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罗通来到番营,喊杀连天,秦王君臣得报,不知是什么事,上城手扶城墙,倚定护身拦,往番营观瞧。只听番兵们喊嚷,见灯球乱转,料是救兵来到。一直瞧到番兵大营灯火不动,才听见城下有马踏銮铃之声。借着灯火之光往下一看,见来了一员小将,周身是血,血染战袍。秦琼都没看出来是罗通,向他问道:“来的是什么人,报上名来!”罗通报名,这才看出是他来。秦琼忙传令:“将城门开放。”门军打开城门,罗通催马入城,他们又把城门关上。秦王君臣下了城,罗通挂枪下马,有兵丁接过坐骑。罗通用手一撩鱼褟尾,给秦王跪倒叩头,口称:“臣越国公罗通救驾来迟,在贤王驾前领罪。”秦王用手相搀说:“你舍死忘生来救我君臣,何罪之有?”罗通这才给秦琼等行礼。然后君臣一齐上马,回归帅府。
进到帅府屋中,罗通才向秦王把程咬金回朝搬兵,教场比武,他挂印为帅,统带十万人马二次扫北,以及大战黄龙岭,搬请双枪将,刺死狄元龙等事一股脑儿奏明。秦王大悦,说:“罗府有小卿家你,将门生虎子,罗成九泉之下亦可瞑目了。”然后秦王赏宴恩待罗通。宴罢之后,秦王、秦叔宝、徐茂公、罗通君臣四人齐至小室,密议解围之法。罗通将妙计如此恁般说了一遍,君臣三人无不欢悦,俱称好计,就依他办理。耗至晚饭以后,罗通叫人将马匹喂饮足了,他与秦琼约定城内城外用兵的时候相机策应。到了初鼓以后,罗通要出城了,秦叔宝等不放心,嘱咐他不可大意,多加小心。罗通要出北门,秦琼劝他:“别走北门,大营在南,若走北门,岂不绕远?”罗通说:“不然。我由敌人南面大营来的,他们料我出城还得走南边,必将番营勇将全都调集在城南。我却走北门,可平安而归。”秦琼听他所说,很佩服他的见解。爷儿两个到了北门,秦琼上城。
罗通出了北门,往前走了不远,还没到番营哪,只听一声炮响,伏兵尽起,灯球、火把、亮子、油松照如白昼。数百番兵一字排开,当中间挑着一面大灯笼,有一员番将长得身躯高大,犹如半截塔一般,胯下马,掌中擎着一对钉钉狼牙棒,大叫:“唐将休走,还不下马受擒,等到何时!”罗通问道:“尔叫何名?”番将说:“我叫左天都,官拜大都督之职。你们把我叔父左车轮杀死,今天该我报仇了!”罗通说:“杀不尽的番奴,你看枪吧!”他用枪便扎,左天都摆双棒招架。两个人马打盘旋,杀在一处。约有三四个回合,不见胜负。牧羊城上的秦琼可急坏了,他心中暗怨罗通不该贪战,应该快走,回营为妙。见他与番将厮杀,秦琼亲自在城上擂鼓,催他快走。罗通听见城上战鼓直响,这才醒悟,把大枪一抖,枪花一变,要想闯营。哪想自己一急,大枪扎去,左天都用双棒一抱,把枪抱住,棒的牙子将枪杆咬住了。他双足一扣镫,马站住了不走,运用全身之力,使了个“分筋错骨”的招数,要罗通把大枪撒手。罗通亦双足扣镫,马不动了,丹田一沉气,棒没错开,大枪纹丝不动。左天都亦后悔了,他亦撒不开棒了。罗通使尽平生之力,说声:“开!”要他撒手。当时他一使劲,左天都的双棒一合把,亦没弄动。
两个人僵持不下,鹬蚌相持,渔人得利。罗通是一个人,没有帮手;左天都可有帮手,由北面番营出来十数员番将,扑奔过来。秦琼在城上暗中着急,眼看着罗通要吃亏,救他亦来之不及了。忽听“吧嗒”一声弓弦响,有人放出一支箭去。秦琼顺声音一看,放箭之人是小后羿孙成。说时迟,那时快,弓弦响处,左天都翻身落马。秦琼夸奖道:“好箭,不怪人称小后羿!”罗通见左天都中箭而死,他精神一振。众番将来到,他喊嚷一声:“来得好!”把大枪一抖,金鸡乱点头相似,神出鬼入,眨眼间五六员战将落马,三四人受伤。他将马一催,直奔番营。营外番兵乱箭齐发,他把大枪抖欢了,用枪拨打雕翎箭,如同拨打劈柴杆一般,箭纷纷落地。罗通人疾马快,冒箭撞入番营,抖丹田一声喊嚷:“番兵番将听真:今有大唐越国公罗通要从你营而过。你们要知道俺的厉害,急速闪开!”番兵番将哪里躲闪,个个挡住去路不放。罗通大怒,大枪一抡,左右开弓,横着是棍,竖着是枪,棍打一大片,枪扎一条线。番兵番将齐嚷:“厉害!”往两旁躲闪,当中间放出一股走路,罗通且战且走。这北面的强兵猛将都调到南边去了,北边虽然有的是兵将,个个武艺平常,哪个亦不是他的对手。他由番营一过,番兵番将死伤无数,亦没把他拿住。
罗通杀出番营,绕道往前,回归唐营。直至日出东方,他才望见唐营。唐兵瞧见他来了,赶紧往里飞跑,回禀监军。程咬金得报罗通归营,忙率众将出来迎接。迎至辕门外,就见罗通来到,全身是血,连那马匹亦成血的了,当时无不钦佩罗通。大家把他迎接入营。到了中军帐前下马,有亲兵过来接他的坐骑,罗通说:“此马有功,好生喂养。”兵士们遵命。他摘盔卸甲脱战袍,更换衣服。诸事完毕,罗通传令,叫兵丁们将营中用不着的废马和羸弱之马,全都在尾巴上绑以干草,外擦油,内撒上松香、硫磺,将用不着的刀枪绑在马的身上,在夜内使用。兵丁们遵命,照他吩咐的预备。然后罗通与众将把城中的情形说明,晓谕全营兵将,准备出战。诸事完毕,退帐歇息。
到了午饭以后,全营兵将把军刃、马匹准备好,整装待发。到了掌灯时候,中军宝帐聚将鼓擂起,一干诸战将伺候元帅升帐。先锋程铁牛率领将士儿郎施礼参见已毕,退立两旁。罗通传令,命雄士杰、朱文、单天常带一部火马,如此恁般,往北面施用,带兵一万攻打北面敌营。三将遵命,带兵去了。罗通又命齐大虎、史士奎、李逢春带一部火马,如此恁般施用,带兵一万,往攻东面敌营。三将遵命,带兵去了。罗通又命程铁牛、王永安、尚元培带一部火马,一万大兵,往城西攻打敌营。三将遵命,带兵去了。东西北三面都有兵将去了,他又派了三路接应兵,每路五十人,大将一员。接应兵尚未出营,他又传令,命王君可看守大营,自己与程咬金、薛文举点齐万数儿郎,带了火马,出了大营,够奔牧羊城南。
到了牧羊城的南边,只见番营万盏灯火齐明,刁斗传声,梆点齐鸣,防备得甚严。罗通传令:“把队列开。”万数儿郎一字排开,罗通在帅纛旗下压住大队。那二百多匹马列于队前,兵丁们手提火绳,候令点火。此时番兵大营两面有土墙,墙内有弓弩手,伏弓架弩;墙外有战壕,壕沟里面有鹿角栅、铁蒺藜;营内有兵将,不亚如铜墙铁壁一般,攻打番营甚为不易。罗通布置好了,传令点火。兵丁们吹顶头灰,摇晃火绳,将马尾巴上的干草点着了,那草上硫磺、松香等物一着,可了不得,马“唏哩哩”直叫。人有人言,兽有兽语。马不知是有人给他点着了,还疑惑身后边着火了,快跑吧。把四蹄蹬开,跑欢了如同风驰电掣一般,奔了番营。眨眼之间就到番营,那马真急,有壕沟,它亦往前窜,越过沟去,就进土围子。亦不管有没有鹿角栅、铁蒺藜,进了土围子,乱窜乱跑。番兵大乱,被马闯上,不是筋断,便是骨折。马碰上帐篷,帐篷就着,番营火光大作。
牧羊城上的兵丁望见番营火起,忙报与元帅。秦琼得报,喜悦已极,命四门的兵预备出城,攻打番营。原来秦琼在东西南北四面各预备三千精兵,各派战将三员,这时传令叫他们出城攻打番营。牧羊城四门开放,四面兵将杀出来,猛扑番营。这时候四面的小将见火马到了番营之内,火起营乱,亦都率兵,呐喊杀声,猛扑番营。番兵虽然众多,顾前不能顾后,顾里不能顾外,被唐兵杀入营内,只杀得人头滚滚,死尸纵横。多罗丞相与众都督、酋长保护着康王,由乱军之中逃走。这一阵杀得最烈!到了次日,番兵活的俱都逃尽,抛下的旗帜、刀枪、粮米等项不计其数。唐军二次又救火,之后大获全胜,重围已解。罗通派兵掩埋死尸,布置善后。秦琼在城中办事,罗通在城外办事,忙了两日方才完毕。
程咬金入城面见秦王,秦王因他回朝搬兵有功,好言安慰。程咬金向秦王问道:“千岁是愿早日回国,还是愿意将北国打服了再回国呢?”秦王说:“我国两路人马扫北,耗费国帑,孤哪能无功而还哪?”程咬金说:“只要臣往番营去见赤璧保康王,便能两国议和。我们班兵还朝,番王亦能年年进贡。”秦王问道:“计将安出?”程咬金将多罗女爱慕罗通的事向秦王如此恁般,详细说明。秦王大悦,说:“北国之女如此,孤可以指婚,叫他二人成为夫妇。”程咬金说:“千岁若能指婚,臣就能往见番王,从中撮合,当作媒人。”秦王说:“倘若番王拒绝,可伤了我国体面。”程咬金说:“北国的左车轮若在,两国的事还是争战不已,若是求婚,是向敌国示弱。如今左车轮已死,他国无良将,我国有战胜之余威,他们正然惧怕我们灭他,若是求婚,绝不能拒绝。”于是秦王就命他前往。
程咬金带了四个亲随,乘马出城,往番营而来。数十里路,眨眼可到。他到了营门,番兵问他做甚,程咬金说:“你快去回禀,就说有大唐福寿郡王程咬金要见你们国王。”番兵不敢怠慢,往里回禀。此时番王因为损兵折将,耗费钱粮,且没有成功,心中非常懊丧,又搭着军无战心,士无斗志,虽然传令往各处调兵,要与唐军决战,不过他不敢藐视唐军,知晓大唐有良将了。他与多罗丞相商议军国大事,多罗丞相主张不战,赤璧保康王惟恐唐军深入腹地,占据他的都城,不肯轻去,甚以为忧。这时得报程咬金求见,他忙命多罗丞相出迎。多罗丞相遵命,来到营门外,与程咬金彼此施礼,然后二人一同入营。到了牛皮大帐,程咬金与康王彼此施礼,然后落座,有人献上茶来。
吃茶已毕,赤璧保康王问道:“程千岁,你来见孤家,莫非是要我割地求和吗?”程咬金说:“我此次前来,并非要你割地求和。现在我国将帅士卒,对于贵国,是宁战不和,剩了一兵一将亦不能息战,欲得贵国土地才能回兵。但我见两国连年争战,彼此损兵折将,耗费钱粮,俱非好事;况且刀兵涂炭,水火之灾,你国的人民亦受不了啊!我今来见千岁,是欲两国息争,永远和好。”康王大悦,忙问道:“千岁,怎么个议和之法呢?”程咬金说:“贵国多罗丞相之女,武勇绝伦,素为我国将士所敬。我愿为媒,给我国的越国公罗通求婚。那罗通是当初威镇北平府罗艺之孙,中原名将罗成之子,现在唐天子驾前称臣,世袭越国公,就有无穷富贵。如今又当扫北二路元帅,立下大功。若能将多罗丞相之女许他为妻,两国便可议和。不知千岁意下如何?”康王说:“若是千岁为媒,孤便可指婚,这门亲事孤家应允了。”程咬金说:“婚事既允,但不知贵国怎么和议哪?”赤璧保康王说:“你们唐兵若能退出我国,孤年年进贡,岁岁称臣。”程咬金说:“贵国若能如此,我敢保我国能撤兵。”于是赤璧保康王就遣使随程咬金往牧羊城面见秦王,两国议和。
秦王在牧羊城见了来使,允许撤兵,两国定了个日期,在牧羊城盟誓。事毕,秦王就与秦叔宝、徐茂公等商议,班师还朝。惟有罗通回国之后,道路遥远,结婚不便,就命罗通在牧羊城与多罗女择吉日完婚。因为有秦王之命,罗通不敢违命。及至到了日子,拜堂成亲,入了洞房。罗通因多罗女为他坏了北国的事,杀了左车轮,不大满意,两个人言语不合,多罗女自愧,用剑自刎。有人将这事禀报秦王,秦王大怒,命人将罗通绑出去,开刀问斩。幸有秦琼等面见秦王苦苦哀求,算是以功折罪,免去官职,留他的越国公之爵,勒令还家。罗通高兴而来,扫兴而返。秦王将重办罗通的事遣使向赤璧保康王说明,赤璧保康王君臣亦闻多罗女之事,不能因为她死了再起战端。幸而无事,于是秦叔宝传令,起兵归国。赤璧保康王遣使敬送粮饷,直送出白良关方才无事。大唐兵将按站而行,得胜还朝。
非止一日,这天来到长安,大军扎下营寨,李渊命刘文静携带羊羔美酒、金银彩缎,犒赏三军。然后秦王引着众老少武将进城,往宫中面君。李渊论功受赏,大宴群臣,庆贺大功。自此,大唐的天下已归一统,所有从前盗名窃字,占据各州府的草寇尽行消灭。李渊暂息兵争,整顿内治,修麒麟阁,为功臣立金书铁券,正官阶,定学制,修刑法。官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三公之下,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侍为六省;以下为御史;再往下便是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宗正、太仆、廷尉、鸿胪、司农、少府,共为九等;再往下便是将作监、国子监;以下又有十四卫,二十八阶,尚有租庸调法等。大唐内治有法,国威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