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题《巫术与宗教之研究》。1890年第一次出版,后曾多次增修重版(1910、1911—1915、1920)。第1版到第3版依次为2卷本、3卷本和12卷本。第4版为1卷的节本。节本共有69章。民族学著作。弗雷译著。本书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一个猜测的事实,即在意大利湟米狄爱娜圣所祭师职位的特殊继承习惯。作者对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仪式的历史作了详尽而有趣的说明。内容既谈到灵魂信仰和植物人格化,又涉及土地崇拜、树木崇拜、禁忌、魔法、洁净仪式、人祭、神圣婚姻等。决定本书结构的主要思想是作者关于人类智力发展阶段连惯性的理论,即人类智力发展可分魔法、宗教、科学3个阶段。认为人类思维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前万物有灵论阶段,形式上与科学阶段相似,而与宗教阶段有所不同,因为宗教前提是信仰神秘事物,神对事件施行超自然的干预。而在魔法阶段,如科学阶段一样,人类不相信任何奇迹,认为任何现象都是自然的,合乎自然规律的。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是出于一种简单考虑。所以他的理论属于理性的前万物有灵论,即实质上停留在理性地了解宗教的范围以内。本书有关人类智力发展三阶段的理论,由于不能自圆其说而没有得以流传。但是,有关将巫术同宗教加以区别的言论,基本上为西方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所接受,宗教的民族学研究同过去相比已提到更高阶段。在西方被誉为原始信仰和原始风俗的百科全书。缺点是把宗教视为个体心理现象,不了解宗教是社会心理现象,首先是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