌尔巴诺·拉达齐(1808-1873),生于意大利北方皮埃蒙特大区。意大利左派政党领袖。曾为意大利总理。

[275]EPAUCI 即Ente per la Purificazione dell'Atmosfera Urbana dei Centri Industriali(“工业中心的城市大气净化机构”)的首字母缩写。

[276]意思是“严肃地,说明白”。

[277]一种极为类似中国馄饨的东西,但皮是用蛋和面做的。

[278]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岸的一座旅游小城。

[279]意思是他们就算离开老家,也不会离得太远。

[280]英语:大厅。

[281]英语:服务员。

[282]此处有“破罐子破摔”之意。

[283]俗称白鳝。

[284]法语:餐厅总管。

[285]法语:剪影。

[286]英语:晚礼服。

[287]意大利语“穿着棕色的衣服”,是指着衣不得体。

[288]“觉得”和上一句中的“听”,在意大利语中为一个词。

[289]法语:袒胸衣。

[290]此处的“亚麻布”是指代“衣服”,因为那个时代的衣服大多是用亚麻布做的。

[291]贝尔图拉处在意大利北方利古里亚大区。卡尔维诺为利古里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