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妇转女为男法并安胎方
论曰:怀妊三月名始胎,血脉不流,象形而变,是时男女未定,故今于未满三月服药方术转令生男也,其法以斧置妊妇卧床下,系刃向下,勿令人知,恐不信者,令待鸡抱卵时,依此置斧于鸡窠下,一窠尽出雄鸡,此虽未试亦不可不知。凡受胎三月,逐物变化,故古人立胎教论,能令生子良善长寿忠孝仁义聪明无疾,盖须十月之内,常见好境象,无近邪僻,真良教也。(《三因方》)
安胎饮
(《三因方》十七卷)
治妊娠胎寒腹痛,或胎热多惊,举重腰痛,腹满胞急,卒有所下,或顿仆闪肭,饮食毒物,或感时疾,寒热往来,致伤胎脏。(怀胎间常可服之)
川芎 枳壳(去瓤麸炒,各一两二分) 熟地黄(三两) 糯米(二合,半谵许欤)
上细末。每用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二个,金银少许,同煎至七分,食前服。
私云:金银者薄荷一名也,又宝金片银片欤。忍冬一名金银花也。
《千金方》二云:妊娠十月,五脏俱备,六腑齐通,纳天地气于丹田,故使关节人神皆备,但俟时而生。妊娠一月始胚,二月始膏,三月始胞,四月形体成,五月能动,六月筋骨立,七月毛发生,八月脏腑具,九月谷气入胃,十月诸神备,日满即产矣,宜服滑胎药,入月即服。
丹参膏
养胎,临月服,令滑而易产方。
丹参(半两) 川芎 当归(各二两) 山椒(五合,一盏拟十合,五合半盏也,妊娠人有热者以大麻仁五合代用之,尤佳)
上㕮咀,以清酒,温停一宿,以成,煎猪膏四升(四盏也,盏当一升),微火煎,色赤如血,膏成,新布绞去滓。每日取如枣许,内酒中服之,不可逆服,至临月乃可服,旧用常验。
私云:近代宋朝从第七月□之,大违于不可逆服之诫,近代宋朝不用之,只用救生散,尤有神验云。
《严氏济生方》第九云:论曰怀妊十月形体成就,入月合进瘦胎易产之药。今世多用枳壳散,非为不是,若胎气肥实,可以服之。况枳壳、大腹皮能瘦胎,胎气本怯,岂又瘦之也?不若进救生散,安胎益气,令子紧小无病易产,又且多少稳当。
救生散
(严氏)
安胎益气易产(自第九月至生产期,每日二三服)。
人参 诃子皮(去核) 麦蘖(炒) 白术(剉) 神曲(炒) 橘皮(炒,陈皮同)
上等分,细末。每服三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食前日二三温服。
近代用滑胎枳壳散,大损小子难长。《医说》有枳壳散之戒,可见彼戒自披,此救生散方每值妊妇问药,用此方,皆有神效,更无违失。丹参膏则无失无效,与救生散并用无难,不尔只特用救生散,尤有妙效耳。
体玄子借地法
东借十步,西借十步,南借十步,北借十步,上借十步,下借十步,壁方之中,四十余步,安产借地,或有秽污。或有东海神王,或有西海神王,或有南海神王,或有北海神王,或有日游将军。白虎夫人,远去十丈;轩辕招摇,举高十丈;天符地轴,入地十丈。令此地空闲,产妇(某氏)安居无所妨碍,无所畏恶,诸神拥护,百邪速去。急急如律令敕(以朱书之)。以上借地法,于入月一日,即写一本,贴在于产妇所居正北壁上,更不可避日游及诸神煞等。
凡妇人入月不可沐头,湿冷流于足太阳之经,令子横逆不顺,诫慎之。
又孕妇不语,非病也。间有如此者,不须服药,临产月但服保生丸四物汤之类,产下便语,得亦自然之理,非药之功也。又医家不说,与人临月则与寻常之药,产后能语测以为医之功,岂其功也哉。
《素问》经及《太素》经曰:黄帝问曰:人有重身,九月而瘖,此为何也?岐伯对曰:胞之络脉绝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无治也,当十月复。
许学士云:乡里有一妇人,数欠,无故悲泣不止,或谓之有祟,祈禳请祷备至,终不应。予忽忆有一证云:妇人脏躁,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数欠者,大枣汤,予急令治药,尽剂而愈。古人识病制方种种绝妙如此,试而后知。
大枣汤
治妇人脏燥欲哭,象若神灵,数欠者,主之。
甘草(三两) 小麦(一升) 大枣(十枚)
上㕮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亦补脾气,专治妇人,方名甘草汤,《大全良方》第十五卷有传可见。
滑胎枳壳散
瘦胎易产(《大全良方》)胡阳公主每产累日不下,南山道士进此方。
枳壳(二两) 甘草(一两)
上细末。每服二钱,以百沸汤点服,空心,日三服。
凡怀孕六七个月以上,服之令子易生。初生胎小微黑,百日以后肉渐变白。此虽孙真人滑胎易产方,然抑阳降气,为众方之冠。此方分两,出《必用方》,以此为正。
一方:枳壳六两,甘草一两。未产人甘草性寒故减。未产前一月,日三服。
一方:加糯米半升,同炒为末,米饮、白汤服。温隐居加当归、木香各等分。
张氏方缩脾饮
易产,治肠中诸病,下气宽膈。
枳壳(五两) 甘草(一两半) 香附子(三两,炒)
为细末。姜煎汤点亦服。大小便不通,加牵牛子末(微炒)一二钱服。
治妊妇血气块癖疼痛,男子疝气块亦佳,选奇方。香附子、枳壳各二两,甘草半两。
私云:《医说》及《严氏方》,虽有枳壳散之戒,诸方多用之,亦与内补丸并服,有功无失。
内补丸
治妊妇冲任脉虚补血安胎。
熟地黄(三两) 当归(一两,微炒)
上细末,炼蜜丸梧子大。温酒服三五十丸,孕妇入月每日一二服。
许学士云:大率妇人妊娠,在抑阳助阴。盖抑阳助阴之药甚多,然胎前药唯恶群队,若阴阳交错,别生他病。唯是南山道士枳壳散所以抑阳,四物汤所以助阴故尔。然枳壳散瘥寒,若单服之,恐有胎寒、腹痛之疾,以内补丸佐之,则阳不至强,阴不致弱。阴阳调停,有益胎嗣,此前人未尝论及也。
易产滑胎方,其药性滑利小便。
车前子
上细末。每服方寸匕,酒服,不饮酒者,水服。若利下,炒焦,以末饮服之。
神寝丸
治产难,瘦胎滑利易产,临入月服之,极有神效。
乳香(通明者一两,别研) 枳壳(二两)
上细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服,每日一服(或五十丸)。孕妇九个月以后至产服之。陆氏方乳香一味以酒米糊丸,名寝生丸。
保气丸
安胎宽气进食,瘦胎易产,设或居处失宜,偶然顿仆,胎痛胎痛,漏胎下血(妊孕月水谓之漏胎),亦兼服佛手散。(《局方》)
神寝丸、枳壳散等,入月内大宜常服。
香附子(四两) 益智 紫苏(各半两) 山药 缩砂仁(一两) 木香(四钱重) 甘草(一两一分一两十钱重)
上细末。每服二三钱,白汤空心点服。
以上入月(九月)自第一日,至出产,每日宜服此药,诸药略之。
安产藏衣及十三神吉凶方位
推妇人行年法图在别卷,今依体玄子借地法,无所畏忌,若犹深守诸神方位吉凶,则善之中善,妙之中妙焉。
禁草法:为产妇铺苇席茵褥讫,即咒曰:颂文:铁铁汤汤,非公所当是,王一言得之铜,一言得之铁,母子相生俱梦铁,急急如律令。
禁水法:产妇可用时贮水。
咒曰:南无三宝水,水在井中为井水,水在河中为河水,水在器中为净水,水在中为真水,自知非真莫当真水,以净持浊,以正治邪,日游月杀,五士将军,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招摇天狗,轩辕女妖,天吞地吞,悬户闭肚,六甲禁讳,十二神王,上符伏神,各安所在,不得动静,不得忌干,若有动静,若有忌干,施以神咒,当汝形,阿尼阿毗罗莫多梨姿地梨沙诃。
入月预备药物
保气散、佛手散、枳壳散、神寝丸、榆白皮散、保生丸、催生丹、黑神散、大圣散、理中丸、催生符、生地黄、羌活、葵子、黄连、竹茹、乌梅、石莺、甘草、海马(一对)、马街铁、枣子、陈皮、姜钱、黑豆、白蜜、无灰酒、童子小便、好醋、白术、煎药炉、铫子、滤药帛、小石二三十颗,汤饼。
私云:加增损四物汤、苏合香丸、辰砂、蓖麻子(二三百个)、半夏末(吹鼻)。
催生灵符
催生丹
疗产妇生理不顺,产育艰难,并宜服之。(以天医日合之,《圣惠方》《局方》同)
兔脑髓(十二月中取之,去皮膜研,如泥) 乳香(通明者二两二分) 母丁香(末一钱,鸡舌香也) 麝香(一字)
上细研。以兔脑髓和,丸如鸡头大,阴干,用油纸密封贴。每服一丸,温水服即时产,随男左女右手中握出,良验。
又方:通明乳香一块(如皂子大),上为末,觉腰痛时,用新汲水一小盏,入醋少许,同调,扶立令产妇两手捉石燕,坐婆饲药饮之;先令妊妇念“医灵药圣”三遍,然后服之。仍略扶行数步,须臾坐草便生,更无痛楚,神良。
又方:大辰砂随多少,端午日臁至百日不得著两,若满百日取研如粉。上用腊月兔脑髓和丸如绿豆大,欲觉生,粥饮服一丸,良久便坐,其药男左女右手中把出。
又方:腊月兔头一枚,烧存性为灰,上细末,以葱白煎汤,调服二三钱,立生。
又方:兔皮毛,上皮与毛和烧为灰,末之,以酒调服方寸匕,即产,衣不下者,服之即下。
救产难经月不生。云母粉五钱重,上以温酒调服,入口当产,不顺者即产,万不失一。陆氏方云:是何德杨方,云已救三五千人,却用云母粉澄过研细,取一团如鸡子大,临时以无灰汤服下。
治横产逆产理不顺,及子死腹中。伏龙肝,上细研,每服一二钱匕,温酒服之,儿头戴土而出生。
《备急方》疗难产三月不出。吞槐子十四个即生。
《广济方》服蒲黄二三钱,《千金》《集验》、崔氏同。
又方:当归为末,服方寸匕。
催生如圣散
疗逆产,横生,瘦胎,兼治产前产后虚损,月水不调,崩漏。一名催生黑散,一名乌金散,一名二神散。
百草霜 香白芷(不见火)
上等分,细末研拌。每服二三钱,以温酒或沸酒服,先以童子小便米醋二药,合煎而为膏,临产时,以温酒沸汤,每服一二弹子大,服之立生也。
胜金散
郭稽中《产难方》论曰:产难者何?胎侧有成形,块为儿枕,子欲生时,枕破与败血裹其子,故产难,但服胜金散,逐其败血,即自生,若逆生、横生并皆治之。
麝香(一钱重研) 盐豉(纳豆也,一两,以旧青布裹了,烧,令赤,急以乳钵研)
上细末。取秤锤烧红,以酒淬之,调服二钱匕。
胞衣不出
(和名云后物,《大全良方》十八有二十二方)
《大全良方》十八卷云:夫有产儿胞衣不落者,世谓之息胞,由产动时用力,此产儿出而体已疲惫,不能更用力产胞,经停之间,而外冷气乘之,则血道涩,故胞衣不出。须急以方药救治。旧法,胞衣不出,恐损儿者,依法截脐带而已。郭稽中论曰:胎衣不下者何?答曰:母生子讫,流血入胞衣中,衣为血所胀,故不得下。治之稍缓,腹中胀满,以次上冲心胸,疼痛喘急者,但服夺命丹以逐去衣中之血,血散胀消,胎衣自下,而无所患。更有牛膝汤等用之,甚效。
夺命丸
附子(一两,炮) 牡丹皮(二两) 干漆(二分,碎之,炒,令烟尽)
上细末,以酽醋一盏,大黄末二两,同煎熬成膏,和药丸如梧子大。每服七丸,或十五丸、二十丸,以温酒服,不拘时候。
牛膝汤
(《大全良方》《必效方》)
治胎衣不出,脐腹坚胀,急即杀人,服此药,胞衣即烂下,又下死胎。
牛膝 瞿麦穗(各四两) 当归(三两) 通草(六两) 滑石(八两) 葵子(五两)
上细剉。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若胞衣不下,腹胀满即杀人。推其源皆胞衣有血奔心,是不出也,或坐婆生疏,断带仅儿,其胞衣失于系住,则带缩入腹中,便不得出,宜服此药,衣即烂出也。
《广济方》《集验方》《千金方》、崔氏等同。
牛膝散
治胞衣不出,及妊娠五六月堕胎而胞衣不下。
牛膝 川芎 朴硝 蒲黄(各三分) 桂心(二分) 当归(一两二分)
上粗末。每服四钱重,水一盏,姜三片,生干地黄(不干尤良)一分,同煎至六分,去滓温服,顿二三服,立出。
又:胞衣不出,若腹胀则杀人。
黑豆(一合炒,令热)
上入醋一盏,煎三五沸,去豆服(二服分之),又以酒煎服,亦良。
又服蒲黄二三钱,温酒或白汤(《必效集验》《千金》、崔氏)
又以冷水噀产妇面,神验。
如圣膏
治难产兼胞衣不下及治死胎。
用蓖麻二三十粒,去壳细研成膏,涂产妇脚心(涌泉穴上),胞衣即下,速洗去,不洗肠出,若肠随胎衣出,则却用此膏涂顶上肠自缩入也。
《大全良方》治胞衣不下,诀云(第十八卷):妇人百病,莫甚于生产。产科之难,临产莫重于催生。既产,莫甚于胞衣不下。且流血入胞中,为血所胀,上冲心胸,喘急疼痛,必致危笃。若有此证,宜急断脐带,以少阳先系而后断之。不然,衣上冲心,纵淹延数日,亦不害人。只要产母心怀安泰,终自下矣,累试有验。不可轻信坐婆,妄用手法,多有因此而亡,深可浩叹。私云:此治胞衣不下,有多治方,勘看数方,又以纸撚探,产妇嘴内,伴呕噎,随逆气催,胎衣下。含弓弰、含柄,皆此意也。私曰:产讫,又以纸帛布巾浸醋,如掌广,置产妇之顶颅,干则常易,产后三五十日,兼防于夺闷血晕耳,又烧小石数颗,沃醋,以烟气令闻之,昼夜莫倦,血晕闷绝则可进,清魂则可进清魂散。
黑神散、苏合香丸、增损四物汤而后随证可保养。
产后将护法
论曰:凡妇人生产毕,且令饮童子小便一盏(私云:苏合香丸以水并汤童小便),不得便卧,且宜闭目而坐,须臾方可扶上床仰卧,不得侧卧,宜立膝,未可伸足。高倚床头,厚铺茵褥,遮围四壁,使无孔隙,免被贼风。兼时时令人以物从心,擀至脐下,使恶露不滞,如此三个日可止。仍不可令多卧,如卧多,看承之人宜频唤醒。旧说产妇分娩了,三日方可上床。则必就地睡卧,又岂可令产妇近地气乎(地卧永不可也)?才生产毕,不得问是男是女,且先研醋墨三分服之(墨三分许,以醋研之服)。
一方云:不可服醋墨,有伤肺经成咳嗽之戒,诚过虑也。然醋墨本破凝血,然不可用酽醋,仍不可太多,即不至伤肺。更产后三日内,令产妇尝闻醋炭气(以醋沃炭火,令闻盛烟),或烧干漆,令闻其烟。若无干漆,烧破旧漆器,令闻之,以防血逆、血迷、血晕不省之患。夏月宜于房门外烧砖,以醋沃之,置醋烟气于房中分娩之后,须臾且食白粥一味,不可令太饱,频少与之为妙,逐日渐增之。不用经宿之粥。又不可令冷温,恐留滞成疾,仍时时与童子小便一盏饮之。新产后不问腹痛不痛,有病无病,以童子小便以酒和半盏温服,五七服妙。一腊(七日也)之后,方可少进醇酒并些少盐味。一法才产不得与酒,缘酒引血迸入四肢,兼产母脏腑方虚,不禁消酒,热酒入腹,必致昏闷。七日后少进些酒,不可多饮。若服药之酒,可和黑豆淋酒,宜避风邪、养血气、下恶露、行乳脉也。夏月之间,不须强饮酒。一腊之后,吃物无味也。又产后三月之后,方少可食温面,早食,则成肿疾。又鲤鱼令血气不行,三月之后可食。(私云:若产后血下过多,则食鲤鱼矣)乌贼鱼、藕根令血逆行,若血不下则可食之,血妄行过下则不可食。若未满百日,不宜多语、喜笑、惊恐、忧惶、哭泣、思虑、恚怒、强起离床行动、久坐;又不可作针线用力,工巧费志,又不可恣食生冷、粒硬果菜、肥腻鱼肉之物;及不避风寒,脱衣洗浴,冷水洗濯。当时虽未觉而大损血气,百日以后及终日即成蓐劳等诸病。纵有名医不可疗。大都产妇将息,须是满百日方可平复,大慎触犯。又产后不慎风冷,成角弓反张,谓之蓐风,遂致不救。满月之以后,深尚可慎也。《经》云:妇人非止临产须忧,产后大须将理,慎不得恃身体和平,取次为之,乃纵心恣意,无所不为。若有触伤,便难整理。犯时微若秋毫,感病重如山岳,知命者可不谨之。(以上《大全良方》十八卷之产后门,并局方可用方廿卷)
私云:日本国风俗云“产后七日七夜,不卧眠云云"。此习久矣,凡男妇产未产,若二三日夜不寝卧,则身心恍然,血气错乱,何况产劳之女?七日夜不睡卧,争得安稳,是以心思忙然,言语谬误,医师失治,自称邪鬼。看妇者用祈护,而后终天命,太可哀怜矣。《千金》《圣惠》《外台》《局方》以下诸方皆生产以后,须臾,上床仰卧立膝,未见一书一方,而一日夜乃至七日夜不睡卧之说,风俗之邪说,世世虽习用,医师何不改正之。《局方》产后将护法云:且才得分娩,切忌问是男是女,看血下多少,随证服治血晕之药。良久吃粥,服四顺理中丸苏合丸,便令人以午促产妇心下按摩至脐腹,日日五七次。若有疾证,即随证服药,药粥相间半时,频频服饵,若疾急侧不认半时说,频与诸药,且产妇宜闭目而坐,背后倚物,左右看药,常令直立两膝,虽时眠睡,频令唤觉,过一伏时,方得上床,亦须立膝高,床头厚铺褥,直至百晬,常服当归丸、当归建中汤、四顺理中丸,日各一两服,以养脏气补血脉,两臈(二七日也)之后,方得肉食(二七日以后肉食之,鹿肉)。《圣济录》百六十卷云:生产三日之内,只食白粥,间服滑血和气之剂药,三日之后,时饮少醇酒,并食软饭,旬日以后,渐可食滋味,一月之后,慎不可房纵步,及作女工之劳,又百日之内,慎无犯房室及诸饮食,又戒喜怒,又戒喜怒忧恚悲愁,恐致疾患。凡产妇一月之寝卧,常须覆衣被,纵暑月亦不得露身体,尤避风冷湿阴之气,若沐浴亦须出三月外,纵复不能依此,亦须六十日后,方可沐浴。
杨氏曰:凡言满月者,谓满三月,非三十日也。
增损四物汤
(《易简》《大全》《局方》等)
治产后下血过多,营卫虚损,阴阳不和,乍寒乍热,兼治妇人气血不足,四肢堕怠,乏力少气。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人参 干姜 甘草(各三两)
上㕮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热服。
一方:治经血凝滞,腹内血气作疼,用《局方》四物汤,加蓬莪术、官桂等分服,名六合汤。又治产后血搏,口干烦渴,加括蒌、麦门冬;烦热小便涩,大便秘,加大黄桃仁。
大率产后不问下血多少,须日进黑神散三服,下血少者,以大圣散间之。产后二臈以后,腹内略无疼痛,方服四物汤、建中汤之类。若早服之,则补住败血,为后患不浅。黑神大圣散非逐血药,但能推陈致新,多服不妨。今人往往疑其逐血性寒,则不然,看其用药可见矣。若恶血去多,徐徐补之,亦不为晚,不可姑息以贻后患,且如古方,用四顺理中丸为产后进食之剂,既用蜜丸,又倍甘草,其甜特甚,岂能快脾,不如只用理中汤减甘草矣。若素有痰饮者,二陈汤之类服之为佳。
凡产后诸病,并产前十八论,《千金方》十科论及《产育保庆集》二十一论,部类在别卷,此一卷则当用一篇也。产图推行年所向吉凶方位,并胞衣藏方等,别记之耳。
《覆载万安方》卷第三十四
同二日墨点了,冬景策志思之。性全(花押) 六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