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战争结束后,奥尔沙的掌旗官,团队长安德热伊·克密奇茨骑士和亚历山德拉·比莱维奇小姐举行了隆重的婚礼,本来还有另一场婚礼应同时举行,那就是为在共和国同样威名显赫、功勋卓著的劳乌达龙骑兵团队长耶瑞·米哈乌·伏沃迪约夫斯基骑士和安娜·博若博哈塔–克拉辛斯卡小姐举行的婚礼。
不意却出现了一大障碍,使这场婚礼一再推迟和延宕。博若博哈塔小姐是耶雷梅·维希涅维茨基王妃的养女,没有王妃的恩准,姑娘无论如何不肯踏上结婚的红地毯。由于时势艰险、危机四伏,米哈乌骑士不得不把姑娘留在了沃多克蒂,独自前往扎莫希奇去寻求王妃的恩准和祝福。
然而造化弄人,幸运之星不肯照临英雄的骑士,他在扎莫希奇没有见到王妃,王妃为了儿子的教育问题去了维也纳,住进了德意志皇帝的宫廷,与米哈乌擦肩而过。
坚韧不拔的骑士紧随王妃銮驾赶赴维也纳,虽说这样一来耽误了他许多时间。在维也纳他顺利地解决了问题,满心欢喜地回归祖国。
回国后等待他的是不安定的时局:部队结成抗议同盟,乌克兰的叛乱仍在持续——东部边陲烽烟未息。为了哪怕是能勉强维护边境的平静,又招募并组建了新的部队。
就在米哈乌骑士风尘仆仆地赶到华沙之前,便接到了罗斯总督提名让他组建新军的命令。他一贯认为,祖国安危永远高于一己私利,一旦受到祖国召唤便应义无反顾地奋然前行,于是他把尽快结婚的想法置于脑后,径直去了乌克兰。他在那边作战,在烽烟烈火和难以描述的困境与紧张工作中度过了几个年头,只是时不时给自己日思夜想、寤寐难忘的姑娘送去一封深情的书信。
然后他又出使克里木鞑靼汗国,接着又爆发了跟大元帅卢博米尔斯基之间的不幸的内战。他站在国王一边,为对抗那个无耻之徒和叛逆者又投入了战斗;然后又在大统帅索别斯基麾下效力,再度去了乌克兰。
他的声望因此而与日俱增,人们一直普遍尊他为共和国首屈一指的军人,可他却在担忧、叹息和思念中度日如年。
总算挨到了一六六八年。在这一年他奉城防官之命休假,夏初时节他便匆匆去会自己心爱的姑娘,带她离开沃多克蒂向克拉科夫进发。
格雷泽尔达王妃已从帝国归来,住在克拉科夫,邀请他去那儿举行婚礼,她自己还乐意以新娘的亲娘身份为新婚夫妇祝福。
克密奇茨夫妇留在了沃多克蒂,他们不曾期望会很快获得来自伏沃迪约夫斯基的信息,而是在期待着将要降临沃多克蒂的新客人,并忙于为他的到来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因为迄今为止上天还没有赐给他们夫妇子女;现在行将出现的就是这种遂其心愿的幸福的变化。
这是个前所未有的丰收年。粮食收成是那么丰裕,以至各地谷仓爆满,现有的谷仓已不够用。整个国家纵横南北,到处都堆起了粮垛。在沃多克蒂一带,早先受到过战争的摧残,如今幼嫩的松树林竟然疯长了起来,在一个春天生长的速度是如此之快,在别的时候即使花上两年的时间也长不到这么繁茂、这么高大。森林里的走兽和蘑菇、江河湖塘里的游鱼都极其丰足,似乎上苍想以如此不同寻常的多产赐予大地上所有的生灵。
伏沃迪约夫斯基的朋友们也因此而对他的婚事做了一帆风顺的预测。可是命运却偏偏作了另一种安排。
✑ 匈牙利战争是指波兰跟谢德米奥格罗德公爵叶什二世(1621–1660)之间进行的一场战争。叶什跟瑞典结盟,于1656年进犯波兰;斯泰凡·查尔涅茨基和帕维尔·萨皮耶哈于1656–1657年率兵与其作战,而耶瑞·卢博米尔斯基则组织了报复性的军事行动,袭击了谢德米奥格罗德的土地。
✑ 安德热伊·克密奇茨和亚历山德拉·比莱维奇是显克维奇的历史小说三部曲第二部《洪流》中的男女主人公。
✑ 皇帝的宫廷是指德意志皇帝莱昂波尔德一世(1658–1705在位)的宫廷。
✑ 1661–1663年间由于国库空虚发不出军饷,军队纷纷结成抗议同盟,旨在要求当局按期如数发放军饷。这个行动被豪门贵族利用来反对国王,对国家的损害很大。
✑ 指乌克兰哥萨克叛乱。在头目赫麦尔尼茨基死后,叛乱仍在持续进行。
✑ 指在波兰共和国东部进行的波兰–俄国战争,这场战争从1660年重新开战,直到1667年在安德鲁索沃订立停战协定为止。
✑ 指斯坦尼斯瓦夫·杨·雅布沃诺夫斯基(1634–1702)。他自1664年起担任罗斯总督,后为波兰王军副大统帅、大统帅,自1692年起任克拉科夫城防官。
✑ 耶瑞·萨巴斯蒂安·卢博米尔斯基,王国元帅,于1665–1666年间发动国内战争反对国王杨·卡齐米日。在蒙特韦战役打败国王的军队,迫使国王杨·卡齐米日放弃旨在巩固王权和恢复王位继承制度的计划。
✑ 杨·索别斯基(1629–1696),自1665年起任波兰王国大元帅,自1666年起任王军战地统帅;自1668年起任王军大统帅;1674年当选波兰国王,称杨三世·索别斯基。他是波兰著名政治家、军事家,1673年在霍齐姆战役大败土耳其军队,1683年再次打败进军欧洲的土耳其军队,解维也纳城下之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