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運年

甲寅 少陽司天 中運太宮 厥陰在泉 土齊木化 左尺不應

初氣大寒交(主厥陰,客少陰) 二氣春分交(主少陰,客太陰) 三氣小滿交(主少陽,客少陽) 四氣大暑交(主太陰,客陽明)障 五氣秋分(交主陽明,客太陽) 終氣小雪交(主太陽,客厥陰)

初運太寒交(主太角,客太宮) 二運春分後十三日交(主少徵,客少商) 三運芒種後十日交(主太宮,客太羽) 四運處暑後七日交(主少商,客少角) 終運立冬後四日交(主太羽,客太徵)

李子,三歲,痰喘痙厥,久治不效,勢已垂危。脈伏。

〔案〕觀其神色,系風邪鬱滯牢固,邪熾正虛之候也。

紫蘇(二錢) 廣木香(五分) 澤瀉(一錢) 乾薑(一錢) 鬱金(一錢) 淡豆豉(一錢) 薑汁(三匙)

〔釋〕此甲寅年穀雨前五日方也。土齊木化之年,又逢水歸土庫之月,加以太陰濕土主事,太陰之土不順承,而太陽之水欠健運,風邪無從得解,此邪之所以熾,正之所以虛也。幸有天運之少商,猶可借其金氣以泄土而生水,故用為此方之關鍵。其用胃藥者,應辰月也。

後三日換方。

〔案〕雪山朱子曰:內證稍平,但濕熱猶未清也。

陳佛手(五分) 乾葛(一錢) 澤瀉(一錢) 白茯苓(二錢) 大麥冬(一錢) 神麯(一錢) 砂仁(五分) 生薑皮(四分) 藕節(二錢)

〔釋〕二方皆有兼理陽明之意。蓋陽明屬戊土,乃月建之主氣,況與少商之金相配偶,而又與太陰之土為表裡,故亦為此證之樞紐。藕生水土之中,性能和心氣而散血,用其節以行血分之結滯,以脾胃俱兼統血氣也。又火為土母,藕節、神麯皆有火能生土之意,火以燥之,金以泄之,而濕熱有不平者乎!

程氏,卅四,妊娠便血。脈浮緩。

〔案〕當用助胃攝元、清肺壯水之劑。

通草(四兩) 北五味(一兩) 白芷(一兩) 大麥冬(二兩) 金櫻子(一兩) 神麯(二兩) 杜仲(二兩) 大砂仁(五錢) 姜皮(一錢) 醋和薑汁泛丸,每服三錢。

〔釋〕此甲寅年芒種後四日方也。土齊木化之年,木氣必弱,況少陽司天,又逢月建之已火,火勝則泄木之氣太甚,以弱木而生強火,火炎木燥,庚辛之金均受其爍。丸方借天運之少商、太羽以為金水相涵之本。蓋已火者,太陽之丙火也。太陽合肺氣而行周身之皮毛,所謂丙辛化水者是也,故方用通草為君。太陽之標熱合於心火,故兼用神麯為佐。其餘則固攝金水之味為多,既壯水以涵金,復清金以固水,皆所以防相火而攝胃經之血也。

尤氏,卅五,妊娠患熱病,醫以白虎等湯治之,忽然發厥。脈數濡。

〔案〕蓮峰李子曰:鬱熱上壅包絡,而肺經受鑠已甚也。

貝母(二錢) 香薷(一錢) 香附米(錢半) 廣木香(一錢) 木通(二錢) 燈心(一錢) 夏枯草(二錢) 車前子(錢半) 麥冬(錢半) 竹葉(十片)

〔釋〕此甲寅年大暑日方也。月建未土,天運太羽,客氣新換陽明。病起於少陽主令之時,相火鑠金已甚,故以保肺清金為主。陽明與月建之未土相為表裡,正可借為生金之用。至於天運之太羽,則前醫之白虎諸方已足滋之,無庸再復矣。

後三日換方。

淨銀花(四錢) 薤白(三錢) 車前子(二錢) 黃柏(二錢) 甘草節(一錢) 半夏(一錢) 遠志肉(一錢) 桑皮(二錢) 白荷花(一支)

〔釋〕方仍前意,但陽明之味較重於太陰者,陽明之氣交足也。荷花根出濕土,華於未月,已足為月建之引。而更有巧焉者,得水中之陽精,合天運之太羽,而色白屬金,卻又能保肺而清火,不但如遠志、黃柏而已。

後四日換方。

青皮(一錢) 大麥冬(五錢) 薤白(三錢) 鱉甲(三錢) 黃芩(二錢) 菖蒲根(二錢) 知母(二錢) 荷莖(五錢) 犀角(磨水三匙)

〔釋〕令雖久屬陽明,而病究起於少陽,故仍參用少陽之味,以補前醫所未及。至於用菖蒲、荷莖,兼顧月建之濕土,及天運之壬水,尤為細緻無遺。

又換方。

〔案〕此厥陰餘熱也,清之可矣。

醋炒白芍(二錢) 醋炒細生地(二錢) 白茯苓(二錢) 北五味(一錢) 炒山梔(二錢) 知母(二錢) 青皮(八分) 竹根(一錢) 燈心(三十寸)

〔釋〕此白露前三日方也。月建申金,天運少角,客氣仍屬陽明主事,前令之少陽移熱於厥陰已久,今因天運之少角感之而動也。然究系衰木余焰,亦不必重味剋制,只宜用清火之味,引以甘酸以和之、緩之而已矣。

吳姓,廿六,風邪外感日久,醫汗之不解,反致胸膈不寬,腹中便硬,遍身筋骨拘攣,醫又用承氣法下之,不效。脈數濡。

〔案〕濕熱固結三焦,以致營氣格絕而枯悶也。難矣哉!

大豆黃卷(四錢) 竹茹(三錢) 通草(五錢) 澤瀉(二錢) 淨銀花(三錢) 瓜蔞仁(二錢) 車前(三錢) 枳實(一錢)

〔案〕此甲寅年白露前六日方也。月建申金,天運初交少角,客氣陽明主事。此時客氣與月建相時,治法當以陽明為主固已,而少角為乙木,實管周身之筋脈,又前運之太羽失於滋養,則水氣不能滋木,不得不急用補干之法,使太羽之水氣流通無滯,而後乙木可條達,庚金可傳布也。 黑豆本屬水,又經水浸而生芽,勾萌甲坼,得水木相生之意,仲景薯蕷丸用之治虛勞風氣,理可推矣。

後三日換方。

〔案〕木氣少舒,金氣尚多壅滯。

藿香(三錢) 白芥子(二錢) 豬苓(二錢) 川鬱金(一錢) 葛根(二錢) 阿魏(二錢) 青皮(一錢) 枳實(二錢) 半夏(二錢)

〔釋〕純以開散陽明為主,只青皮兼有舒木之意。但月建將近酉金,亦須兼理,急用芥子以清辛金之痰,治法實為周密

後四日換方。

赤茯苓(二錢) 白茯苓(二錢) 木通(四錢) 木香(一錢) 瓜蔞皮(二錢) 宣木瓜(二錢) 神麯(二錢) 阿魏(二錢) 黑芝麻(一錢) 淨銀花(一錢)

〔釋〕此白露後一日方也。酉金為濕金,故白露亦稱濕令。況證本由於濕熱,自當以利濕為主。而降痰導滯、清理陽明,又為此時切要。但木通、木瓜,兼理少角耳。 木通藤蔓中空,形本乙木也。(徐霽山記。)

後三日換方。

〔案〕邪氣盤踞,陰分過虛,急脈緩收可也。

鮮首烏(五錢) 赤苓(三錢) 柏子仁(三錢) 枳實(二錢半) 藿香(二錢) 楂肉(二錢) 稻根(二兩) 煎湯代水,加薑汁三匙。

〔釋〕重用首烏、稻根滋金水二臟,因辛當月建,癸能化戊也。而柏仁、楂肉,又有火土相生之意。蓋久病枯悶之證,不能專用克伐故耳。

後四日換方。

〔案〕氣漸平復,但痰熱未清耳。

玄明粉(一錢) 牛膝(一錢) 白蘇子(一錢) 木香(一錢) 萊菔子(二錢,炒) 厚朴(一錢) 生山梔(二錢) 紅花(六分) 赤石脂(錢半)

〔釋〕用金水之味以盪滌中土之痰熱,又恐清降太過,致成虛怯,復用重鎮收攝之味以監之。佐以紅花,兼解血分之鬱滯。陽明固兼統血氣,而少角實為藏血之臟,此用紅花、石脂之義也。

曹氏,廿五,從五月起,嗽痰,嘔酸,飲食減少,瀉利血水。脈浮弦。

〔案〕此肝木侮脾,又兼膽經火鬱也。

代赭石(一錢) 熊膽(一錢) 桑白皮(二錢) 萸肉(二錢) 海螵蛸(三錢) 鬱金(三錢) 樗根皮(二錢) 香附(一錢) 杜仲(二錢) 焦白朮(二錢) 蘆根(二錢) 紋銀(二兩)

〔釋〕此甲寅年秋分前一日方也。月建酉金,天運少角,客氣將交太陽,土齊木化之年,土勝則剋水亦甚,水弱之人,遇火令而致病,遷延日久,少陽之火未得清理,又加少角之風木感之,是以金土均受其克。方用鎮靜肝膽、益金扶土,人所易知。而太陽之水,實為制火之源,重用海螵,佐以杜仲,用法之妙,不可方物。

後四日換方。

前方去樗皮、海螵、蘆根,加木瓜一錢,麥冬三錢,金石斛二錢,北五味一錢,南星八分,鮮生地錢半。

〔釋〕雖曰膽經有鬱火,而膽經非真有餘也。以水弱不足以相生相養耳。故前方有萸肉之酸,以助木火而固其氣,今復加五味以固水而斂木也。客氣雖換太陽,而前令之陽明尚未清理,故前用蘆根以清大腸,此用麥冬、南星以清胃腑。至於壯水以滋太陽,舒木以理少角,猶其易曉者耳。

後五日換方。

代赭石(二錢) 熊膽(一錢) 天南星(一錢) 陳皮(二錢) 山萸肉(二錢) 杜仲(二錢) 廣木香(一錢) 木瓜(二錢) 山茨菇(二錢) 蛤粉(二錢) 牡丹皮(二錢) 黃柏(二錢,醋炒) 北五味(一錢) 白芍(二錢,醋炒) 服七劑。

〔釋〕清酉金、壯陽水、斂木氣,大致與前方相似。

又換方。

〔案〕外象雖平,而腹痛下血未已,仍因土虛木浮之故。

白蘇子(三錢) 木瓜(三錢) 赤石脂(錢半) 半夏(二錢) 自然銅(二錢) 焦術(二錢) 嫩黃耆(二錢) 杜仲(二錢) 桑白皮(三錢) 服十劑。

〔釋〕此霜降前五日方也。天運少角,客氣太陽主事,太陽之氣上合辛金,金氣不降,水無從生,此重用蘇子、桑皮、杜仲之意也。然木氣猶浮,非石以壓之,金以鎮之,雖用木瓜不效。若徒視為散血止痢之用,猶淺之乎論醫者矣。

又換方

〔案〕木氣漸和,剋制之中當寓生扶之意,不法另起爐灶也。

香附米(二錢,土炒) 廣木香(一錢,土炒) 建神麯(二錢) 桑螵蛸(二錢) 海螵蛸(二錢) 自然銅(二錢) 爐甘石(一錢) 天南星(一錢) 桑白皮(二錢) 赤茯苓(二錢) 白石英(一錢) 絲瓜瓤(二錢,炙存性) 服十劑。

〔釋〕此霜降後六日方也。用法同前,甘石從戊土以燥濕而平木,石英降金氣以生壬水,桑螵固壬水以生乙木,海螵從太陽以和少角。一則以水弱之年,當乘太陽以滋水臟,一則以木衰之月,當用水氣以養木根也。大凡治病至後半場,即宜瞻前顧後,使元氣易復為要。按本年土齊木化,應見土氣滯重等證,然中元甲子,木為統運,甲寅流年,八白主事,於統運為死氣,故反覺木強土弱,即非土運太過諸歲比。吾師前後各證,俱無峻克中土之味,是真能審元運而立方者。沾沾於五運太過不及之說,猶為不善用經者也。

魯姓,四九,自夏季患三日瘧,醫用表散、寒涼、攻下諸方,食減體羸。脈洪大而澀。

〔案〕營衛不流,氣滯中下二焦,膈膜不透也。前用峻劑致傷中土,今且緩為清理,不能驟用攻擊矣。

木香(一錢) 車前子(錢半) 木通(三錢) 桑寄生(二錢) 楂肉(二錢) 大麥冬(三錢) 蒼朮(二錢) 生地炭(一錢) 砂仁(一錢) 炒山梔(一錢) 紅曲(錢半) 陳倉米(一撮) 竹瀝(三匙) 鮮蘆根(錢半)

〔釋〕此甲寅年霜降前一日方也。天運少角,客氣太陽主事。病恰起於陽明主令之時,今月建又臨戌土,故以陽明為主治之經。而少角之木與太陽之水,不能不兼理也。方用木通為君,戊土、乙木、壬水固已包舉無遺。更加臣佐之味,或推或挽,以開陽明之郁,則濕痰不攻自破矣,何必爭奇於一戰哉!

後五日換方。

〔案〕雲濤司馬子曰:金氣不清,不能生水,而水中之真陽不旺也。

桑白皮(二錢) 石菖蒲(一錢) 木香(一錢) 陳皮(一錢) 肉蓯蓉(一錢) 沙蒺藜(錢半) 茯苓(二錢) 藕節(錢半) 白蔻仁(一錢) 薑汁四匙和服。

〔釋〕蓯蓉、蒺藜,水中生陽,太陽之本體也。太陽之用,外合辛金,更佐以茯苓、蔻仁,而太陽之體用悉備。太陽之標熱合於心經,故復用石菖蒲、藕節以為使。然必取桑皮為君者何也?桑為箕星之精,木情而金性,色兼黃白,行於陽明胃腑,又能燥濕行水,乃戊土、乙木、壬水兼管之味也。蓋太陽之日光不透,總由陽明主氣,正值土旺用事耳。

後五日換方。

〔案〕霽山徐子曰:濕痰壅滯,宜清降之。

陳皮(一錢) 赤茯苓(二錢) 桑皮(二錢) 威靈仙(一錢) 黃柏(三錢) 大砂仁(二錢) 薤白(二錢) 澤蘭葉(一錢) 天冬(二錢) 鱉甲(二錢) 木通(一錢) 降香末(一錢)

〔釋〕營衛不流,本因痰涎阻滯。而痰涎實由濕熱而生。土齊木化之年,陽明主勝之疾,太陽寒水一時難起,熱何由清而痰何由祛乎!在地為土,在天為濕,土剋水,濕勝寒,是不可因水弱之年而不重去濕也。蓋正水宜滋,邪水宜卻,去邪即所以扶正,原自並行不悖耳。

前三方服後,飲食漸進,精神漸起,但瘧猶未已。

〔案〕胃火尚未全清,蓋陰分久虧,而土氣不能施養攝之功也。

生熟首烏(各二錢) 抱木茯神(二錢) 天花粉(二錢) 醋炙鱉甲(二錢) 土炒紅曲(錢半) 連心麥冬(二錢) 乾葛(一錢) 白扁豆(二錢) 橘紅(一錢) 半夏(一錢)

〔釋〕此立冬後五日方也。月建亥水,天運少徵,客氣仍屬太陽。此時主客氣運俱在水火二臟,然陽明卻為致病之由。胃火未清,則水火俱不能歸其部,故欲乘此陽水、陽火之令,以強腎而平胃,以腎為胃之關也。

後五日換方。

〔案〕郁痰未清,陰分久傷,須兼顧之。

赤白茯苓(各二錢) 生熟首烏(各二錢) 黃連(六分) 醋炙鱉甲(二錢) 生山梔(二錢) 西洋佛蘭參(一錢) 橘紅(二錢) 半夏(二錢) 常山(二錢) 當歸身(二錢) 水菖蒲根(三寸)

〔釋〕運氣如前,故仍以扶正滋陰為主,而以清火、利濕、卻痰為用。但客氣將近厥陰在泉之令,故早用黃連、鱉甲以迎而治之。兵法所謂半渡而擊之者也。

後五日換方。

黃連(一錢) 乾薑(八分) 蔓菁子(錢半) 塊茯苓(三錢) 杏仁(一錢) 半夏(二錢) 茶石斛(二錢) 西黨參(二錢半) 楂肉(一錢) 麥冬(三錢) 熟首烏(二錢) 鱉甲(三錢,醋煅)

〔釋〕此小雪日方也。厥陰之令新交,仍用黃連、鱉甲,宜矣!復用乾薑、楂肉,何也?以水木之令久行,今地氣又交厥陰,誠恐土氣受傷,致生他變,故借太徵之火氣,以為釜底之薪。況利濕行痰為治已久,賊寇既久,急需安撫,此間不容髮之會也。以上三方俱不離陽明之味者,以太徵屬戊,實胃中之陽火也。殷月峰記。

己未 太陰司天 中運少官 太陽在泉 木兼上化 左寸不應 太乙天符

初氣太寒交(主厥陰,客厥陰) 二氣春分交(主少陰,客少陰) 三氣小滿交(主少陽,客太陰) 四氣大暑交(主太陰,客少陽) 五氣秋分交(主陽明,客陽明) 終氣小雪交(主太陽,客太陽)

初運太寒交(主少角,客少宮) 二運春分後十三日交(主太徵,客太商) 三運芒種後十日交(主少宮,客少羽) 四運處暑後七日交(主太商,客太角) 終運立冬後四日交(主少羽,客少徵)

于姓,十六,咳嗽吐血,勞熱氣急,多汗。脈洪實。

〔案〕心包絡之火,下起於太陽,而上煽於陽明,當以治絡為主,亦須旁及二經。

浮小麥(五錢) 蘇梗節(五錢) 黃芩(三錢) 麥冬(錢半) 地骨皮(二錢) 女貞子(二錢) 茯神(二錢) 香附(錢半) 遠志肉(二錢) 淨棗仁(三錢) 木香(二錢) 青皮(一錢) 紅花炭(一錢) 甘草(一錢)

〔釋〕此己未年清明前三日方也。月建卯木,天運太商,客氣屬少陰君火,卯木本屬厥陰,因君火主令,故移熱於手厥陰,又少陰之火合於太陽之標熱,而天運之太商又屬陽明之燥土,燥、火、熱三者合併,煽於包絡之分,此火之所以盛也。其用蘇梗、木香者何也?太乙天符之歲,又逢火令,土氣滯重已極,若不早為平治,恐氣至司天之候壅極而潰,不可救藥矣。

前方服後,氣平汗止,血亦漸少,但虛熱未清。

〔案〕此心火證也。心為清虛之府,宜用清虛之味。

淨棗仁(四錢,炒研) 澤蘭葉(二錢) 赤芍(錢半) 紅花(一錢) 桑寄生(錢半) 陳佛手(六分) 青蒿(二錢) 赤豆(二錢) 紫蘇葉(二錢) 牡丹皮(二錢) 當歸(三錢) 防風(二錢) 綠豆粉(四錢) 側柏葉(錢半) 竹葉心(錢半) 飛面(二錢) 服八劑。

〔釋〕此穀雨前二日方也。運氣如前,但月建改屬辰土,厥陰卯木退令,故專以少陰為主。蓋包絡附於丁而非其正位也。用桑寄生、綠豆粉者,兼平太商也。用青蒿、竹葉,以少陽配少陰也。至用澤蘭、佛手、防風,亦預防太乙天符之意爾。

冬季復發。

〔案〕腎水不足以制心火,故當旺之時而反弱,反客為主之象。理當治少陰而兼舒太陰之滯。

柿蒂霜(三錢) 黑芝麻(三錢) 血竭(八分) 木香(一錢) 黑豆皮(二錢) 冬青子(三錢) 神麯(二錢) 白芍(二錢,醋焙) 側柏葉(一錢) 霜桑葉(二錢) 紫蘇(錢半,酒焙) 歸尾(二錢) 紫花地丁(一錢) 醋炙龜板(二錢) 服六劑。

〔釋〕此大雪後六日方也。太乙天符之歲,土氣反弱為強,況兼少徵之運,燥上而爟水,故雖值太陽在泉主事,而水氣終不能敵也。此時雖用滋水制火之味,其如土氣壅滯而水氣不能上行何!計惟有用木味以化土,用金味以泄土,溝澮既成,水道庶可流通耳。

婁氏,卅,乳疾醫治不效。脈浮洪有力。

〔案〕此疾初起之時,只解毒發汗足矣。今定須用舒肝發郁之劑,庶不致內潰耳。

銀花(四錢) 甘菊(二錢) 人中黃(三錢) 天花粉(二錢) 沒藥(二錢) 乳香(二錢) 鹿角尖(一錢,煅焦) 羚角尖(錢半,醋炒) 角針(一錢) 黃柏(一錢) 大麥冬(錢半) 大貝母(三錢) 麥芽(三錢) 川芎(二錢) 獨活(錢半) 陳酒半杯為引。服三劑後,若有微汗,銖兩可以少減。

〔釋〕此己未年清明前三日方也。月建卯木,天運太商,客氣少陰主事。方用卯木及太商之味,宜矣。其不用少陰而反用太陽者,何也?或謂此證本屬表邪,且地步亦在陽分;或謂太陽之標熱合於少陰,治太陽而少陰自在其中。愚意是固然矣,而更有進焉者,己未天符之歲,土強水弱,計都蔽塞太陽之光,故疏通水道為己未年治病通例,不以節氣拘也。

又換方。

〔案〕前只肝經之郁,今則宜兼胃經矣。仍用疏散法可也。

紫蘇梗(四錢) 皮硝(三錢) 紅花炭(二錢) 蘇木(四錢) 粉丹皮(二錢) 連翹(二錢) 大貝母(四錢) 橘核(三錢,炒杵) 紫厚朴(三錢,米泔水浸炒) 蓮房(四錢,酒焙) 人中黃(四錢) 服三劑後,加青皮二錢,青木香錢半,朴硝一錢,再服三劑。

〔釋〕此清明後十日方也。天運地氣如前,但月建改屬辰土,與天運之少商相比。故方內用胃藥較重,亦以乳房為陽明之分野也。然君主之味仍在太陽,益見土運貴人之歲,當以疏通太陽、配合太陰為要。至於客氣少陰,前因重在散表,故未理及,今表邪稍解,自宜急用丹皮、連翹以平丁火也。

陳氏,廿七,血崩,腰疼虛熱,忡怔不眠,神疲食少,服養榮湯及歸脾湯十餘劑不效。脈虛浮而芤。

〔案〕脾氣為生化之主,布胃經而行遍身之血脈者也。因火炎,故脾燥,其實亦由水不能制火之故。蓋衝任之根蒂不攝也,當用丸調之。

白茯苓(六兩,用黃柏煎汁,浸三日夜,取出曬乾研末) 五花龍骨(四兩) 阿膠(三兩,蠣粉炒成珠) 白芍(三兩) 黃芩(三兩) 枳殼(二兩) 種白朮(三兩,土炒) 益母膏(四兩) 神麯(二兩) 卷柏(二兩) 白歸身(四兩,酒炒) 桑寄生(三兩) 李根白皮(三兩) 炙甘草(四兩) 用豬腰子二三對煎汁濾過,和蜜煉丸,每服五錢,淡鹽湯下。

〔釋〕此己未年立夏前四日方也。月建將交巳火,天運太商,客氣少陰,而丸料服時較久,自當以司天為主,況土運天符之歲,土滯水衰,人同此理。而此證因水不制火,是以衝任不固,以致血崩。血崩之後,水氣愈弱,火氣愈浮,並土氣之根亦不固矣。方用黃柏、制茯苓以滋太商之燥火。佐以固水之味,以安將來之巳火。至土氣雖弱,究系天符所在,易於起復,故用甘溫以補之,仍用苦泄以疏之,並用甲木以化己土,使得安其順承之性,乃不至有意外之虞。至於少陰之火,方內壯水之味原可制伏,而心氣不足之人,又當培養,故重用歸身、龍骨,第使上下相交,水火相濟,不致妄行飛越而已。

鄒姓,卅三,久患房勞,咳嗽陰虛,腰脊疼痛,氣急多汗。脈浮洪有力。

〔案〕陽明、少陰二火相爍,故肺俞不清也。

大麥冬(六錢,連心) 連翹心(一錢) 桔梗(二錢) 苡仁(三錢) 竹葉心(錢半) 沙苑蒺藜(二錢) 黑豆皮(三錢) 黑芝麻(二錢,去油) 女貞子(三錢) 苦楝子(一錢) 胡桃肉(錢半) 浮小麥(一撮)

〔釋〕此己未清明後十日方也。客氣少陰主事,月建與天運俱在陽明。陽明者,二火合併之區也;又有少陰之君火同惡相濟,此肺金之所以受灼也。方用壯水之味,以制火而涵金,人所易曉,惟用少陽之味,以配少陰而和其氣,兼寓用甲化己之意,以防太乙貴人之禍,則有神妙不測之機在焉,讀者詳之。

又換方。

〔案〕當丁火主令之時,而乙木不足以生之,由壬水不能生乙木也。壬水泛,故庚金虧;庚金虧,則愈不能生壬水,而壬水反欺之。其理如環也。學此者最宜留心於子母顛倒、主客凌駕之處。

知母(四錢,土炒) 丹參(三錢) 茺蔚子(三錢) 菟絲子(二錢) 麥冬(五錢,土拌熏) 黑料豆(六錢,炒) 茯神(四錢) 白芍(二錢) 金石斛(三錢) 炙草(二錢) 扁豆(二錢半,土炒) 女貞子(四錢) 燈心(三十寸) 一劑,分早晚服,服八劑。

〔釋〕此小暑前五日方也。月建午火,天運少羽,客氣正當太陰之令,丁火為土母,壬水為土妻,而庚又為土子,皆貴人一家眷屬也。調和貴人最難,既不敢克,又不可補,惟有略用穀類炒香以悅之,兼養其眷屬以安之,庶幾不冒犯貴人,而水火可潛歸其度耳。然少羽屬癸水,實貴人之所惡也,故用戊土以化之,使歸併於丁火,為生土之用,則不患其凌駕矣。金生水者也,乃水上泛而金反沉,此之謂子母顛倒。火土為此證之病,而反居主位,水為此證之藥,而反居客位。居主位者不宜直折,居客位者不便援引,此之謂主客凌駕。此時欲求調和於主客之間者,舍庚金無從也。

又換方。

〔案〕肺火正盛之時,腎火亦隨之而起,心火不下交,肝火不上養,當仍用前方加麥冬(如前制,共六錢) 制首烏(三錢,土炒) 白及(二錢,酒蒸三次) 丹皮(一錢) 金狗脊(三錢) 白扁豆(如前炒,共五錢) 枸杞子(三錢) 燈心用(五分) 再服八劑。

〔釋〕此小暑後五日方也。月建換交未土,併入太陰貴人為一氣。太陰固應濕土,而手太陰濕金之氣亦感之而起,故兼理之。其法不外導金以生水而已。

又換方。

〔案〕雲濤司馬子曰:先生嘗與馥等論此證矣:如孤軍將潰,四面楚歌,計惟有靜以鎮之,或可轉客為主。今幸中央一軍尚未騷動,其西北兩軍譁囂少戢,亦此六十日內安撫之力耳,未足恃也。愚於先生之大法不敢移易,今准而用之。(湯批:此證五臟皆虛,惟土髒得太乙天符之助,故中宮稍覺安靜耳。)

貝母(二錢,酒焙) 制首烏(四錢) 龜板(四錢,用醋洗薰) 紅花(一錢) 薤白(二錢) 金石斛(錢半) 黑山梔(錢半) 茯神(三錢) 芡實(四錢) 女貞子(三錢) 枯荷蒂(四個) 白朮(二錢,土炒) 桔梗(二錢) 黑料豆(四錢,鹽水洗,炒) 絲瓜花蒂(二錢) 燈心(三分) 旱蓮草根(一錢)

〔釋〕此大暑前五日方也。論時當以火土二臟為主治,而論證則以金水二臟為切要。今云西北兩軍少戢,則金水稍有根基矣,借濕土之氣以生金而壯水,亦自然之理也。

後五日換方。

〔案〕宜去浮蕩之火,而存真實之火,亦大法也。小子識之。

胡桃肉(搗拌) 益智仁(同炒。各四錢) 炙甘草(三錢) 枸杞子(三錢,土炒) 女貞子(三錢) 黃芩(二錢) 茯苓(二錢) 冬葵子(二錢,炒杵) 益母草(二錢,酒炒) 苡仁(錢半) 鉤藤(三錢,蜜炙) 黑豆皮(二錢) 覆盆子(一錢,糯米汁炒) 黃柏(二錢,鹽水焙) 雞內金(四個,四為金數也。自記) 服六劑。

〔釋〕客氣換交少陽,若在他手,第見其形證脈象,而不能參透氣運之理,則必純用清涼以戕其生火者,皆必由丁火以發其機。況酉金屬肺,又為心舍,故方內多用滋降心火之味為主,而以平木火、清燥火之味為用。 大凡肺腎虛燥之證,最難調治,況此證實由房勞過度而起。腎水乾枯,虛陽上越,非我師之識力過人,其能閱半載而起沉疴乎?至用方之理法,旁見側出,圓通周密,有不能刻舟求劍者。讀者合前後而熟玩之,苟有會心,軒岐經旨,庶不絕於人間耳。

朱姓,卅四,腹脹氣喘,發熱咽痛。脈浮緊。

〔案〕此濕金之浮火因濕土之氣蒸之而起也。

白芷(一錢) 防風(一錢) 半夏曲(二錢) 山豆根(一錢) 紅曲(二錢,土炒) 神麯(二錢) 青蒿珠(錢半) 白茯苓(一錢) 鬱金(錢半) 枳實(錢半) 炙甘草(一錢) 浮小麥(一錢) 薤白(錢半)

〔釋〕此己未年寒露前四日方也。濕土天符之歲,本應上半年司天之氣,今因酉金月建應手太陰,故謂之濕金之令。天運更逢太角,甲木相火上蒸,客氣之陽明亦因而生火。甲木與己土為夫婦,陽明又與脾土相表裡,此濕土之氣所以起也。濕土上蒸,而肺金壅滯,此脹與喘之所由來也。方用手足陽明之藥,兼清手足太陰之氣,而復以半夏、青蒿疏理太角,有不應手立愈者乎。

陸姓,四二,從秋季起,腰疼筋痛,胸膈不寬,醫誤用寒峻藥,致中氣下陷,津液枯竭,脈細如絲,奄奄待斃。殷月峰用補中益氣法,倍當歸,加杜仲、柏子仁、首烏、五味子,十餘劑,脈氣稍起,飲食少進,但腰疼筋痛,日久不除。

〔案〕土衰金鬱之疾,而此時莫要於補陽明之土。何也?胃與大腸相吐納,而亦與肺金相貫注也。況陽土順則陰土順,陰金亦順矣。(湯批:天符歲會已屬強弩之末。盛於上者,必虛於下。故下平歲間有土衰之疾。學者宜潛玩焉。)

白扁豆(四兩,土炒) 苡仁(三兩,炒) 雞內金(一兩,炒香) 蘇梗(兩半) 肉蓯蓉(兩半) 蒼朮(二兩) 廣木香(兩半) 麥冬(二兩,炒) 麻仁(二兩)

共為細末,沸水沖服。

〔釋〕此己未年大雪後六日方也。月建子水,天運少徵,客氣太陽主事,而病卻起於陽明主令之時。病在陽明,日久不瘥,以致胃氣虧弱,不能輸轉,而旁及於金土二臟,故此方惟以助運陽明為主。其於水火二臟從略者,非惟前方屢用當歸、杜仲、首烏、柏仁、五味,亦以防運氣之過盛,或致鑠金而濘土也。

金運年

乙卯 陽明司天 中運少商 少陰在泉 火兼金化 兩寸不應 天符

初氣大寒交(主厥陰,客太陰) 二氣春分交(主少陰,客少陽) 三氣小滿交(主少陽,客陽明) 四氣大暑交(主太陰,客太陽)

五氣秋分交(主陽明,客厥陰) 終氣小雪交(主太陽,客少陰)

初運大寒交(主太角,客少商) 二運春分後十三日交(主少徵,客太羽) 三運芒種後十日交(主太宮,客少角) 四運處暑後七日交(主少商,客太徵) 終運立冬後四日交(主太羽,客少宮)

葛妻,廿六,頭暈,脅痛,飲食減少,月候不調。脈弦細。

〔案〕木強金弱,當以扶金為要。

澤瀉(二錢) 冬瓜子(二錢) 牡丹皮(一錢) 紅花(一錢) 杜仲(一錢) 當歸身(一錢) 葛根(一錢) 薏苡仁(二錢) 萱花(一錢) 馬齒莧(錢半) 服十劑。

〔釋〕此乙卯年雨水前五日方也。月建寅木,天運少商,乙年客氣逆行三度(湯批:乙庚內辛之歲,天氣逆行一度。注見圖解)。初氣當屬陽明,火兼金化之年,火氣勝而金氣弱,不宜扶益寅木,致助相火而奪君權也。少商屬辛金,陽明屬庚金,但云扶金,而庚辛俱在其中矣。 或問:此方多用陽明,及用苦溫以助心,吾知之矣。其右寸正應少商,歲在北政,本當不應,今見弦細,肺受鑠也,何未見養肺之味乎?曰:澤瀉色白,味甘,《易》云:兌為澤。兌者,陰金也。經云:能行水上,言能行在下之水,使之上交於肺,而復瀉之使下也。又云:益氣面生光,非金水相生之義乎?與冬瓜子同用,以金水制木火也,非少商而何?

又換方。

〔案〕此時卻以調陰為要。

白芍 雲苓(各二錢,俱用青荷葉包蒸) 黃芩(二錢) 木香(五分) 貝母(一錢) 丹皮(一錢,醋炒) 益智仁(一錢) 金櫻子(錢半) 當歸身(一錢,酒炒) 女貞子(錢半,黃連水炒) 服十二劑。

〔釋〕此夏至後十日方也。天運少角,客氣逆行,屬太陰主事。火兼金化之年,月建又逢午火,火盛土焦,法莫善於導火以生土。至於平少角以殺火勢,固金氣以防火焰,其法尤密。

嚴婦,廿七,休息血痢,日久不愈。脈寸關數濡。

〔案〕甲屬陽而乙屬陰,下宜固而上宜清。

茯苓皮(三兩,土炒) 萸肉(一兩) 洋肉果(五錢,麵煨) 黃芩(二兩) 秦皮(二兩) 白蒺藜(一兩) 當歸尾(二兩,酒炒) 粟殼(一兩) 天花粉(一兩) 地榆(二兩) 木香(八錢) 青蒿珠(一兩) 血餘炭(五錢) 膽星(五錢) 共為細末,滾水沖服。

〔釋〕此乙卯年春分後六日方也。月建卯木,客氣少陽主事。火兼金化之年,木火乘時之令,用花粉、蒺藜以助金色是已。其不壯水以制火,而反用茯苓皮以泄之者,恐雷龍之火得水而愈熾也。復用肉果收相火於釜底,而導以生土。火既生土,則不復剋金,相安其位,則權歸於君矣。

吳姓,三十,咳嗽舊疾舉發。脈虛數。(注:兩寸不沉,火鑠金也。)

〔案〕蓮峰李子曰:固屬陰虛之疾,然此時卻以清降為宜。

麥冬(三錢) 木通(二錢) 馬兜鈴(錢半) 北沙參(一錢) 天冬(錢半) 鬱金(四錢) 山萸肉(二錢) 降香末(二錢) 黃柏(一錢) 服五劑後,加桑皮二錢、黑芝麻二錢、紅花八分,再服四劑。

〔釋〕此乙卯年小滿後九日方也。月建巳火,天運太羽,客氣逆行,太陰主事。巳火者,太陽丙火也。太羽者,太陽寒水也。合於太陰之濕金,丙辛所以化也。然而濕土究不容略,故用降香以舒之,用萸肉以配之。甲己合而土化成矣。

戈姓,廿九,腰痛,頭痛,惡寒發熱,胸膈不寬。脈浮緊,兩寸不應。(注:歲氣也。)

〔案〕此時令之氣感於皮毛也。

淡豆豉(三錢) 川鬱金(錢半) 防風(一錢) 羌活(一錢) 獨活(一錢) 澤瀉(二錢) 金銀花(錢半) 建神麯(三錢) 蒼朮(一錢) 枳殼(一錢)

〔釋〕此乙卯年小暑後三日方也。月建未土,天運少角,客氣逆行,太陰主事。方用太陽以配太陰,因邪氣初感,從皮毛而入也。用防風而益以二活,風能勝濕,香能舒脾也。且少角屬風木,借木氣以疏土,卻合形證之宜。非若世醫不問運氣,不講配合,而概用之者也。

後二日換方。

〔案〕靈山王子曰:天氣鬱蒸,土氣不舒,感於濕熱者多矣。用前方去蒼朮、獨活,加赤苓一錢、黃柏一錢,再服二劑。

〔釋〕此初起之證,不甚犯手,似與集中不類,載此以備一格,欲人知淺近之中,卻有深意也。

羅姓,三十,發熱頭疼,飽悶不食,醫治十餘日不退。脈澀濡。

〔案〕此由積熱生濕,中焦不舒之故耳。當先用和胃法。(湯批:乙為金運,卯年陽明司天,於經為天符,金氣不應過弱,但此年逆行三度,司天不當其位,不得與他年天符同。按集中本年方藥,皆寓抑火扶金之意可見。學者於陰年逆行,當互觀而參考之,不可拘定太過、不及、天符、歲會之說也。)

川芎(錢半) 葛根(一錢) 廣木香(一錢) 紫蘇梗(一錢) 赤芍(一錢) 豬苓(錢半) 寒食麵(三錢) 陳倉米(一勺) 澤瀉(錢半) 藿香(一錢)

〔釋〕此乙卯年小暑後五日方也。斯時月建、客氣俱在濕土,濕土過滯,而燥土不得施其輸轉之力。故藥以利濕和陽為主,其不用少角之味者,因前醫屢用風燥故也。

後五日換方。

〔案〕胃陽少舒,但濕熱未除耳。

皮硝(一錢) 鶴蝨(錢半) 石菖蒲(錢半) 車前子(錢半) 砂仁(錢半) 神麯(錢半) 夏枯草(一錢) 製半夏(一錢) 連翹(二錢) 黃芩(二錢) 炒山梔(錢半) 廣木香(一錢) 木通(錢半)(湯批:戈、羅二證同感太陰之氣,戈方用木勝濕,羅方和陽泄陰,亦以前證系初感在表,後證因循入里也。)

〔釋〕五日之後方交太陽,而來氣有餘,往往未至而至,故首用鹹寒之味,以助金水而清濕熱。且火兼金化之年,又值氣交之分,自當以扶金降入為主。然心氣不清,太陽之標熱將挾以鑠金,故預用菖蒲、連翹以散其鬱。方甚平淡,而意理精深,讀者詳之。

王翁,五三,素患陽虛,偶染間日瘧疾,熱重寒輕,氣急不寐。

生地(二錢) 黃芩(三錢) 當歸尾(三錢) 牡丹皮(一錢,土炒) 黃柏(二錢) 白芍(二錢)

〔釋〕此乙卯年立秋前二日方也。月建當未申之交,天運少角,客氣太陽主事。肺金本弱之人,火兼金化之歲,風助火威之運,溽暑火炎之月,欲借太陽之氣而滋降之,又恐誤用寒涼,以致陽氣愈陷。若誤用發散風燥之味,反或煽動木火,其禍可勝言哉!方用滋陰降火以除標熱,而太陽之本寒,妙在用本地風光之法,即用歸尾助心以散之,從標治本。神化之技,不可方物。

餘子,十五,痰喘氣結。脈微細。

〔案〕雪山朱子曰:金水少相涵之妙也。

薤白(三錢) 青皮(一錢) 大麥冬(錢半) 白蘇子(一錢) 桔梗(一錢) 瓜蔞仁(二錢) 炒梔(一錢) 車前子(二錢) 黃芩(錢半) 降香(一錢) 寒食麵(三錢) 蔥白(三莖)

〔釋〕此乙卯年立秋後六日方也。火兼金化之年,又值申金尚未出伏,金受火刑已久,更有天運之少角助火之威,而太陽之寒水不能上通於肺,只見其標熱而已,方惟有滋助庚金以降火氣,開散辛金以通水氣,更用青皮以平少角,使不得助火之威。蓋金清水平,則肺氣自暢,清肅令行,火降而痰消矣。

徐氏,十九,四肢無力,頭昏咽痛,飲食不納。脈細數無力。

〔案〕此血虛脾倦之象。

當歸尾(三錢) 川芎(一錢) 黑山梔(二錢) 蒼耳子(一錢) 肉蓯蓉(一錢) 白芷(一錢) 北沙參(錢半) 牛子(一錢) 山萸肉(一錢) 防風(四分) 芙蓉葉(六片) 橘葉(六片)

〔釋〕此乙卯年霜降前一日方也。天運太徵,客氣厥陰主事。火強金弱之年,又逢客氣之風木煽之,故火不安於釜底而上越,此脾之所以失養,而血之所以不旺也。方用芎、歸以助血,而以黑梔、蓉葉清血分之燥火,白芷、蒼耳從庚金以制木,沙參、牛子、橘葉保辛金而清浮火,卻用蓯蓉、萸肉從火氣而斂之於釜底,少用防風引之,導以生土,而殺其刑金之勢,此即術家貪生忘克之義也。吾師於百家之說,無不該通,小子解釋方意,其猶為蠡測也夫! 按芙蓉葉稟秋金之氣,而性體柔滑,故能涼血潤燥,卻不似生地之沉寒,有妨脾土,因世俗不入煎方,故特表之。(徐霽山記)

殷妻,卅,血崩昏暈。脈亂無紀。

〔案〕此濕鬱日久而生熱,熱入血室,無統之故也。今只治其標耳。

延胡索(二錢) 玄參(二錢) 血餘炭(三錢) 歸尾(三錢) 生地炭(四錢) 白芍(三錢) 加醋(三錢,同煎。)

〔釋〕此乙卯年大暑後七日方也。月建未土,天運少角,客氣太陽主事。方用心、肝、脾三經之藥以治血分。未土及少角已到,何獨不理太陽耶?蓋以太陽之標熱合於心經,心經之藥原因太陽而設。況玄參味鹹色黑,實為癸水之主藥,而壬水可以類相從。其不直折太陽者,清散與滲利,皆不便用於血崩之候也。

前方服後,血下差少,神亦稍清。

〔案〕濕熱猶未清也。

莪朮(一錢) 白朮(一錢) 細生地(三錢) 紅花炭(錢半) 蒼朮(一錢) 赤苓(一錢) 炒山梔(一錢) 天花粉(一錢) 貝母(一錢) 黃芩(二錢) 旱蓮草(二錢)

〔釋〕此立秋前二日方也。月建將近申金,原宜預理陽明,況火強金弱之年,又值火炎金伏之月,非運土消積、利水調肝,何能使金氣澄淨,躍然而出於治哉!

後四日換方。

浮小麥(一錢) 黑山梔(錢半) 青黛(一錢) 黃柏(一錢,酒炒) 海螵蛸(一錢) 荊芥穗(一錢) 瞿麥(一錢) 貝母(一錢) 土槿皮(一錢) 紅花(一錢,炒炭) 雲苓(一錢) 芝麻荄(一錢,炒炭)

〔釋〕前方利水之味,不過兼走膀胱,此則專以寒水為主者,血分三經稍平,故可治其本也。余則金土為輔,而旁及於少角者耳。

後四日換方。

〔案〕脈象稍平,可兼用攝陰之品,以清其流。

大麥冬(二錢) 川貝母(錢半) 白芍(一錢) 黃連(八分) 菟絲子(二錢) 桑白皮(錢半) 黃芩(三錢) 杜仲(二錢) 芡實殼(錢半) 白蠶繭(一錢) 鬱金(一錢) 胭脂(一錢,燒存性) 紅柬紙(一尺,燒) 服七劑後用八珍湯去人參、甘草,加黑豆、首烏、黃連,再服十劑。

〔釋〕此方不出前意,但藥物生動,故取效較捷。 治病有先標後本,先本後標者,又有前後治本、中間治標,前後治標、中間治本者。如此證,先治標,繼治本,未復標本兼治。總之,胸有靈樞,故所向如意。拘泥於小家方書,動云急則治其標,吾恐其尚未識本之所在也。

俞妻,卅五,痰火舊疾舉發。脈沉數。

〔案〕靈山王子曰:土為水之垣而已,非甲不化。當以清木疏土為主。

五倍子(一兩) 龍膽草(一兩,酒炒) 青皮(一兩) 白芍(一兩,醋炒) 川楝子(一兩,酒炒) 石菖蒲(一兩) 槐花(一兩) 砂仁(一面) 白茯苓(一兩) 廣木香(一兩) 姜皮(一兩) 膽星(六錢) 天南星(四錢) 蜜丸,每服四錢,隨意下。

〔釋〕此乙卯年大寒前六日方也。丸方久服,自宜以來歲丙辰之運氣為主。丙辰系太陽寒水司天,逆行三度,初氣即交,而天運又起於太羽,水氣過重,則木氣漂泊無依,況水齊土化之年,水氣盛而土氣衰,將來寅建之甲木何所倚著乎?計惟有藉殘臘之醜土,以立其基,兼舒甲木之氣。根株既安,則水氣翻為養木之原矣。 從來治病,貴明乎一定之理。至於藥味之配合,惟在即其理而會意。即如此證,病情脈象瞭如指掌,果能審乎氣化之衰旺,即別立一方,何嘗不效。然非平日有格致之功者,終不能頭頭是道也。

庚申 少陽司天 中運太商 厥陰在泉 金齊火化 右寸不應

初氣大寒交(主厥陰,客少陰) 二氣秋分交(主少陰,客太陰)

三氣小滿交(主少陽,客少陽) 四氣大暑交(主太陰,客陽明)

五氣秋分交(主陽明,客太陽) 終氣小雪交(主太陽,客厥陰)

初運大寒交(主少角,客太商) 二運春分後十三日交(主太徽,客少羽) 三運芒種後十日交(主少宮,客太角) 四運處暑後七日交(主太商,客少徵) 終運立冬後四日交(主少羽,客太宮)

蔣姓,十七,傷力吐血,時時舉發,發則氣急心疼。脈數大而虛。

〔案〕陰火鑠極,法當培陰以長陽,此常治法也。若暫治,則宜培土以伸木,木旺而土返其宅矣。

當歸身(三錢,土炒) 敗龜板(六錢,土煅) 白芍(三錢,醋炒) 青蒿(二錢) 砂仁(錢半) 茯苓(三錢,黃連水浸,炒) 佛手(八分) 連翹(二錢) 山羊血(一錢) 鉤藤鉤(錢半) 炒梔(二錢) 硃砂(五分) 遠志肉(三錢) 竹葉心為引。服七劑。

〔釋〕此庚申年立春後三日方也。月建寅木,天運太商,客氣逆行三度,初氣屬少陽主事,但金齊火化之年,金氣強而木火弱,制木太甚,則木不能生火,火弱則心氣不足,而土失所養。且真火少力之人,反多虛火上炎之勢。蓋庚金實陽明之燥火,寅木屬少陽之甲膽也,木火之根不固,而標火愈覺浮蕩。標火寧,則土自培而木自伸矣。

又換方。

〔案〕此時宜降氣以行脈也。

川芎(八分) 紅花(五分) 白殭蠶(二錢) 降香末(一錢) 沉香(六分) 歸身(二錢) 細生地(三錢) 紫蘇梗(二錢) 澤瀉(二錢) 澤蘭(二錢) 金銀花(二錢) 桔梗(二錢) 服八劑。

〔釋〕此雨水前一日方也。陽明之燥火上逆,而少陰氣弱之人每為所挾而生焰。經所謂氣有餘則侮所不勝之義也。火上浮而己土失養,即不能與甲相配,故土滯而脈亦俱滯。氣即火也,燥金之所化也。脈即血也,心火之所主也。氣不降則金盛而木受其制,木受制則不能生心血,而脈終不濡。原文「以」字宜玩。蓋降之於下,使為釜底之薪,則土得其養,自能蒸氣化血以行於百脈,此即甲己從化之意也。

王女,八歲,胸腹疼痛,服藥不效。

〔案〕今歲少陽司天,支幹皆屬陽明,必多胃滿中癃,目赤耳聾,或大腸燥結傷陰等證。然亦須參之以各節所運之氣,與人事致病之因。如此證,卻由去冬之愆陽伏陰,以致少陽不得遷正而遂其生髮之氣也,可用和解法。

附子(八分,黃連水炒) 焦楂肉(二錢) 神麯(二錢) 木通(一錢) 廣木香(一錢) 宣木瓜(一錢) 烏藥(一錢) 桔梗(錢半) 車前子(一錢) 茵陳(一錢) 白芍(二錢) 服三劑。

〔釋〕此庚申年立春後二日方也。去年己未為太乙天符,太陰司天之氣有餘而不退位,加以前冬太陽在泉之令,陽氣愆伏,故今歲少陽不得遷正。木火之氣既微,而中運強金亦為濕土所束,而不能施其轉輸之力。依經施治,當折舊司天之餘以退之。故方以助陽為主,而以疏土去濕為輔。蓋寒濕去則強金自運,陽氣勝而弱火亦起矣。此成功所以易如反掌也。

瞿姓,廿七,從客冬起,偶因心思鬱結,咳痰常帶血珠,面部天庭冷如冰鐵,不知痛癢,兼之耳聾。脈浮無神。

〔案〕陽水不舒,不能生火,而無根之火失所統攝也。

桑白皮(二錢) 海螵蛸(二錢) 白芍(二錢) 白朮(二錢) 白茯苓(二錢) 遠志肉(三錢) 砂仁(二錢,土炒) 香附(二錢,醋炙) 辛夷仁(錢半,去皮毛) 硃砂(三分) 側柏葉為引。服五劑。

〔釋〕此庚申年雨水日方也。病起於客冬太陽主令之時,本寒之氣未足於下,標熱之氣浮泛於上,是以陽木失養,而本年金齊火化,真火微弱。故方用桑皮、辛夷之類以平金,而用香砂、遠志以扶火。蓋金氣平則甲木條暢,火氣盛則脾土滋長,甲與己合同而化矣。

又換方。

〔案〕心經陽體而陰用,腎經陰體而陽用。陽主施而陰主攝,此證乃陰侮陽而陽乘陰之象。

抱木茯神(六兩) 蓮肉(四兩,連心) 白芍(三兩) 連翹(二兩,連心) 五加皮(二兩) 黑芝麻(三兩) 木通(一兩) 桔梗(兩半中) 生地(二兩,熏脆) 紫蘇梗(二兩) 川芎(二兩) 秦艽(兩半) 用燈心(三錢)、浮小麥(三合),煎湯和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錢,燈心湯下。

〔釋〕此清明前四日方也。病從郁思而起,本年又屬心弱之年。此時氣屬太陰,而火母不足以相養;運當少羽,而心妻不足以相配。將來月建辰土,實為心腎之關鍵,而又為手足太陰之門戶。故丸用心、腎、脾、胃四臟之藥配合成方,升降補瀉確合機宜,所以用力少而成功多也。

金女,四歲,痘瘡發熱,毒閉不出。

〔案〕陽明之火罩住肺經,而不得舒暢也。

青皮(二錢) 青蒿(一錢) 青木香(一錢) 當歸尾(三錢) 紅花(八分) 枳實(一錢) 瓜蔞殼(一個) 桑白皮(二錢) 青黛(八分) 砂仁(八分) 楂肉(二錢) 引用竹瀝三匙,服一劑後加熟軍錢半。

〔釋〕此庚申年春分日方也。月建卯木,天運太商,客氣初交太陰。金強火弱之年,木氣多郁,是以不能疏土,而太商亦患其頑梗,太陰亦嫌其濡滯也。且痘證當兼以納音為用,庚申為石榴之木,秋金重疊,惟榴結實而不損,是為金中之木月。當仲春榴木初萌,宜借卯氣以引之,故方以達木為主,而以清金疏土為用。至於用苦溫以助心,則兼乎中運,納音而為之者也。(湯批:大凡痘證,俱感元運而發。此時系六白乾金分司,故陽明之證居多。後世痘疹家或主涼瀉,或主攻毒,或主溫補,或主燥脾。然驪珠未探,總為紛紛鱗甲也。)

後一日換方。

〔案〕琴溪沈子曰:此時胃經之濕滯稍輕,只心經之火未透也,宜用清心之味以佐治之。

丹皮(二錢) 連翹(二錢,連心) 當歸尾(三錢) 甘菊花(錢半) 楂肉(二錢) 枳實(錢二) 荊芥穗(一錢) 金銀花(一錢) 青皮(錢二) 蘇木(一錢) 廣木香(一錢) 條黃芩(二錢) 木耳(五錢) 熟軍(三錢) 蘆筍尖(二錢) 茅針肉(一錢) 紫花地丁(一錢) 當門子(一分) 當門子系通脈舒氣之味,此出乎前人範圍之外,而以意用之者也。熟軍宜相勢而用,如一服後得大便二次,即宜去之,余照原方再服一劑。

〔釋〕此方以心經為主,苦溫固所以助心,清涼亦所以安心也。蓋君火不足之年,陽明之燥火反有上忤心君之勢,故兼用辛涼以平金。至於達木疏土,猶仍前方之意云耳。

後一日換方。

〔案〕琴溪子曰:腠理猶有未透處。大凡此證有一點未透,終要清理,免致後患。故前方破格用麝,亦因乎天地之氣運而為之也。

丹參(二錢) 赤芍(錢半) 槐花(錢半) 紫花地丁(二錢) 青皮(三錢) 枳殼(二錢) 川芎(一錢) 抱木茯神(二錢) 神麯(二錢) 薄荷(三錢) 澤蘭葉(一錢) 金銀花(三錢) 蟬衣(錢半) 竹瀝(三匙) 當門子(一分) 用白絲綿二大塊、燈心三分、桃蕊二錢、杏蕊二錢,煎湯代水。用桃杏蕊者,取其得春氣之先耳。服一劑後頭面必清,後加升麻三分,再服一劑,可勿藥矣。

〔釋〕方仍清金達木之意,但用藥之輕鬆靈變,學者宜熟玩之。蓋凡痘疹之用藥,總以清輕為貴也。 此等閉證,若在俗醫之手,必致妄斷朝期,謬用寒峻,賊其真元,終歸不治。縱有一二先天充實、僥倖不死者,亦必焦頭爛額矣。不遇盧扁,難盡天年。此心乎保赤者,所以瞠目而三嘆也。

郁子,三歲,痘瘡不透,壯熱無汗。

〔案〕此證屬於肝經,肝主脈終,茲因脈絡有滯,故未透泄耳。

蘇木(二錢) 砂仁(錢二) 紅花(三分) 栝蔞仁殼(共二錢) 黃芩(錢半) 楂肉(二錢) 人中黃(二錢) 馬兜鈴(一錢) 銀花(二錢) 神麯(三錢) 赤茯苓(二錢) 木通(八分) 甘草(二錢) 燈心(一分) 絲瓜瓤(一錢)

〔釋〕此庚申年清明前四日方也。月建之卯木不舒,天運之太商多阻,是以客氣之太陰不得和暢耳。蓋卯木與酉金相待對,而戊土與己土相表裡。方用達木泄金,疏理手足太陰之法。蓋金不泄則木受其制,土不和則木根不暢也。同是金齊火化之年,而此方不重扶火者,以證屬肝經,木為火母,木達而火自生也。

後二日換方。

〔案〕琴溪子曰:肝經滯氣稍清,而心經之火借肝為用。又少陰主血,血有未調,亦難起發。此時卻要略用涼味,以分泄木火之氣。

胡黃連(八分,酒焙) 黃芩(二錢,酒焙) 薄荷(二錢半) 鬱金心(錢二,酒炒) 丹參(二錢,土炒) 玄參(二錢) 知母(錢半) 羚羊角尖(二分,磨) 木通(錢半) 淨鉤藤(三錢) 炙甘草(二錢半) 桑花(二錢) 茅針花(八分) 檉柳(三錢) 香蒿苗(二錢) 服三劑止藥。

〔釋〕天運將交少羽,故早用知母、玄參,以迎其氣而益其源。且月建亦近辰土,辰為水庫,水氣向衰之候,相火失所養,將浮泛而上干心君之立。故方用土炒丹參以助心,而用酒炒芩、連以平相火干君之勢。其餘清金達木疏土之味,皆常法也。但其隨證用藥,清松熨貼,不似世俗之重濁膚淺,泥於通套方藥,以攻伐無過耳。

範氏,卅一,痘後目眥腫爛,年久不愈,此時舉發更甚。

〔案〕琴溪子曰:此肝經部位,而脾經寄體焉。宜用散藥頻頻服之。

魚膽(一枚,不拘何魚) 皮硝(錢半) 蠶砂(二錢) 桑寄生(二錢) 白芷(一錢) 白蒺藜(二錢) 椿白皮(二錢) 幽蘭花(三支) 豬膽汁(三匙) 內服外洗俱可。

〔釋〕此庚申年春分後三日方也。月建卯木,天運太商,客氣太陰主事,疾在肝脾,而月建與客氣適與相值,此舉發之所以甚也。但強金之歲,木氣必弱,自不得不重用泄金之品;乃月在卯木,而方內兩用膽汁,何也?太陰己土,非甲木不足以和之,且寒苦而潤,能滋養甲木而清其熱。甲木既安,庚金自不得而犯之矣。 幽蘭花,各家本草與澤蘭相泥,未曾錄出。然《本經》上品列有蘭草,稽之《騷經》,曰春蘭,曰山蘭,曰石蘭,皆此類也。其性甘平,清肺開胃,消痰利水,解鬱調經。《內經》所謂治之以蘭,除陳氣者是也。愚意氣香舒脾,色碧入肝,乃調和肝脾二經之品。其種盛於閩越,性應溫和而清補。根、葉皆可入藥,功專解鬱而無燥烈泄氣之患,兼有溫暖子宮之益。故於婦科為宜,亦可為虛弱失血等證舒氣化痰之用,故附記之。

殷女,九歲,兩項各生痰核一串,年餘未痊。

〔案〕從來左臟之脈循右,右臟之脈循脈循左。所謂參互其數,相抱合也。此蓋脾經之火,借少陽木用而寄象於少陰之垣也。治法宜清脾火以制其源,消膽火以殺其威。但須輕清之味,方得到此。又要開散滯氣之藥佐之。

夏枯草(二錢) 厚朴(錢半) 青皮(二錢) 蒼耳子(錢半) 郁李仁(一錢,酒焙) 鉤藤(三錢,蜜炙) 紅花(八分) 蔓荊子(一錢) 川鬱金(錢半) 皮硝(一錢) 升麻(八分) 青橙皮(一錢) 青蒿(一錢) 橘葉(二十片) 川芎(一錢) 服十劑。

〔釋〕此庚申年夏至後九日方也。月建丁火,天運太角,客氣逆行,應屬少陰主事。痰核起於舊年,己未土運天符之歲,首夏太陰司天之時,甚於今歲少陽司天、太陰主令之月。此時主、客運氣卻在少陽、少陰之分。以四象而論,少陰、少陽實乾、坤之大用也。以五行而論,少陽屬木土之官也,少陰屬火土之母也。今脾經之火,借少陽木用而愈甚,少陰反為所凌而不能施其哺子之用。是甲己以火相從,而不同於有情之合矣。故方以清木疏土為治本之法,又借中運之強金剋制陽木,以為治標之法,卻兼苦溫助心之味,以扶少陰之弱火。而所用又皆體輕性散之味,此理法兼到之作也。

又換方。

皮硝(六分) 紅花(七分) 石菖蒲(一錢,酒焙) 當歸身(三錢) 柴胡(一錢,酒炒) 貝母(錢半) 淨鉤藤(二錢) 金銀藤(一錢) 桔梗(二錢) 桑枝(一錢) 服八劑。

〔釋〕此小暑後六日方也。金齊火化之年,月建換交未土,君火泄氣已甚,不得不重加助心之味以救時弊。而少陽之木氣久不條達,況值未土之月,金氣有根而木氣入墓,除卻泄金舒木,別無他法。

又換方。

〔案〕脾經猶有滯濕,肺中卻有新熱。

青荷葉(一兩) 青木香(一錢) 菱葉(三錢) 青黛(二錢) 橘皮白(二錢) 馬齒莧(錢半) 蘆根(六錢) 燈心(一分) 益母草花(一錢) 木通(一錢) 薄荷(錢二) 葛蔓(錢二) 服五劑。

〔釋〕此大暑後三日方也。月建未土,客運太角,客氣換交陽明,故少陽之相火、陽明之燥火與未土之濕熱相蒸,而移熱於肺。以肺為諸臟之華蓋,而辛與庚相為表裡也。然此方究以陽明為重,因中運與客氣相比,自不得不殺其威而清其源。而未土太角,實為病本所在,夫是以百變而不離其宗也。

後六日換方。

〔案〕陰陽之氣尚未得動盪流轉也。

橘白皮(二錢) 椿白皮(錢半) 樗白皮(錢半) 川芎(一錢) 桑白皮(錢半) 連翹殼(一錢) 茯苓皮(錢半) 紅花(八分) 土槿皮(錢半) 砂仁殼(一錢) 貝母(錢二) 服八劑。

〔釋〕此時源頭久清,只形證未除,故類用白皮以行皮裡膜外之痰。而其中清金和木、疏土調火之意,一毫不紊,其諸《詩》所云:不失其馳,舍矢如破者歟!

宋子,七歲,間日瘧疾,純熱無寒,發時腹痛氣急無汗,醫用涼散劑治之不效。脈弦數無力。

〔案〕胃經燥熱,不能生水養金之故也。當以潤燥清金為主。

麥門冬(五錢) 金櫻子(錢二) 郁李仁(錢二) 柏子霜(二錢) 黑料豆(四錢,醋炒) 川楝子(二錢) 黑豆皮(一錢) 炙甘草(錢半) 鮮旱蓮草(二錢) 川芎(二錢) 砂仁(二錢,土炒) 鮮枸杞頭(二錢)

〔釋〕此庚申年處暑後八日方也。月建申金,天運少徵,客氣陽明主事。金齊火化之年,又值申金陽明主客同到之令,庚金強極則甲木過弱,而虛火上冒,此燥熱之所以愈甚也。方用清降庚金、生扶甲木為主,兼用滋益少徵之味,以輔歲氣之不及,即以制中運之太過也。

又換方。

〔案〕蓮峰李子曰:肺管周身之氣,衛氣不調,故營氣不能湛汪也。仍用和解,參以調營衛之法。

金鈴子(錢半) 川鬱金(錢半) 薤白(錢半) 皮硝(七分) 柏子仁(錢二) 紫蘇梗(八分) 藕節(二錢) 桔梗(二錢) 川黃連(五分) 製附子(八分) 歸身(四錢) 赤豆(八分) 空小麥(一撮)

〔釋〕此白露日方也。月建新換酉金,金強火弱之年,客運之少徵不旺,甲木又為陽明之燥金所挾,並居火舍,則辛金被爍,愈不能生水以養木矣。此時若純用正治,既礙於衰木之無根,又掣於君火之本弱。方用歸身、柏子以助君火之源,卻用黃連、赤豆以清其熱,以金鈴泄甲木之熱,卻用附子以益其源,而引之歸於下元。至於清酉金而導以生水,散庚金而開其鬱結,乃時令之不得不然者也。

後六日換方。

〔案〕胃經之熱,實由太陰之濕滯而來。蓋生人之水穀納於胃,而輸於脾,脾經蒸氣於上,則肺受之以流輸於萬有八千之小竅。故土與金每有互相為用之理。今金土俱郁,故泄氣於陽明之衛也。今仍宜清金舒土耳。

大麥冬(三錢) 天門冬(二錢) 桔梗(錢半) 獨活(一錢) 川鬱金(二錢) 化橘紅(一錢) 木通(八分) 香薷(錢半) 中生地(三錢,土炒) 廣木香(二錢) 貝母(錢半) 皮硝(錢半) 紫蘇葉(八分) 蒼朮(二錢,米泔浸) 當歸(四錢) 甘草(五分) 荷葉連莖(一大個) 陰陽水煎,服四劑。

〔釋〕此酉金屬於手太陰,實與太陽之氣相合,此金水相涵之義也。今燥火過盛,土不生金,則水穀之氣不能散於周身。胃為水穀之海,與脾相表裡,脾濕而胃燥,肺何從得所受施乎。方用疏土生金、清金生土之法,以通周身之衛氣。卻用扶益少徵之味,以助心而調營,亦以陽明之金氣過甚,於所不勝者反狎而侮之也。

後四日換方。

〔案〕病勢雖平,而脈猶滑數,當仍用前意而小變之。

當歸(三錢) 大麥冬(四錢) 貝母(二錢) 牡丹皮(二錢) 鬱金(錢半) 黑豆皮(二錢) 南星(六分) 甘草節(一錢) 神麯(三錢) 大砂仁(八分,酒炒) 青皮(一錢) 引用荷莖(五錢) 服四劑。愈後仍須清肺,以助營之流通。

〔釋〕陽明阻滯,燥火生痰,總由心血不足,營氣不能流通之故。究厥由來,終不外乎中運之金強火弱而已。方用助心泄胃,以損有餘而補不足。靈樞在握,自能左右逢源,攸往咸宜矣。

林姓,卅三,因事恚怒,耳暴聾,醫以四七湯及越鞠丸治之不效。脈微數。

〔案〕任督二脈,循腰、上髮際而回環轉側於兩旁,以終一身也。人但知氣有頓挫,而未知血不榮則氣亦不得醞釀而流通也。

大熟地(八兩) 山萸肉(三兩) 條芩(二兩) 鬱金(四兩) 左紋秦艽(三兩,酒炒) 木瓜(二兩) 連翹(三兩,連心) 茯神(二兩) 益智仁(三兩,麵煨) 銀杏肉(八錢,酒炒) 枸杞(四兩) 甘草(一兩) 蜜丸,每服六錢,燈心湯下。銀杏,行二脈之要藥也。(自記。)(湯批:客氣太陽主事,太陽標熱合於心,故用連翹以清之。太陽本寒合於腎,故用熟地以溫之。從節氣也。心主血,故用茯神以養之。肝藏血,故用萸肉以滋之。脾統血,故用肉果以舒之。遵證脈也。節氣與證脈合而成方,斯真得軒岐之秘鑰者。)

〔釋〕此庚申年秋分後一日方也。月建酉金,天運少徵,客氣太陽主事,而厥陰風木實司在泉之氣。任督二脈俱發源於水臟之部,且與衝脈同源,沖為血海,則任督豈不兼行營氣乎。方以滋水為主,而以達木為輔。蓋用客氣而兼在泉之氣也。至於用鬱金以清酉金,用茯神、連翹以應少徵,尤見細密無遺。

範子,二歲,久瀉脾陷發搐,脈弦數。

〔案〕肝經火煽,金受其制,所謂反不令也。蓋金為木官,今木反剋金,則五行顛倒之候也。

青蒿(三錢) 肉果(錢二,麵煨) 金櫻殼(二錢) 山茨菇(二錢) 山藥(四錢) 粟殼(二錢) 穀精草(二錢半) 白殭蠶(二錢) 黃連(五分) 升麻(一錢) 砂仁皮(二錢,炒) 雞內金(二錢) 石榴皮(二錢) 全料分煎頻服。

〔釋〕此庚申年霜降後三日方也。經云:亢則害,承乃制。蓋太過之亢制,猶不及之勝復也。本年金氣太過,下半年應屬承製之候,故火氣感於風木,在泉之氣以上浮而爍金。又值客氣太陽之本寒在下,火不能降於釜底,此所以手足太陰之氣俱衰,而戊土亦無所施其運用矣。金本強也,乃因木而反弱,是不得執五行分旺四時之說。蓋生克之理,盛衰無常。衰而可補,盛而可瀉,即為順證。析理既明,自有撥亂反正之法在焉。宇宙在握,造化生心,在吾師固無難焉耳。

陳妻,廿五,產後血崩,頭暈目昏。脈右虛大,左微沉。

〔案〕陰虛血熱之證。又血統於脾,此脾經轉輸失度耳。

當歸(四錢) 川芎(一錢) 黑豆皮(二錢) 忍冬花(錢半) 砂仁(錢二,土炒) 紅花(八分) 青木香(錢半) 制首烏(二錢) 龜板(四錢,醋炙) 甘草(錢半) 大麥冬(二錢) 蛀小麥(錢二) 服八劑。(湯批:運氣同前。前方從金制木,此方滋陰養火。以前證屬木恃強,此證屬土不職也。亢害承製,天地自然之機,而形體有強弱,臟腑有陰陽,又非可一概論矣。)

〔釋〕此庚申年霜降後十日方也。月建戌土,天運少徵,客氣太陽主事,戊土與己土相表裡,太陽與太陰相配合,卻因金齊火化之年,少徵之火不能生土,所以脾弱而不能統攝耳。

華氏,卅五,崩淋病後,陰虛發熱,頭運鼻衄,飲食不進。脈浮數。

〔案〕當此水令正旺之時,而木氣太郁,柳眼梅梢何由而茁乎。但此證究以舒暢為主而長陰以生陽耳。蓋陰不長,則陽不生。兩儀乘除,極之乃發。

土槿皮(三錢) 沙參(三錢) 元參(二錢) 延胡索(四錢) 地骨皮(三錢) 青皮(一錢) 青蒿(四錢) 白蘇子(一錢,酒炒) 赤石脂(錢半,杵) 茵陳(二錢) 升麻(八分) 訶子肉(一錢) 東丹(一錢) 蘇木(錢半) 服六劑。

〔釋〕此庚申年大寒前四日方也。土王用事之候,客氣亦近來歲之太陰。本年在泉之氣退位太早,水為土掩,木鬱土中,陰土滯而陰水弱,則來年之寅木無根。此全方之所以以疏土壯水為主也。夫滋降肺氣以為生水之用,人皆知之,至於滋養水氣以為生水之需,並用木味以預舒寅木之氣,則更有深意存焉。蓋本年為金強之歲,木氣受克已久,來歲又為水弱之年,木之母氣不盛,不預為養焉,其何能崛然興起乎。

鄒姓,十六,咳嗽吐血,時覺虛熱,飲食減少,醫治不效。脈寸沉關滯。(注:兩寸不應,來年歲氣也。)

〔案〕此總是木德不藏,土根未固耳。

制首烏(三錢) 鱉甲(三錢) 藕節(六錢) 紅花炭(一錢) 枳殼(錢半) 抱木茯神(三錢) 芸香(一錢) 甘松(一錢) 廣木香(錢半) 降香末(一錢) 赤芍(錢半) 花粉(錢二) 柏脂(一錢) 桃脂(一錢) 服八劑。

多用香味者,榮得香而開散耳。(自記。)

〔釋〕此庚申年大寒後六日方也。以疏理月建之醜土為主,而以預培來歲之寅木為用。其用首烏者,滋木之源也。用茯神者,益土之源也。諸香屬氣而入脾,脾統血,血非氣不行,故榮得香而散。凡此以酉年初氣太陰交足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