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畜养,大小形色不同。古称鸡之德五: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告者,仁也;鸣不失时者,信也,故俗呼为五德禽。《广志》云:大者曰蜀,小者曰荆。崔豹古今注》:鸡为烛夜。《尔雅翼》云:司时之畜。徐铉云:鸡者,稽也,能稽时也。《易》曰:巽为鸡。《风俗通》曰:呼鸡为朱朱者,俗说鸡乃朱翁所化。《礼记》宗庙之鸡,名曰翰音。

 《本草纲目》云:鸡类甚多。朝鲜一种尾长三四尺;辽阳一种角鸡,味俱肥美,大胜诸鸡;南越一种长鸣鸡,昼夜啼鸣;南海一种石鸡,潮至即鸣;蜀中一种鹍鸡,楚中一种伧鸡,并高三四尺;广东一种矮鸡,才二寸许也。凡人家无故群鸡夜鸣,谓之荒鸡,主凶;黄昏独啼,主有天恩,谓之盗啼。老鸡作人言,牝鸡雄鸣,雄鸡生卵,并宜杀之。

鸡  《本经》上品。养鸡法:鸡勿喂湿饭,食湿饭则脐内生脓而死。近柳柴烟则伤。有病灌香油便活。生鸡以稍热水洗足,放之自不走,且免争斗。

诸鸡肉食忌:诜曰:鸡有五色者,六指者,四距者,鸡死足不伸者,并不可食,害人。

《延寿书》云:阉鸡能啼者有毒。四月勿食抱鸡肉,令人作痈成漏,男女虚乏。

弘景曰:小儿五岁以下食鸡,生蛔虫。鸡肉不可合葫、蒜、芥、李食,不可合犬肝、犬肾食,并令人泄痢。同兔食成痢,同鱼汁食成心瘕,同鲤鱼食成痈疖,同獭肉食成遁尸,同生葱食成虫痔,同糯米食生蛔虫。

丹雄鸡肉  气味:甘,微温,无毒。

主治:女人崩中,漏下赤白沃,通神。杀恶毒,辟不祥。○补虚温中,止血。能愈久伤乏、疮不差者。补肺。

白雄鸡肉  气味:酸,微温,无毒。

主治:下气,疗狂邪,安五脏,伤中消渴。○调中除邪,利小便,去丹毒风。

乌雄鸡肉  气味:甘,微温,无毒。

主治:补中止痛。止肚痛,心腹恶气,除风湿麻痹,诸虚羸,安胎,治折伤并痈疽。生捣,涂竹木刺入肉。

黑雌鸡肉  气味:甘、酸,温、平,无毒。

主治:作羹食治风寒湿痹,五缓六急,安胎。○安心定志,除邪辟恶气,治血邪,破心中宿血。治痈疽排脓,补新血,及产后虚羸,益血助气。○治反胃及腹痛,踒折骨痛,乳痈。又新产妇,以一只,治净,和五味炒香,投一升酒中,封一宿,取饮之,令人肥白。又和乌油麻二升,熬香,入酒中极效。

黄雌鸡肉  气味:甘、酸、咸,平,无毒。

主治:伤中消渴,小便数而不禁,肠澼泄痢,补益五脏绝伤,疗五劳,益气力。○治劳劣,添髓补精,助阳气,暖小肠,止泄精,补水气。○补丈夫阳气,治冷气疾着床者,渐渐食之良。以光粉、诸石末和饭饲鸡,煮食其补益。治产后虚羸,煮汁煎药服佳。

日华子曰:黄雌鸡肉性温,患骨热人勿食。

乌骨鸡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补虚羸弱,治消渴,中恶鬼击心腹痛。益产妇,治女人崩中带下。一切虚损诸病。大人、小儿下痢禁口,并煮食饮汁,亦可捣和丸药。

乌骨鸡有白毛乌骨,黑毛乌骨,黄毛乌骨,斑毛乌骨。有骨肉俱乌,肉白骨乌者,俱看鸡舌黑者,则肉骨俱乌,入药更良。乃肝肾血分之药。男用雌,女用雄。

按《太平御览》云:夏候弘行江陵,逢一大魁引小鬼数百行。弘潜捉末后一小鬼问之曰:此广州大杀也,持弓戟往荆、扬二州杀人。若中心腹者死,余处犹可救。弘曰:治之有方乎?曰:但杀白乌骨鸡,薄心即瘥。时荆、扬病心腹者甚众。弘用此治之,十愈八九。中恶用乌鸡,自弘始也。此说虽涉迂怪,然其方则神妙,谓非神传不可也。鬼击卒死,用其血涂心下亦效。

反毛鸡  治反胃,以一只煮烂,去骨,入人参、当归、食盐各半两,再同煮烂,食之至尽。

鸡头,丹、白雄鸡者良。主治:杀鬼,东门上者良。

鸡冠血  三年雄鸡者良。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乌鸡者主乳难。治目泪不止,日点三四次良。○丹鸡者治白癜风。并疗经络间风热。涂颊,治口㖞不正;涂面治中恶。卒饮之,治缢死欲绝,及小儿卒惊客忤。涂诸疮癣,蜈蚣、蜘蛛毒,马啮疮,百虫入耳。

鸡血  乌鸡、白鸡者良。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踒折骨痛及痿痹,中恶腹痛,乳难。○治剥驴、马被伤,及马咬人,以热血浸之,主小儿下血及惊风,解丹毒、蛊毒,鬼排阴毒,安神定志,热血服之。白癜风、疬疡风,以雄鸡翅下血涂之。

脑  白雄鸡者良。主治:小儿惊痫。烧灰酒服,治难产。

肪  乌雄鸡者良。主治:耳聋。头秃发落。

心  主治:五邪。

肝  雄鸡者良。主治:起阴。补肾。治心腹痛,安漏胎下血,以一具,切和酒五合服之。

胆  乌雄鸡者良。主治:目不明,肌疮。月蚀疮绕耳根,日三涂之。灯心蘸,点胎赤眼甚良。水化,揉痔疮亦效。

肾  雄鸡者良。主治:齆鼻作臭,用一对,与脖前肉等分,入豉七粒,新瓦上焙研,以鸡子清和作饼,安鼻前引虫出,忌阴人、鸡、犬见。

嗉  主治:小便不禁,及气噎,食不消。

肠  男用雌,女用雄。主治:遗溺,小便数不禁,烧存性,每服三指,酒下。

肋骨  乌骨鸡者良。主治:小儿羸瘦,食不生肌。

膍胵里黄皮  一名鸡内金。男用雌,女用雄。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泄痢,小便频遗,除热止烦。○止泄精并尿血,崩中带下,肠风泻血。○治小儿食疟,疗大人淋浊,反胃,消酒积,主喉闭,乳蛾,一切口疮、牙疳,诸疮。

距  白雄鸡者良。主治:产难,烧研酒服。○下骨哽,以鸡足一双,烧灰水服。

翮翎  白雄鸡者良。主治:下血闭。左翅毛能起阴,治妇人小便不禁,消阴㿗,疗骨哽,蚀痈疽。止小儿夜啼,安席下,勿令母知。

《感应志》云:五酉日,以白鸡左翅烧灰,扬之,风立至,以黑犬皮毛烧灰扬之,风立止。

尾毛  主治:刺入肉中,以二毛根和男子乳封之,当出。

屎白:雄鸡屎乃有白,腊月收之。白鸡乌骨者更良。气味:微寒,无毒。

主治:消渴,伤寒寒热,破石淋及转筋,利小便,止遗尿,灭瘢痕。○治中风失音,痰迷。炒服,治小儿客忤蛊毒。治白虎风,贴风痛。○治贼风风痹,破血,和黑豆炒,酒浸服之。亦治虫咬毒。○下气,通利大小便,治心腹鼓胀,消癥瘕,疗破伤中风,小儿惊啼。以水淋汁服,解金银毒。以醋和,涂蜈蚣、蚯蚓咬毒。

鸡子  即鸡卵也,俗呼鸡蛋。黄雌者上,乌者次之。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除热火灼烂疮,痫痓,可作虎魄神物,镇心安五脏,止惊安胎,治妊娠天行热疾狂走,男子阴囊湿痒,及开喉声失音。醋煮食之,治赤白久痢,及产后虚痢。光粉同炒干,止疳痢及妇人阴疮。和豆淋酒服,治贼风麻痹。醋浸令坏,傅疵䵟。作酒,止产后血运,暖水脏,缩小便,止耳鸣。和蜡炒,治耳鸣、聋及疳痢。○小儿发热,以白蜜一合,和三颗,搅服立瘥。

《太平御览》云:正旦吞乌鸡子一枚,可以练形。

《岣嵝神书》云:八月晦日夜半,面北吞乌鸡子一枚,有事可隐形。

鼎曰:鸡卵多食,令人腹中有声,动风气。和葱、蒜食之气短。同韭子食,成风痛。共鳖肉食损人。共獭肉食,成遁尸。同兔肉食,成泄痢。妊妇以鸡子、鲤鱼同食,令儿生疮。同糯米食,令儿生虫。小儿患痘疹,忌食鸡子,及闻煎食之气,令生翳膜。

卵白  气味:甘、咸,寒,无毒。

主治:目热赤痛,除心下伏热,止烦满欬逆,小儿下泄,妇人产难,胞衣不出,并生吞之。醋浸一宿,疗黄疸,破大烦热。产后血闭不下,取白一枚,入醋一半搅服。和赤小豆末涂一切热毒、丹肿、顋痛,神效。冬月以新生者,酒渍之,密封七日,取出,每夜涂面,去䵟 〖黑曾〗、皶疱,令人悦色。

戏术:布线缚火:用布线一条,鸡子白涂之,向日正午能缚火,火烧不断。

卵黄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醋煮,治产后痢,小儿发热。煎食,除烦热。炼过,治呕逆。和常山末为丸,竹叶汤服,治久疟。炒取油,和粉傅头疮。○卒干呕者,生吞数枚良。小便不通者,亦生吞之,数次效。补阴血,解热毒,治下痢甚验。

唐瑶《经验方》:治杖疮破损,鸡子黄熬油,搽之甚效。

抱出卵壳  俗名混沌池、凤凰蜕,研末,磨障翳。伤寒劳复,熬令黄黑,为末,热汤和一合服,取汗出,即愈。

卵壳中白皮  主治:久欬气结,得麻黄、紫苑服,立效。

窠中草  小儿夜啼,安席下,勿令母知。

江淮以南多畜之。有苍、白二色,绿眼,黄喙,红掌。其夜鸣应更,舍中养,能辟虫蛇。时珍曰:鹅鸣自呼。江东谓之舒雁,似雁而舒迟也。

白鹅膏  气味:甘,微寒,无毒。

主治:灌耳,治卒聋。润皮肤,可合面脂。

肉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利五脏。解五脏热。服丹石人宜之。煮汁止消渴。

日华子曰:白者辛凉,无毒。苍者冷,有毒。发疮肿。诜曰:鹅肉性冷,多食令人霍乱,发痼疾。李廷飞曰:嫩鹅毒,老鹅良。

臎  尾肉也。主治:涂手足皴裂。纳耳中治聋及聤耳。

血  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中射工毒者饮之,并涂其身。解药毒。

时珍曰:鹅血,祈祷家多用之。

胆  主治:解热毒及痔疮初起,频涂之自消。

卵  主治:补中益气。多食发痼疾。

涎  主治:咽喉谷贼,灌之即愈。

毛  主治:射工水毒。小儿惊痫。又烧灰酒服,治噎疾。

掌上黄皮  主治:烧研,搽脚趾缝湿烂。焙研油调,涂冻疮良。

屎  主治:绞汁服,治小儿鹅口疮。苍鹅屎,傅虫蛇咬毒。

鹅,《别录》上品。

时珍曰:鹅气味俱厚,发风发疮,莫此为甚。火熏者尤毒。曾目击其害。而本草谓其性凉,利五脏;韩〖矛/心〗《医通》谓其疏风,岂其然乎?

弘景曰:鹜即是鸭。然有家鸭,有野鸭。藏器曰:《尸子》云:野鸭为凫,家鸭为鹜。时珍曰:鹜音木。鹜性质木,而无他心,故庶人以为贽。《曲礼》云:庶人执匹。匹,双鹜也。匹夫卑末,故《广雅》谓鸭为〖末鸟〗鴄。《禽经》曰:鸭鸣呷呷,其名自呼。凫能高飞,而鸭舒缓不能飞,故《尔雅》谓鸭为舒凫。

鹜肪  气味:甘,大寒,无毒。

主治:风虚,寒热水肿。

肉  气味:甘,冷,微毒。

主治:精虚,除客热,和脏腑及水道,疗小儿惊痫。解丹毒,止热痢。头生疮肿,和葱豉煮汁饮之。去卒烦热。

头  雄鸭者良。主治:煮服,治水肿,通利小便。

脑  主治:冻疮,取涂之良。

血  白鸭者良。气味:咸,冷,无毒。

主治:解诸毒。○热饮解野葛毒,已死者,入咽即活。○热血,解中生金、生银、丹石、砒霜诸毒,射工毒。又治中恶及溺水死者,灌之即活。蚯蚓咬疮,涂之即愈。

鸭涎  主治:小儿痉风,头及四肢皆往后,以鸭涎滴之。又治蚯蚓吹小儿阴肿,取雄鸭涎,抹之即消。

鸭舌  治痔疮,杀虫。

胆  主治:痔核,良。又点赤目初起亦效。

肫衣  主治:诸骨哽,炙研,水服之即愈。

卵  主治:心腹胸膈热。

白鸭屎  主治:杀石药毒,解结缚,散畜热。○治热毒毒痢。又和鸡子白涂热疮肿毒,及蚯蚓咬,即消。

鹜,《别录》上品。

按《格物论》云:鸭,雄者绿头文翅,雌者黄斑色。又有纯黑、纯白者。有白而乌骨者,药食更佳。鸭皆雄瘖、雌鸣。重阳后乃肥腯味美。清明后生卵,则内陷不满。伏卵闻砻磨之声,则毈而不成。无雌抱伏,则以牛屎妪而出之。此皆物理之不可晓者也。

时珍曰:鸭,水禽也。利小便宜用。青头雄鸭,取水木生发之象,治虚劳热毒宜用。乌骨白鸭,取金水寒肃之象也。

弘景曰:黄雌鸭。为补最胜。

诜曰:白鸭肉最良。黑鸭肉有毒,滑中发冷利,脚气者不可食。

瑞曰:肠风下血,不可食。

时珍曰:嫩者毒,老者良。尾脺不可食。

诜曰:卵多食发冷气,令人气短背闷。小儿多食脚软。盐藏食之即益人。

士良曰:卵生疮毒者食之,令恶肉突出。

弘景曰:卵不可合鳖、李子食,害人。合椹食,令人生子不顺。

《摘玄方》:治小儿白痢疾似鱼冻者,杀白鸭取血,滚酒泡服,实时止。

处处有之。羽毛斑褐,颔嘴皆黑,头如颗蒜,目如擘椒,短尾距爪,跃而不步,俯而啄,仰而四顾。其卵有斑,其性最淫。故师旷《禽经》云:雀交不一,每栖宿檐瓦之间。故《诗》曰“瓦雀”。《说文》云:雀,依人小鸟也。故字从小,俗呼小虫。《尔雅翼》云:雀入淮为蛤,雉入于淮则为蜃,盖二物皆化于淮水中。故江以鸿止,而鸿从之;淮以雀化,而雀从焉。此雀所以为隹也。

雀肉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冬三月食之,起阳,令人有子。○壮阳益气,暖腰膝,缩小便,治血崩带下。○益精髓,续五脏不足气。宜常食之,不可停辍。

头血  主治:雀盲。

脑  主治:绵裹塞耳,治聋。又涂冻疮。

喙及脚胫骨  主治:小儿乳癖,每用一具,煮汁服。或烧灰,米饮调服。

雄雀屎  一名白丁香。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疗目痛,决痈疽。女子带下,溺不利,除疝瘕。○疗龋齿。○和首生男乳点目中弩肉,赤脉贯瞳子者,即消,神效。和蜜丸服,治癥瘕久痼诸病。和少干姜服之,大肥悦人。○痈疖不溃者,点涂即溃。急黄欲死者,汤化服之立苏。腹中痃癖诸块伏梁者,和干姜、桂心、艾叶为丸服之,能令消烂。和天雄、干姜丸服,能强阴。○消积除胀,通咽塞口噤,女人乳肿疮疡,中风,虫牙痛。

雀,《别录》中品。又有白雀,《纬书》以为瑞应所感。

《日华子》曰:凡鸟左翼掩右者是雄,其屎头尖挺直。

修治:雄雀屎,其底坐尖在上是雄,两头圆者是雌。腊月采得雄雀屎,去两畔附着者,钵中研细,以甘草水浸一宿,去水焙干用。

《直指方》:治瘰疮作痛,用雄雀屎,燕窠土研傅之。

生高山平谷。有两种:紫胸轻小者是越燕;胸斑黑,声大者是胡燕。作窠长能容一疋绢者,令人家富也。时珍曰:燕字篆文象形。《说文》谓之乙鸟。乙者,其鸣自呼也。《礼记》谓之玄鸟。玄,言其色也。鹰、鹞食之则死。能制海东青鹘,故《古今注》有鸷鸟之称。能兴波祈雨,故《炮炙论》有游波之号。又有白燕。京房曰:人见白燕,主生贵女。故《易占》名天女。

燕肉  气味:酸,平,有毒。

主治:出痔虫、疮虫。

卵黄  主治:卒水浮肿,每吞十枚。

毛  主解诸药毒,取二七枚,烧灰水服。

屎  气味:辛,平,有毒。

主治:虫毒鬼疰,逐不祥邪气,破五癃,利小便。熬香用之,疗痔,杀虫,去目翳,治口疮,疟疾。屎作汤,浴小儿惊痫。

弘景曰:燕肉不可食,损人神气。入水为蛟龙所吞。亦不宜杀之。

胡燕大如雀而身长,籋口丰颔,布翅歧尾,。春社来,秋社去,食飞小虫。

《贾相公牛经》:治牛有非时吃杂虫腹胀满,取燕子屎一合,以水浆二升相和,灌之效。

伏翼

生太山川谷及人家屋间。形似鼠,灰黑色,有薄翅连合四足及尾。亦有白者。夏出冬蛰,日伏夜飞。食蚊蚋。自能生育。一名天鼠,一名仙鼠,一名飞鼠,一名夜燕。《图经》曰:蝙蝠也。《唐本》注云“伏翼”,以其昼伏有翼尔。

伏翼肉   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目瞑痒痛,明目,夜视有精光。久服令人喜乐,媚好无忧。○疗五淋,利水道。○主女人生子余疾,带下病,无子。○治久欬上气,久疟瘰疬,金疮内漏,小儿鬾病惊风。

一云:微热,有毒。苋实为之使。

脑  主治:涂面,去女子面皰。服之令人不忘。

血及胆  主治:滴目令人不睡,夜中见物。

天鼠屎  即伏翼屎也。俗呼夜明砂。气味:辛寒,无毒。

主治:面痈肿,皮肤洗洗时痛,腹中血气,破寒热积聚,除惊悸。○去面黑皯。烧灰酒服方寸匕,下死胎。○炒服,治瘰疬。捣熬为末,拌饭,与三岁小儿食之,治无辜病甚验。○治疳有效。治目盲障翳,明目,除疟。○治马扑损痛,以三枚投热酒一升,取清,服数服瘥。

伏翼,《本经》中品。在山孔中或古屋檐下,头并倒悬,其脑重也。性能泻人,治病则可,服食不可。按李石《续博物志》云:唐陈子真得白蝙蝠,大如鸦,服之,一夕大泄而死。宋刘亮得白蝙蝠,服之立死。观此,白者尤不可服。

修治:伏翼要重一斤者,先拭去肉上毛及去爪肠,留肉翅并嘴脚,以好酒浸一宿,取出以黄精自然汁五两,涂炙至尽,炙干用。近世用者,多煅存性耳。

修治夜明砂:以水淘去灰土、恶气,取细砂晒干焙用。其砂乃蚊蚋眼也。恶白敛、白微。

《生生编》:治干血气,蝙蝠一个,烧存性,每酒服一钱,即愈。

《圣惠方》:治五疟不止,用夜明砂末,每冷茶服一钱,立效。

出辽海者上,北地及东北胡者次之。北人多取雏养之,南人以媒取之。雌则体大,雄则形小。有雉鹰、兔鹰,其顶有毛角,俗呼角鹰。时珍曰:鹰,以膺击,故谓之鹰。

鹰肉  主治:食之治野狐邪魅。

头  主治:五痔,烧灰饮服。治痔瘘,烧灰,入麝香少许,酥、酒服之。治头风眩运,一枚烧灰,酒服。

嘴及爪  主治:五痔狐魅,烧灰水服。

睛  主治:和乳汁研之,日三注眼中,三日见碧霄中物。忌烟熏。

骨  主治:伤损接骨,烧灰,每二钱酒服,食前食后,随病上下。

毛  主治:断酒,水煮汁饮,即止酒也。

屎白  气味:微寒,有小毒。

主治:伤挞灭痕。烧灰酒服,治中恶。烧灰,酒服方寸匕,主邪恶,勿令本人知。消虚积,杀劳虫,去面上疱䵟 〖黑曾〗。

《本经》中品。

《千金方》:灭痕,用鹰屎白,和人精傅之,日三良。

鹰屎  臣。

南北皆有之。形大如鸡,而斑色绣翼。雄者文彩而尾长,雌者文暗而尾短。其交不再,其卵褐色。将卵,雌避雄而潜伏之,否则雄食其卵也。《月令》仲冬雉始雊,谓阳动则雉鸣,而勾其颈也。孟冬雉入大水为蜃。蜃,大蛤也。宗奭曰:雉飞若矢,一往而堕,故字从矢。今人取其尾置舟车上,欲其快速也。汉吕太后名雉,高祖改雉为野鸡,其实鸡类也。黄氏《韵会》云:雉,理也。雉有文理也。故《尚书》谓之华虫。《曲礼》谓之疏趾。雉类甚多,亦各以其形色为辨耳。《禽经》云:雉,介鸟也。素质五采备曰翚雉,青质五采备曰鹞雉,朱黄曰鷩雉,白曰鵫雉,玄曰海雉。梵书谓雉曰迦频阇罗。

雉脑  主治:涂冻疮。

嘴  主治:蚁疮。

尾  主治:烧灰,和麻油傅天火丹毒。

屎  主治:久疟不止,与熊胆、五灵脂、常山等分为末,醋糊丸黑豆大,正发时冷水下。

肉  气味:酸,微寒,无毒。

主治:补中益气力,止泄痢,除蚁瘘。

恭曰:温。《日华》曰:平,微毒。秋冬益,春夏毒。有痢疾人不宜食。颂曰:《周礼》庖人供六禽,雉是其一,亦食品之贵。然有小毒,不可常食,损多益少。诜曰:久食令人瘦。九月至十一月稍有补,他月则发五痔,诸疮疥。与胡桃同食,发头风眩运及心痛。与菌蕈、木耳同食,发五痔,立下血。同荞麦食,生肥虫。自死爪甲不伸者,杀人。

卵  同葱食,生寸白虫。

雉,《别录》中品。

《食医心镜》:治消渴,舌焦口干,小便数,野鸡一只,以五味煮令极熟,取二升半已来,去肉取汁饮之,肉亦可食。

在处有之。鸟属也。大如鸦而长尾,尖嘴黑爪,绿背白腹,尾翮黑白驳杂。上下飞鸣,以音感而孕,以视而抱。季冬始巢。开户背太岁,向太乙。知来岁风多,巢必卑下。故一名乾鹊,知来知往。段成式云:鹊有隐巢,木如梁,令鸷鸟不见。人若见之,主富贵也。鹊至秋则毛毨头秃。《淮南子》云:鹊矢中猬,猬即反而受啄,火胜金也。时珍曰:鹊,古文作舄,象形。鹊鸣唶唶,故谓之鹊。其色驳杂,故一名飞驳鸟。灵能报喜,故《禽经》曰喜鹊。佛经谓之刍尼。小说谓之神女。

雄鹊肉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石淋,消结热。可烧作灰,以石投中,解散者是雄也。治消渴疾,去风及大小肠涩,并四肢烦热,胸膈痰结。妇人不可食。○冬至埋鹊于圊前,辟时疫温气。

雄鹊,《别录》中品。弘景曰:五月五日鹊脑,入术家用。高诱注云:鹊脑雌雄各一,道中烧之,丙寅日入酒中,饮,令人相思。又媚药方中亦有用之者。

陶隐居云:鸟之雌雄难别者,其翼左覆右是雄,右覆左是雌。又烧毛作屑,内水中,沉者是雄,浮者是雌。今云投石,恐止是鹊也,余鸟未必尔。<hr>

处处有家畜之。毛色品第最多,惟白鸽入药。凡鸟皆雄乘雌,此独雌乘雄。其性淫而易合,故名鸽。《食疗本草》名鹁鸽。鹁者,其声也。张九龄以鸽传书,目为飞奴。

白鸽肉  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解诸药毒,及人马久患疥,食之立愈。调精益气,治恶疮疥癣,风疮白癜疬疡风,炒熟酒服。虽益人,食多恐减药力。

血  解诸药、百蛊毒。

卵  解疮痘毒。

屎  辛,温,微毒。治人、马疥疮,炒研傅之。驴马和草饲之。消肿及腹中痞块。消瘰疬诸疮。疗破伤风及阴毒垂死者,杀虫。

宋《嘉祐》。

白鸽肉,每至除夜,煮炙饲儿,仍以毛煎汤浴之,则出痘稀少。

屎,左盘,故《宣明方》名左盘龙。治阴癥腹痛,面青甚者,用鸽屎一大抄,研末,极热酒一锺,和匀澄清,顿服即愈。

《圣惠方》:治反花疮初生,恶肉如米粒,破之血出,肉随生,反出于外,用鸽屎三两,炒黄为末,温浆水洗后傅之。

戏术:以细鸽一对,剪去翅养熟,冬月以猛火烧地热,去火用罩将鸽盖住,近罩急敲锣鼓,则鸽爪热而跳跃,如此三四次,虽置冷地,听锣鼓之声,亦自跳矣。名曰飞奴交舞。

五灵脂

出北地。寒号虫粪也。今五台山甚多。其状如小鸡,四足,有肉翅,夏月毛盛,冬月裸体,昼夜鸣叫,故曰寒号。郭璞云:鹖鴠,夜鸣求旦之鸟。《月令》云:仲冬曷旦不鸣,盖冬至阳生渐暖故也。其屎名五灵脂者,谓状如凝脂,而受五行之灵气也。

五灵脂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心腹小儿五疳,辟疫,治肠风,通利气脉,女子血闭。○疗伤冷积。○凡血崩过多者,半炒半生,酒服能行血止血。治血气刺痛甚效。○止妇人经水过多,赤带不绝,胎前产后血气诸痛,男女一切心腹、胁肋、少腹诸痛,疝痛,血痢肠风腹痛,身体血痹刺痛,肝疟发寒热,反胃消渴,及痰涎挟血成窠,血贯瞳子,血凝齿痛,重舌,小儿惊风,五痫癫疾,杀虫,解药毒及蛇、蝎、蜈蚣伤。

五灵脂,宋《开宝》。

修治:五灵脂系寒号虫屎,恒集一处,气甚臊恶,粒大如豆。采之有如糊者,有粘块如糖者,其色如铁。凡用以糖心润泽者为上。去砂石,研为细末,以酒飞过,晒干用。

失笑散:治男女老少心痛腹痛,小肠疝气,诸药不效者,能行能止;妇人妊娠心痛,及产后心痛、少腹痛、血气痛尤妙。用五灵脂、蒲黄等分,研末,先以醋二杯调末,熬成膏,入水一盏,煎至七分,连药热服,未止再服。一方以酒代醋。一方以醋糊和丸,童尿、酒服。

昔有人被毒蛇所伤,良久昏愦。一老僧以酒调药灌之二钱许,遂苏,仍以滓傅咬处,少顷复灌二钱,其苦皆去。问之,乃五灵脂、雄黄等分为末耳。其后有中蛇毒者,用之咸效。

啄木鸟

有大有小,有褐有斑,褐者是雌,斑者是雄。又一种大如鹊,青黑色,头上有红毛者,土人呼为山啄木,此鸟善为禁法,能曲爪画地为印,则穴之塞自开,飞辄以翼墁之。旧云:斫木取蠧于深,以舌铦之。舌长于咮,杪有针刺。郭璞云:口如锥,长数寸,常斫木食虫,因名斫木。

肉  气味:甘、酸,平,无毒。

主治:痔瘘,及牙齿疳〖匿/虫〗虫牙,烧存性,研末,纳孔中,不过三次。追劳虫,治风痫。

舌  主治:龋齿作痛,以绵裹尖咬之。

血  主治:庚日向西热饮,令人面色如朱,光彩射人。

脑  鲁至刚《俊灵机要》云:三月三日取啄木,以丹砂、大青拌肉饲之一年,取脑,和雄黄半钱,作十丸,每日向东水服一丸。久能变形,怒则如神鬼,喜则常人也。

啄木鸟,宋《嘉祐》。啄木鸟一名䴕。《禽经》云:䴕志在木,即此也。

大如鸡雏,头细而无尾,毛有斑点。雄者足高,雌者足卑。其性畏寒,在田野中夜则群飞,昼则草伏。人能以声呼取之,畜令斗抟。《万毕术》云:虾蟆得瓜化为鹑。禹锡曰:鹑,虾蟆所化也。盖鹑始化成,终以卵生,故四时常有之。时珍曰:鹑,性醇,窜伏浅草,无常居而有常匹,随地而安,故俗呼鴳鹑。庄子所谓圣人鹑居是矣。其行遇小草,即旋避之,亦可谓醇矣。宗奭曰:其卵初生,谓之罗鹑,至初秋谓之早秋,中秋已后谓之白唐,一物四名也。又有锦毛者,谓之锦鹑。

鹑肉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补五脏,益中续气,实筋骨,耐寒暑,消热结。和小豆、生姜煮食,止泄痢。酥煎,令人下焦肥。小儿患疳,及下痢五色,旦旦食之,有效。

禹锡曰:鹑,四月以前未堪食。不可合猪肝食,令人生黑子。合菌子食,令人发痔。

杨文公《谈苑》云:至道二年夏秋间,京师鬻鹑者,车载积市,皆蛙所化,犹有未全变者,《列子》所谓蛙声为鹑也。《交州记》云:南海有黄鱼,九月变为鹑。《月令》云:田鼠化为驽。

时珍曰:按董炳《集验方》云:魏秀才妻,病腹大如鼓,四肢骨立,不能贴席,惟衣被悬卧,谷食不下者数日矣。忽思鹑食,如法进之,遂运剧,少顷雨汗,莫能言。但有更衣状,扶而圊,小便突出白液,凝如鹅脂,如此数次,下尽逐起。此盖中焦湿热积久所致也。详本草鹑解热结,疗小儿疳,亦理固然也。董氏所说如此。时珍谨按:鹑乃蛙化,气性相同,蛙与虾蟆皆解热结治疳,利水消肿,则鹑之消鼓胀,盖亦同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