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之為醫者二,曰治生與濟世而已,然守身慎疾者不可不知醫,仰事俯蓄者尤不可以不知醫,豈惟治生濟世云爾哉。濱十應童試,兩赴棘闈,中歲多病,無所成就,先母又患痼疾,醫藥經年,卒致不起,濱懲前毖後,始嘆保身、事親皆不可不知醫,且知而不精尤不如不知醫也,因博覽岐黃諸書,於五運六氣,臟腑經絡,以及病源藥性,無不研究考索,聽夕靡倦,然其理深邃隱微,頗難索解,濱氾濫於其中者有年,終未能由博返約以自信於吾心。及我齡臣夫子來粵,憫其愚蒙,隨時指授,凡夫《靈樞》、《素問》、《傷寒》、《金匱》諸書,古人所已言,與古人所未言,悉洞明奧實,如數家珍,認症則直揭根源,制方則隨機變化,蓋非有卓識有定見不能與於斯也。講論之暇,復出《醫粹精言》舉以相示,濱受而讀之,見其粹如美玉,尺璧共寶,精若兼金,百鍊彌光,神明其意,上之可以事親,下之可以保身,淺之足以治生,大之足以以濟物,此書一出,人皆知良醫之心苦與庸醫之殺人,不啻有霄壤之判,則知醫者日多,斯見誤於醫者日少,庶於世不無所裨益云。

光緒乙未冬十月六日門人何起濱敬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