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派申舟到齐国去访问。从楚国到齐国,一定要经过宋国,照规矩,申舟须得先向宋国请求借一条路,得了宋国的允许,然后可以由它的境内通过,这叫做“假(jiǎ)道”。但是庄王却吩咐申舟说:“你经过宋国,不要假道,闯过去就是了。”这明明是看轻宋国,和宋国寻衅的意思。

庄王又派公子冯到晋国去访问。从楚国到晋国,一定要经过郑国。庄王也吩咐公子冯说:“你经过郑国,不必假道,走过去就是了。”

申舟很踌躇地说道:“郑国是我们的友邦,宋国却是我们的敌国。所以公子冯不向郑国假道,郑人不至加害,不要紧。我不向宋国假道,宋人一定要加害,我恐怕不能再回来见大王的面了。”

庄王安慰他道:“你放心去吧。如果宋人杀了你,我一定替你报仇。”

申舟就把他的儿子申犀,拜托庄王照应,动身前去了。

申舟到了宋国境内,果然因为不假道的缘故,被宋人捉住。

华元对宋君说道:“楚国使者经过我国境内,不来向我们假道,这分明是楚王把我们宋国看作他自己的领土。我们如果忍受这种无礼的侮辱,那么虽然实际上没有亡国,名义上已经和亡掉的国家一样了。如果因为他无礼杀他的使者,那么楚王一定要借此为名,出兵侵伐我们,我们一定会战败,我国也一定会灭亡。但是,同是一样的亡国,与其忍受侮辱而亡国,宁可坚持不屈战败而亡国!”

宋人就将申舟杀死。

申舟的随从逃回,把申舟被宋人杀死的事报告庄王。庄王正在寝宫内,一听到这报告,便勃然大怒,拂袖而起,靴子也来不及穿,剑也来不及挂,车子也来不及坐,就跑出去发号施令,召集军队。管靴子的侍从,追到寝室门口,才替他穿上靴子;管剑的侍从,追到寝宫门外,才替他挂上剑;管车子的御者,追到市中,才请他登上车子。

楚国的军队,立即出发去攻打宋国了。

【博闻馆】

宋国的来历

在诸侯国中,宋国的来历有些特别。周武王虽然灭掉了商朝,但是按照分封制的礼法,商朝的贵族宗祀不能灭绝。这一原则被称为“兴灭国,继绝世”。周武王就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以奉其宗祀。武王死后,武庚叛乱,周公平叛杀死武庚,另封纣王的庶兄——当年曾降周的微子启于商丘,国号宋。所以,宋国的贵族实际上是殷商的后裔。孔子的祖上是宋国人,他在《中庸中说:“吾学殷礼,有宋存焉。”通过孔子的话,我们也可以知道,宋国保留了大量殷商的礼仪习俗。一个衰亡王朝的后裔,在国力孱弱的情况下,只能通过自己的坚持,以期维护尊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