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的文章首次发表在以下出版物上。对于既有手稿又有印刷文本的情况,优先列示手稿出处。

寓言故事和短篇小说,1943—1958

《呼唤特雷莎的男人》,手稿日期为1943年4月12日。

《闪念》,手稿日期为1943年4月25日。

《谁满意》,手稿日期为1943年5月17日;发表于《共和国报》,1986年9月17日。

《干河》,手稿日期为1943年10月。

《良心》,手稿日期为1943年12月1日。

《团结一心》,手稿日期为1943年12月3日。

《黑绵羊》,手稿日期为1944年7月30日。

《百无一用》,1945—1946年,手稿的标题;原计划为长篇,后

来改为短篇。以《诺亚不是什么样子?》为题,发表于一份未确认的杂志上:只有该短篇小说的几页。

《好像一群鸭子》,《周刊》,II,18,1947年5月3日。

《远离家乡的爱情》,手稿日期为1946年,印刷校样附有作者亲笔修改。

《一座城市里的风》,手稿日期为1946年,印刷校样附有作者亲笔修改。

《迷失的军团》,《团结报》,1951年7月15日;最终版本收录于《十四则短篇小说》,蒙达多利出版社,米兰,1971年。

《敌人的眼睛》(手稿标题),以《那双敌人的眼睛》为题,发表于《团结报》,1952年2月2日。

《图书馆里的将军》(手稿标题),以《那图书馆里的将军》为题,发表于《团结报》,1953年10月30日。

《皇后的项链》,以《小说片断》为题,发表于《所有人的日子》,埃丁杜斯特利亚出版社,1960年。作者在序言中写道:“下面几页节选自我1952年到1954年写作但未完成的一部长篇。通过一条丢失的珍珠项链的流浪经历,那部长篇想绘出一幅战后紧张年代里工业城市中各个社会阶层的讽刺画。”

《安的列斯群岛的绝对静止》,《开放的城市》,I,4—5,1957年7月25日;写于1979年的作者序言是为费利切·弗罗约的《意大利共产党在匈牙利》所写,《快报》,罗马,1980年。

《眼望天空的部落》,手稿附有作者签名序言:“1957年10月—苏联发射导弹之后,发射卫星之前。为《开放的城市》所写,未发表。”

《一位苏格兰贵族的夜晚独白》,《快报》,1958年5月25日;在这个短篇发表时,作者在以第三人称所写的序言中,写道:“在这则寓言中,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在大选前夕表达了他对意大利形势的看法。这是一部影射小说。麦克·迪肯森家族或者主教派教徒,代表基督教民主党人;麦克·康纳利家族或者卫理公会教徒,代表共产党人;麦克·弗格森家族或者长老会教徒,代表中立者。苏格兰贵族就属于后者。卡尔维诺实际上想说,我们有罪过,因为我们总是拒绝把各场战争看成宗教战争,幻想这样更容易达成妥协。”本书收录的文本是附有卡尔维诺亲笔修改的打字稿。

《三月的美好一天》,《开放的城市》,II,9—10,1958年6—7月。

短篇小说和对话,1968—1984

《世界的记忆》,出版人俱乐部,米兰,1968年。

《砍头》,《咖啡》,XIV,4,1969年;作者在序言中写道:“下面几页是我筹划许久的一本书的章节草稿,它旨在提出一个新的社会模型,其政治制度建立在这一做法之上,就是定期举行仪式,杀死整个统治阶级。我还没有决定此书将采用何种形式。我现在写出来的每一个章节都有可能是一本不同的书的开端;因此,现有的序号不代表任何特定的序列。”

《可恶房子的失火》,《花花公子》意大利文版,1973年2—3月。

《汽油泵》(手稿标题);以《环境的力量》为题,发表于《晚邮报》,1974年12月21日。

《尼安德特人》和《蒙特祖玛》,收录于文集《不可能的采访》,

邦皮亚尼出版社,米兰,1975年。

《在你说“喂”之前》,《晚邮报》,1975年7月27日。

《冰川时期》,应日本酒商三得利公司之邀写作,先以日文发表,后又发表于《晚邮报》,1975年11月18日。

《水的呼唤》,维托里奥·戈比和塞尔焦·托雷塞拉的著作《导水管的过去和现在》的序言,蒙图比出版社,米兰,1976年。

《镜子,靶子》(手稿标题);以《靶子后面有一个女人》为题,发表于《晚邮报》,1978年12月14日。

《卡萨诺瓦回忆录》,为马西莫·坎皮利的蚀刻画册所写的短篇之一,此画册由萨洛蒙和托尼尼出版社于1981年在罗马出版。作者在以第三人称写的序言中,写道:“在《看不见的城市》之后,即复活的马可·波罗所访问的想象之城的‘目录’之后,伊塔洛·卡尔维诺开始写另一个系列的短篇小说,它们是又一位著名的威尼斯人,这次是贾科莫·卡萨诺瓦的奇遇。这也是一本‘目录’,但是‘关于爱情的’。”发表于《共和国报》,1982年8月15—16日。

《亨利·福特》,打字稿,附有作者亲笔修改,日期为1982年9月30日。电视剧本,未制片。

《最后的频道》,《共和国报》,1984年1月31日。

《生活的使用说明》,乌力波丛书,第6册,非商业招牌,附有伊塔洛·卡尔维诺的简短序言,巴黎,1978年。以一种略微不同的版本发表于《咖啡》,XXII,1,1977年,后来又发表于《乌力波:潜在文学》,克鲁埃博出版社,博洛尼亚,1985年。

注释

[1]Oulipo,直译“潜在文学工场”,是一个由作家和数学家等组成的打破文本界限的松散的国际写作团体,1960年创立于法国,成员至今活跃于世界文坛。最知名成员有卡尔维诺、乔治·佩雷克、雷蒙·格诺、雅克·鲁博等。

[2]阿尔贝特·凯塞林(1885—1960),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国空军元帅,是纳粹德国最具指挥能力的将领之一。

[3]安的列斯群岛,系西印度群岛的一部分。

[4]十二个词条为按字母顺序排列的意大利文。

[5]12的12次方的正确得数是8916100448256。

[6]所多玛和蛾摩拉是圣经中的两座城市。因为城里的居民不遵守上帝戒律,两城充斥着罪恶,被上帝毁灭。后来成为罪恶之城的代名词。

[7]麦克白,莎士比亚戏剧《麦克白》中的人物,杀死熟睡中的邓肯,篡夺王位。

[8]“用药”的意大利原文是“drogarsi”,可为反身动词,就是行动的对象是主语本身的动词。

[9]英国旧时金币名。

[10]朱塞佩·威尔第(1813—1901),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最有名的三部曲为:《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

[11]杜塞尔多夫,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首府。

[12]安特卫普,比利时港口城市。

[13]毕尔巴鄂,西班牙港口城市。

[14]萨洛尼卡,希腊第二大城市。

[15]瓦杜兹,列支敦士登首都。

[16]尼尼微,古代亚述帝国的都城。

[17]托莱多,西班牙古城,在菲利普二世之前为卡斯蒂利亚王国都城。

[18]塔霍河,伊比利亚半岛最大的河流。

[19]卡萨诺瓦(1725—1798),意大利冒险家、作家,享誉欧洲的大情圣,著有回忆录。

[20]阿迪朗达克山脉,位于纽约州东北部。

[21]阿勒格尼河,发源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北流进入纽约州,几经曲折后与莫农加希拉河汇成俄亥俄河。

[22]辛辛监狱,纽约州最高设防监狱。

[23]曼德海峡,位于也门和吉布提之间,连接红海和亚丁湾。

[24]意大利文(下同),意为:在海峡,我与鲍勃做爱了。乌尔丽卡。

[25]“粪便?颗粒。小。”

[26]“有豆类吗?”“只有周。”

[27]“你就练习,加油,去做吧!”其中“do”为英文。

[28]“谁录音的:是达里奥·福。”

[29]吉戈:“我有《公报》。”

[30]“你已经玩儿得太多了,乔?马上放下!”

[31]“您有大蒜吗?”“噢,我有,像油一样!”

[32]加纳·阿涅女士好像火羚羊。

[33]“我的翅膀在大脑里,露。”

[34]“我为自己模仿‘mu’。”

[35]“南尼在联合国有朋友。”

[36]“帕普和‘皮波’:轰!”

[37]“你的卷舌音‘r’发音错得极少,吴先生。”

[38]“知道吗?高扬起来了!”

[39]“沙赫有斧头!出去!走开!”“我要学习古波斯语言。”

[40]“钱是TETI公司扣的。”

[41]“你看,母鸡过街呢,交通警察!”

[42]“你去‘zazze’,是吗?”“我往动物园方向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