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于近期诸事皆遂其所愿,于是拉栖代梦人作出决定,对于同盟者当中那些在这场战争期间与拉栖代梦人为敌者,以及那些支持敌人而不支持拉栖代梦的同盟者,都要严加惩罚,使他们重新忠顺于拉栖代梦人。(1)因此,他们首先派使者前往曼丁尼亚,命令曼丁尼亚人拆毁自己的城墙,宣称拉栖代梦人不会在任何方面再信任他们,警告他们不要站在敌人一边。

[2]使者们还宣称,他们早就注意到,在拉栖代梦人与阿尔戈斯人交战期间,曼丁尼亚人曾不断地给阿尔戈斯人运送谷物;有时候还以神圣休战为借口,根本不到拉栖代梦人的军队中服役;即使来到军中服役,他们也不好好打仗。此外,拉栖代梦人的使者还说,他们早就知道,如果好运降临于他们,曼丁尼亚人就会嫉妒,如果他们遭遇不幸,曼丁尼亚人则会幸灾乐祸。(2)至于曼丁尼亚人方面,一般的说法是,曼丁尼亚战役后所签署的三十年休战和约在这一年到期。(3)

[3]曼丁尼亚人拒绝拆毁其城墙。于是,拉栖代梦人则出兵击之。

这时候,阿格西劳斯请求邦国解除他此次远征的统帅之职,(4)因为他说在美塞尼亚战争期间,(5)曼丁尼亚人曾为他的父亲(6)提供过诸多帮助;虽然阿格西波里斯的父亲波桑尼阿斯(7)曾与曼丁尼亚民主派的领袖们过从甚密,但他仍可以挂帅出征。

[4]阿格西波里斯率军进入曼丁尼亚境内后,随即蹂躏其土地;既然他们这样做并不能摧毁其城墙,他又下令挖掘一条绕城的壕沟,半数士兵全副武装坐在壕沟前面担负护卫任务,半数士兵在那里挖掘。壕沟挖掘完成后,他没费多少气力就绕城筑起一道城墙。阿格西波里斯得知,前一年曼丁尼亚粮食丰收,城内谷物供应充足,他认为战事的延长,必然加重本邦及其同盟者的负担,对本方不利。于是,他下令筑起堤坝,拦截流经城中的那条水势汹涌的河流。(8)

[5]水流被阻断,河流的水位不断升高,漫过了住宅的地基,也淹没了城墙的地基。城墙下部的砖石由于被水浸泡,承受不住城墙上部的重量,墙体开始出现裂缝,继而坍塌。城里的曼丁尼亚人曾试图用木料加以支撑,并且想尽一切办法以阻止城墙的坍塌;由于无法阻止水流,他们担心,只要任何一段城墙垮塌,他们都将沦为战俘,于是同意自行拆毁城墙。但是,拉栖代梦人宣布将不与他们缔和,除非他们离开城市,分散到乡村去居住。对于曼丁尼亚人而言,这种结局是必然的,于是他们表示愿意接受。

[6]现在,那些亲阿尔戈斯一派和民主派的领袖们料定自己会被处死,但阿格西波里斯的父亲已从他儿子那里得到允诺,如果他们有60人离开曼丁尼亚城,一切将平安无事。因此,在城门外的大路两侧,均有持枪而立的拉栖代梦士兵,他们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人出城。虽然他们非常憎恨这些人,但是这些人从他们手中被放走,要比曼丁尼亚的贵族派放走他们容易得多。有人说,拉栖代梦军人纪律严明,这就是一个铁证。

[7]其后,曼丁尼亚的城墙被拆毁,曼丁尼亚被划分成四个彼此隔离的村落,就如同古代居民一样。(9)起初,曼丁尼亚人很不愿意,因为他们被迫拆除他们原有的房屋,在别处另建住所;但是,对于那些土地所有者而言,他们不仅可以居住在靠近村落的土地附近,还因为喜爱贵族政体并且除掉了那些惹事生非的“平民领袖”,(10)因而对这项措施相当满意。拉栖代梦人依照惯例向他们委派分遣队的召集官,(11)不是一名而是四名,即每个村落一名。同时,他们在拉栖代梦军队中服役时,以各村落为单位出兵要比在民主政府治下时积极得多。因此,曼丁尼亚战事发生之后,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一点,那就是在建城的时候,不可让河流穿城而过。

[8]这时候,(12)来自弗琉斯的被逐者们注意到,拉栖代梦人正在调查,看看战争期间其同盟者究竟属于哪一类朋友,他们觉得这倒是个好机会,于是就前往拉栖代梦,提出只要他们回到弗琉斯国内,城门对于拉栖代梦人来说随时都是敞开着的,其人民亦会跟随拉栖代梦人四处征战;但自从弗琉斯人把他们放逐之后,弗琉斯人就拒绝前往任何地方,也禁止拉栖代梦人——全人类当中唯独禁止他们——进入其城内。(13)

[9]监察官们听闻此事,遂决定对此加以关注。他们派使者至弗琉斯,宣称那些被逐者是拉栖代梦人的朋友,是无辜的。使者们还说,他们相信弗琉斯人会自愿地而非被迫地召唤那些被逐者重返故土。听了这番话,弗琉斯人担心,如果拉栖代梦人对其发动战争,城里一些人将会放他们进城。因为城里面不仅有被逐者的许多同族亲戚,由于其他原因而与其友好的人士,而且,事实上正如大多数城市的情况一样,有些人希图改变政体,因而要求召回被逐者。

[10]由于以上种种担心,弗琉斯人便通过投票表决,同意召回被逐者,恢复他们的那些无异议的财产,而那些已经购买被逐者财产的人们,可以从国库中得到相应的补偿;一旦购买者与被逐者之间发生争执,则都要通过法律程序加以解决。至此,弗琉斯被逐者的纠葛终告结束。

[11]这时候,(14)毗邻奥林苏斯的两个最大的城邦阿堪苏斯和阿波罗尼亚,(15)分别派使者来到拉栖代梦。当监察官得知他们此行的目的时,就把他们引领至拉栖代梦的公民大会现场和同盟者的面前。

[12]阿堪苏斯的克雷根尼斯当众发言。他说:

“拉栖代梦及其同盟诸邦的人们:我们觉得,希腊已然大祸临头,可你们对此还茫然不知。毫无疑问,你们大多数人都知道,奥林苏斯是色雷斯沿海一带最大的一个城邦。就是这些奥林苏斯人,通过规定所有城邦应遵守相同法律并且成为同胞公民,先使一些城邦归附于他们,随后他们还制服了一些较大的城邦。然后,他们采取进一步行动,着手从马其顿国王阿明塔斯治下解放马其顿境内的一些城市。

[13]“当距离他们最近的城邦向其表示效忠时,奥林苏斯人就立即率领他们去攻击距离较远且较大的城邦;这样,我们已经让他们占领了马其顿境内的许多城市,尤其是马其顿最大的城市——培拉。(16)我们还得到情报,说阿明塔斯正在从他的城市撤离,他在马其顿全境都没有立足之地了。此外,奥林苏斯人也派人对我们和阿波罗尼亚人说,如果我们不加入他们的军事行动,他们就来对付我们。

[14]“拉栖代梦人啊,就我们自身而言,我们希望遵照祖先的法律生活,做我们自己城邦的公民;除非有人向我们伸出援手,我们也觉得有必要与他们联合起来。不过,他们现在至少有800名(17)重装步兵,还有远多于此数的轻盾兵;至于骑兵,如果我们与他们联合起来,其数量将超过1000人。

[15]“雅典人和波奥提亚人的使者还在那里。我们听说,站在他们一边的奥林苏斯人,已经投票议决,将派使者与他们一起前往这些城邦商讨有关结盟事宜。如果雅典人和底比斯人在现有实力基础上再增加如此强大的一股势力,那可要格外小心,以免局势难以掌控。

“另外,既然奥林苏斯人已占据地处帕列涅地峡的波提狄亚,所以可以肯定包括帕列涅在内的诸邦均已受其支配。该事实也进一步证明,这些城邦对奥林苏斯人已感到极度畏惧——虽然他们对奥林苏斯人恨入骨髓,但他们仍不敢派使者与我们一同前来说明此事。

[16]“你们也应该思量一下,在阻止了波奥提亚诸邦联合之后,你们可不能像从前那样又无视这种更强大势力的积聚,而这股日益强大的势力不仅会出现在陆地上,还会出现在海上。事实上,他们所在的这个地区盛产造船木材,可以从诸多港口和许多贸易据点获得收入;同时,这里粮食供应充足,人口众多,那还有什么能阻碍他们向外扩张呢?

[17]“此外,还要提请你们注意,他们已与那些群龙无首的色雷斯人比邻而居。现在,这些色雷斯人正在追随奥林苏斯人;如果他们归附于奥林苏斯人,那么奥林苏斯人将如虎添翼,势力猛增。一旦色雷斯人归附于他们,那位于潘盖昂山的金矿随即就会成为他们的囊中之物。(18)在奥林苏斯,我们所说到的这些事情,都是家喻户晓的。

[18]“至于他们的傲慢,那更是一言难尽了。也许神意如此安排,人的傲气会随着其实力的增长而膨胀。

“拉栖代梦及其同盟诸邦的人们:我们以上所言就是那里目前的形势。他们是否值得你们关注,就在于你们自己如何考量了。但是,你们必须明白,我们描述其国力强大,但它也并未达到难以匹敌的程度。像那些并非甘心情愿地与奥林苏斯人分享其公民权的城邦,(19)只要他们看到有人举兵反抗,马上就会调转立场;

[19]但是,一旦他们经过投票,获取了联姻和财产互换的权利,从而以这种方式使其日趋紧密地联合在一起,他们就会发现站在征服者一边是有利可图的——正如阿卡狄亚人与你们联合非但可以确保领土安全,还可以劫掠他人——如果这样的话,那这种联盟就很难被攻破了。”

[20]发言者的陈述结束之后,拉栖代梦人让他们的同盟者发言,要求他们提出对于伯罗奔尼撒人以及同盟者双方都是最有利的方针政策。于是,很多同盟者,特别是那些想取悦拉栖代梦人的发言者,倡议组建一支军队,每个城邦均须派出一支分遣队,总数达一万人。

[21]同时,还有人提议,任何一个盟邦都可以钱代役,按每位士兵每日3埃吉那奥波尔来支付,(20)如果有盟邦提供骑兵者,则支付给一名骑兵的薪饷四倍于重装步兵;

[22]若有城邦不能提供分遣队,则应允许拉栖代梦人对这些盟邦按每人每日1斯塔特尔(21)之数课以罚款。

[23]他们作出这些决议之后,阿堪苏斯人再次起来发言,宣称这些措施虽然非常得当,但不可能立即落实。因此,他们认为,在远征军集结的同时,指挥官最好能以最快的速度,率领一支来自拉栖代梦和其他城邦的军队先行出发,赶赴战场,投入作战。这样的话,那些尚未投靠奥林苏斯的城邦就会驻足观望,而那些遭到胁迫的城邦也不会继续与他们结盟了。

[24]拉栖代梦人对此方案也予以采纳,委派攸达米达斯负责执行这一任务,随他出征的有获释的黑劳士、庇里阿西人以及斯基里提斯人(22),总数约2000人。攸达米达斯在开拔之时,请求监察官批准其兄弟腓比达斯集结那些分派给他的其他军队,随后赶来;至于他本人,他在抵达色雷斯沿海一带后,把手下军队派驻到那些企盼他们到来的城邦,并占领主动归降的、原为奥林苏斯盟邦之一的波提狄亚,并将该城作为军事基地,以劣势兵力与敌人交战。

[25]腓比达斯在集结了那些分派给攸达米达斯的军队之后,也率军出征。(23)他们抵达底比斯时,在其城外健身馆附近扎营。底比斯人分为不同的党派,恰巧担任波列玛克(24)伊斯蒙尼亚斯和列昂提亚德斯之间有分歧,二人又均为各自政治派别的领袖。伊斯蒙尼亚斯出于对栖代梦人的憎恨,始终与腓比达斯保持距离。

[26]而列昂提亚德斯则以各种方式支持腓比达斯,双方关系日益密切。于是,列昂提亚德斯说:“腓比达斯啊,如今,以你的实力可以为你的祖国所做的贡献之大,无人可比;如果你带着你的重装步兵随我而来,我将引领你们进入底比斯卫城。一旦成功,相信底比斯即将完全处于拉栖代梦人和我们——你的朋友——的控制之下。

[27]“但现在如你所见,他们已宣布禁止任何底比斯人协助你去讨伐奥林苏斯人。但如果咱们双方合作,共同建功立业,我们将马上派出大批重装步兵和骑兵随你同去;这样你可以统率大军去援助你的兄弟,当他为征服奥林苏斯做好准备之时,你也已为征服远强于奥林苏斯的底比斯做好了准备。”

[28]腓比达斯听到了这番话,踌躇满志;他满怀激情,把功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很想建立辉煌勋绩;但另一方面,此人既不能权衡自己所为,也不具有丰富的实践智慧。他同意了上述计划,列昂提亚德斯让他先启程,佯称要离开底比斯。“时机成熟时,”列昂提亚德斯说,“我再与你在这里会合,并亲自担任你们的向导。”

[29]于是,当底比斯的议事会在市场的柱廊下开会,妇女们在卡德美亚(25)庆祝塞斯摩福里亚节,(26)又恰逢夏日中午街道上无人时,列昂提亚德斯骑马出城,追上腓比达斯,带他返回并直接进入卫城。他把腓比达斯安置在军中,把卫城城门钥匙交给他,并且告诉他,除非他本人下令,任何人不得进入卫城,然后他立即赶赴议事会会场。到达会场后,他说:

[30]“诸位,你们根本用不着沮丧,因为拉栖代梦人已经占据了卫城;他们说,他们是不会与那些不渴求战争的人们为敌的;至于我本人,既然法律授权给波列玛克,使他有权逮捕任何涉嫌犯了死罪的人,那么在这里我就要逮捕伊斯蒙尼亚斯,他是战争的煽动者。因此,诸位首领(27),你们知道这些人是谁,你们还不动手逮住他,把他带到该去的地方。”

[31]那些知道此计划的人当然都在场,他们听从命令,逮捕了伊斯蒙尼亚斯;而那些对此毫不知情者,以及列昂提亚德斯及其党派的反对者,他们害怕遭到杀害,马上逃到城外,而其他人则随即回到自己家里。不过,当他们获悉伊斯蒙尼亚斯被关押在卡德美亚时,与安德罗克雷达斯和伊斯蒙尼亚斯持相同政见者约300人,引退至雅典。(28)

[32]之后,他们另选出一位波列玛克取代伊斯蒙尼亚斯,而列昂提亚德斯则立即动身前往拉栖代梦。在那里,他发现诸位监察官和多数公民正迁怒于腓比达斯,因为他此次行动未经邦国授权。然而,阿格西劳斯却说,如果他的行动对拉栖代梦有害,他必将受到惩罚,但如果对城邦有利,则是符合由来已久的惯例——“统帅在外,有权自主行事。”他说,“所以,此次行动对城邦究竟是有利抑或有害,这一点确实要弄个水落石出。”

[33]随后,列昂提亚德斯来到公民大会会场,作了如下发言:“拉栖代梦人啊,你们应该这样说,此前底比斯人曾经与你们为敌,如今那些事均已成为过去;因为你们所看到的情况,是他们常常与你们的敌人为友,与你们的友人为敌。他们不是拒绝协助你们与你们的死敌雅典平民在比雷埃夫斯作战吗?另一方面,他们看到你们与佛基斯人友好,不是也出兵征伐佛基斯人吗?

[34]“此外,得知你们对奥林苏斯人开战,他们马上就与该城邦结盟。在过去,你们听说底比斯人迫使波奥提亚屈服并处于其控制之下时,总是感到心神不安。而今形势已经迥然不同。你们不必再畏惧底比斯人了;相反地,只要你们和我们相互之间,都把对方视为利益攸关者,那么,你们只须发出一封简短书信,就足以保证你们得到所期待的全力支持。”

[35]听了这番话,拉栖代梦人作出决定,要维持对底比斯卫城的占领,在那里派驻军队,审判伊斯蒙尼亚斯。于是,他们选派三名拉栖代梦人,加上每个盟邦无论大小均各派一名代表,组成审判团。直到法庭开庭时,才对伊斯蒙尼亚斯提出指控——罪名是他支持异族人,是一个对希腊造成伤害的波斯总督的座上客;说他接受波斯国王的金钱贿赂,说他和安德罗克雷达斯应对希腊所有的事端和动乱承担主要责任。

[36]的确,伊斯蒙尼亚斯针对各项指控,都进行了辩护,但他未能说服审判官,他不认为自己是那种罪大恶极的人。结果,他被宣判有罪,并被处以死刑;至于列昂提亚德斯及其支持者,他们控制着底比斯,对拉栖代梦人有求必应,百般殷勤。

[37]在这些事情之后,拉栖代梦人以更高的热情着手筹划派遣联合出兵奥林苏斯事宜。他们委任泰琉提亚斯为统帅,随同出征的不仅有各邦分遣队士兵共计一万人,他们还向各盟邦发送正式通告,指示他们依照同盟者的决议,随后再派些兵员助泰琉提亚斯出战。(29)所有盟邦都对泰琉提亚斯表示衷心支持——人们认为,只要为他效力,都一定会得到回报的——底比斯城邦尤其如此。因为泰琉提亚斯是阿格西劳斯的兄弟,底比斯人希望能派重装步兵和骑兵随他一同出征。

[38]现在,泰琉提亚斯命令他的军队不要全速推进,目的是希望在行军途中不对友邦造成伤害,并且尽可能募集更多的兵员。他还提前捎信给阿明塔斯,告诉他说,如果他想恢复对马其顿王国的统治,不但要雇用雇佣军,还要以金钱贿赂毗邻诸邦国王,这样才会使他们成为他的同盟者。同时,他又派人到爱里米亚(30)统治者德达斯处,告诉他,说奥林苏斯人已征服了强国马其顿,除非有强国出面加以制止,否则那些弱国也都难逃厄运。

[39]泰琉提亚斯如此部署,致使他在进入其盟国境内之时,已拥有一支相当庞大的军队。他抵达波提狄亚后,便着手谋划以此城为基地,把战火引向敌对的国家。他坚信烧杀抢掠和滥砍滥伐,只会在他们进军和撤退的路上制造很多障碍,因此在向奥林苏斯进军途中,他没有这样做;但他认为从某座城市撤退时,正确的做法是砍倒一些树木,横在路上,以阻止敌军追击。

[40]在距离奥林苏斯城不足10 斯塔狄亚(31)的地方,泰琉提亚斯命令部下停下脚步。他本人居于左翼——因为这样布阵是使他在兵临城下时,一旦敌人从城门里冲杀出来,他可以正面迎战——方阵的其余部分由同盟者的军队组成,一直延展至右翼。在骑兵方面,部署在右翼的骑兵有拉哥尼亚人、底比斯人和所有参战的马其顿人;在左翼,部署有德达斯及其所部约400名骑兵,这不仅因为他钦佩这支军队,也要使德达斯引以为荣,以使他对参加这次出征感到满意。

[41]这时,敌军出现在他们面前,在城墙下布阵。敌方集结了大量骑兵,开始向拉哥尼亚人和波奥提亚人的骑兵发起攻击。交战不久,他们的骑兵就将拉栖代梦人的骑兵指挥官波里卡姆斯击落马下,落马时遍体鳞伤,他们还杀死其他一些骑兵,最后使得拉栖代梦方面的骑兵向右翼溃逃。随着左翼骑兵的溃逃,紧挨着他们的步兵也开始败退。事实上,如果不是德达斯率军直接杀向奥林苏斯城门的话,拉栖代梦方面有全线溃败的危险;而泰琉提亚斯也率军以战斗阵型向前推进,发起突击。

[42]奥林苏斯的骑兵队察觉到这些情况之后,唯恐自己会被关在城外,他们便调转方向,全速撤兵回城。这些骑兵在从德达斯军队身边经过时,德达斯给他们以不小的杀伤;奥林苏斯的步兵也撤回城里。因为他们距城门较近,故没有遭到多大损失。

[43]泰琉提亚斯竖立了一座胜利纪念碑,宣布他在此战中获胜。他在撤退的时候,还砍伐了一些树木。(32)在持续作战一个夏季之后,他下令遣散马其顿人的军队和德达斯的骑兵;然而,在奥林苏斯人方面,他们依然频频攻击与拉栖代梦人结盟的那些城邦,杀人劫物。

* * *

(1) 公元前386年。

(2) 色诺芬:《希腊史》,IV. 5. 18。

(3) 公元前418年。参阅修昔底德:V. 81。

(4) 公元前386年。

(5) 即所谓第三次美塞尼亚战争(约公元前464—前455年)。

(6) 阿奇达姆斯。

(7) 尽管遭到免职和放逐,但仍然健在。参阅色诺芬:《希腊史》,III. 5. 25。

(8) 公元前385年。

(9) 这和修昔底德的记载一致。看来,古时候,希腊各地居民先是居于乡村,后来才逐步联合并迁居城市。参阅修昔底德:I. 2—5。

(10) 参阅色诺芬:《希腊史》,II. 3. 27及附注。

(11) 负责召集本地兵马随斯巴达人出征。参阅色诺芬:《希腊史》,V. 1. 33。

(12) 公元前385年。

(13) 公元前384年。

(14) 公元前383年。

(15) H. G. 达金斯英译本的译文为:“奥林苏斯同盟的两个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城邦”。

(16) 马其顿王国的首都。关于阿明塔斯的统治,参阅狄奥多洛斯:XIV. 89,92;XV. 19。

(17) 数字太小,可能有误。

(18) 潘盖昂山的金矿自古闻名,希罗多德《历史》即有记载(VII. 112);据狄奥多洛斯(XVI. 8. 6)记载,马其顿人兴起后占领此地,腓力每年从这里获得的收入高达1000塔连特,成为马其顿对外扩张成功的重要财政基础。

(19) 即被强行兼并的那些城邦。

(20) 古典时期希腊诸邦通行银币,波斯帝国则通行金币。公元前5世纪末以后,随着与波斯交往日益频繁,金币在希腊各地的使用日益增多。希腊有多种币制,同样的一个德拉克玛,在埃吉那、科林斯和雅典的分量有所不同。希腊较流行的两种币制单位(也是重量单位)对比如下:

雅典(阿提卡)–优波亚币制 埃吉那币制

1奥波尔 0.72克 1.05克

1德拉克玛=6个奥波尔 4.31克 6.30克

1明那=100德拉克玛 431.00克 630克

1塔连特=60明那 25.86千克 37.80千克

因此,1埃吉那奥波尔大致相当于1. 5雅典奥波尔。参阅色诺芬:《希腊史》,I. 5. 5。

(21) 斯塔特尔(stater),金币单位,价值相当于2德拉克玛。

(22) 居住在拉哥尼亚北部边境的一个部族。

(23) 公元前383年。

(24) 波列玛克是底比斯的主要官员。

(25) 底比斯卫城,通常是议事会的会场所在地。

(26) 即Themophoria,立法女神节,纪念德墨特尔和珀耳塞福涅这两位立法女神,她们也是创立婚姻和民事法制的女神,保护农业和丰收的女神。参加者必须是自由民当中的已婚妇女,而且要求道德高尚,品行端方,严禁男子参加。

(27) 这里首领用的是小队长一词的复数(οί λοχαγοί)。参阅色诺芬:《希腊史》,III. 1. 28及附注。

(28) 公元前383年。

(29) 公元前382年。

(30) 马其顿的一个地区。

(31) 约1. 85千米。

(32) H. G. 达金斯英译本译为“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