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桓公侵伐晋国,晋国的大将魏颗出师抵御,两军在辅氏地方交战。

秦军之中,有一个大力士名叫杜回,勇猛非常,在晋军阵里,往来冲突,无人能敌。晋军的形势,渐渐坏了。

突然,来了一个老人,把草结成绳子,绊住杜回的脚,杜回跌倒了,被晋军擒住,因而晋军形势转好,秦军大败。

魏颗得胜收兵,找那老人,已经不见了。

当初,魏颗的父亲魏犨(chōu)有一个宠妾,是没有生过儿子的。照那时的风俗,没有生过儿子的妾,丈夫死了之后,往往会改嫁。而且照那时的风俗,一个大人物死了,往往立遗嘱把生前宠爱的人,附带活葬在自己坟墓里,叫做殉葬。

后来,魏犨生病了,指着那宠妾,吩咐魏颗说:“我死了,你一定要嫁了她。”

魏犨病重了,又指着那宠妾,吩咐魏颗说:“我死了,你一定要将她殉葬。”

魏犨死了,魏颗竟把那宠妾嫁了,并不将她殉葬,并且对别人说明道:“父亲叫我嫁她,是病未危急、神气清醒时合理的命令。后来又叫我将她殉葬,是病已危急、神志昏迷时的乱命。我不能遵从他的乱命,将好好的一个人活埋了。”

这天晚上,魏颗在梦中见到那老人,对他说道:“你父亲的宠妾,就是我的女儿,你不从乱命,保全了她的性命,所以我特来报你的恩。”

【博闻馆】

殉葬

殉葬又称陪葬,是指把器物、畜牲甚至人陪同死者葬入墓穴,以保证死者亡魂的冥福。以活人陪葬,是古代丧葬常有的习俗。

商朝时候,“人殉”很盛行,贵族们将奴隶作为殉葬品,场面惨不忍睹。在安阳小屯侯家庄发掘的殷陵大墓中,殉葬奴隶竟有数百人之多。这些奴隶有的身体蜷曲,可知死前一定很痛苦。有的身首异处,可见是身体被斩断之后,放入墓穴的。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最多的一次杀了2656人。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武公死时,“初以人殉死,从者六十六人”。秦始皇死时,最有名的陪葬物并非活人,而是秦始皇的地下兵团兵马俑。这些兵马俑兵种齐全,车马兵器一应俱全,兵士表情栩栩如生,数目庞大。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

汉以后偶有活人殉葬,但数目已经很少。到元代,活人殉葬达到高峰。《马可·波罗游记》记载,成吉思汗之孙蒙兀死时,“送葬之途次,遇人尽杀之,其数在二万人以上”。

康熙十二年(1673),明令禁止奴仆殉主,彻底废除了活人殉葬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