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2)十八条

五运歌

甲己土运乙庚金,水运丙辛木丁壬。惟有戊癸是火运,五运之化仔细寻。

五运阴阳老少歌

甲丙戊庚壬是阳,乙丁己辛癸为阴。阴阳既定分太少,阳太阴少是为真。太者有余少不足,先天后天于是分。

五音建五运客主歌

角木徵火土中宫,商金羽水次第行。主运初角终于羽,客运之行各不同。

五音主运交运歌

角木属春为运初,大寒日交是真途。二运徵火交春分,后十三日始可寻。土是中宫运居三,芒种之后正十天。处暑后七商金交,立冬后四羽水全。五运之化有常数,此是主运莫乱传。

五运客运歌

主客之运有逆顺,试将客运仔细论。甲己属土初起宫,以次相生至徵终。其余客运皆仿此,交运亦在五节中。

五运太少齐兼化歌

五运不同太少年,太少之化有齐兼。太者有余齐胜我,少者不足胜来兼。识得造物有偏化,调燮至理难言传。

六十年气运相临逆顺歌

要知气运逆顺偏,须将年支合年干。支为司天看所属,子午寅申二火传。丑未湿土卯酉金,辰戌之年属水寒。惟有巳亥主风木,此是气运之司天。十干加之凡六十,相临逆顺不同年。支干相符为天符,支生干兮顺化言。干如生支为小逆,甚而克支不和天。支如克干为天刑,以其顺逆察休愆。

天地六气歌

厥阴风木天风化,少阴君火天热化。太阴湿土天雨化,少阳相火天暑化。阳明燥金天清化,太阳寒水天寒化。

交六气节令歌

大寒初气春分二,小满三兮大暑四。秋分交着五之初,小雪为终六之次。

逐年主气歌

初气厥阴二少阴,三四少阳太阴寻。五六阳明并太阳,主气岁岁有次伦。

逐年客气歌

厥阴少阴与太阴,少阳阳明并太阳。客气之行各不同,岂能岁岁如其常。子午太阳为初气,丑未初气厥阴章。寅申初气少阴火,卯酉初气太阴强。辰戌少阳相火初,巳亥初气阳明当。初气既明以次数,由初至终如指掌。三为司天终为泉,合之五运察灾祥。

司天歌

子午少阴为君火,丑未太阴临湿土。寅申少阳相火旺,卯酉阳明燥金所。辰戌太阳寒水边,巳亥厥阴风木主。初气起地之左间,司天在泉对面数。

左右间气歌

初气地左二天右,三为司天岁半周。四为天左五地右,终气在泉岁半后。

左右间气图

后图以手掌四指排数之。

1.jpg

巳亥起厥阴,顺数到其年上,看是何字,即其年分之司天。

前二位是初气,一位是二气,本位司天三气,后一位四气,后二位五气,后三位在泉是终气。

南北政脉不应歌不应者,脉来沉细而伏,不应于指也

甲己君土为南政,其余八年北政论。南政子午南寸沉,丑未巳亥左右寻。卯酉两尺寅申左,辰戌右尺真分明。北政阳明沉两寸,太阳少阳左右应。少阴两尺厥阴左,太阴右尺何须问。

此图以手掌三指排十二支数之。

2.jpg

上图○者南政,△者北政。

南政子起中指端,北政子起中指根。逆行数之,凡年辰所值之处,即其不应之位。

三犯

犯天符,病速而危。犯岁会,病徐而持。犯太乙,病暴而死。

胜复主病

胜甚者复甚,胜微者复微。胜复之气猝不能遽形于脉,当先以形症求之。

侮克主病

所胜来侮,其病微。所不胜来克,其病甚。

六十年天时民病谱

甲子 甲午

少阴 太宫 阳明 土主湿雨。土太过,风木承之,其变震惊飘骤,人多病中满身重。[眉批]宫与在泉同寒,药宜温多寒少。

先天 是年土太过,雨多,土盛木承则大风烈暴。人应之,先伤肾,后伤脾。土胜克水,病腹痛清厥,体重肌痿足痿,四肢不举。

庚子 庚午

少阴 太商 阳明 三金合,岁会。金太过,君火司天刑之,金得其平。人多病下清,清泄清冷皆是。[眉批]商与阳明同寒,药宜温多寒少。

同天 金盛木衰,草木干枯,金盛则火承之。人应之,先伤于肝肋,小腹痛,目病,耳无闻。甚则火复,肺自病,咳逆肩痛。金病不生水,致下部皆病。

丙子 丙午

少阴 太羽 阳明 水承水,岁会。水主寒,是年寒早至。人多病中寒下利,腹足清冷。[眉批]羽与阳明同寒,药宜温多寒少。

先天 岁半以后,水克火。人多内热,阴厥心痛,甚则水自病,腹大胫肿。水盛土复之,大雨至,雾朦郁。人应之,先伤心,后伤肾。

戊子 戊午

少阴 太徵 阳明 火气三合,太乙天符。火主炎暑,火过,水承之,变沸腾,人多病上热血溢。[眉批]热太过,药宜寒多热少。

先天 是年热甚,泉涸水枯。火过伤金,人病咳疟,胸肋肩背痛,身热。火胜水承之,多雨水霜寒。人应之,先伤肺,后伤心。

壬子 壬午

少阴 太角 阳明 木运主风,木过,金承之,变摧拔。人多病支满。[眉批]木生火,与司天同热,药宜清多温少。

先天 是年木过风多,人病多怒伤脾,下半年则愈矣。木盛土衰,太虚云飞,草木不宁,木盛金承,草木凋落。人应之,先伤脾,后伤肝。

初气

太阳水,生木。始大寒寅初初刻,终惊蛰子初四刻。

合初运 甲,土克水。丙,水同。戊,火被克。庚,金生水。壬,木被生。

上年巳亥,大寒以前温暖。此时寒乃始,蛰虫从前因暖而出,此时复藏。水此时乃冰,霜复降,风乃至,阳气郁。民得寒病,肌肤密,腰脽痛。至二月初,炎暑将起,中外疮疡。少阴火司天,又值二之主气,故有是病。[眉批]初气水恐为四气土所抑,则水郁湿蒸其验也。民病脾肾,宜滋水夺土。

二气

厥阴木,生火。始春分子正初刻,终立夏戌正四刻。

合二运 春分后十三日。甲,金克木。丙,木同。戊,土被克。庚,水生木。壬,火被生。

风木客加君火主,阳气布,风乃行,春气正,万物荣。司天君火未盛,寒气时至,木火应时,民气和。人病淋,目瞑目赤,气郁于上而热,君火为病也。

三气

少阴君火,合相火。始小满亥初初刻,终小暑酉初四刻。

合三运 芒种后十日。甲,水克火。丙,火同。戊,金被克。庚,木生火。壬,土被生。

客气君火司天加相火上,天政布,大火行,庶类蕃鲜,火极水复,热极寒生,寒气时至。二火交炽,人病气厥心痛,寒热更作,咳喘目赤。

气交

夏至后,立秋前。上火下金,水火寒热持于气交。热病生于上,清病生于下,寒热凌犯而争于中。人病咳喘,血溢血泄,喷嚏目赤眦疡。寒厥入胃,心痛腰痛,腹大,嗌干肿上。

四气

太阴土,主客同。始大暑酉正初刻,终白露未正四刻。

湿土盛,溽暑至,大雨时行,寒热互至。人病寒热嗌干,黄疸鼻衄饮发。[眉批]四气土恐为二气木所抑,则土郁,四季风霾不雨其验也。久则黄埃化疫,黄疸满闭,夺之则可已。壬子、壬午,木运尤甚。

四气五气合四运

处暑后七日。甲,木克土,木生火。丙,土同,土被生。戊,水被克,水克火。庚,火生土,火同。壬,金被生,金被克。

五气

少阳火,克金。始秋分申初初刻,终立冬午初四刻。

畏火临,暑反至,阳乃化,万物乃长乃荣,民乃康。时寒气热,阳邪盛也,民病温。

五气终气合五运

立冬后四日。甲,火同,火克金。丙,金被克,金同。戊,木生火,木被克。庚,土被生,土生金。壬,水克火,水被生。

终气

阳明金,生水。始小雪午正初刻,终小寒辰正四刻。

金客加水主。金主收,燥令行,五行之余火内格,寒气数举则雾翳。病肿上咳喘血溢,病生皮腠,肋下连少腹作寒中。

以上十年

君火司天则金郁,燥金在泉则木郁。咸而软之,以调在上之君火,甚则以苦发其火,以酸收其金,君火平则燥金得安矣。然火热金燥,非苦寒泄之不可。火克金应,是年多热,多疮疡病。

总治法

上 君火,治以咸寒。以水治火。

中 甲湿土,治宜苦热,泄之温之。庚燥金,治宜辛温,从之温之。丙寒水,治宜咸热,从以治之。戊相火,治宜甘寒,直治之。壬风木,治宜酸凉,从以治之。

下 燥金,治以酸温。岁半前宜远热,半后宜远寒。治上宜远热,治中下远寒。戊午则不远寒。

子午年,火在天,宜热化。使春多清冷,大风无雨,是巳亥之风运未退也,泻厥阴可已。然至春分,火已得位,木虽有余,不能过也。燥在下,湿物不成。羽虫同天气安静无损,介虫同地气多育。金在地则木衰,毛虫孕不成,金火不和,羽虫亦不成。庚子、庚午,金乘金运,毛虫伤益甚。

乙丑 乙未

太阴 少商 太阳 金主凉,金不及,火盛,主热。火盛水复,主寒。是年寒热不时。[眉批]商与在泉同寒,药宜热忌寒。

后天 是年阴专其政,盖天湿地寒,阴盛而阳气退避。土不及则风木胜之,大风时起,阴凝于上,寒积于下,寒水胜火,则为冰雹,阳光不治,杀气乃行。

丁丑 丁未

太阴 少角 太阳 木主风。木不及,金胜,主清。金克木,火复主热。是年凉雨时至。[眉批]岁气和平,用燥热,宜和平,不宜峻者。

同天 木不及,土得政,与正宫同。是年木弱金乘,草木晚荣,甚则大木碎裂,柔木萎干。人病中清,肋痛小腹痛,是金克木也。肠鸣溏泄,木弱不生火也。

己丑 己未

太阴 少宫 太阳 三土,天符、岁会、太乙天符。土主雨。[眉批]宫与司天同湿,药宜燥忌湿。

同天 土不及,得司天之助,与正宫同。

辛丑 辛未

太阴 少羽 太阳 三水合,岁会。水主寒。水不及,土胜,主雨,主埃昏骤雨。木复土,主风,草偃木零,生长失时,皆不鲜明。[眉批]羽与在泉同寒,药宜热忌寒。

同天 水不及,司天胜之。土齐水化,同正宫。是年水虚土乘,湿大行。水衰则火土同化,故火气用事,化乃速。暑雨数至,黑谷不成,人病下部。上太阴,大寒数举,虫早蛰,地坚冰,人病下寒,甚则腹满肿。

癸丑 癸未

太阴 少徵 太阳 火主热。火不及,水胜,主寒。土复水,主雨。

后天 是年火虚水乘,寒大行,物不能茂于上,但荣于下,寒甚阳衰,荣美乃折。人病火不及,阴邪盛而心气伤,胸肋背痛,目矇腹大。水亢土复,大雨至,土反克水,病泄,腹满不食,挛痹,足不任身。[眉批]药宜燥热和平。

初气

厥阴木,主客同。始大寒巳初初刻,终惊蛰卯初四刻。

合初运 乙,金克木。丁,木同。己,土被克。辛,水生木。癸,火被生。

客主皆风,寒乃去,春气至,风乃来,物以荣。湿土司天,风湿相薄,风胜湿,雨后时。风伤肝,人病血溢,筋络拘强,关节不利,身重筋痿。[眉批]上年子午气有余,恐火不退,则此风木未便降下,又恐为五气金所抑,则木郁,春冷其验也。治宜伐金发木。乙丑、乙未尤甚。

二气

少阴火,主客同。始春分卯正初刻,终立夏丑正四刻。

合二运 乙,水克火。丁,火同。己,金被克。辛,木生火。癸,土被生。

客主皆君火。大火气正,太阴司天,湿蒸相薄,雨时降。火盛气热,人病瘟疠大行,远近咸若。

三气

太阴土,主火生客。始小满寅初初刻,终小暑子初四刻。

合三运 乙,木克土。丁,土同。己,水被克。辛,火生土。癸,金被生。

客土主火。司天之政布,湿气降,地气腾,雨时降。雨后寒随之,太阳在泉,起而用事故也。寒凝湿滞,病身重胕(3)肿,胸腹满。

气交

夏至后,立秋前。天湿气下降,地寒气上腾,原野昏霿(4),白埃四起。司天主南而太阴居南,云雨多见于南方,云奔南极,寒雨数至。至夏尽入秋,差夏(5)之时,主气湿土,客气相火,土气稍温,物以之成。病寒湿,腹满胕肿,痞逆寒厥拘急。

四气

少阳火,生主土。始大暑子正初刻,终白露戌正四刻。

客相火,主湿土,火土合气,溽蒸上腾,天气为之否隔。然太阳在泉,寒风随发于朝暮,蒸热相薄,草木凝烟。以湿遇火,湿化不流,惟白露阴布,以成秋令。湿热并行,病腠理热血暴溢,疟,心腹满热,腹胀,甚则胕肿。[眉批]四气火恐为终气水所抑,则火郁,乍暖乍冷其验也。郁久,至王(6)时必发,发则暴热化疫,病多渴泄,去其火热立已。

四气五气合四运

乙,君相火,金被克。丁,金被克,金同。己,木生火,木被克。辛,土被生,土生金。癸,水克火,水被生。

五气

阳明金,主客同。始秋分亥初初刻,终立冬酉初四刻。

客主皆金,惨令行,寒露下,霜早降,草木黄落,寒气及体。人病皮腠。

五气终气合五运

乙,土生金,土克水。丁,水被生,水同。己,火克金,火被克。辛,金同,金生水。癸,木被克,木被生。

终气

太阳水,主客同。始小雪酉正初刻,终小寒未正四刻。

客主皆寒水,寒大举,湿大化,霜乃积,阴乃凝,水坚冰,阳光不治。病感寒,关节禁固,腰脽痛。

以上十年

湿土在天,土克水应,心火受病。寒水在地,水侮火,多小腹病。当乙丑、乙末二年,乘金运,金能生水,或又值水王时,其寒益甚。寒在地,热物不成。倮虫同天气安静无损,然水土之气不和,虽生不育。鳞虫同地气多育。水盛火衰,羽虫胎孕不成。辛丑、辛未,水乘水运,其伤益甚。

总治法

上 湿土,治以苦温。从火化治湿。

中 乙燥金,宜苦温。从火化治金。丁风木,宜辛温。从金化治木。己湿土,宜甘和补土。辛寒水,宜苦和,治寒以热。癸火,宜咸温。火不及,温补。

下 寒水,宜甘热。从土火化治寒。辛年下宜苦热。

丑未年土在天,宜雨化矣。而热气尚多,是子午之气有余未退,火反为灾,泻火可也。

温生于春,是少阴不退位之征。土气不得迁正,万物当生不发,人多脾病,其时多热不雨是。如小满前后有雨,是火退而土令矣。过小暑则土不能令,当大灾。

丙寅 丙申

少阳 太羽 厥阴 水主寒,变霜雪冰雹。[眉批]羽与上下异风热,药宜寒化,不宜多用。

先天。

戊寅 戊申

少阳 太徵 厥阴 火气三合,天符。火主暑,炎热。火甚水承,主沸腾。[眉批]徵与上下同风热,药宜多用寒化。

先天。

庚寅 庚申

少阳 太商 厥阴 金主凉,雾露。变肃杀凋零。病肩背胸中,金邪在肺。[眉批]商与上下异风热,寒化宜用,不宜多。

同天 金过,相火司天制之,金得其平,同正商。

壬寅 壬申

少阳 太角 厥阴 三木合,岁会。木主风。风亢金承,变主摧拔。病掉(7)眩,支肋惊骇。[眉批]角与上下同风热,药宜多用寒化。

先天 是年木有余而火司天,是子居母上,气逆,当病吐痢。谷收麻木、稻木齐、金化。

甲寅 甲申

少阳 太宫 厥阴 土主雨。土亢木承,主烈风。病体重胕肿痞饮。[眉批]宫与上下异风热,药不宜多用寒化。

先天 是年土胜克水,湿大行,泉涌河衍,湿甚木承之,风雨大至,土崩溃。人病先伤肾,后伤脾,腹痛清厥,体重,肌痿足痿,四肢不举。

初气

少阴火,主生客。始大寒申初初刻,终惊蛰午初四刻。

合初运 丙,水克火。戊,火同。庚,金被克。壬,木生火。甲,土被生。

君火司气,兼相火司天,风胜乃摇。寒去而气候大温,草木早荣,寒来不杀。君相二火合气,温病乃起。其病气怫于上,血溢目赤,咳逆头痛,血崩肋满,肤腠中疮。[眉批]初气火恐为五气水所抑,黑云胜彤云,寒常布,雪其验也。郁久化疫作温病,治宜散阳伏阴。丙寅、丙申,水运尤甚。

二气

太阴土,主生客。始春分午正初刻,终立夏辰正四刻。

合二运 丙,木克土。戊,土同。庚,水被克。壬,火生土。甲,金被生。

湿土用事,主气君火反郁。白埃四起,云趋雨府,风不胜湿,雨乃零。主客相生,民乃康。湿热为病,热郁于上,呕逆呕吐,疮发于中,胸嗌不利,头痛身热,昏愦脓疮。

三气

少阳火,主客同。始小满巳初初刻,终小暑卯初四刻。

合三运 丙,火同。戊,金被克。庚,木生火。壬,土被生。甲,水克火。

客主皆相火,炎暑至,雨乃涯。客主火交炽,发为热病。热中聋瞑,血溢脓疮,咳呕鼻衄,渴,嚏欠,喉痹目赤,善暴死。

气交

夏至后,立秋前。火盛则水复。风热参布,云物沸腾,太阴横流,寒乃时至,凉雨并起。火盛于外,民病寒中,外热发疮疡,内寒为泄满。热盛寒复,则水火交争,人病寒热,疟泄聋瞑,呕吐,怫郁不舒,肿,色变。

四气

阳明金,主土生之。始大暑卯正初刻,终白露丑正四刻。

客金主土,凉气至,炎暑时作时止,以间而化,土金相生,民气和平。燥胜,肺病胸满。湿胜,脾病身重。[眉批]四气金恐为司天火所抑,则金郁,西风不雨其验也。郁久而发,白雾清冷,人病咳嗽,散之则已。戊寅、戊申,火运尤甚。

四气五气合四运

丙,土生金,土克水。戊,水被生,水同。庚,火克金,火被克。壬,金同,金生水。甲,木被克,木被生。

五气

太阳水,主金生之。始秋分寅初初刻,终立冬子初四刻。

寒水客加金主,水寒金敛,阳乃去,寒乃来,雨来降,气门乃闭,刚木早凋。人避寒邪,君子固密。

五气终气合五运

丙,金生水,金克木。戊,木被生,木同。庚,土克水,土被克。壬,水同,水生木。甲,火被克,火被生。

终气

厥阴木,主水生之。始小雪子正初刻,终小寒戌正四刻。

木用事,主水生之,地气得正,风乃至,霿雾以行。时当闭藏而风木动之,风为阳,其病关闭不禁,心痛,阳气不藏而咳。

以上十年

火在上克金,其年多暑,肺多热病。木在下克土,岁半后多风,多脾胃病。

阳得其位,天气正,风动于下,地气扰。风乃暴举,木偃沙飞,炎火乃流,阴行阳化。前半年雨乃时,应二气中。

总治法

上 相火,治以咸寒。以水治火。

中 丙水,治以咸温,咸从水,温治寒。戊火,治以咸寒,治火。庚金,治以辛温,散其过。壬木,治以酸和,敛其过。甲土,治以酸和,制其过。

下 辛温,以金治木。戊年辛凉。防火过。[眉批]渗泄以去二便之实渍,发以去腠理之邪。

寅甲年相火在天,宜暑化矣。而湿雨尚多,是丑未之土有余未退也,土反灾矣。泻中州可也。

太阴不退位,四季寒暑不时,夏反凉,秋反热,收成皆晚。若小满、小暑时大热,是火令矣,否则灾。风木在地,清物不生,谷收苍赤。毛虫同地气多育,木郁于下,火失其生,羽虫虽生不育,然同天气安静无损。木克土,倮虫耗。壬寅、壬申,木乘木运,其伤益甚。

丁卯 丁酉

阳明 少角 少阴 木承木,岁会。木不及,主微风。木虚金胜,主清。火复主热。[眉批]角与在泉同热,药宜多用清化。

同天 木不及,司天金胜之。金兼木化,得政同正商。是年木衰金亢,火复之,则炎暑流火,湿物皆燥,草木焦枯,下体复生,生既迟,旋花旋实。人病寒热疮疡。木不及,又上临阳明,金亢甚,草木早衰,得火土王时,土无所制,化气乃急,至夏秋再荣。

己卯 己酉

阳明 少宫 少阴 土不及,木克,雨减风多。[眉批]宫与上同清,温宜多用。

后天 是年木克土则烈风飘扬,金复木则苍干散落,木甚金复,则收气峻而草木凋,虫食甘黄。病应于脾,食少失味。草木得木气,发极荣美,然土气不充,虽秀不实,多粃。

辛卯 辛酉

阳明 少羽 少阴 主寒。水不足,土胜,主雨。木复主风。[眉批]羽与上同清,药宜热化多。

后天。

癸卯 癸酉

阳明 少徵 少阴 三火合,岁会。主热。火不及,水胜,主寒。土复主雨。[眉批]徵与下同热,药宜清化多。

同天 火不及,司天金得政,同正商。

乙卯 乙酉

阳明 少商 少阴 金气三合,岁会、天符、太乙天符。[眉批]商与上同清,药宜热化多。

同天 金不及,司天金助之,同正商。

初气

太阴土,主木克之。始大寒亥初初刻,终惊蛰酉初四刻。

合初运 丁,木克土。己,土同。辛,水被克。癸,火生土。乙,金被生。

太阴用时,时寒气湿,阴始凝。金司天,气始肃。因气肃而水冰,因阴凝而寒雨化。主风客湿,风阳湿阴为患。木克土,土克水,脾肾受伤。病中热胀,面目浮肿,善眠鼻衄,嚏欠呕,溲黄赤,甚则淋。[眉批]初气土恐为五气木所抑,则土郁,风烈土埃其验也。人病脾胃,治宜补土伐木。丁卯、丁酉尤甚。

二气

少阳火,主君火。始春分酉正初刻,终立夏未正四刻。

合二运 丁,火同。己,金被克。辛,木生火。癸,土被生。乙,水克火。

相火用事于春分后,主气君火,阳乃布,人乃舒,物乃生荣。二火交炽,臣位于君,疫疠大至,民善暴死。

三气

阳明金,主火克之。始小满申初初刻,终小暑午初四刻。

合三运 丁,土生金。己,水被生。辛,火克金。癸,金同。乙,木被克。

金用事,凉乃行。然主火当令,燥热交合,至三气之末,主太阴,客太阳,燥极而泽矣。阳盛时行金令,民病寒热。

气交

夏至后,立秋前。金司天,下火克之,阳专令,炎暑大行。火盛,多阳少阴,至燥极化为雨泽,然后土厚湿聚之处燥极而泽矣。天气地气,金火相持,胜复互作,阴阳扰乱。病咳,嗌塞,寒热发暴,振慄癃闭。

四气

太阳水,主土受克。始大暑午正初刻,终白露辰正四刻。

水用事于湿土王时,寒雨降。四气后,在泉君火所主,而寒水临之,水火相犯,病暴仆震慄,谵妄少气,嗌干引饮,心痛,痈肿疮疡,疟疾,骨痿,便血,皆心肾病也。[眉批]四气水恐为初气土所抑,则水郁,湿而热蒸其验也。郁久而发,甚为冰雹。民病注下内热,导水则愈。

四气五气合四运

丁,金生水,金克木。己,木被生,木同。辛,土克水,土被克。癸,水同,水生木。乙,火被克,火被生。

五气

厥阴木,主金克之。始秋分巳初初刻,终立冬卯初四刻。风木用事,得在泉火温,春令反行,草木反荣。无病。

五气终气合五运

丁,水生木,水克火。己,火被生,火同。辛,金克木,金被克。癸,木同,木生火。乙,土被克,土被生。

终气

少阴火,主水克之。始小雪卯正初刻,终小寒丑正四刻。

少阴火用事,阳气布,候反温,蛰虫见,水不冰。病温。

以上十年

白露早降,寒雨害物。然金盛火衰,土亦弱矣。味甘色黄之物必生虫蚀。人应之,又当脾土受邪也。后半年火气晚治,白谷乃屈,赤谷稍登。君火在地,寒物不生。羽虫同地气多育,介虫同天气无损。然地克天,介虫亦不成。癸卯、癸酉,火乘火运,介伤益甚。

总治法

上 苦,小温。苦火化,治金。

中 丁木,辛和,金化和木。己土,甘和,补土。辛水,苦和,以火温中。癸火,咸温,咸以治火,温补不足。乙金,苦和,苦火治金,和补不足。

下 咸寒,以水治火。咸治君火,苦治燥金,然苦必兼辛。本年火盛金盛,辛从金化,以求其平也。岁半年前燥金气敛,宜汗散之。岁半后君火过热,宜清之。

卯酉年,金在天,宜清化矣。而暑热尚多,春多热,是寅申之火有余未退也。火反灾矣。泻相火可也。上年少阳不退位,必秋后有热,西风迟至,金衰多病。

司天金气在先,木受其克,毛虫乃死,应岁半前。在泉火气居后,金受其制,介虫殃,应岁半后。岁半前多凉,人多肋目筋病。岁半后多热,人多寒热病。

戊辰 戊戌

太阳 太徵 太阴 火主热暑。火亢水承,水气熏蒸。病热郁。[眉批]徵与上下寒湿异,药亦可用湿化燥化。

同天 火过,司天水制之,火得其平,同正徵。

庚辰 庚戌

太阳 太商 太阴 金主凉寒雾露。病燥,背闷瞀,胸胀满。[眉批]商与上下同寒湿,药宜燥热,不宜寒湿。

先天。

壬辰 壬戌

太阳 太角 太阴 木主风。木亢金承,主摧拔。病眩掉目瞑。[眉批]角与上下异寒湿,药可用寒湿。

先天。

甲辰 甲戌

太阳 太宫 太阴 三土合,岁会。土主阴雨。土过木承,主震惊飘骤。病湿下重。[眉批]宫与上下同寒湿,宜燥热,忌寒湿。

先天 土胜水衰,湿大行,泉涌河衍。湿甚木承之,风雨大至,土崩溃。人应之,先伤肾,后伤脾,脾肾衰者病进。土克水,病腹痛清厥,体重烦冤,肌痿足痿,四肢不举。

丙辰 丙戌

太阳 太羽 太阴 水气合,天符。水主寒冽,冰雪霜雹。病大寒留于溪谷。[眉批]羽与上下同寒湿,药宜多用燥热,寒湿大忌。

先天。

初气

少阳火,主木生之。始大寒寅初初刻,终惊蛰子初四刻。

合初运 戊,火同。庚,金被克。壬,木生火。甲,土被生。丙,水克火。

相火用事,当上年君火二火之交,气大温,草早荣。客火主木,风火相搏,人病疠温,身热头痛呕吐,肌腠疮疡癍疹。[眉批]初气火恐为二气水所抑,则火郁,黑气胜彤云,欲暖忽冷其验也,甚则冰雹验之。久则郁热化疫,治宜发火抑水。丙辰、丙戌尤甚。

二气

阳明金,主火克之。始春分子正初刻,终立夏戌正四刻。

合二运 戊,土生金。庚,水被生。壬,火克金。甲,金同。丙,木被克。

金用事,大凉至而火气抑。清寒滞于中,阳气不行,人病气郁中满。

三气

太阳水,克主火。始小满亥初初刻,终小暑酉初四刻。

合三运 戊,金生水。庚,木被生。壬,土克水。甲,水同。丙,火被克。

水用事,寒气行,雨乃降。寒气下临,心气上从,寒水侮阳,人病寒,反热中,痈疽注下,心热瞀闷,不治者死。

气交

夏至后,立秋前。寒政大举,泽无阳焰,寒盛火郁,郁极必发,待旺时而至。夏至后,相火王时,寒水之客胜其主,时雨至矣。交于四气,则太阴用事,湿化大布,泽流万物,寒敷于上,火郁而发,雷震于下,寒湿之气持于气交。火郁为病,人病寒湿,肌肉痿,足痿不收,濡泻血溢。

四气

厥阴木,克主土。始大暑酉正初刻,终白露未正四刻。

木客加土主,风湿交争,雨化为风。木值大暑时,木能生火,人病大热,以客胜主,脾土受伤,人病少气,肉痿足痿,注下赤白。[眉批]四气木恐为二气金所抑,则木郁,春凉其验也。郁久至王时必发,发则风烈,庚辰、庚戌,金运尤甚。人病在肝,当于春分前后治之。

四气五气合四运

戊,水生木,水克火。庚,火被生,火同。壬,金克木,金被克。甲,木同,木生火。丙,土被克,土被生。

五气

少阴火,克主金。始秋分申初初刻,终立冬午初四刻。

君火用事,阳复化,以土在泉而得火化,物乃长成。人亦无病。

五气终气合五运

戊,木同,木克土。庚,土被克,土同。壬,水生木,水被克。甲,火被生,火生土。丙,金克木,金被生。

终气

太阴土,克主水。始小雪午正初刻,终小寒辰正四刻。

土在泉,湿令行,阴凝太虚,郊野埃昏,寒风大至。湿令而风至,风能胜湿,则反矣。人为倮虫,从土化也。风木非时相加,则土化者当不育,人多胎孕产病。

以上十年

寒在天,水克火应,其年多寒,寒束火,病多鼽嚏。湿在地,土克水应,其年多湿,病多痹重。

总治法

上 水治以苦温。

中 戊火,甘和。庚金,上苦热,中辛温,下甘热。壬木,酸和。甲土,苦温。丙水,咸温。

下 土治以甘温。湿以燥之以治下,寒宜温之以治上。味用苦者从火化,治寒以热也。庚年上下异治者,金属凉,温热以防凉过也。

辰戌年水在天,宜寒化矣,而燥尚多,春生清冷,但清不大寒,是卯酉之气有余,阳明不退位也。燥反灾矣,泻金可也。

湿在地,燥物不生,倮虫同地气多育,鳞虫受制不成,然同天气已成者安静无损。甲辰、甲戌,土乘土运,鳞虫受伤。

己巳 己亥

厥阴 少宫 少阳 少宫主小雨,风胜主多风,金复主清。[眉批]药宜平和。

同天 土不及,司天木胜之,木兼土化,同正角。是年土虚木乘,风大行,木盛则草木荣茂,然成实在土,土不充,虽秀不实。人病泻,体重腹痛,肌肉,善怒。火在下,水不冰,蛰虫见。火司地,故水不能用,而金气不得复,木得专其令矣。

辛巳 辛亥

厥阴 少羽 少阳 主寒,土胜主雨,木复主风。[眉批]药气平和,药宜平和品。

后天。

癸巳 癸亥

厥阴 少徵 少阳 三火合,岁会。主热,水胜主寒,土复主雨。[眉批]风热少过,药宜清凉。

后天。

乙巳 乙亥

厥阴 少商 少阳 主凉,火胜主热,水复主寒。[眉批]药宜平和。

同天 金不及,司天木制之得政,同正角。是年金虚火乘,炎火大行,金不胜木,草木畅茂。人病金受火邪,喷嚏血注。收气后时,坚芒之谷不成。火亢水复则寒雨暴至,灾伤万物,继以冰雹霜雪,丹谷不成。人病阴厥,格阳而反上行,为无根之火,头脑口舌俱病,甚则心痛。

丁巳 丁亥

厥阴 少角 少阳 木气合,天符。主小风。金胜主清,金复主热。[眉批]风热少过,药宜清凉。

同天 木不及,司天木助之,同正角。

初气

阳明金,克主木。始大寒巳初二刻,终惊蛰卯初四刻。

合初运 己,土生金。辛,水被生。癸,火克金。乙,金同。丁,木被克。

金用事,寒肃,杀气至。金王伤肝,人多筋挛。[眉批]初气金恐为四气、终气火所抑,欲凉忽热其验也,则金郁,人病咽干引饮,肋痛目盲,治宜理金清火。

二气

太阳水,克主火。始春分卯正初刻,终立夏丑正四刻。

合二运 己,金生水。辛,木被生。癸,土克水。乙,水同。丁,火被克。

水用事,寒不去,有雪水冰,杀气化,霜降,寒雨数至。然以水客加火主,其气必应阳复化。客寒外加,火应,则病热中。

三气

厥阴木,生主火。始小满寅初初刻,终小暑子初四刻。

合三运 己,水生木。辛,火被生。癸,金克木。乙,木同。丁,土被克。

木司天用事,风时举,雨微。风木之病,泣出耳鸣掉眩。

气交

夏至后,立秋前。木在上,风生高远。火在下,炎热从之。土气得温,云雨作,湿化行。风甚则燥甚,燥胜则热复。风燥火热,胜复更作。热病行于下,风病行于上。

四气

少阴火,生主土。始大暑子正初刻,终白露戌正四刻。

火客加土主,湿热大行,人病黄疸胕肿。[眉批]四气火恐为二气水所抑,则火郁,夏凉其验也。郁久至王时必发,发则暴热化疫,人多病渴泄。去其火热立已。

四气五气合四运

己,木生火,木克土。辛,土被生,土同。癸,水克火,水被克。乙,火同,火生土。丁,金被克,金被生。

五气

太阴土,生主金。始秋分亥初初刻,终立冬酉初四刻。

客土主金,燥湿更胜,沉阴乃布,寒气及体,风雨乃行。

五气终气合五运

己,同火,同火。辛,金被克,金被克。癸,木生火,木生火。乙,土被生,土被生。丁,水克火,水克火。

终气

少阳火,主水克之。始小雪酉正初刻,终小寒未正四刻。

相火在泉,阳大化,蛰虫见,水不冰,地气大发,草乃生,人乃舒。时寒气热,其病温疠。

以上十年

木在天,木克土应,多体重骨痿、目转耳鸣病。火在地,克金,其年多热。

总治法

上 木,治以辛凉,从金化治木。

中 己土,甘和,土虚补之。辛水,苦和,从火以温水之寒。癸火,咸和,治火,补火不足。乙金,酸和,收金,补金不足。丁木,辛和,制木。

下 火,咸寒,从水化治火。

辛以调上,以金治木也。和以治中,补其不及也。咸以调下,以水治火也。相火虚实多难辨,慎之无妄犯也。

巳亥年,木在天,宜风化矣,而寒尚多,是辰戌寒水之气有余未退也。木欲当令而寒水不去,春必寒,是春失其时也。木失其正,人多肝经筋挛病。若三春内寒去风行,木犹治天,否则灾大至。火在地,寒物不生。毛虫同天气无损,羽虫同地气多育。火制金化,介虫不成。火在泉,则木为退气,毛虫亦不育。

六甲年运土过

甲子,火金合土。甲午,火金合土。甲寅,上中盛,下虚。甲申,上中盛,下虚。甲辰,土太盛。甲戌,土太盛。

土胜侮木克水,色黄而兼白。黄者所胜之色也,白者水之母也。子母气必相应,故兼见也。

湿大行,泉涌河衍,涸泽生鱼。湿甚风木承之,风雨大至,土崩溃,鳞见于陆。人应之,先伤肾,后伤脾,肾脉衰者病。土胜克水,人多病腹痛清厥,体重烦冤,肌痿足痿,四肢不举。[眉批]运太盛者,运不及者,运有克助得中者。

六乙年运金不及

乙丑,土水合金。乙未,土水合金。乙卯,金气合。乙酉,金气合。乙巳,金虚火克木盛。乙亥,同上。

金不及,火乘之,炎火大行。金不胜木,草木畅茂,火气独王,燥烁大行。人病金受火邪,鼽嚏,血便注下。收气后时,坚芒之谷不收。

火亢水复,则寒雨暴至,继以冰雹霜雪,灾伤万物,丹谷亦不成矣。人病阴厥,格阳而反上行,为无根之火,头脑口舌俱病,甚则心痛。

使夏有炎烁燔燎之变,则秋有冰雹霜雪之复,无胜者无复。

六丙年运水过

丙子,水会克火。丙午,同上。丙寅,兼木火,不大寒。丙申,同上。丙辰,水太盛。丙戌,同上。

水胜克火,病身热,烦躁心悸,阴厥上下,谵妄心痛。上半年尤不甚,甚则水自病,腹大胫肿,喘咳,盗汗恶风。

水胜土复,大雨至,雾朦郁。人应之,先伤心,后伤肾,至丙辰、丙戌,上临太阳,雨冰雪霜不时降,湿气变物,阴盛阳衰,反克脾土,肠鸣溏泄,食不化。若水侮火,则心失其职,病渴而妄冒,心脉衰者病。

六丁年运木不及

丁丑,木太不及。丁未,同上。丁卯,木太不及。丁酉,同上。丁巳,木不及,有助。丁亥,同上。

木不及,金乘之,草木晚荣,甚则刚木碎裂,柔木萎干。病金克木,中清肋痛,小腹痛。木失令,不生火,病肠鸣溏泄。是年凉雨时至。木运不及,土无所制,虫食甘黄。人病肢废风瘫,痈肿疮疡。金盛火复,多飞蠹蛆雉,火气所化也,火运年尤多。金胜木则肃杀,火复则炎烈,木郁发则雷霆。

六戊年运火过

戊子,火太过无制。戊午,同上。戊寅,火太甚。戊申,同上。戊辰,水制火不过。戊戌,同上。

火过伤金,人病疟咳,热甚则胸痛肋满,肩背痛,身热骨痛。火盛金衰,水必承之,多雨水霜雪。人应之,先伤肺,后伤心。

六己年运土不及

己丑,土虚有助。己未,同上(8)。己卯,土不及。己酉,同上。己巳,土太不及,木胜。己亥,同上。

土不及,木乘之,风大行。木盛则草木荣茂,然成实在土,土不充,虽秀不实。病泻,体重腹痛,肌肉,善怒。土虚水无畏,蛰虫早附。

上临厥阴,下见相火,水不冰,蛰虫见。火司地,故水不能用而金气不得复。木得专其令矣。人亦康而病少。

己卯、己酉,木胜土,振拉飘扬,金复木则苍干散落。四季有大风,木克土也。秋肃杀霖霪,金复木也。无胜则无复。

六庚年运金过

庚子,金过有助。庚午,同上。庚寅,金过,火刑之。庚申,同上。庚辰,金过无制。庚戌。同上。

金胜伤肝,病肋小腹痛,目赤眦疡,耳无闻,甚则火复,肺自病,咳逆肩痛。金病不生水,致下部皆病。金盛木衰,草木苍干凋陨。金盛火承,人应之,先伤肝,后伤肺。

六辛年运水不及

辛丑,水上虚下盛。辛未,同上。辛卯,水不及。辛酉,同上。辛巳,水太虚。辛亥,同上。

水不及,土乘之,湿大行。水衰则火土同化,故火气用事,化乃速。暑雨数至,黑谷不成,人多下部病。

土亢木复,大风暴发,草偃木零,生长失时,皆不鲜明,黄谷亦不登。人病面色时变,筋骨拘挛肉,目视,风疹外发,心腹痛。

六壬年运木过

壬子,木过。壬午,同上。壬寅,木太盛。壬申,同上。壬辰,木过无制。壬戌,同上。

木太过,天风多,人病脾,甚则多怒肝痛,岁半后稍微。胃脉弱则病进。木盛土衰,太虚之中云物飞动,草木不宁。木胜金承,甚至草木凋落。太白星明则金气复矣。人应之,先伤脾,后伤肝。子午寅申四年,木有余而火司天,是子居母上,气逆,当病吐利。辰戌不在例。

六癸年运火不及

癸丑,火太不及。癸未,同上。癸卯,火合岁会。癸酉,同上。癸巳,火虚有助。癸亥,同上。

火不及,水乘之,寒大行,物不能茂于上,但荣于下,寒甚阳衰,美荣乃折。人病火不及,阴邪盛而心气伤,胁满痛,背痛目矇,胸腹大,甚则肋背腰相引痛。水亢土复,埃郁大雨,土反克水。人病鹜溏,腹满不食,暴挛痿痹,足不任身。

水胜火则凝惨慄冽,土复水则暴雨霖霪,火郁发则雷霆震惊。使夏有惨悽凝冽之胜,则不时有埃昏大雨之复。无胜则无复。

五运六气说(9)十一条

五运说

五运非五行也,言五行之化运也。五行土运为尊,故首甲配土。土生金而乙属之,金生水而丙属之,水生木而丁属之,木生火而戊属之,火生土而己又属之。自甲至癸,环数轮会。故甲己合而成土化,乙庚合而成金化,丙辛合而成水化,丁壬合而成木化,戊癸合而成火化。原夫天地初分之候,黅气横于甲己,素气横于乙庚,玄气横于丙辛,苍气横于丁壬,丹气横于戊癸。天干星野,运度恰符。

盖化者生化之谓,犹夫妇阴阳合而化生也。故甲克己,庚克乙,丙克辛,壬克丁,戊克癸,皆有夫妇之义,而所生之子各有不齐。土生象母,金生象父,皆禀同属之气以生。水生于天一地六,为嫡父嫡母。木生于本生之水,而又母居父位。火生既非嫡父母,又非同属,而以癸水为之祖。发源独长,试详言之。

己化土为同属,而反兼胜己之化者,制生化也。建中汤建化脾土,而以芍药为甲木,以甘草为己土,即其义也。庚化金为同属,而又兼己胜之化者,木无克制即土气受凌,而金失其化源,且木无制则火炽烁金,而金气亦死。故乙木受制于庚金,而反为金之化源。木沉金浮,即其义也。

水生于金,金寒则水不生,必火金合而水生,与河洛之义相侔,故凡水不足者宜补肺金。古人用干姜一分,象天一也。木生于水,然水寒木亦不生,故合丁火之化,所以木钻之得火而绞之得水也。且丁壬合化,火得水制,又不至于祸发自焚,而我生者反为生我之源矣。

乃若火为阳气,统领一身,而化于水者,水为万物之元,而火生其中,坎中之一阳是也,故海中常见火。而海水混浊,土气兼之,土为万物之母,故水土合而火化。

盖凡虚则补母之义,肾不足则补肺,丙辛化水也。肝不足则滋肾,丁壬化木也。肺不足则益脾,益脾必先制木而后脾益,乙庚化金也。脾不足则补命门,火生于木,火盛而木烬成土,甲己化土也。火虽寄体于木,从无心衰补肝之说。凡阳虚不足者,惟有温暖中气,用八味等丸补龙雷之火,所谓益火之源。中气者,土气也,戊癸化火也。

六气说

六气者,三阴三阳之气也。地以五为制,故运统一岁于四时之表。天以六为节,故气分六位于一岁之中。六位以少阴君火为尊,故子属少阴,火生土而丑属太阴。主气相火司运,少阳次于少阴,而太阴反居少阳之次,客气依序流转。太阴次于少阴,故丑属太阴,而少阳居太阴之次,则寅属之。故于长夏五六月间谓之火土混杂,民多脾病。

由是土生金而卯属阳明,水生木而巳属厥阴,木又生火而午属少阴,如是环数。故子午年则少阴司天,丑未太阴司天,寅申少阳司天,卯酉阳明司天,辰戌太阳司天,巳亥厥阴司天,而少阴与阳明相上下,太阴与太阳相上下,少阳与厥阴相上下。内惟少阳、厥阴上下无克制之异,若少阳、阳明火金受克,太阳、太阴水土相制,则气化异同而病机多变矣。

夫三阳三阴亦五行耳,而气有六者,水居一,火居二也。且厥阴风木,风亦火也。阳明燥金,燥亦火也。太阴湿土,湿成热也。故凡民病火症居多,中寒者十之一二耳。

一气中有五运一运中有六气说

一气中有五运者,如子午少阴司天,而有甲丙戊庚壬十年分运之类。一运中有六气者,如甲己土运,而有甲运六年,己运六年,遍十二支之气是也。二者相配并行,或相背驰,或相偏胜,或各有有余不足。倘非穷理达变,将执司天之说而运气不验,执运气之说而司天不验,毋怪乎人皆视为可已之书而弃焉不讲也。《内经·气交变》详言岁运,《六元正纪》详言司天,至于合变之理则未之多及。惟天符、岁会稍为合说,止举其偏胜之一端,而余可类推也。

盖司天与运气相符者曰天符,运气与年辰相会者曰岁会,司天、运气、年辰三合者曰太乙。中天符病速危,中岁会病徐持,中太乙病暴死。正以岁会者特与年辰相会,尚有司气为之主,犹为气之平,中其病者徐缓。天符者奉天司令,恣行邪疟,故中其病者速危。太乙三合,则其气偏盛之极,而为暴死无疑矣。然大抵论其义如此。或如戊子日,戊为火运,子为火气,亦称天符,此日得病者困半。戊午日,戊为火运,午为火支,又为火气,即太乙也。诸可类推。岂曰太乙年即一年之病皆速死而无生理者乎?

主气说

主气者,六节之常纪,静而守位者也。水位乎北,则火应位于南。故少阳退处少阴之后,以主南方之位。盖以五行之生数为序,非如司天之气以三阳三阴为序,而太阴与太阳为上下也。由是君火位于东南,土位于西南,木位于东北,金位于西北。木为生气之始,故以十二月中大寒日交木令,为初气。二月中春分日交君火,为二气。四月中小满日交相火,为三气。六月中大暑日交土令,为四气。八月中秋分日交金令,为五气。十月中小雪日交水令,为终气。

夫天地之数五,而火增一气者,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也。又可见天地之气热多于寒,火倍于水,而人之病化可推也。且以人身而言,五气者,五脏之本气也,虽有他气加临,而必以本气为之主。辟(10)如主当寒令,虽有二火加临,不过曰寒热时至。主当暑政,虽有寒令为客,不过曰凉气间发。岂暑竟变为寒,而寒竟变为热乎?是故脾病者死于春,肺病死于夏,肾病死于夏季,肝病死于秋,心病死于冬。盖专言主气之胜克也,亦可稍救专任司天之惑矣。

客气说

客气者,逐年司气轮行,而居于主气之上,动而不息者也。客承天命,统部其方,主为之下。辟如直指巡方,臬藩郡守皆为之下也。客胜主,顺行天命,为从。主胜客,天命不行,为逆。然谓之曰胜,从与逆皆病也。必同气相得,乃为和平。如客水主木为顺,客木主水,子居母上,为小逆。

惟君相二火虽一气,又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如少阴司天,其三之气为君位臣,但火令大行。阳明司天,其二气为臣位君,即病疠暴死。至如太阳司天,其三气客为寒水,火应无焰,而民病反为热中。厥阴司天,其二气亦逢寒水,君火受抑,民病热中。可见火不宜遏,凡用寒凉降火者,火反内炽也。

又按:主气一位,即六气轮居,如厥阴初气风木,少阳居之为瘟疫,阳明居之为雾露,太阳居之为寒冽,厥阴居之为大风,少阴居之为热风时气流行,太阴居之为风雨阴凝。所以有三十六气之变幻也。是六气皆足为一气之病,其在人身,则五脏皆足为一脏之病也。

四间气说

上下二节统盛一年,左右四节专盛于一步者,何也?盖司天在泉,正当天地之中,其升降常在中国相持,故为一年之统盛。余四节各居四分,惟治令一方所居之气,随春令西行,夏令北行,秋令东行,冬令南行,入归中国盛之,故四节各随四时之令独盛于一步。若夫胜复作而出位变常,虽不居治令之列,亦入中国往复。

且间气之设逐年轮行,原为客气言之,若主气则上下左右一定不迁,惟客气临之,乃生舛错。有如厥阴居上,初之客气为阳明燥金,临干主气之风木,在风木则为春令之西行。而在燥金,则为西方之气东行而预泄于中国。其随春令西行者,语其常,燥金之东行,乃加临之变,诸气皆然。且如金气预泄,至秋时,主气必亦减薄。此理从无发者。如是类推,则三十六气之变幻义难悉举,惟有识者尽其奥焉。

六步时进有差说

土旺四时,其在人身,五脏皆以胃气为本。四时之脉皆宜带缓,固矣。至如春宜带沉,夏宜带弦,秋宜带数,冬宜带涩。后世虽精于诊候者曾未之究焉。夫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微之为言渐也,言其进必以渐,而脉气之应亦与同法。故曰春不沉,夏不弦,秋不数,冬不涩,是谓四塞。言五脏之气闭塞而无所运行矣,况又有母气绝之理乎?

胜气有复有不复说

胜气有二,有我胜者,有胜我者。其为胜我则多复,我胜则不复也。盖运气有太过、不及之异,司气有淫胜、反胜、相胜之殊。淫胜者,本气内淫。反胜、相胜者,言六位之左右乘虚而胜。其乘天地之虚而胜者为反胜,左右自相乘虚而胜者为相胜也。太过淫盛,为变之盛,不及反盛、相盛,为变之虚。

胜之变病,皆在己所胜之脏。如木盛则脾病,其胜乃本气有余而胜,故不为他气报复。虚之变病,皆己所不胜者乘虚胜之,而本脏病,胜极则己所生者报复其盛,而胜者之脏亦病。如木虚则金胜而肝病,胜则火复金仇,而肺亦病也。其胜乃乘我之虚而胜,胜之根本不固,故辄为他气报复。至《气交变》论太过之气,亦云甚则必复。如木太过而病脾,甚则为摇落,而木亦自病。盖所谓太过者,原邪盛太过,即自开受敌之地矣。

各气皆成于土说

五运论中央湿土,云其性静兼,谓兼寒热温凉之气也。《白虎通》云脾之为言并也,谓四气并之也。故冬之寒,至丑月则阴结层冰,夏暑至未月则阳焰电掣,秋清至戌月则霜清肃杀,春温至辰月则风煽和舒。《洛书》数,天一地六,藏五于六。地二天七,藏五于七。天三地八,藏五于八。地四天九,藏五于九。天五地十,又藏五于十。五者,土数也。故经有肾(11)之脾胃虚,肺之脾胃虚等例。又有春胃微弦曰平,但弦无胃曰死等例。而总之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此东垣之学所以独畅一家之言而为百世师也。

火土混杂说

天气以风暑湿火燥寒为次,而湿居火前。地气以木火土金水为次,而土居火后。盖在天为气,以三阴三阳少壮老为次,太阴毕而后始少阳,致湿居火前。在地成形,以五行之形相生为次,火运毕而后生土,致土居火后。周天分野,戊火连申,夹未土于中。癸火连寅,夹丑土于中。所以土火势不能不混杂,而土旺常在长夏火热之候也。丹溪发明湿热相火为病,十居八九,及有湿郁生热,热久生湿之论,殆非无本。

地宜合天气说

中原地形,居高则寒,处下则热。尝试观之,高山多雪,平川多雨,高山多寒,平川多热。中原之地,凡有高下之大者,东西南北各三分也。其一者,自汉蜀江南至海也。二者,自汉江北至平遥县也。三者,自平遥北山北至蕃界北海也。故南分大热,北分大寒,中分寒热兼半。南北分外,寒热尤极,即登高山顶,则南面北面寒热悬殊,荣枯倍异。又东南高下之别亦有三。其一,自汧源县西至沙洲。二,自开封西至汧源。三,自开封东至沧海。故东分大温,西分大凉,中分温凉兼半。温凉分外,温凉尤极,变为大暄大寒。约其大凡如此。然九分之地,其中有高下不同,地高处则燥,下处则湿,此一方之中小异也。

以气候验之,春气西行,秋气东行,冬气南行,夏气北行。以中分校之,自开封至汧源,气候正与历候同。以东行校之,自开封至沧海,每一百里,秋气至晚一日,春气发早一日。西行校之,自汧源县西至蕃界碛石,其南向及东南西北向者,每四十里,春气发晚一日,秋气至早一日。北向及东北西南者,每十五里,春气发晚一日,秋气至早一日。南行校之,川形有北向及东北西南者,每十五里,阳气行晚一日,阴气行早一日。南向及东南西北川,每一十五里,热气至早一日,寒气至晚一日。广平之地,则每五十里,阳气发早一日,寒气至晚一日。北行校之,以形有南向及东南西北者,每二十五里,阳气行晚一日,阴气行早一日。北向及东北西南川,每一十五里,寒气至早一日,热气至晚一日。广平之地,则每二十里,热气行晚一日,寒气至早一日。大率如此。

然高处峻处,冬气常在,平处下处,夏气常在。观其雪零草茂,则可知矣。然地土固有弓形、蛇形、月形,地势不同,生杀荣枯,地同而天异。凡此之类,有离向、丙向、巽向、乙向、震向处,春气早至,秋气晚至。早晚校十五日。有丁向、坤向、庚向、兑向、辛向、乾向、坎向、艮向处,则秋气早至,春气晚至,早晚亦校二十日。是所谓带山之地也。审观向背,气候可知。

运气杂著谱(12)七条

3.jpg

五运所主谱

六气十二变谱

4.jpg

五郁之发之治谱

土郁

之发 雷殷震惊,黄黑埃霾,化为白气,飘骤冲决,洪水漫衍,云奔雨府,霞拥朝阳,山泽埃昏。将发则云横天山,蜉蝣生灭为先兆。时在大暑六月中后。

之病 心腹胀,肠鸣下利,甚则心痛肋填,呕吐霍乱,痰饮注下,胕肿身重。

之治 夺之。土畏壅滞。滞在上者吐之,在中者伐之,在下者泻之。

金郁

之发 大凉乃举,草树浮烟,雾露数起,草木苍干,山泽焦枯,土凝霜卤。将发则夜雪白露,林莽声悽为先兆。时在秋分八月中后。

之病 咳逆,心肋满引少腹,善暴痛,不可反侧。嗌紧,面陈色恶。

之治 泄之。敛闭燥塞,金之盛也。或解表,或破气,或通便,皆是也。

水郁

之发 大寒,川泽严凝,寒气如雾,结为霜雪,甚则眚黑昏翳,将发则太虚黑色,微黄散乱,微现而隐,于平旦候之。其发在二火前后。

之病 寒客心痛,腰脽痛,关节不利,屈伸不便,厥逆,痞坚腹满。

之治 折之。水之本在肾,其标在肺,其伤在阳分,其反克在脾胃。水性善流,宜防泛溢。

折之之法:养气可以化水,治在肺也。实土可以制水,治在脾也。壮火可以胜水,治在命门也。自强可以帅水,治在肾也。分利可以泄水,治在膀胱也。

木郁

之发 太虚埃昏,云乱大风,屋发木折,天山一色,或为浊色,黄黑风尘,横云不起,雨无常期。将发长川草偃,柔叶翻动见底,树有声,虎啸。

之病 胃脘痛,肋满,膈不通,咽不下,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

之治 达之。木喜调畅,在表者疏其经,在里者疏其脏,使气得通行可也。

火郁

之发 二气三气时,水凝冰雪则郁矣。其发也,炎火大暑,山泽燔燎,林(13)木流津,广厦腾烟,水泉干枯,蔓草焦黄,风热交炽而无雨。夜亦极热。

时在未申月,热极而雨湿至矣,火生土也。

之病 少气,疮疡痈肿,肋腹、胸背、面首、四肢愤闷胸胀,疡疿呕逆,瘛疭骨痛,骨节动,注下,温疟,腹中暴痛,血溢,精液少,目赤心热,甚则瞀闷懊暴死。

之治 发之。凡火所居,其有结聚敛伏者不宜蔽遏,因其势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可也。

天地淫胜病治谱

厥阴

在泉 风淫于内,尘土飞扬,草早秀。木胜克土,病洒洒振寒,呻欠,心肋满痛不食,咽塞腹胀噫气,身体重。[眉批]寅申年。

司天 风淫所胜,太虚风暗云乱,寒生春气,流水不冰。金承木则清肃行而蛰虫不出。木克脾土,则胃脘痛,肋满不食,舌强食呕,腹胀泄泻水闭。脾弱者急补之。[眉批]巳亥年。

之胜 大风数举,倮虫不滋。耳鸣头眩,木邪伤胃,愦愦欲吐,胃膈如塞。肝邪聚则胠肋气并,邪侵小肠则化热而小便黄赤,在上则胃脘痛,两肋满,在下则飧泄,小腹痛,注下赤白,皆木克土也。[眉批]土弱木强。

之复 偃木飞沙,倮虫不荣。肝邪实则小腹坚满,肝主筋膜则里急暴痛。肝邪乘胃,上凌于心而阳气泄则厥心痛,汗发。脾受肝伤则饮食不入,入而复出。风淫所致则掉眩,风甚兼金化,则手足清厥。[眉批]土胜木复。

之客 巳亥年厥阴司天,风木之客加于厥阴、少阴、少阳之主。若客胜,则木气上动而风邪盛,耳鸣掉眩,甚则为咳。寅申年在泉,风木客加太阴、阳明、太阳主,肝木受制于下,内为关节不利,痉强拘瘛,外为不便。

之主 巳亥年厥阴司天,主胜则火挟木邪。在相火则胸肋痛,心包所居也。在君火则舌难言,心开窍于舌也。寅申年在泉,土金水之主胜则制木客,则筋骨腰腹时痛。

少阴

在泉 热淫于内,焰浮川泽,阴处反明,蛰虫不藏。病火气奔则腹中鸣,火炎上则气上(14)冲胸,火乘肺则喘不能久立,寒热,皮肤痛。热甚阴虚则目瞑、畏阳光,热乘阳明则齿痛腮肿。金水受伤,阴阳争胜,则寒热如疟。热在下焦则小腹痛,在中焦则腹大。[眉批]卯酉年。

司天 热淫所胜,火行其政,阴承之,大雨且至。火炎克金则胸热咽干,右肋满,皮肤痛,寒热咳喘血出,溺色变,甚则疮疡胕肿,肩背痛。肺气虚者急补之。[眉批]子午年。

之胜 炎暑至,木乃津,草乃萎。火胜,心下热而善饥,热乘小肠,脐下反痛。火气游上焦则呕逆躁烦,游中焦则腹满痛,游下焦则溏泄利血、尿赤。[眉批]金弱火强。

之复 流水不冰,热气大行,介虫不福。火盛炎上则烦躁鼽嚏,火在阴则小腹绞痛,火在喉则嗌燥身热,火居二便则泄,小便闭。火必伤金,则咳而皮肤痛,暴喑。心火自伤则心痛郁冒,不知人事。水火相争则洒淅恶寒,振慄谵妄,寒已而热。热亡津液则渴,热伤精则少气、骨痿、便闭,外为浮肿,哕噫疿疹,疮疡痈疽(15),痤痔。伤肺则咳而鼻渊。[眉批]金胜火复。

之客 子午年少阴司天,君火之客加于木火三气之主。客胜则火在上焦,热居头项肌表,耳聋目瞑,浮肿,血溢疮疡。卯酉年在泉,君火客加土金水主,客胜则腰尻下部痛热,溲便变,胕肿不能久立。

之主 子午年少阴司天,主胜则火木为邪,则心肝为病,心热烦燥,肋痛肢满。卯酉年在泉,若土金水主胜则君火受制,发厥心痛,发热,膈中痹,多汗身寒。

太阴

在泉 草乃早荣,湿淫于内。病寒湿,乘心则饮积心痛。土邪克水则三焦火胜,咽肿喉痹,小腹肿痛,不得小便。[眉批]辰戌年。

司天 湿淫所胜,沈阴旦布,雨多物伤。土克水,胕肿骨痛,阴痹,腰脊头项痛,时眩,大便难。阴气不用,唾有血,心如悬。肾虚者急补之。[眉批]丑未年。

之胜 雨数至,湿化行。湿邪胜则火内郁,故中外疮疡,甚则肋病心痛。热格于上,则头痛喉痹项强。若无热而湿独胜,则湿气内郁,寒迫下焦,痛留巅顶,互引眉间,胃胀满。湿下流则小腹满,腰重强。内湿则清浊不分,故注泄。湿郁则热生,故足温头重,足胕肿,饮发于中,胕肿于上。[眉批]水弱。

之复 大雨时行,鳞现于陆。湿伤同气,则体重中满,饮食不化。湿从寒化,则阴气上厥,胸中不便。湿侵脾肺,则饮发于中,咳喘有声。湿在三阳,则头顶痛重而掉瘛尤甚。寒湿内动,则呕而唾吐清液,甚则土邪传肾,窍泻无度。[眉批]水胜。

之客 丑未年太阴司天,湿土客加木火主。若客胜则湿热上升,首面浮肿而喘。辰戌年在泉,湿土客加金水主。客胜则足痿下重,濡泄,不时发肿,小便数。

之主 丑未年太阴司天,若主胜则风热侵脾,胸满食已而瞀。辰戌年在泉,主胜则寒水侮土,逆满,食饮不下,甚则为疝。

少阳

在泉 火淫于内,焰热大至,热极生寒。病热,伤气分则注白,伤血分则注赤。热在下焦则便血,其余诸病与少阴同。[眉批]巳亥年。

司天 火淫所胜,温气流行,金政不平。火胜克金,客热胜,水不能制,头痛发热,恶寒而疟,皮肤痛,色变黄赤,传而为水,身面肿,腹满泄下,疮疡唾血,心烦鼻衄。肺虚者急补之。[眉批]寅申年。

之胜 暴热消烁,草萎水涸,介虫乃屈。热客于胃而上行,则烦心心痛,目赤欲呕,呕酸善饥,耳痛。下行则溺赤。火盛伤阴则善惊谵妄,热陷下焦则小腹痛,二便赤白。[眉批]金弱火胜。

之复 大热枯燥。火乘心肺则惊瘈咳衄。表里皆热则便数憎风,火炎于上则形色变而逼血妄行,故面如浮埃,目口糜,呕逆,血溢血泄。风火相薄则发疟,恶寒而慄,火消津液则渴,火在心则便赤,在脾则便黄,水道不通而肿,甚则火伤金而咳血。[眉批]金胜火复。

之客 寅申年司天,畏火客加木火主,客主互胜。火在上焦则丹疹疮疡,呕逆,喉痹头痛,咽肿耳聋,血溢瘛疭。巳亥年在泉,相火客加土金水主,客胜则火居阴分,下焦热,腰腹痛,恶寒下白。

之主 寅申年司天,主胜则胸满,咳仰息,甚而有血,手热。巳亥年在泉,主胜则阴盛格阳,热反上行,心痛发热,格中而呕。

阳明

在泉 金气淫盛,露暗如雾,清冷晦暝。金克肝胆则呕苦太息,肋痛不能转侧,甚则咽干面尘,体无膏泽,足面热。[眉批]子午年。

司天 燥淫所胜,木晚荣,草晚生。木生菀于下,草焦上首。金克肝,左肋痛,中寒疟咳,腹鸣清泄,肋痛不可转侧。嗌干面尘,腰痛,男疝,女小腹痛,目眛眦疡,痤痈。肝虚者补之。[眉批]卯酉年。

之胜 大凉肃杀,华英改容,毛虫乃殃。金胜克木则左肋痛,清在下则溏泄,在上则嗌塞,在小腹则为疝,燥胜则肺气敛而失其治节,则胸中不便,咽塞而咳。[眉批]木弱金胜。

之复 清气行,大木苍干,毛虫厉。金克木则病生于肋。木郁火衰,阳气不达则善太息,甚则心痛痞满,腹胀而泄,呕吐咳哕恶心。寒束而热聚则头痛,金侮肝则惊骇筋挛。[眉批]木胜金复。

之客 卯酉年司天,燥金客加木火主。客不胜主,热邪乘之,则为咳衄嗌塞。肺伤极则血竭于肺而白涎出,故白血(16)出者死。子午年在泉,燥金客加土金水主,客胜则清寒之气动于下焦,小腹坚满而便泻。

之主 卯酉年司天,火居金位,客不胜主,故不言主客之胜,此同上。子午年在泉,主胜则寒侵金藏,故下在肠腹则为腰重腹痛鹜溏,寒厥甚则冲胸中,喘不能久立。

太阳

在泉 寒淫于内,凝肃惨慄。寒邪自伤则小腹睾丸痛,引腰脊痛。水侮火则心痛咽痛颔肿。[眉批]丑未年。

司天 寒淫所胜,寒至冰冰,若乘火运而大热,则水火相激,暴雨冰雹。水克心火,疮疡心痛,呕血,泻血,衄血,眩仆,胸腹满,手热,肘挛腋肿,心大动,目赤目黄,噫气咽干,色炲,渴欲饮。[眉批]辰戌年。

之胜 凝慄至,非时冰。寒胜则邪正分争,则多疟。寒侮君火则内生心痛,或为阴疡,为隐曲不利,互引阴股。筋肉得寒则为急痹,血脉得寒则经不行,血滞而妄行,或为血泄。表寒不行则皮肤痞肿,里寒为滞则腹满食减。阴寒在下,反戴阳于上,故热反上行,头项脑户目内眦为痛如脱。寒入于下焦则命门阳衰,故大便濡泄。

之复 水凝雨冰,羽虫死。心胃生寒,胸中不利。寒在膈间则心痛痞满。寒并于上而阳神虚,则头痛善悲,胃中寒则眩,有食减,寒归水藏则腰痛屈伸不便,寒侵君火则小腹控睾,寒水侮土则哕噫清水,善忘善悲。

之客 辰戌年司天,寒水客加木火主,客胜则寒气在上,胸中不利,涕出而咳。丑未年在泉,寒水客加金水主,水居水位,故寒复内余,则腰尻痛,屈伸不利,股胫足膝中痛。

之主 辰戌年司天,主胜则火因寒覆,阳气欲达而喉嗌鸣。丑未年在泉,水居水位,故不言主客之胜。

六气淫盛胜复客主治法谱五脏治法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刚柔失守三年化疫疠谱

癸亥厥阴司天不退,则甲子少阴司天不迁正。如岁半前多风少热,其征也。甲子年在泉,阳明己卯也。己属土,因甲名,卯属金,因阳明名。司天之甲虽未迁正于上,在泉之己已得位于下矣。以癸亥年之司天临甲子年之在泉,则上癸下己,不相和合。癸己相会,甲失其位,虽阳土而气已虚,土虚则受木胜,木胜金必复之。如当复之时,木必稍退。而本年司天之少阴至矣。木反助火克金,其复必微,而土益受伤,则甲己之土皆失守。[眉批]假如甲子。土郁之久,后三年化成土疫,晚至丁卯,早至丙寅,土疫至也。[眉批]土疫即瘟疫病。疫之大小善恶,详其年之司天在泉或盛或衰,及太乙之有犯否。

又癸亥年在泉少阳不退位,则甲子年在泉阳明不迁正。后半年多温少凉,其征也。甲虽正位于上,己不正位于下,则甲与戊对矣,亦为土虚。便有胜复,亦三年化疠。

土疫将至,恐伤水脏,当先补肾俞,而次泄土气,以去其郁。戒夜行远行,疫可免也。

丙寅相火司天,如上年太阴不退,则相火不正,本年在泉辛巳厥阴已正位矣。乙辛不合,则水虚而土胜木复,风雨多也。此为丙辛失守,后三年成水疫,早戊辰,晚己巳,甚速微徐。同前。上年在泉不退,本年在泉不迁正者亦如之。即小有胜复,亦作疠也。余同前。[眉批]水疫如寒疫,阴症类。

水邪将至,恐伤火脏,当先补心俞(17),次泄肾气。戒大喜情欲,忌思虑劳神,疫可免也。

庚辰刚柔不守,化金疫同前。但本年在泉不正,金虚火胜,水宜复,而太阴气至,水不得行,或无复也。虽无复,亦化疠。

金邪将至,恐伤木脏,当先补肝,次泻肺气。神须静,戒大怒。

壬午刚柔失守,化木疫同前。[眉批]木疫即风温病。

木邪将至,恐伤土脏,当先补脾,次泄木气。神宜静,戒大醉歌乐,忌饱食生冷气,戒滞饱,无久坐,食戒太酸,味宜甘淡。戊申刚柔失守,化火疫同前。[眉批]火疫即温疫热病。

火邪将至,恐伤金脏,当先补肺,次泻火气。神欲静,戒悲伤。

伤寒瘟疫论

伤寒瘟疫,多起于冬不藏精及辛苦饥饿之人。盖冬不藏精,则邪能深入。而辛苦之人身暖衣薄,暖时窍开,薄时忍寒,兼以饥饿劳倦,致伤中气,寒邪易入,待春而发。所以大荒之后必有大疫。但疫气既盛,势必传染,又必于虚者先受其气,则有不必冬寒而病者矣。避之之法,必节欲节劳,仍勿忍饥而近其气,自可无虑。[眉批]瘟疠酝于廿四阳年,除天刑六年外,其余二十四年是也。

【注释】

(1)气机部:此标题原无,据目录补。

(2)五运六气:此标题及小字原无,据目录补。

(3)胕:原作“腑”,据锦章书局本改。

(4)霿(ménɡ蒙):昏暗。

(5)差夏:指立秋之后十日。

(6)王:通“旺”。《庄子·养生主》:“神虽王,不善也。”

(7)掉:原作”,据文义改。

(8)上:原作“土”,据扫叶山房本改。

(9)五运六气说:此标题及小字原无,据目录补。

(10)辟:通“譬”。《明史·忠义传三·张铨》:“辟之一身,辽东,肩背也;天下,腹心也。”

(11)肾:原作“肝”,据李杲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改。

(12)运气杂著谱:此标题及小字原无,据目录补。

(13)林:原作“材”,据扫叶山房本改。

(14)上:原作“土”,据扫叶山房本改。

(15)疽:原作“疸”,据扫叶山房本改。

(16)白血:黄元御素问悬解》卷十二:“白血者,热蒸肺败,血腐如脓也。”

(17)俞:通“腧”。《集韵·遇韵》:“腧,五脏腧穴,通作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