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积热(附咽喉口齿,眼目,骨鲠,疮肿伤折,诸毒五绝)

第一:论积热

积热者,藏府燥也,多因精血既衰,三焦烦壅,复饵丹食、酒炙之属,致肠胃蕴毒,阳既炽盛,阴不能制,大便秘涩,小便赤淋,口苦咽干,涎稠眵泪,饮食无度,挥挥煽煽,皆阴虚阳盛之所为也,治之各有方。  

第二:积热证治

上焦壅热,心经烦渴,口舌生疮,腮颔结核,咽喉肿痛,咽物有碍者,与甘露饮、牛黄凉膈圆、薄荷煎、鸡苏圆、硼砂圆、碧雪。  

若大便秘结者,与小三黄圆、洗心散、四顺清凉饮。  

若大便、小便赤涩不通者,与八正散、导赤圆、五淋散、导赤散。  

第三:口舌生疮证治

口舌生疮者,心经有热也,与碧雪、龙脑饮、甘露饮、硼砂圆、脑麝三黄圆,甚者洗心散。  

第四:腮项结核咽喉肿痛证治

腮颔结核者,与消毒犀角饮、牛黄凉膈圆、玉屑无忧散、解毒圆、四顺饮子。  

若咽喉肿痛者,与如圣汤或升麻葛根汤煎服亦妙,龙脑饮、甘露饮、消毒犀角饮、薄荷煎、牛黄凉膈圆,甚者与四顺饮、洗心散、小三黄圆、脑原三黄圆。  

若咽物有碍,水浆不下者,与解毒雄黄圆、如圣胜金铤、石龙散、无忧散,可选而用之。  

第五:骨鲠及误吞铜铁竹木刺等证治

误吞铜铁竹木刺及骨鲠者,与玉屑无忧散、解毒圣授丹。  

第六:牙齿疼痛证治

夫牙齿疼痛,其证不一。有热痛者,有虚而痛者,有风蚛牙疼者,须仔细详证,方可服药。  

齿龈浮肿,口中气热,满口齿浮而动,此因上膈有热而痛也,可与甘露饮、龙脑饮煎服,次煎升麻葛根汤灌漱。  

若大便秘、小便赤者,与八正散、四顺饮、洗心散选而用之。  

若风蚛牙齿疼痛者,如后生壮实者,可与细辛散、赴筵散。止痛去风,与黑神圆、乳香圆、白龙圆,亦可煎升麻葛根汤、荆芥散灌漱。  

若肾经虚惫,虚热之气上攻齿痛,及老弱人齿痛者,与黄芪圆、安肾圆、鹿茸圆、八味圆,可选而用之。近人用冷水空心吞服黑锡丹一贴作两服,次以赴筵散擦之,亦可用荆芥散、升麻葛根汤煎成,乘热灌漱。  

第七:眼目证治

眼目昏暗,视物不明,不肿不痛不赤,亦无翳膜,此是内障。或见黑花,或有冷泪者,是肝肾俱虚,不可便服凉药,宜与绵鸠圆、菊精圆、驻景圆、明眼地黄圆、还睛圆、决明圆。  

外障翳膜,胬肉侵睛久病者,空心可与驻景圆、菊精圆,食后服决明圆、拨云散、菩萨散、密蒙花散、秘传羊子肝圆,紫金膏洗之,春雪膏点。  

若肝有风热,眼涩痒痛,睑皆赤烂,视物不明,或生暗泪者,可与菩萨散、决明散、还睛圆、菊花散、拨云散、密蒙花散,紫金膏洗之。近人以蝎附散兼嚼如圣饼有效。  

若暴赤眼,昏涩疼痛,羞明下热泪者,不可便用点药,亦不可洗。只与洗肝散、洗心散、八正散、甘露饮、菩萨散、拨云散、还睛圆。  

若睛痛不可忍者,与羌活圆、还睛圆,两圆只作一服,立止,并治头风疼痛,神效。或云凡暴赤眼,不可多服洗肝散,只吃四五服则止之,太过则令人眼枯。  

第八:痈疽发背疖毒证治

余尝编集《外科精要》,专疗痈疽发背,其中议论取诸家之善,方法择经效之良,稍有不经之文,或闻而知之,皆不敢取。近之医者,不守古典,凡见斯疾,首以茸、附、姜、桂、诸品丹砂以疗之。若是阴伏,尚可望生;若是阳毒,痈疮始发,其如抱薪救火,安有生理?《养生必用方》首以此为戒,云与其腹背溃烂,脏腑焦枯,脓血流漓,孔穴穿空,备诸恶而死,不若利而死矣,此之谓也。又闻曾孚先有云:痈发未破,则一毫热药不可服;痈发已破,一毫冷药不可服。仆依此诀用之,多有获安。是以诸家方论治痈疽始萌者,首以宣热拔毒药疗之,如大小车螯散、洗心散、四顺饮、小犀角圆、五香连翘汤、漏芦汤、复元通气散、小三黄圆、《千金》单煮大黄汤,多见服之而内消,不复形之于外者。虽通利三五行,其毒气有路而出,不为内患也。  

如痈疽已破,宜服托里散或内补十宣散,先以猪蹄汤洗,次以保安膏、云母膏、乳香膏、内消膏贴之。  

如痈疽已破,脓血出不快者,可与三仙散、漏芦汤、托里散,仍用保安膏、云母膏、乳香膏、内消膏贴之。  

疮口不合者,可与桃仁散、麒麟散。此其大略也,详载《外科精要》,不复赘录。凡痈疽见于头项以上者,断不可用蒜钱艾炷灸之,引得热毒之气乘上,为害滋甚。  

第九:恶疮疥癣汤火诸疮证治

凡一切无名恶疮、漏疮、源疮、冷疮,久年不愈者,与桃仁散、麒麟散、保安膏贴之。  

风毒热疮及肾脏风,生脓胞,湿烂浸淫者,与四生圆、四生散、何首乌散、胡麻散。大便秘者,与四顺饮、皂荚煎圆、桃仁散、滑肌散敷之。  

遍身生疮瘙痒,或生瘾疹者,先服通大便药,先与皂荚煎圆、麻仁圆、四顺饮;次与何首乌散、四生圆、胡麻散、黄芪圆,可选而用之;仍以滑肌散、透油散搽。  

疮干痛者,宜与玉龙摩风膏。疥疽顽癣,宜与白龙圆、清心圆,次与摩风膏、滑肌散搽。  

汤火油烧成疮者,与佛手散。  

第十:颠扑伤折狗咬金疮证治

男子妇人内伤外损,狗咬虫伤,驴扑坠马,手足伤折,一切疼痛,腹中瘀血刺胁筑心者,宜服太岳活血丹。  

十一:解诸毒方(蛇虫犬伤附)

解百药毒及百草、菌蕈、驴马肉、河豚鱼等毒,宜与神仙解毒圣授丹。若虎豹驴马蛇虫犬伤,皆可磨搽,并服极妙。  

解百药毒方:甘草、荠苨、豆汁、蓝汁。  

解砒霜毒方:千金子去壳研,白扁豆去皮,生为末,绿豆去皮为末,并以冷水调。  

解狼毒毒方:杏仁、蓝汁。  

解射罔毒方:藕芰汁、竹沥、大小豆汁、蓝汁。  

解野葛毒方:鸡子汁、甘草汁、猪膏、鸭头血。  

解巴豆毒方:大豆汁、黄连、家菖蒲煎汤服。  

解藜芦毒方:雄黄,煮葱汤。  

解雄黄毒方:防己。  

解闭口椒毒方:豉汁、桂汁、冷水、土浆、蒜。  

解甘遂毒方:大豆汁。  

解半夏毒方:生姜汁、煮干姜汁。  

解礜石毒方:大豆汁、白鹅膏。  

解莨菪毒方:荠苨、甘草、犀角、蟹汁、升麻。  

解马刀毒方:清水。  

解杏仁毒方:蓝汁。  

解桔梗毒方:白粥。  

解大戟毒方:菖蒲汁。  

解野芋毒方:土浆、人粪汁。  

解踯躅毒方:栀子汁。  

解斑猫、蚖毒毒方:猪膏、戎盐、大豆汁、蓝汁、巴豆、盐汤煮猪膏。  

解乌头、附子、天雄毒方:远志、防风、枣汁、大豆汁。  

解防葵毒方:用之亦无毒,只是大者不可服。  

解菌蕈毒方:掘地作坑,约深三尺,以清冷水搅令浊,少顷饮之,名曰地浆。  

解鸡子毒方:酽醋。  

解铁毒方:磁石。  

解花水毒方:防己、防风、甘草、  

桂汁。  

解饮食中毒烦闷方:煮苦参汁饮之,吐出即愈。  

解诸鱼中毒方:煮橘皮、马鞭草汁、生芦根汁亦能解河豚毒。  

解河豚鱼毒方:五倍子末,白礜,上研,水调灌服。  

又方:槐花为末,坯子和研,水调灌服。橄榄、甘蔗、大黄汁、大豆汁、煮朴硝汁。  

解蟹毒方:冬瓜汁、藕汁、煮甘蒜汁、藕屑、干苏汁(一云生紫苏汁)。  

解石药毒方:人参汁、白鸭屎汁。  

解中金银毒方:鸭血、水淋鸡屎汁、鸡子清,服水银数两即出。  

解诸菜毒方:甘草、贝齿、胡粉三件,水和服,小儿溺、乳汁服二升佳。  

解诸肉、马肝、漏脯毒方:头垢、韭根烧末、生韭汁、烧猪骨末、烧犬屎灰酒服、豉汁亦佳。  

解服药过剂闷乱者:蓝汁、吞鸡子黄、饴糖、地浆、水和胡粉、豉汁、黄连、粳米粉汁。  

解恶气瘴毒方:犀角、雄黄、羚羊角。  

解风肿毒方:木香、麝香、沉香、紫檀香、鸡舌香、熏陆香。  

解咽喉痹肿,邪气恶毒入腹:犀角、射干、升麻。  

解蛇虺百虫伤中毒方:雄黄、巴豆、干姜、麝香、丹砂、白芷、铁浆。  

青蝰蛇伤方:蓝菰草,按水服(着青花如靛)。  

毒蛇伤方:田中慈菰草根苗并研,取汁冷水调服,滓瞿伤处;佛指甲草、白花草皆可,研,冷水调服。  

蜈蚣伤方:桑根皮取汁,和盐涂伤处;桑叶亦可。  

花蜘蛛伤或被尿成疮:蓝青、麝香和研,涂伤处。  

毒蜂蜇方:嚼人参敷,蓝汁、蓼叶、蜂房、糟皆可敷。  

猘犬伤方:嚼杏仁敷,礜石、韭根、蚯蚓泥皆可付。  

十二:五绝方论

扁鹊治五绝方:一曰自缢,二曰墙壁压,三曰溺水,四曰魇寐,五曰产死闷绝者,谓之五绝,皆以半夏为细末,水圆如大豆许,内鼻中即省(又见《子母秘录》)。  

《千金》疗自缢死:凡见有此等事,极须安定身心,令一人抱定,徐徐缓解,慎勿割断其绳。若心下犹暖者(《肘后方》同),以蓝研取汁灌之;或刺鸡冠血滴著口中,即活;或以鸡屎白如枣大,以酒半盏和研,灌服,及著鼻中尤佳。  

十三:《外台秘要》救溺死方

以皂荚为细末,绵裹半钱,纳下部中,须臾水出则活。  

余往五羊,见蜒户救男女堕水中者,以常用荐席卷之,就平地上滚转一二百转,则水出自活。亦有用陈壁土末覆之;死者更以炉中暖灰覆脐上下,则元气回自活。省后当服利水之药如五苓散、异功五积散、术附汤、除湿汤、不换金正气散。若欲兼服安心神、收敛神气之药,宜服苏合香圆,在人斟酌轻重冷热而投之。  

《肘后》疗卧忽不悟,谓之魇寐,慎勿以火照之,则杀人,但多唾其面,更痛啮其脚足大拇指甲际,即省。更以半夏圆吹入鼻中。更以韭叶捣取自然汁,灌鼻孔中;冬月用韭根,擣取自然汁灌,即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