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上是雅典人和拉栖代梦人在赫勒斯滂地区的行动情况。(1)同时,爱特昂尼库斯(2)再次来到埃吉那。虽然此前埃吉那人与雅典人一直保持着贸易往来,但如今海战已然爆发,他得到监察官的正式批准,去鼓动所有那些希图劫掠阿提卡的人付诸行动。
[2]既然雅典的供给线已被那些劫掠者切断,雅典人就派出一支由潘斐鲁斯领导的重装步兵前往埃吉那。他们在那里构筑了一座要塞,作为攻击埃吉那人的据点,并以10艘三列桨战舰从陆路和海路加以围攻。这时候,泰琉提亚斯(3)正在一座岛屿上寻求金钱资助,碰巧听说雅典人构筑要塞之事,便立即前去援助埃吉那人;他击退了雅典人的舰队,但潘斐鲁斯成功守住了要塞。
[3]之后,希耶拉克斯从拉栖代梦前来接任海军司令。他接管了舰队,而泰琉提亚斯在幸福欢快的气氛中起航回国。当泰琉提亚斯前往海边,准备起航之时,士兵们个个争先恐后地和他紧紧握手,有人为他戴上花环,还有人为他扎上头带;在他起航之后,那些迟到者甚至把花环抛入海中,口中念念有词,为他祝福。
[4]我知道,我在记载这些事件的时候,并未提及有关金钱支出、突发险情以及重要谋略之事。但是,宙斯作证,在我看来,值得人们好好思考的是,泰琉提亚斯究竟有何作为,才使得其部下对他怀有如此情感。的确,达到这种境界是一个真男儿的成就,这比大笔金钱支出和许多惊险遭遇更值得关注。
[5]至于希耶拉克斯,他统率舰队主力返回罗德岛,将12艘战舰留在埃吉那,由其副将哥尔哥巴斯负责指挥。其后,遭到围攻的是要塞中的雅典人,而不是城里的埃吉那人了。鉴于这种情况,雅典公民大会通过决议,装备大量舰船,在构筑要塞后的第五个月,把驻守在埃吉那要塞中的雅典军队营救回国。但是,从此以后,雅典人却再次遭到劫掠者和哥尔哥巴斯的袭扰。他们装备了13艘舰船御敌,推选攸诺姆斯为舰队指挥官。
[6]希耶拉克斯在罗德岛期间,(4)拉栖代梦人委任安塔基达斯为海军司令,他们以为这样做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取悦于提里巴佐斯。安塔基达斯到达埃吉那后,将哥尔哥巴斯的舰队带着一起航抵以弗所,然后派哥尔哥巴斯率12艘舰船返航埃吉那,留下副将尼科罗库斯统领其余的舰船。(5)尼科罗库斯打算援助阿卑多斯人民,于是起航前去;但在途中又转向前往腾涅多斯,在蹂躏其土地,攫取钱财之后,航抵阿卑多斯。
[7]随后,雅典将军们从萨摩色雷斯、塔索斯及其他各地会合到一起,前去援助腾涅多斯人民。但在得知尼科罗库斯抵达阿卑多斯附近时,他们以科尔松尼斯为基地,以他们手下的32艘战舰邀击尼科罗库斯的25艘战舰。至于哥尔哥巴斯,在从以弗所返航途中遭遇攸诺姆斯的舰队,他只得暂避于埃吉那,在傍晚时分才到达那里,随即命令其部下登陆用餐。
[8]同时,攸诺姆斯的舰队在稍后不久拔锚起航。夜幕降临时,依照惯例,由他领航,手擎火把,这样紧随其后的舰船不致误入歧途。而哥尔哥巴斯则立刻命令部下登船起航,尾随火把的方向前行。他们紧随雅典舰队之后,以免被对方发现或引起敌人的猜疑;桡手长以击石代替呼喊进行报时,并且命令桡手们悄悄地划桨。(6)
[9]当攸诺姆斯的舰船临近阿提卡的佐斯特角(7)准备靠岸时,哥尔哥巴斯用喇叭下令,向他们发起攻击。至于攸诺姆斯的舰队,有些舰船上的人员正在登陆,有些舰船正在抛锚碇泊,还有些准备靠岸。一场战斗在月光下展开。结果,哥尔哥巴斯俘获4艘三列桨战舰,将其用绳索牵引,拖曳至埃吉那;雅典舰队的其他舰船逃至比雷埃夫斯港。(8)
[10]之后,卡布里亚斯(9)率领800名轻盾兵和10艘三列桨战舰由海路前往塞浦路斯援助攸阿哥拉斯,他还把从雅典得到的更多的舰船和一支重装步兵也加入其中。夜里,他率领那些轻盾兵在埃吉那登陆,并在赫拉克勒昂附近的凹处设下埋伏。黎明时分,按照事先约定,雅典的一支重装步兵在德麦涅图斯的率领下到达,他们攀至距离赫拉克勒昂16斯塔狄亚(10)的一个地方,此处即所谓的特里普尔吉亚(11)。
[11]哥尔哥巴斯获悉这个情报后,就和当地的8名斯巴达人、舰队的水兵以及埃吉那人一同出击,前去救援。他还下令舰队桡手中所有的自由人都要跟随他前去。于是,很多人随手操起各种武器,加入了这支救援军。
[12]当这支救援军的前锋进入埋伏区域时,卡布里亚斯及其部下一跃而起,用标枪和石头向敌人投击。此时那些由海上登陆的雅典重装步兵也正在向他们逼近。因为救援军的前锋并未排成密集阵型,因此很快就被歼灭了。阵亡者当中包括哥尔哥巴斯和那些拉栖代梦人;看到这些人被杀死,其余的士兵皆仓皇逃散。此战阵亡者除了约150名埃吉那人之外,还包括埃吉那的侨民和那些仓促登陆而参加救援的桡手们,总数不下200名。
[13]此战之后,雅典人像和平时期那样畅行于海上。原来,爱特昂尼库斯试图强迫拉栖代梦桡手们为其效力,但因他不付薪饷而遭到拒绝。
其后,拉栖代梦人再次委派泰琉提亚斯出任舰队司令。船员们看到他到来时,个个欢欣鼓舞。泰琉提亚斯把士兵们召集起来,对他们说:
[14]“士兵们,我这次来,未带分文;但如果神祇眷顾,你们亦出色履职,我将竭尽所能为大家提供最丰富的食物。可以肯定的是,每当我担任你们的统帅,我都时时为你们真诚祈福一如为我自己。至于食物,如果我说我更期望你们的收获多于我本人,你们可能会感到吃惊;但事实上,诸神作证,我宁愿自己挨饿两天,也不想看见你们忍饥一日。你们知道,以往我的帐门是向有求于我的人敞开的,如今依然如此。
[15]“因此,当你们获得了充足的食物时,你们也会看到我也衣食无忧了;但如果你们看到我要忍受严寒酷暑而守夜的话,你们同样要忍受这一切。我没有令你们做任何会使你们感到不快的事情,但你们却可从其中获益。”
[16]他又说:“士兵们!斯巴达,我们的斯巴达,可以断言,她如此富足繁荣——之所以能够赢得繁荣和辉煌,决不是因为她游手好闲,而是因为她随时随地愿意经受任何艰难险阻的考验。据我所知,从前你们都是好样的;但如今你们必须努力证明自己比从前更强!这样,正如我们一起微笑着经受磨难一样,我们也可以快乐地共享财富。
[17]“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希腊人还是异族人,最令人愉快的事情,不是为了报酬而受雇于他人,而是自己能够从最荣耀的资源中实现丰衣足食。毫无疑义,在交战时从敌人那里所获得的不仅仅是丰厚的财富,同时还有流传于世间的美名。”
[18]听了泰琉提亚斯的演说,士兵们都齐声欢呼,希望他必要时就下达命令,并保证遵从执行。这时,他正好结束了献祭。他说:“来吧,士兵们,一起用晚餐,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之后,我请求你们自己再带上一天的食物。然后,赶紧上船,立即驶向神要我们去的地方,并且必须及时到达。”
[19]等士兵们在海边集结之后,他命他们登上舰船,在夜色之中驶向雅典的港口(12)。他让士兵们小憩片刻,便命令他们划桨起航。如果有人认为他率领12艘三列桨战舰与拥有众多舰船的舰队相对抗是疯狂之举的话,那么让我们看看泰琉提亚斯是如何盘算的吧。
图13 波塞冬神庙(阿提卡半岛南端苏尼昂角)(13)
[20]他认为,由于哥尔哥巴斯刚刚阵亡,雅典人停泊在港口的舰队肯定更加疏于防范;即使有三列桨战舰在那里停泊,但他相信攻击在雅典港口中的20艘战舰,也要比进攻在其他地方的10艘战舰更安全。因为他打探到,凡停泊在海外的战舰,桡手们都在各自舰船上歇息;他探知,停泊在雅典港口的战舰,舰长们回家就寝,桡手们上岸后四处安歇。
[21]以上就是他在起航之前所考虑的种种情况。当他的舰队到达距雅典港口五六斯塔狄亚(14)时,他仍缄默不语,让士兵们继续休息。黎明时分,他一马当先,率舰队出击。他下令,本方舰船不得击沉或损害任何一艘商船;但是,只要在海上任何地方发现停泊着三列桨战舰,就命令士兵前去攻击,使其丧失海上战斗力。此外,把那些满载货物的商船拖出港湾,设法强行登上那些大型商船,带走其船员。事实上,他属下的一些士兵已经上岸,来到狄格玛(15),掳获了一批商人和商船的船主,并把他们带上舰船。
[22]至此,泰琉提亚斯已经顺利完成这次突袭的各项任务。至于雅典人,他们当中有些人听到喧闹声,便从他们的家中跑到街上,看看究竟为何这般喧嚣;有些人从街道飞奔回家去取武器,还有些人跑到雅典城去报信。雅典人都认为比雷埃夫斯已落入敌手,因而无论是重装步兵还是骑兵,都冲出来前去救援。
[23]这时,泰琉提亚斯命令由三四艘战舰护航,将那些掳获的商船押解至埃吉那,而他与其余的舰船一起沿阿提卡海岸航行。就在他驶出比雷埃夫斯港的时候,又俘获了即将驶入港口的大批渔船和满载人口的客船,它们由诸海岛驶来。在快要到达苏尼昂角(16)的时候,他又俘获一些商船,其中有些船满载谷物,有些船则载着其他货物。
[24]这之后,泰琉提亚斯返回埃吉那;在卖掉所有战利品之后,支付给全体士兵一个月的薪饷。从那时起,他也不断地在岛屿周围巡航,捕获海面上的各类船只。在实施这些行动的时候,他舰船上的桡手始终处于满员状态,让手下士兵保持心情愉悦,随时待命出击。
[25]这时候,(17)安塔基达斯和提里巴佐斯一同从波斯首都返回,双方已经达成协议:假如雅典人及其同盟者拒不接受波斯国王亲自下达给他们的和平敕令,(18)那么国王就会与拉栖代梦人缔结同盟。但是,当安塔基达斯得知尼科罗库斯及其舰队,在阿卑多斯正遭到伊菲克拉特和狄奥提姆斯的舰队围攻时,便取道陆路前往阿卑多斯。他四处散布说,卡尔开顿人已派兵前来接他,然后趁夜间率舰队起航,驶往伯科特,悄悄地停泊在那里。
[26]得知安塔基达斯驶离了阿卑多斯,德麦涅图斯、狄奥尼修斯、列昂提库斯和法尼亚斯统率下的雅典舰队,朝普洛康涅苏斯岛屿方向尾随而来;当雅典舰队超过他时,安塔基达斯掉转方向,又返回阿卑多斯。因为他听说,波里塞努斯率领20艘战舰从叙拉古和意大利前来,(19)他很想将他们收归到自己的麾下。
不久,科里图斯(20)德莫的特拉叙布鲁斯(21)率8艘战舰由色雷斯而来,目的是与雅典其他舰船会师。
[27]这时候,安塔基达斯接到侦察员的报告,说有8艘三列桨战舰正在向他们逼近,便命令船员登上12艘速度最快的战舰,这些舰船上如果缺少桡手,就从后面的舰船上抽调人员加以补足。他先命令这些快船尽可能隐蔽起来,等敌舰驶过后,再实施追击;但是敌舰一见到他的舰队,便立即逃散。这时,安塔基达斯以最快的舰船很快就追上敌人最慢的舰船;但他命其舰队长不要攻击落在最后的舰船,而要继续追击逃在前面的舰船。当他俘获了逃在前面的敌舰时,那些落在后面的敌舰看到舰队的指挥官已被生擒,便也失去了勇气,甚至被安塔基达斯的那些较慢的舰船所俘;结果,特拉叙布鲁斯的舰船悉数被俘。
[28]来自叙拉古的20艘舰船加入安塔基达斯舰队之后,由提里巴佐斯治下的伊奥尼亚各地派来的舰船也前来会合,更多的舰船是来自阿里奥巴赞尼辖区的舰船——因为安塔基达斯是阿里奥巴赞尼的老朋友,此时法那巴佐斯奉命前往波斯首都,与国王的女儿成婚——安塔基达斯麾下舰船总数超过80艘,掌控了制海权。于是,安塔基达斯严禁来自本都的舰船驶往雅典,(22)迫使它们航抵斯巴达同盟者的港口。
[29]雅典人看到敌舰数量如此之多,害怕自己的舰队会像以前那样全军覆没,而今波斯国王又与拉栖代梦人结盟,他们还接连受到来自埃吉那的劫掠者(23)的袭扰。鉴于以上种种情况,雅典人非常渴望达成和平。(24)另一方面,拉栖代梦人在列凯昂和奥科门努斯各派驻一支军队,严密监视他们的盟邦——对于他们信任的那些盟邦,防止双方的关系遭到破坏;对于那些不信任的盟邦,防止他们叛离——再加上在科林斯周边地区所引发的麻烦和动乱,已经使拉栖代梦人疲于应付、无心再战了。至于阿尔戈斯人,他们在得知拉栖代梦人已下令对其用兵,而他们的圣月休战请求(25)完全无效的情况下,也非常渴望和平。
[30]因此,当波斯国王派人将有关和平的敕令送达后,提里巴佐斯向那些渴求亲耳聆听的诸邦发出命令,要求他们迅速派人前来。(26)等他们集合起来之后,提里巴佐斯先向他们展示了波斯国王的封缄,然后拆封,诵读文书内容。文书是这样写的:
[31]国王阿塔薛西斯认为,亚细亚所有诸邦均应归属于我,克拉左门奈和塞浦路斯二岛亦应归属于我;而其他希腊诸邦,除列姆诺斯、音布罗斯和斯基洛斯外,不论大小均须保持独立;这三个地方与往昔一样,依然归属于雅典人。但是,倘若你们双方之中的任何一方有不遵从此敕令者,我,阿塔薛西斯,将与那些遵从此令的诸邦一道,用舰船,用金钱,从陆上,从海上,向其开战。(27)
[32]听到上述宣告之后,希腊诸邦的使者们立即向各自城邦作了通报。(28)所有的城邦都宣誓,(29)将坚定不移地恪守条款规定,只有底比斯人要求以波奥提亚人的名义宣誓。(30)然而,阿格西劳斯拒绝接受他们的誓言,除非他们按国王文书的指令进行宣誓——每一个城邦无论大小,均须保持独立。但底比斯的使者说,这些指令不是下达给他们的。阿格西劳斯则回应说:“去问问你们的人民吧!将此事也向他们通报,如果他们不答应这样做,他们将被排除在条约之外。”于是,底比斯的使者启程回国了。
[33]出于对底比斯人的仇视,阿格西劳斯未作任何耽搁,在征得监察官的同意之后,马上进行献祭。由于在边境的献祭显示吉兆,便出兵泰格亚。在泰格亚,他派骑兵到各地去催促庇里阿西人,命他们尽快前来集结;同时,还派有关官员(31)前往同盟各邦。但是,还未等他从泰格亚启程,底比斯人就派人送信来说,他们将允许各邦独立。于是,拉栖代梦人班师回国,底比斯人被迫接受条约,允许波奥提亚诸邦独立。
[34]但另一方面,科林斯人并未遣散驻扎在其城内的阿尔戈斯人的军队。阿格西劳斯向双方发出警告,向科林斯人宣布,如果他们不遣散阿尔戈斯人的军队,向阿尔戈斯人宣布,如果他们不从科林斯撤离,那么他将对他们两国开战。结果,双方对此都十分惧怕,阿尔戈斯人从科林斯撤离了,而科林斯城邦重获自治,(32)大屠杀的发动者(33)和那些负有连带责任者都已主动从科林斯撤离,其他公民则愿意接受之前被放逐的人们回国。
[35]这些问题得以解决后,各城邦都宣誓,承诺他们将遵守国王所提出的条款,陆军和海军都予以解散。这样,在拉栖代梦人、雅典人、同盟者之间建立了和平关系。这是自雅典长城被拆毁之后,战争爆发(34)以来的首次和平。
[36]在交战期间,(35)拉栖代梦人本来与其对手势均力敌,但通过所谓的“安塔基达斯和约”,(36)却使他们获得绝对优势地位。拉栖代梦人摇身一变,成为波斯国王和平敕令的维护者,通过确认各邦的独立地位,他们将科林斯添加到自己的同盟者之列,还使波奥提亚诸邦不再受制于底比斯人,这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同时,他们还通过威吓阿尔戈斯人,声称若不撤出科林斯则对其动武,由此结束了阿尔戈斯人兼并科林斯的历史。
* * *
(1) 公元前389年。
(2) 拉栖代梦人派驻塔索斯岛的统治者和海军副将。
(3) 拉栖代梦一将领。
(4) 公元前388年。
(5) 公元前388年。
(6) 划桨时尽力不出声,以免被敌人察觉。
(7) 即哥得(Girdle)角,今之卡夫拉(Karvura)角,在阿提卡西海岸。
(8) 公元前388年。
(9) 雅典一将军。
(10) 约合3千米。
(11) 即Tripyrgia,具体位置不能确定。
(12) 比雷埃夫斯。这是一次夜袭比雷埃夫斯港的行动。
(13) 由埃吉那可以直接看到比雷埃夫斯港和苏尼昂角,站在苏尼昂角也可以看到埃吉那岛。由埃吉那发起袭击对雅典威胁很大。
(14) 约合1千米。
(15) 商人们陈列陶器的码头。
(16) 位于阿提卡半岛南端海角。参见图13。
(17) 公元前387年。
(18) 原文为“ἡ εἰρήνη”, 英译者这里译为“peace”,直译为“和约”。然而,“和约”应是双方或多方自愿所为,不可能是用强制手段来指定或下达的。译者根据历史语境以及“和约”内容(见下),认为公元前4世纪波斯和希腊关系史上的所谓“大王和约”,不过是波斯国王为了自身的利益维护其西部边疆安全所下的一道敕令,命令希腊诸邦保持“和平”,它同时也是拉栖代梦人借助波斯势力狐假虎威、甘做波斯在希腊的鹰犬的结果,根本不是波斯与希腊也不是希腊诸邦之间的和约,因而译为“和平敕令”较为确当。
(19) 参阅色诺芬:《希腊史》,VI. 2. 4以下。
(20) 阿提卡一德莫。
(21) 他的名字出现在成立于公元前378年第二雅典海上同盟的著名石碑上。
(22) 黑海地区是雅典主要粮食供应地之一,这样做肯定对雅典的粮食供应造成致命的威胁。
(23) 大概是指在海上劫掠财物的那些海盗船。
(24) 公元前387年。
(25) 参阅色诺芬:《希腊史》,IV. 7. 2及附注。
(26) 色诺芬虽未指明具体地点,但H. G . 达金斯认为“无疑是在萨迪斯”。
(27) 自伯罗奔尼撒战争最后数年直到公元前4世纪初的二三十年间,希腊诸邦的关系基本上处于波斯人的主导之下,“大王和平敕令”就是一个标志性文件。现代学者对“大王和平敕令”有不同的评价,按字面意思可译为“大王和约”或“安塔基达斯和约”。但是,只要看看它的内容,就知道它与其说是“和约”,不如说是波斯国王对希腊诸邦发出的一道敕令,因为其中所涉及“双方”,并不是指波斯人与希腊人,而是希腊交战“双方”。该敕令不许希腊诸邦结盟,借以维护斯巴达脆弱的霸主地位。因此,可以说此“敕令”乃是拉栖代梦人在财力枯竭、无力再战时,借波斯之力对希腊诸邦威胁恫吓、狐假虎威的结果,它对希腊诸邦之间以及它们与波斯帝国之间的关系发生过重大影响。参阅色诺芬:《希腊史》,V. 2. 5—7;V. 3. 26;狄奥多洛斯:XV. 20. 1—23. 2。国内学者讨论参阅陈思伟、徐松岩:《和约还是敕令:对色诺芬〈希腊史〉中所谓“大王和约”实质与译名的几点思考》,《古代文明》2012年第1期。
(28) 即向各邦的最高权力机关汇报和请示。
(29) 关于宣誓的地点,H. G. 达金斯认为“无疑是在斯巴达”。
(30) 公元前387年。底比斯人为波奥提亚同盟之盟主,他们这样做也许另有所图。因为如果是以波奥提亚人的名义宣誓,那底比斯人依然是波奥提亚人的盟主,但不受此敕令的约束。
(31) 专门负责召集和指挥同盟者分遣队的拉栖代梦官员。
(32) 公元前387年。
(33) 色诺芬:《希腊史》,IV. 4. 2。
(34) 公元前394年,科林斯战争爆发;公元前404年雅典长城被拆毁。
(35) 这里大概指所谓“科林斯战争”(公元前394—前387年)。
(36) 更确切地说,是在“安塔基达斯和约”之下。色诺芬著作中从未有“大王和约”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