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献公有许多儿子:世子,即皇位继承人申生,齐姜所生;重耳,狐姬所生;夷吾,小戎子所生;奚齐,骊姬所生。
骊姬非常得献公的宠爱,她想把自己生的儿子奚齐立为世子,便买通献公宠幸的小人,叫他们借防守边疆为名,劝献公让申生、重耳、夷吾都居住在外城:申生去曲沃,重耳去蒲城,夷吾去屈地。只留自己的儿子奚齐在国都绛地。这么一来,申生等便都和献公隔离,父子的情谊,自然一天淡似一天。而她自己的儿子奚齐,却在献公的身边,一日不离,自然容易得献公的欢心,有立为世子的希望了。
过了几年,献公果然偏爱奚齐,决意要改立他为世子了,骊姬心中又担心申生等不服,便设法除去他们。
那时申生的母亲齐姜已死。有一夜,献公忽然梦见她,醒来时对骊姬说了。骊姬心生一计,对申生说道:“你父亲在梦中看见你生身的母亲,她是来要食物的,你快点儿去祭祀她。”
申生听了,因为曲沃是晋国祖庙所在,便回到曲沃去杀猪宰羊,祭祀亡母。照古礼,祭祀用剩的福酒福肉,应该分给有关系的人吃的。申生祭祀完后,便恭恭敬敬亲自带了福酒福肉,回来献给献公。
那时候,献公恰恰出去打猎,骊姬接受了福酒福肉,放在宫里。过了六天,献公打完猎归来,骊姬先在酒肉中下了毒药,然后献给献公。
古时习惯,国君得到从外面来的酒和食物,一定要先试验一下,是否有毒,然后再喝再吃。所以献公先把酒洒一点儿在地上,洒着酒的地面,忽然高起来了;再撕一块肉喂狗吃,那狗也立刻死了。献公大惊,问骊姬道:“怎么,这酒和肉里都有毒!”
骊姬哭道:“这都是申生送来的,送来之后,我并没动过。怎会有毒,你问申生就知道了。”
献公大怒,要杀申生,申生逃到曲沃。献公又认为这也是申生的老师教得不好,就把申生的老师杜原款杀了。
有人劝申生道:“酒下了毒药,隔夜就坏,颜色和香味都要改变。你送去的福酒,放在宫中已经六日,如果是你下的毒药,那酒一定早就坏了,不必试验,便看得出酒中有毒了。主公回宫的时候,那酒仍和好酒一样,颜色和香味,一点儿不变,要试验才知有毒,可知毒药是新下的,是骊姬有意要陷害你,才下的毒药。你只要根据这一层去分辩,那么主公一定可以查出你是冤枉的。”
申生说:“话虽不错,但是父亲现在如果没有了骊姬,便要起居不安,饮食无味。我一分辩之后,骊姬必定得罪而死。父亲已经年老了,我怎可以再为了自己,使他失去心爱的人,使他老境难堪呢?”
那人又劝他说:“那么,你不如暂时避开,逃亡到别国去吧!”
申生说:“不,不,我没有辩明之前,总是顶着谋弑(shì)父亲的罪名的。试问谋弑父亲的逆子,各国诸侯,谁肯容纳我?总之,我既不愿到父亲面前辩明,又不能逃亡,只有一死了结。”
结果,申生竟在曲沃自缢(yì)而死。
【博闻馆】
惨烈的皇位争夺战
夏商周以来,皇位继承制度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即皇位由正妻所生的大儿子继承。如果没有儿子,则由弟弟继承。君主们试图用这种固定的方式,减少继承皇位的争端,即使嫡长子本身很昏庸无能甚至是残暴,他也是合法继承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后来的王朝中,出了那么多的或无能或残暴的君主,如夏桀、商纣、周幽王等等。然而皇位有太大的吸引力,很多其他皇子也不免觊觎。于是就出现了“玄武门之变”那样的弟弑兄、“靖难之役”中的叔杀侄之类的悲剧,更别说元朝十几个君主惨烈的夺位斗争。这种夺位会造成政局的不稳,随着夺位的成功,必然有一场巨大的清洗,以清除前朝旧臣,培植自己的势力。比如“靖难之役”明成祖朱棣夺得帝位以后,就血洗了惠宗也就是“建文帝”的势力,并且灭了惠宗的老师方孝孺的“十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