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见艾克曼《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2]阿那克里翁(约公元前582—前485),希腊的伟大抒情诗人,他的诗歌多是以歌咏爱情、女人、美酒为主题,诗句华丽。

[3]见奥托·孔拉迪《歌德传》,第一卷,第294页Athenäum。

[4]转引自《歌德诗歌》,475页,E.特伦茨编选,伯克出版社,1978年。

[5]转引自奥托·孔拉迪《歌德传》,第二卷,第338页。

[6]吉塞泉,摩西的同时代人,生命泉的守护者,传说哈菲斯曾饮此泉水而返青春。

[7]见毕肖夫斯基《歌德传》,第二卷,第371页,伯克出版社,1922年慕尼黑。

[8]见《茨威格文集》,第六卷,第29页,陕西人民出版社。

[9]不同的版本中,每首诗标明的年代大多相同,但个别的亦有细微差别,我所依据的是柏林版《歌德文集》(12卷本),由E.特伦茨编选和阐释的《歌德诗歌》伯克出版社版,和岛屿出版社以时序排列的《歌德诗集》(两卷本)。

[10]安内特,即安娜·卡特琳娜·许克普夫(1746—1810),歌德在莱比锡求学时期的第一个情人。

[11]贝里施,即恩斯特·沃尔夫冈·贝里施(1738—1809),歌德在莱比锡求学时期的朋友,性格乖僻,被歌德在《诗与真》中称为“世上所能有的最古怪的怪物之一”。

[12]多伊卡利翁,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之子,与其妻皮拉为宙斯所发洪水的唯一幸存者,成为再生人类的祖先。

[13]皮提俄斯,阿波罗的一个别名,因屠杀巨龙皮同而得名。

[14]布洛弥俄斯,酒神的别名。

[15]品达,即品达罗斯(约公元前522—约前443),古希腊著名抒情诗人。

[16]福玻斯,阿波罗的另一别名,意即太阳神。

[17]朱庇特,罗马神话中主管雷雨的神,朱庇特·普路维乌斯,即雨神,此处是说诗的灵感为雨神所赐予。

[18]卡斯塔利亚之泉,希腊帕尔纳苏斯山上的神泉,阿波罗和缪斯们的饮用泉。

[19]阿那克里翁(约公元前582—约前485),古希腊抒情诗人,歌颂醇酒妇人。

[20]西巴利斯,意大利南部古城,居民以奢侈柔弱著称。

[21]特俄克里托斯(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田园诗人。

[22]指奥林匹亚竞技车辆,曾为品达的歌颂题材。

[23]穆罕默德(约570—632),伊斯兰教创立者。本诗以山泉作比喻,歌颂穆罕默德的纳百川于一身的伟大形象,本是作者未完成的戏曲片段《穆罕默德》的插曲。约作于1773年。

[24]阿特拉斯,希腊神话中双肩承载天柱的巨人,这里借以比喻穆罕默德。

[25]据希腊神话传说,迦尼墨得斯为达耳达诺斯王特罗斯和卡利罗厄之子,长得十分英俊。宙斯喜欢他,就把他掳去做侍酒童子。这首诗立意与希腊神话不同,迦尼墨得斯不是被掳走,而是渴望投入天父的怀抱。

[26]克洛诺斯,希腊神话中天神乌拉诺斯的儿子,宙斯的父亲,吞食自己的孩子的巨人;先推翻乌拉诺斯成为天神,后又为宙斯所推翻;被奉为时间之神。后人将他与罗马的农神萨图恩混同,奉为收获之神。本诗将他比作驾驶人生马车的“御者”。

[27]指冥王普路同。

[28]欧洲传说中极北地区的岛国。

[29]伯林顿是阿那克里翁派诗人常用作爱人的代称,此处指莉莉。

[30]罗马神话中的主神,即希腊神话中的宙斯。他老是带着一只鹰。

[31]据希腊神话,鸽子是维纳斯的扈从。

[32]天后朱诺的宠物。

[33]王子名。

[34]原文为英语。滚木球是英国的一种游戏。

[35]这三行原文为法语。法语是当时显示贵族身份的语言。

[36]此诗是歌德在瑞士旅游期间怀念莉莉而作。

[37]这首诗作于1775年底至1776年初,1789年改写,此系定稿。诗中的“你”是指莉莉还是施泰因夫人尚无定论。

[38]此诗抒发了对施泰因夫人的倾慕和爱恋。

[39]本诗附于致施泰因夫人的信中,信末署“1776年2月12日于厄特勒斯山斜坡上”。

[40]指船。船行海上,浮动如球;因其可能沉没,故称“装满恐怖”。

[41]1780年2月寄赠施泰因夫人之诗。

[42]丽达,是作者对施泰因夫人的爱称。

[43]武尔坎,罗马神话中的火神。

[44]吕埃俄斯,希腊酒神。

[45]孚恩,罗马神话中的林神。

[46]丽达指夏洛蒂·冯·施泰因夫人。

[47]本诗作于1783年,原是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戏剧使命》中的插曲。

[48]歌德在1776年接触了尼德兰诗人J.N.埃维莱尔特(1511—1536)的作品,他的爱情诗《接吻》在欧洲负有盛名。歌德此诗即受其影响而作。1789年修改后收入集中。

[49]《罗马哀歌》这一组诗写于作者1788年夏天从意大利回到魏玛之后,最初作为整体于1795年7月发表在席勒主编的期刊《季节女神》上。至今仍然可以从中鲜明地感觉到,作者当时幸福地享受着身心两方面长久被剥夺自由后的快意,记忆中充满对古代艺术与南国自然风光的眷恋之情;同时热烈地颤动着自1788年与克里斯蒂安·乌尔庇尤斯相结合以来开始醒觉的放纵不羁的爱欲,魏玛别墅的幽会经验诗意地融合在色彩绚丽的罗马生活场景中,古代神祇被召唤来为问心无愧的异教徒的感官愉悦伴唱。本诗1795年问世后,其中对于性爱新观点的坦率而精确的表达,曾经引起了非议。“哀歌”作为诗体起源于古代希腊、罗马,在德语文学中有两种意义:一种指按“哀歌”体写成的诗,即以一个六步句继之以五步句构成的对句;另一种指表达忧郁、悲伤或眷恋等主观情绪的诗。这两种意义均见于德国文学古典时期的“哀歌”作品中,除歌德外,席勒和荷尔德林也写过这种诗体。

[50]小爱神阿摩是本诗的主人公。

[51]波尔格泽和尼波廷娜,不详,疑是两个平民女子的名字。

[52]一支讽刺十七世纪英国名将马布鲁公爵的小曲,曾流行于全欧。

[53]里窝那,意大利地名。士麦那,土耳其地名,伊兹密尔的古称。

[54]“民众”指法国大革命。

[55]据希腊神话,爱神阿佛洛狄忒在伊达山上遇见特洛亚王储、达耳达尼亚人的统治者安喀塞斯,二人相恋,生下英雄埃涅阿斯。

[56]指古罗马三位以爱情诗著称的抒情诗人,即卡图鲁斯(公元前87—前54)、提布鲁斯(公元前50—前19)、普洛培尔提乌斯(公元前47—前15)。

[57]法尔科尼埃里和阿尔巴尼,原是罗马望族名,此处泛指。俄斯提亚,意大利一滨海城市;“四泉”,罗马七山之一奎里纳尔山的四座喷泉。

[58]红衣主教穿红袜,主教等高级教士穿紫袜,故称。

[59]朱庇特·克塞尼俄斯,意为“好客的朱庇特”,即“外国人的保护者”。

[60]赫柏,希腊神话中的青春女神,奥林波斯山上的迎宾者。她被认为是赫剌克勒斯升天后的妻子。

[61]福耳图娜,幸运女神。

[62]卡皮托利诺山,罗马七山之一,上有朱庇特的神庙。

[63]赫耳墨斯,作为神使,负有护送亡灵赴冥府的任务。开斯提,公元前一世纪的罗马护民官,其棱锥形墓碑位于罗马圣保罗门附近,济慈、雪莱等英国著名诗人均葬于此。

[64]弗拉米尼大道,罗马通向郊野的一条街。

[65]刻瑞斯即丰产与农业女神得墨忒耳。

[66]厄琉西斯,希腊古城,位于雅典东北部十九公里处,有得墨忒耳神殿,每年秋收后人们为女神举行神秘庆典。

[67]伊阿西翁,古代克里特岛上的农神,与得墨忒耳相恋,生下财神普路托斯。宙斯为此大怒,以雷电将伊击毙;得悲痛万分,不再赐予大地收成,直到众神准许伊暂时还阳,与得重聚。得墨忒耳的悲痛和伊阿西翁的还阳,象征着季节的更替。

[68]奥洛拉,即晨光女神厄俄斯。传说她看中了美少年,就将他拐走。后来她拐走特洛亚国王拉俄墨冬之子提托诺斯,生特洛亚战争英雄门农。

[69]英雄忒修斯作为雅典人向半人半牛怪弥诺陶洛斯献祭的童男,来到克里特岛,被囚于牛怪所居的迷宫;他杀死牛怪后,得到该岛国王弥诺斯之女阿里阿德涅的帮助,凭借她为他拴在迷宫门口的线团,终于脱险。事后他把她带走,但到了爱琴海上的那克索斯岛,却趁她熟睡之际独自离开。

[70]皮同,大地该亚所生巨蟒,为日神阿波罗所杀。勒耳那怪蟒,古希腊伯罗奔尼撒东部勒耳那沼泽地的多头怪蟒,为赫剌克勒斯所杀。

[71]赫斯珀里斯,神女,赫斯珀里得斯姊妹的母亲。她们住在大地极西的果园里,守卫着果园里一株结金苹果的苹果树,与她们一同守卫的还有一条叫拉冬的巨龙。后来,拉冬亦为赫剌克勒斯所杀,金苹果被他拿走。

[72]卢克里修斯(公元前100—前55),罗马诗人,伊壁鸠鲁的信徒,据说因饮其妻所进媚药而疯癫,自杀身亡。

[73]普洛珀修斯,罗马三诗人之一普洛培尔提乌斯、奥维德、维吉尔等人之友,曾写诗献给情妇秦蒂娅。阿丰台鲁斯(原名约翰内斯·图尔迈尔,1477—1534),德国历史学家,拉丁语法专家。正文所述情节不详。

[74]塞墨勒,忒拜国王卡德摩斯之女,与宙斯相恋,生酒神狄俄倪索斯。卡利斯托,阿耳卡狄亚的神女,与宙斯生子阿耳卡斯,被宙斯之女阿耳忒弥斯变成母熊。此处歌颂宙斯(即朱庇特)自由恋爱的黄金时代,与歌颂其子赫耳墨斯(即墨丘利)的下文相对应。

[75]本节含义隐晦,“两条危险的蛇”似指纯粹的无爱情可言的肉欲;“金苹果”似指需要“捍卫”的纯真的爱情。此节为一般原版所不载。

[76]罗马皇帝哈德里安(117—138)曾经长久驻跸于不列颠。罗马诗人弗罗鲁斯献诗云:“余不欲为皇帝,去不列颠徜徉,饱尝斯库提亚的风霜。”皇帝答诗云:“余不欲为弗罗鲁斯,流连鸡毛店,匍匐小酒馆,让肥胖的跳蚤饱餐。”(斯库提亚为古代俄罗斯南部地名,此处泛指北国。)

[77]奥斯特里亚,罗马蒙特沙维罗街的一家酒店名称,意为“好客者”。歌德当年经常光顾该店。

[78]“四”字的罗马写法正是在“五”(V)前加一竖。

[79]“七山”,罗马古城建在七座山丘上,故称七山城。

[80]罗马奠基人被其邻人称为强盗和浪子,他们曾在一次节日抢劫他们的客人塞拜恩人(古意大利中部民族)的女儿,以弥补自己的妇女之不足。

[81]福斯蒂娜,不详,一说为罗马一年轻孀妇(1764年生)。

[82]法玛,谣言与传闻的女神。

[83]赫耳枯勒斯(又名赫剌克勒斯)原是宙斯和忒拜王安菲特律翁之妻阿尔克墨涅所生。

[84]赫耳枯勒斯征服阿玛宗人,夺取了阿玛宗女王希波吕忒的腰带,是他的十二件功绩之一。法玛所说一段,是她所捏造的谣言。

[85]阿摩略施小计,使赫耳枯勒斯钟情于美神维纳斯,也是杜撰。

[86]以赫耳枯勒斯的狮皮和狼牙棒来打扮美神,再给他头上插满鲜花,并把捻线杆放在他手中:这是阿摩的恶作剧。歌德这样写,是以赫耳枯勒斯在吕狄亚女王翁法勒宫中卖身为奴而男扮女装一段情节为依据。

[87]朱诺仇视其夫朱庇特与情妇所生之子,故乐见赫耳枯勒斯受到羞辱。

[88]火神武尔坎发现其妻维纳斯与战神马尔斯私通,便用大网把奸夫淫妇罩住,让众神观看。歌德这里张冠李戴,把这个传说移到赫耳枯勒斯身上。

[89]出自贺拉斯《诗艺》,意为君王之间失和,殃及庶民。

[90]佛律癸亚国王弥达斯认为牧神潘的笛子比日神阿波罗的七弦琴奏得更悦耳,阿波罗便让他长出驴耳般的长耳朵,王冠和头巾都遮不住。这段故事出自奥维德的《变形记》。

[91]本诗是用排律式的哀歌对句体,单行为六步句,双行为五步句,故云。

[92]湿婆,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三主神之一,是毁灭、苦行和舞蹈之神。

[93]谷神的礼品指面包,酒神的礼品指酒。

[94]诸神指谷神、酒神和爱神。意即一起来又吃又喝又谈情说爱。

[95]德国的鬼也跟中国的鬼一样,半夜后鸡叫前最活跃。

[96]基督教举行葬礼时,要用放盐的水洒尸体。这里意谓死亡也无从冷却爱情。

[97]默不作声原文为sub rose,字义为玫瑰下面,玫瑰是沉默和秘密的象征。

[98]指耶拿书商弗里德里希·弗洛曼的养女米娜·海尔茨伯利。歌德从她童年起就认识她;到1807年一度对她产生热恋。

[99]以下三首是据贝蒂娜·勃伦塔诺(海德堡浪漫派代表勃伦塔诺之妹)给歌德的来信改写。她的幻想小说《歌德与一个孩子的通信》于1835年出版。

[100]“拉克里莫”原文为拉丁文“泪水”。此处指浪漫派戏剧家威廉·冯·舒茨(1776—1847)的一个剧本,以西班牙作品为蓝本,包括九首十四行,故该词亦可泛指“十四行”。

[101]据希腊神话,复仇女神有蛇发,持火炬,追逐作恶者。

[102]这一首系歌德对自己尝试十四行的自嘲,他原来对这种诗体是有怀疑的,见后文。

[103]歌德一度撰写过十四行,此前此后却怀疑这种形式未必能表达真实的情感。这两首正反映他的这个观点。

[104]据希腊神话,科林斯国王西绪福斯认为自己能凭借诡计牵制死神,但到了地府却因此受到惩罚:不得不推重石上山,而重石一再滚下山来,终未推上去。

[105]意大利伟大诗人佩特拉克因其对劳拉的爱情而著称,他在一次耶稣受难节(即复活节前之星期五)第一次见到她。歌德则在1807年的基督降临节(即圣诞节前四个星期日之间)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爱慕米娜·海尔茨伯利。“五朔节”即五月一日,自古流行在西欧某些国家的春节。

[106]“这两个字”即“海尔茨”(心)和“伯利”(爱),合起来就是情人的芳名。

[107]歌德从1814年起,写些格言诗,冠以《温和的馈赠》的题目,直到1828年,共有六部分。其中有些独立成篇的,译出时附上时间,独立出来收入。这辑的格言式的短诗十几则分别从各部分译出。

[108]尼萨米:此诗是歌德读土耳其诗人尼沙尼(Nischani)的诗而作;此处歌德用他熟悉的波斯人名尼萨米(Nisami)来代替。

[109]《五经》:波斯格言集。

[110]这首诗是1827年补入《西东合集》的。

[111]《旧约·创世记》:“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上帝说:‘要有光!’……就把光暗分开了……上帝说:‘地要发生青草,和结种子的菜蔬,并结果子的树木……’事就这样成了……上帝说:‘天上要有光体,可以分昼夜,定节令、日子、年岁……’于是上帝造了两个大光,大的管昼,小的管夜……上帝说:‘地要生出活物来……’于是上帝造出野兽……”这里说“要有”,就是上帝创造世界的过程。

[112]指地、水、风、火。古人认为宇宙是由这四大要素生成的。

[113]指接吻。接吻和盖印何等相似!

[114]1808年10月,拿破仑在埃尔富特会晤歌德时说过这句话。

[115]此诗由蔡而特谱成歌曲。1827年1月14日,歌德听后,深情地对艾克曼说:“这首歌没有失去和我的关系,它依然是我的活着的一部分,并与我一道生活下去。”

[116]据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记述,在攻打特洛伊的战争中,阿伽门农曾夺走大英雄阿喀琉斯的女俘布里赛伊斯,阿喀琉斯为此极为痛苦,并和阿伽门农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致使战争接连失利。

[117]泽尔士一世(约公元前519—前465),古波斯帝国国王。在希波战争中,率舰队远征希腊,在萨拉米海战中大败,曾痛哭失声。

[118]爱将指克利图斯。他是与亚历山大同奶母的兄弟,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又是亚历山大得力的将军。后因与亚历山大争论,出言不逊,被用矛捅死。据记载,他死后,亚历山大曾感到非常痛苦。

[119]似指小爱神。

[120]这一节既是写维特与绿蒂的几度相逢,也是写诗人与乌尔莉克的几回相聚。

[121]这两句题词引自歌德戏剧《塔索》第五场。

[122]据《旧约·创世记》,大天使迦百利奉上帝之命,手持火剑将偷吃禁果的亚当、夏娃逐出伊甸园。

[123]参阅《新约·腓立比书》第4章第7节:“上帝所赐出人意料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

[124]指在归途陪伴歌德的随从斯塔德尔曼和秘书约翰。

[125]希腊神话中宙斯为惩罚人类盗火而派往人间的、用黏土制成的美女。诸神赐予她各种美好品性,宙斯却赐给她一只小盒,内藏一切灾祸。

[126]卢娜,即月亮。——编者注

[127]指哥白尼及其太阳中心说。

[128]此年代依据伯克版《歌德诗歌》,而据岛屿出版社所出版的两卷本按年序排列的《歌德诗歌》,此诗写于1823至1828年。

[129]歌德这首四行诗,写于1832年1月19日,离他逝世仅两个月零三天。

[130]歌德1931年把玛丽雅娜寄给他的信加以整理,以便给她寄回1832年2月他在致她的信中写道:“……我只是提出唯一的请求,您自己保留,直到指定的时刻之前都不要发表。……它们是最美好的记录……。”当她收到寄来的包裹时,里面歌德就附上了这首诗。标题为岛屿出版社按年代顺序编辑出版的两卷本《歌德诗歌》的编者所加。

[131]这首歌为小说中竖琴老人所唱,选自《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

[132]此诗为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中竖琴老人所唱。

[133]此诗为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中迷娘所唱。

[134]此诗为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中迷娘所唱。

[135]此诗为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里一些“戏子”所唱。

[136]此诗为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中迷娘和竖琴老人之合唱。

[137]此诗为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中菲利娜所唱。

[138]此诗为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中竖琴老人所唱。

[139]此诗为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中迷娘所朗诵。

[140]此诗为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中迷娘所唱。

[141]此诗为葛瑞琛坐在纺车旁唱的一首思念浮士德之歌,选自《浮士德》。

[142]此是浮士德在第二部开始时的一段独白,他从对葛瑞琛爱情的罪疚中摆脱出来,步入一个大世界,去追求人生的更高境界。

[143]此诗为《浮士德》第二部哲人泰勒斯所唱,是对水的颂歌。

[144]这是《浮士德》的终场诗。古斯塔夫·马勒仿效贝多芬在他的第九交响曲中使用了席勒的《欢乐颂》,马勒在他的第八交响曲中使用了这首终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