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门

滋阴百补丸

专治女人劳伤,气血不足,阴阳不和,乍寒乍热,心腹疼痛,不思饮食,尫羸乏力。

香附子(一斤。炒去毛,分四制,酒浸四两,盐水浸四两,醋浸四两,童便浸四两,俱炒焙干) 益母草(半斤。端午日采,去土) 当归(六两。酒洗) 川芎(四两) 熟地黄(四两。酒洗) 芍药(三两。炒) 白术(四两) 人参 茯苓 玄胡索(炒。各二两) 甘草(炙。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或宿砂汤,或醋汤,或酒,或滚水任下。

济阴返魂丹

一名益母丸。只益母草一味,其草即茺蔚子,其叶类火麻,对节而生,方梗凹面,四、五、六月间,节节开紫花,南北随处有之。此草生二种白花者不是。于端午、小暑或六月六日花正开时连根收采,透风处阴干。用时不犯铁器、铜器,以石臼捣罗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各照后开汤使下。若量加木香、全当归、赤芍药尤妙。其药不限丸数,以病愈为度。日服三五丸;或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熬膏尤佳。治法具后。

熬膏法:益母草不限多少,依前法采,连根叶茎洗净用。石臼内捣烂,以麻布滤去浓汁,入砂锅内,以文武火熬成膏如黑砂糖色为度,入磁罐内收贮。每服用一茶匙,极妙。

胎前脐腹刺痛,胎动不安,下血不止,水煎秦艽,糯米汤或当归汤下。

胎前产后,脐腹作痛作声,或寒暑往来,状如疟疾者,俱温水汤下。

临产并产后,各先用一丸,童便、酒化下,安魂定魄,血气调顺,诸病不生。又能破血痛,养脉息,调经络,功效不能尽述。

产后胎衣不下落在胞中,及产前一切产难,横生不顺,死胎经日不下,胀满腹中,心闷心痛,炒盐汤下。

产后中风,牙关紧急,半身不遂,失音不语,童便、无灰酒各半下。

产后气喘、咳嗽、胸隔不利、恶心、口吐酸水、面目浮肿、两胁疼痛、举动失力者,温酒下。

产后两大阳穴痛,呵欠,心怔,气短,肌体羸瘦,不思饮食,血风身热,手足顽麻,百节疼痛,温米饮下。

产后眼前黑暗,血晕血热,口渴烦闷,如见鬼神狂言,不省人事,薄荷自然汁下。如无生者,浓煎薄荷汤下;或童便、酒各半下。

产后面垢、颜赤、五心烦热,或结成血块、腹脐奔痛、时发寒热、有冷汗者,童便、酒各半下;或温薄荷汤下。

产后余血恶露不尽,结滞腹脐,刺痛,恶物上冲,心胸满闷,童便、温酒各半下。

产后未经满月,血气不通,咳嗽,四肢无力,临睡自汗不止,月水不调,久而不治则为骨蒸之疾,童便、酒下。

产后鼻衄,口干舌黑,童便、酒下。

产后大小便不通、烦燥、口苦者,薄荷自然汁下。如无生者,浓煎薄荷汤下。

产后痢疾,米汤下。

产后泻血水,煎枣汤下。

产后赤白带下,煎胶艾汤下。

血崩漏下,糯米汤下。

勒奶痛或成痈,为末,水调涂乳上,一宿自瘥。或生捣烂敷上可。

妇人久无子息,温酒下至十丸、二十丸,决有效矣。

治妇人下寒,久不生产方

胡椒 杏仁 核桃仁 蜂蜜(各四两)

上捣烂,用瓷瓶一个,以纸封固,用绳系紧,用竹箭一条插封瓶纸中间,以通其气,放瓶于锅汤内煮,一饭熟为度,取起。每日清晨用热酒服三茶匙,睡一觉起。久服如火热,自然有胎。

艾附丸

妇人无子者,取好香附子每斤、陈艾四两、陈醋一大碗,同煮,待香附子煮透,去艾,将香附子炒干为末,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白汤任下。

当归泽兰丸

治妇人经脉不调,赤白带下,久无子者。用好香附子去衣,分作四处,童便四两、酒四两、醋四两、米泔四两各浸一宿。

当归(去须,酒浸。二两) 白芍药(炒。二两) 熟地黄(酒制。二两) 生地黄(二两) 泽兰叶 艾叶 白术(各一两五钱) 黄芩(一两) 川芎(二两)

上为末,醋糊为丸如赤豆大。每服六十丸,空心白汤,或酒下。

凉血固真汤

治月水频,并血分有热,劳倦腰疼,手足烦热,头目昏眩,渐成崩漏。

当归身(七分) 川芎(五分) 白芍药(七分) 生熟地黄(各一钱) 条实黄芩(生用。细切。一钱二分) 香附子(童便浸透。七分) 续断(五分) 柴胡(八分) 丹参(五分) 白术(七分) 荆芥穗(五分) 黄柏(微炒。五分)

上剉,作一服,用水一钟半煎至七分,去渣,食前温服。

清荣养血丸

治月水不调,紫黑成块,频并不及期,烦热腰困,手足酸痿。

当归身(酒浸,洗去土,晒干。一两) 川芎(茶浸洗。七钱五分) 白芍药(酒浸,微炒。一两) 熟地黄(酒洗。一两) 陈皮(去白用红。一两) 白术(去梗。一两) 生条黄芩(二两) 知母(去毛。一两) 陈艾叶(五钱) 黄柏(生炒。二两) 泽兰叶(一两) 香附子(肥大沉实者。四两。分四分,醋、酒、童便、米泔水制,俱炒)

上共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汤或淡醋汤任下。

调经养荣汤

治月水不调,过期色淡,经血短少,饮食无味,腰腿酸困,脐腹胀疼。

当归身(一钱五分) 川芎(七分) 白芍药(八分) 熟地黄(一钱) 生地黄(五分) 丹参(八分) 玄胡索(六分) 牡丹皮(五分) 香附子(一钱) 陈皮(七分) 白术(八分) 宿砂仁(二分) 红花(三分)

上用水一钟半煎至七分,食前温服。

治月水久闭

用蚕砂四两,炒半黄色,就入无灰酒一壶,于砂锅之内沸过,取起以磁器盛之,去砂,温饮一盏,即通。

乌骨鸡丸

专治妇人诸病。

香附子(去毛。净二斤) 艾叶(去枝梗。净二斤)

二药分作四分,每分艾半斤、香附半斤,一分老酒,一分米醋,一分童便,一分糯米,泔水各煮,须得烂熟为佳,石杵捣碎成薄饼,晒、焙干,杵捣碎为末听用。

乌骨大白雄鸡一只,杀,去毛、血不用,用汤修理鸡杂洁净,不见水。

当归(酒洗净。四两) 川芎(水洗净) 白芍药(火煨) 熟地黄(酒洗净,不见铁。各四两) 人参(去芦) 黄芪(蜜煮。各一两) 白术(面皮炒) 白茯苓(去皮) 陈皮(去白) 砂仁(去壳。各一两五钱) 神曲(炒。七钱) 甘草(炙。七钱)

上药十二味,并鸡杂俱塞在鸡肚内,用线缝固,仍用老酒、米醋童便、米泔等分,务煮烂熟,石杵捣碎成薄饼,晒、焙干,杵碎为末听用。

木香(不见火) 乌药(不见火。各五钱) 官桂(去皮,不见火。六钱) 干姜(火煨。六钱。各捣碎)

通前药十八味,和匀,石杵捣为细末,绢筛过,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用老酒或盐汤送下。

魏元君济生丹

专治妇人女子赤白带下等疾。

以荞麦面不拘多少,用鸡子清为丸。每服三五十丸,白汤送下。

治赤白带下方

芍药 甘草 良姜 熟地黄 菖蒲 当归 牡丹皮 川续断 红花 苏木

上各等分,用水一钟半煎至八分,温服。

樗柏皮汤

治崩漏不止,血下无度。

樗柏皮(即臭椿。二钱。涩血) 枯芩(一钱五分。凉血) 熟地黄(一钱。补血) 当归头(一钱五分。止血) 地榆(一钱。收血) 川芎(一钱) 芍药(八分) 生地黄(七分) 伏龙肝(一钱) 南艾叶(六分。炒)

上用水二钟、醋一匙煎至八分,空心服。三五服即止。

治妇人血崩不止,诸药不效,服此立止。

用甜杏仁上黄皮烧存性,为细末。每服三钱,空心热酒调下。

又方:用白矾飞过,为末,面糊为丸如指头顶大。每服一丸,黄酒送下。

又方:香附子(童便浸,冬七日,夏三日) 地肤子(即秃扫帚也。干者,炒用;如用干苗,亦炒过;若用生苗捣汁调和上二味服之更妙) 旧棕履底(用其旧者。洗净,烧灰存性)

上三味各等分为末,以热酒调服。初觉血多,以渐而少,由紫色而红,以至于无。如血仍前不止,加荷叶蒂焙干为末,和前药用酒调服即止。大抵此病原于心,不可骤止之,须以渐且调且止。既止之后,用前四物术苓香附方服,甚好。

又方:用香附炒焦黑,研末,酒下三钱,三服即止。

又方:治血崩垂死者,用草鞋鼻头一双,每取三寸,又用箬皮包乱发,俱烧灰存性,用酒煎调服,即苏,而血亦止。

又方:石花 细茶(俱焙干,为细末) 旧漆碟(烧灰为末)

上三味各一茶匙,拌匀以碗盛酒放锅内,煮一滚,方入前药末,露一宿,清晨如前连药再煮一滚,温服。

又方:败棕(烧灰。五钱) 五灵脂(五钱) 莲蓬壳(烧灰。五钱) 香附子(一两)

上为末,醋糊为丸。米饭汤送下,或七丸,或十丸。

枇杷叶丸

治妇人血崩,经事失期,或前或后,能令有子,极效方。

枇杷叶(二斤。蜜炙) 枸杞子(半斤) 山药(一斤) 山茱萸(半斤) 吴茱萸(一两)

上各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清米饮下。

保胎丸

专治屡经堕胎,久而不育者,过七个月不必服。

人参(一两五钱) 白术(四两) 黄芩(二两) 杜仲(一两五钱。盐酒炒,另研) 当归(二两) 续断(一两五钱。酒浸) 熟地黄(一两。酒浸,蒸) 陈皮(一两) 香附子(一两。童便浸)

上各研为细末,糯米饭为丸。空心每服七十丸,白汤送下。

安胎如圣丹

煮鲤鱼一个,并汤食之。治胎气动甚效。

临产方

当归(二钱) 川芎(三钱) 陈皮(一钱五分)

上用水一钟半煎至七分,温服。

追生仙方

赤蓖麻子仁(十枚) 屋内倒挂龙(三钱)

上为末,捣成丸如黄豆大。每服七丸,空心温酒下,神效。

又方:滑石 枳壳 甘草(各三钱)

上用水一钟煎服,其胎即下。

佛手散

川芎 当归(各三钱。为末)

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死,或活,姜汤调服,自愈。

难产方

用鱼鳔三寸,烧过为末,酒下。横者令直,即下。

治横生方

木柘枝,有刺者佳,一握,约长五七寸六七茎,切碎,和生甘草五寸煎水服。

又方:四物汤加丹参煎水服,甚效。

治胎衣不下恶血凑心

其证心头迷闷,胎衣上逆冲心,须臾不治,其母即亡。

干漆(五钱。为末) 大附子(一枚。炮,去皮脐,为末)

上用大黄末五钱,酒醋熬干,入前二味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淡醋汤吞下。须臾又进二服,胎衣立下。此药可预先合下。

又方:用赤小豆一升,炒过,用水三升煮二升,去豆取汁,温服,胎衣立下。

又方:用妇人自己手足指甲烧灰,酒调一服,须臾又进一服,更令有力妇人抱起,将竹筒于心上赶下妙。

治孕妇逆生

其证:孕妇欲产时遇腹痛,不肯舒伸行动,多曲腰眠卧忍痛,其儿在腹中不得转动,故脚先出,谓之逆生,须臾不救,子母俱亡。

乌蛇蜕(一条) 蝉蜕(十四个) 血余(胎发。一球)

上各烧灰,服二钱,酒调下。并进二服,仰卧,霎时儿即顺生。

又方:用槐子二七粒,并井花水吞下。

又方:用小绢针于儿脚心刺三五针,急用盐少许涂脚心刺处,实时顺生下,子母俱活。

治产后眩晕生花,不省人事

截鹿角,不拘多少,烧灰,以酒调服,即止。

称病散

产后遍身疼痛者何?答曰:因产走动,血气升降失其常度,流滞关节,筋脉引急,是以遍身疼痛。甚则腰背强硬不能俯仰,手足擎物未能屈伸。或身热头痛,不可作他病治。

川牛膝(去芦,酒浸) 当归(去尾,酒浸) 官桂(不见火) 白术 黄芪(去芦) 独活 生姜 白僵蚕 甘草 寄生

上为细末,每服四钱,热水调服,神效。

治产后血晕血迷

用多年陈荆芥穗,灯烟上燎焦黑存性,每服三钱,童便少兼酒调下,极妙。

活血散

治冲任经事不调,不以多少前后,并皆治之。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玄胡索(各四两) 肉桂(去皮。一两)

上㕮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食后服。

温经汤

治妇人血海虚寒,月水不利。

当归 川芎 芍药 桂心 牡丹皮 莪术(各半两) 人参 甘草 牛膝(各一两)

上㕮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八分,温服不时。

如圣丹

治妇人经脉不调,赤白带下。

枯矾(四两) 蛇床子(二两)

上为末,醋糊丸如弹子大,用干胭脂为衣。绵裹放阴中,至热极再换。

六合汤

治妇人经事不行,腹中结块,腰腿重痛。

当归 白芍药 官桂(去皮) 熟地黄(酒洗) 川芎 蓬术(炮。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煎七分,空心服。

治妇人吹乳久不愈者

用桦皮、油核桃烧存性,入枯矾、轻粉少许,香油调敷。

又方:用头垢为丸如鸡头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一丸,食后茶清送下。

又方:用贝母、白芷各一两,为末。每服二钱,白汤调下,立效。

又方:用大车头边油垢,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送下。

小儿门

抱龙丸

治小儿风痰壅盛、惊搐。

牛胆南星(一两) 雄黄 辰砂(各二钱五分) 麝香(一钱) 天竺黄(二钱)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肥皂子大。每服一丸,甘草薄荷汤化下。

牛黄抱龙丸

此屡服验。治一切急慢惊风及风热、风痴。用薄荷煎汤磨服一丸,儿小作二三次服。

胆星(八钱) 雄黄(一钱五分) 辰砂(一钱二分) 僵蚕(三分) 钩藤(一两五钱) 人参(一钱五分) 天竺黄(二钱五分) 茯苓(一钱五分)

另用牛黄二分、麝香五分同研极细,入前药末内又精研,俟将甘草四两剉碎,用水二大碗煎成膏一盏,入药末内,丸如芡实大,金箔为衣。阴干藏之,勿令泄气,毋近微火边。

延生第一方

镇江钱医官传。

小儿初生脐带,脱落后取置新瓦上,用炭火四围烧至烟将尽,放土地上,用瓦盏之类盖之存性,研为末。预将朱砂透明者为极细末,水飞过。脐带若有五分重,朱砂用二分五厘,生地黄、当归身煎浓汁一二蚬壳,调和前两味抹儿上腭间及乳母乳头上,一日之内晚至尽,次日大便遗下秽污浊垢之物,终身永无疮疹及诸疾,生一子得一子,十分妙法也。

神功消毒保婴丹

凡小儿未出痘疮者,每遇交春分、秋分时服一丸,其痘毒能渐消化。若只服一二次者,亦得减少。若服三年六次,其毒尽能消化,必保无虞。此方神秘,本不欲轻传,但慈幼之心自不能已,愿与四方好生君子共之。

缠豆藤(一两五钱。其藤八月间收取,毛豆梗上缠绕细红丝者是,采取阴干。此药为主,妙在此药) 黑豆(三十粒) 赤豆(七十粒) 山楂肉(一两) 新升麻(七钱五分) 荆芥(五钱) 防风(五钱) 生地黄(一两) 川独活(五钱) 甘草(五钱) 当归(五钱酒洗) 赤芍药(五钱) 连翘(七钱五分) 黄连(五钱) 桔梗(五钱) 辰砂(一两。水飞,别研) 牛蒡子(一两。纸炒过) 苦丝瓜(二个。长五寸,隔年经霜者方妙。可烧灰存性)

上各为极细末,和匀,净砂糖拌丸李核大。每服一丸,浓煎甘草汤化下。其前项药须预办精料,遇春分、秋分或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修合,务在精诚。忌妇人、猫、狗见。合时向太阳祝药曰:“神仙真药,体合自然。婴儿吞服,天地齐年。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勅。”一气七遍。

治凡初生小儿口屋并牙跟生白点,名马牙,不能食乳。此与鹅口不同,少缓即不能救,多致夭殇。急用针缚箸上,将白点挑破出血,用好京墨磨薄荷汤,以手指碾母油发,蘸墨遍口屋擦之,勿令食乳,待睡一时,醒方与乳。再擦之即愈。

五福化毒丹

治小儿惊热,一切胎毒,口舌生疮,肿胀,木舌,重舌,牙根肿。

生地黄(五两) 天门冬(二两) 玄参(三两) 甘草(一两) 硼砂(五两) 青黛(五钱) 麦门冬(二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每服半丸,灯心汤化下。

金蟾丹

治小儿诸惊风等症。

珍珠(三分) 牛胆南星(二钱) 全蝎(一钱。去头足) 僵蚕(一钱五分。炒) 辰砂(八分。为衣) 蟾酥(一分) 金银箔(一分) 木香(七分) 槟榔(一钱) 黑牵牛(五分) 甘草(一钱) 豆粉(一钱)

上为末,凉水捣为丸如圆眼大,金银箔为衣。每服一丸,姜汤化下。

吉水邓小儿方

珍珠(三分) 牛胆南星(二钱) 全蝎(一钱) 天竺黄 荆芥 防风 僵蚕(各一钱五分) 辰砂(八分) 琥珀 牛黄 蝉蜕 木香(各七分)

上为末,用山药打糊为丸如圆眼大。每服一丸,姜汤化服。

辟风锭子

治小儿急慢惊风,百发百中,其效如神。兼治大人一切诸风破伤风。

全蝎(二十个。生用) 牛胆南星(腊月用肥泽无病犍牛胆一个,将南星入内,悬高处四十九日后取出,各晒干收用。七钱) 防风 白附子(各五钱) 干生姜(三钱) 川乌 天麻 川芎 白芷 人参(各五钱) 牛黄(三钱) 辰砂(一两) 麝香(二钱) 片脑(三钱) 薄荷 木香 白术(各五钱) 白僵蚕(二十个生用) 一方加天竺黄(五钱)

上为极细末,用麻黄一斤、甘草半斤、蜂蜜二两煎作膏,令稀稠得宜,将前药末和匀为锭,金箔为衣。急惊风手足搐搦,用金银磨汤化下;慢惊风四肢不收,昏昏如眠不省人事,淡姜汤化下。各量儿大小虚实,或半分、一分、二分、三分斟酌与服。大人破伤诸风,温酒下。

朱砂定惊丸

治小儿惊风,诸般惊积。

朱砂 巴豆(去油) 天南星(生姜泡七次。各一钱)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黄米大。每岁二丸,薄荷汤不拘时送下,七丸为止。五岁以上不可服。

保生锭

治小儿急慢惊风,痰涎壅盛,胎惊内吊,多啼夜间,恍惚不宁,久患癫痫,咳嗽发热,夏月中暑发搐,悉皆治之。常服镇惊,安神,宁心。

牛黄(三钱) 天竺黄 辰砂(各一两) 雄黄(三钱) 麝香(五分) 片脑(五分) 琥珀(一两) 珍珠(五钱) 奢石(三钱。火煅七次) 蛇含石(三钱。火煅七次) 金银箔(各四贴) 天麻 防风 甘草 茯神(去皮) 人参(各三钱) 僵蚕 血竭(各五钱) 远志(三钱。去心) 陈皮 牛胆南星(各一两)

上为细末,用粉米糊为锭,辰砂为衣。用薄荷汤化下。

治小儿急慢惊风

五月五日取白颈蚯蚓,不拘多少,去泥,焙干为末,加朱砂等分糊为丸,金箔为衣,如绿豆大。每服一丸,白汤下。

取蚯蚓法:先以刀断蚯蚓为两断,看其断跌快者治急惊,断跌慢者治慢惊,作二处合之。

真珠散

治小儿客忤,惊风痰热,心烦恍惚,睡卧惊跳,时或咬牙,啼叫不已,小便赤涩,或吐黄沫。

真珠末 海螵蛸 滑石(各一钱) 茯苓 人参 白附子(各二钱) 朱砂(一钱) 甘草 全蝎 脑子 麝香(各五分) 金银箔(五片)

上为末,每服五分,灯心、麦门冬煎汤,入蜜少许调下。

金箔镇心丹

治婴孩、小儿,镇心,解热,退惊,安神,除烦躁,止啼。

全蝎(七个。用薄荷包缚,慢火上炙干) 天麻(火煨) 防风(去芦) 羌活(去芦) 牛黄 赤茯苓(去皮) 犀角 甘草(各一钱) 麝香 辰砂(水飞一钱) 金箔(二十片)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皂角子大。薄荷煎汤,不拘时候研服。

辟邪膏

治小儿卒中恶毒、心腹刺痛、闷乱欲死,凡腹大而满,诊其脉紧细而微者生,紧大而浮则死。急服苏合香丸,再以皂角末搐鼻,次服沉香降气汤加人参、茯苓。不愈,进以辟邪膏,无不效者。客忤亦可。

降真香 白胶香 沉香 虎头骨 鬼臼 龙胆草 人参 茯苓(各五钱)

上为末,入雄黄五钱、麝香一钱炼蜜为丸。乳香汤化下。及令儿带或烧卧内尤妙。

九龙控涎散

治小儿蕴热,痰塞经络,头目仰视,名为天吊。

滴乳香(一钱。另研) 天竺黄(二钱五分) 雄黄(二钱。另研) 腊茶(二钱) 白矾(一钱。火煅) 甘草(二钱。炙) 荆芥穗(一钱。炒) 绿豆(一百粒。半生半炒) 赤脚蜈蚣(一条。酒浸,炙)

上为末,每服五分至一钱,煎人参薄荷汤下。

又方:治小儿卒中恶毒,心腹刺痛。

用苏合香丸调薄荷汤下。

当归散:治小儿胎中受寒,生下再感外风,面色青白,四肢厥冷,大便青黑,及腹疼、盘肠、内吊病,并皆治之。

当归(微炒) 黄香(蜜炙) 细辛 黄芩 龙骨(细研) 赤芍药 桂心(各五钱)

上为末,每服以乳汁调下一字。日三服,量儿大小加减。

酿乳方

解胎中受热,生下面赤,眼闭不开,大小便不通,不能进乳食。

泽泻(二两五钱) 猪苓 赤茯苓 天花粉 茵陈 甘草(各一两) 生地黄(二两)

上㕮咀,每服二钱,水一钟煎至半钟,食后令乳母服,去宿乳,与儿服。

茴香散

治小儿盘气痛。

茴香(炒) 木香 黑附子 金铃子(去核用皮) 萝卜子(炒) 槟榔 破故纸(炒) 白豆蔻(煨。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二钱,水盏半、入盐十余粒煎服。

治小儿喉中痰壅喘甚

用巴豆一粒,捣烂作一丸,以绵花包裹,男左女右塞鼻,痰即坠下,神效。

治撮口脐风。为风湿所伤,或尿内在袍裙之内,遂成脐风,面赤喘急,啼声不出,名曰撮口。

赤脚金头蜈蚣(一条) 蝎梢(四尾) 僵蚕(七个) 瞿麦(五分)

上为末,先将鹅毛管吹药入鼻内,使啑喷、啼哭为可医,后用薄荷汤调服。

一方:小儿初生七日,若有脐风,必自发出青筋一道,行至肚,却生两岔,待行至心不治。必知者,常视其青筋,初发速照青筋头上灸三炷,或行至两岔处,亦照两岔头上截灸六炷,青筋自消,儿必活矣。

宣风散

治初生小儿脐风撮口,多啼不乳,口出白沫。

全蝎(二十一个头尾全者。去毒,用好酒涂,炙,为末) 麝香(一字。另研)

上和为细末,用半字金银煎汤调服。

小儿启脾丸

消食止泻,止吐消疳,消黄消胀,定肚疼。常服益胃生肌,健脾开胃。

人参 白术 茯苓 山药 莲肉(各一两) 山楂 甘草 陈皮 泽泻(各五钱)

上为细末,用蜜为丸如弹子大。空心米汤化下一丸。小儿食伤诸病,服之立愈。

白术膏

一名助胃膏。治小儿吐泻,大能和脾胃,进饮食。

人参 白术(炒) 白茯苓 甘草(炙。各二钱五分) 白豆蔻(七个) 肉豆蔻 木香(一钱) 山药(去黑皮。五钱) 砂仁(二十个。炒)

上为极细末,炼蜜丸如肥皂子大。每服空心一丸,米汤化下。

助胃丸

小儿服之,一生不伤脾胃。

人参 白术 茯苓 神曲(炒) 麦芽(炒) 砂仁(去皮) 香附(去毛) 糖球 陈皮(各一两) 粉草(五钱)

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米汤研下。或作小丸亦可。

助胃膏

治小儿吐泻。

白豆蔻 丁香 木香 肉豆蔻 人参 官桂 白术 藿香 砂仁 白茯苓 甘草(各一钱) 橘红 山药(各四钱)

上为末,炼蜜丸如鸡头实大。每一丸,温米饮下。

香橘饼

治小儿吐泻。

丁香 橘红(各等分)

上为末,炼蜜丸如黄豆大,作饼噙化。

又方:名白玉饼子。

寒石面(二两) 白滑石(一两) 巴豆(十二个。去油) 半夏(十二个。泡七次)

上为末,滚水丸如绿豆大,作饼。每岁一饼半,不拘时,干姜汤送下。五岁以上不可服。

治小儿吐泻脾惊

一二岁小儿。

朱砂(五厘。二岁以上一分,三岁以上四五分) 轻粉(五厘) 全蝎(一个。去手足。一岁以下一个,三岁以上二个)

上为末,用乳调服。三四岁加些。或米汤、清茶送下。一方不用轻粉者可。

又方:治小儿吐泻。四君子汤加砂仁。若有惊,加全蝎一个。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川乌 全蝎

上各等分,用水一钟煎服,二方极效。

治小儿泄泻方

用巴豆研末为膏,贴在囟门上,烧线香一炷未尽,即去巴豆膏,立效如神。

治小儿吐泻或久痢

赤茯苓 白术 木香 粉草(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调汤服,立效。

痢疾方

用鸡子一个,冷水下锅煮二三沸,取出去白用黄,研碎,以生姜汁半小钟和匀,与小儿服之,不用茶,其效如神。

秘传五疳散

专治小儿五疳潮热,面黄肌瘦,烦渴吐泻,肚大青筋,手足如柴,精神悸倦。历试有效。无疾预服此药,则诸疾不生。元气虚弱者,服半月自然肥满,身体轻健。

白术(蜜水炒。一两五钱) 白茯苓(去皮。七钱五分) 甘草(一钱五分) 麦门冬(去心。一两) 使君子(肉。切碎,略炒。七钱五分) 山楂肉(五钱) 麦芽(炒。五钱) 金樱子(肉。略炒。五钱) 芡实(二钱五分) 莲肉心(隔纸炒。五钱) 青皮(去穰,面炒。二钱) 橘红(五钱)

上为极细末,和匀,重七两。每次用药末一两,用炼蜜半斤或四两调成膏,每日中晌、晚间各服一二茶匙,温水嗽口。

身热咳嗽,加地骨、百部各五分。

肚腹饱胀,大便稀水,肠鸣作溏,或虫出不和,加槟榔二钱五分、木香一钱。

禀受气弱,加人参二钱五分。

炼蜜法:用极大青竹筒一节,削去外面青皮,两头留节,将一头锥一孔,灌蜜令满,仍用竹钉固孔,以水煮蜜热为度。或加茅根一把在水中煮蜜更佳。如将蜜通炼,临时调药旋服亦好。途中无蜜,滚白水调服亦可。

治牙疳方

滑石 铜绿 杏仁 青盐(各等分)

上为极细末,搽疮上立效。

治走马牙疳方

槐皮(烧灰存性。二钱) 泥盐(炒。五分)

上为极细末。若鼻与喉咙内有,加片脑一分、珍珠一分,用鹅毛筒吹入。

乌犀丸

治诸般疳积。

丑头末(二两) 青皮(三两) 使君子肉(七钱五分) 白芜荑(二钱五分) 鹤虱(五钱) 芦荟(一钱。烧红,醋淬,另研) 苦楝根皮(五钱)

上炒令焦黑色,为末,曲丸麻子大。每三五十丸,米饮送下,食前。量小儿大小加减。

黄龙丸

三棱(三两)

黑莪术(三两) 青皮(一两五钱) 山楂肉 干姜(各七钱五分)

上用曲丸麻子大,日晒干。食后姜汤下。量儿大小加减。乌犀、黄龙二丸间服,食前服乌犀,食后服黄龙。

胡黄连丸

治疳病腹大。

胡黄连(五分。去果子积) 阿魏(一钱五分。醋浸。去肉积) 神曲(二钱。去食积) 麝香(四粒) 黄连(炒。二钱。去热积)

上为末,猪胆汁丸如黍米。每服二三十丸,白术汤送下。

治小儿痞疾方

鸽粪 皮硝(飞过。各四两) 阿魏(二钱) 麝香(五分) 香饼(三两)

上俱成末,拌匀,收入瓷器内听用。贴时用厚纸五七层,将药一撮滚水调摊纸上。如疾在左、在右、在中,此药离疾五寸贴之,三四次有效。

治小儿痞积

凡小儿腹胀、肌瘦、立眉竖眼、头毛生疮、结如麦穗者,并皆治之。用立秋以后大蛤蟆一只,斩其首,去其四肢,刮其肠肚,以清油涂之。上加以覆瓦,下加以仰瓦,各用火炙之令熟,与儿啖之,腹中之积秽尽下。连服四五个,一月之后形容改变,效不尽述。

治小儿脐疮不干

白矾 白龙骨(各火煅,研。等分)

上为末,每用少许傅之。一用绵子烧灰亦可。

治小儿脐肿汁出

用枯白矾末傅,或黄柏为末傅之。又小儿脐不干,伏龙肝涂之,或用白龙骨和枯矾等分傅之。

化毒丹

专治小儿一切胎毒。口舌生疮,肿胀,水舌,重舌,牙根肿胀。

甘草(三钱) 桔梗(五钱) 玄参(一两) 人参(三钱) 茯苓(二钱) 薄荷(五钱) 青黛(五钱) 牙硝(一钱)

上为细末,用蜜为丸。薄荷汤化下。

治小儿重舌

用竹沥或黄柏无时点舌上,或真蒲黄涂亦可。

治小儿舌肿塞口欲满者

用紫雪一分、竹沥半合,细研和匀,频置口中,以尽为度。

治小儿夜啼

用蝉蜕二十七枚全者,去趐足,为末,入朱砂一字,蜜调为丸,使吮之。

灯花散

治邪热在心,内躁夜啼。

用灯花三两颗,研为末,灯心煎汤调抹口中,以乳汁送下,日进二服。

治小儿腹胀

萝卜子(蒸) 紫苏 干葛 陈皮(各等分) 甘草(减半)

上用水一钟煎服。食减者加白术。

治小儿外肾肿大

木通 甘草 黄连(炒) 当归 黄芩(各等分)

上用水一钟煎半钟服。

治小儿尿血

甘草汤调益元散,加升麻煎服尤妙。

治小儿吐蛔虫

用苦楝根为君,佐以二陈汤,煎服。

治小儿秃疮

松树厚皮(烧灰。二两) 黄丹(水飞。一两) 寒水石(细研。一两) 白矾(枯) 黄连 大黄(各五钱) 白胶香(熬,飞,倾石上。二两) 轻粉(一分)

上为末,熬热油调傅疮上。须先洗了疮痂傅之佳。

小儿遍头生疮:又名黄水疮

用咸鱼,芝麻油煎熟,去鱼将油渣涂于疮上,数次即愈。

治小儿火丹方

用寒水石与白墡粉等分,以水调涂红肿之处,甚效。

兔血丸

治痘疹要法。

腊月八日,采生兔一只取血,以荞面和之,加雄黄四五分,候干成饼。凡初生小儿三日后,如绿豆大者,与二三丸乳汁送下。遍身发出红点,是其征验。有终身不出痘疹者,虽出亦不稠密也。儿长,会饮食者,就以兔肉啖之尤妙。或云不必八日,但腊月兔亦可。

预治痘疹方

此方觉初热,服之不出;若见摽者,服之毒气即散;回隐者,服之即起。

川芎 当归 升麻 甘草(各六两)

上为粗末,一起取东流水煎三次,每次用水三碗,文武火煎至一碗半滤下,又煎三次,共药水四碗半听用。又用好朱砂四两,以绢袋悬入土罐,加前药封固,水煮尽为度,取出焙干为末,以纸罗过听用。再以引经散:用粳米二三合,以纸包紧,外用黄土固济,入火炼通红,冷定打碎取米,黄色者用之,白色者不用。每服以砂末一钱、米末一钱、炼蜜二匙、好酒二匙、白沸汤一小钟共一处调匀,用茶匙喂尽,取效。

又方:名三豆汤。

赤豆(即红小豆。田间种的) 大黑豆 绿豆(各一升) 甘草(三两)

上以三豆淘净,用水八升,煮豆熟为度,逐日空心任意吃豆饮汁七日。

又方:名油饮子(童子用)。

真麻油(一斤)

每日饮少许,饮尽永不出。

又方:名龙凤膏

乌鸡卵(一个) 地龙(活者细小者方用。一条。此田间蚯蚓也)

上以鸡卵开一小窍,入地龙在内,夹皮纸糊其窍,饭甑上蒸熟,去地龙,与儿食之。每岁立春日食一枚亦可。

又方:名丝瓜汤

五六月间,取丝瓜小小蔓延藤丝,阴干约二两半重,收起。至正月初一日子时,父母只令一人知,将前丝瓜藤煎汤,待温,洗儿全身头面上下,以去其胎毒。

又方:名朱砂散

朱砂大颗者佳,磨五七千下,用蜜汤调服三五十次。

以上六方,乡邻若有痘疹流行,预与儿食,可免不出。如出亦轻。

托里散

治小儿痘疹。初发之先,宜服此药。

官桂 黄芪 人参 甘草 白芷 防风 川芎 川当归 桔梗 厚朴 木香 蝉蜕(各五分)

上用水一钟煎半钟,温服。

又方:痘未出时先受风寒发热,或有惊病及解痘毒。

人参 甘草 茯苓 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桔梗 川芎 枳壳 地骨皮 天麻(各等分) 紫草(少许)

上用水四盏、姜二片、薄荷二叶煎服。倘先伤风微热或有夹食,可服参苏饮。

又方:痘疮出四、五、六日未绽满。

人参(五分) 甘草(生用。三分) 川芎(四分) 川归(六分) 黄芪(生用。七分) 白芷(四分) 木香(三分) 紫草(三分) 桔梗(四分) 防风(三分) 厚朴(姜炒。三分) 桂(二分)

上用水四盏煎三盏服。

又方:痘疮七八日,脓少,根窠欠红,或里作泄。

人参(五分) 甘草(四分) 白茯苓(五分) 白术(六分) 川芎(五分) 川归(六分) 芍药(五分) 黄芪(一钱) 官桂(五分) 莲肉(五分) 生地黄(六分)

上用水四盏、姜三片、枣一枚煎服。痘出十日、十一二日,或泻泄难焦,可用水香散、异功散加减服。未出痘之先以解毒为主,瓜蒂灰、朱砂、蜜和服之亦可。

又方:专治黑陷。根窠不红活,灰白色,痘塌如蛇皮样黑者,只要有气,皆可活之。

上好朱砂(四两。有光墙壁者。一两荔枝壳煎水煮,用绢包朱砂;一两用汤悬空挂起微火煮,以汤大滚为度)

上取朱砂研为极细末,用天灵盖三钱,以麝香三分,先将灵盖打碎,投入麝香,黄泥固罐包了,下火烧红,冷定,取出共为末,作一次用。飞罗面四两、腊月兔儿血为丸。腊月辰日合此为验。如绿豆大,每服一丸,酒浆下,神效,乃仙方也。

暑天出痘化毒汤

紫草 升麻(各三钱) 甘草 陈皮(各一钱) 粘米(五十粒)

上用水一钟煎半钟,温服。

治小儿痘后余毒肿痛

用犍牛粪尖烧灰存性,以砂糖调下,屡效。

小儿痘后遗毒生疮不已方

连翘(五分) 苍术(米泔浸一宿,去粗皮。五分) 当归(七分) 荆芥(四分) 川芎(五分) 赤芍药(五分) 木通(去皮。三分) 牛旁子(炒,研。五分) 黄连(四分) 紫草(去芦,用茸。四分) 甘草(生。三分) 生地黄(酒洗。八分)

上用水一钟煎半钟,作二服,不拘时。或作散丸,亦可用滚水下。

治小儿痘疹眼中生翳

用兔粪加蝉蜕、木通、甘草煎汤频服。

又方:

兔粪(四两。飞过,炒) 石决明(用七孔者。火炙。一两) 草决明(一两) 木贼(去节。一两) 当归(酒浸。五钱) 白芍药(一两) 防风(去芦。一两) 谷精草(五钱)

上为末,炼蜜丸如绿豆大。每服数十丸,荆芥汤下,食后服。验之有效。

又方:

谷精草(一两) 生蛤粉(五分) 黑豆皮(二钱) 加白芍药(三钱酒微炒)

上为细末,用猪肝一叶,以竹刀批作片子,糁药末在内,以草绳缚定,瓷器内慢火煮熟,令儿食之,不拘时连汁服,服至一二月效。

小儿痢疾

黄连 黄芩 陈皮 甘草

上以水煎服。赤痢加红花、桃仁;白痢加滑石末。

一方:治小儿食积痢。

炒神曲 苍术 滑石 白芍药 黄芩 白术 甘草 陈皮

上㕮咀,水煎下保和丸。一方加茯苓。

小儿口糜

谓满口生疮者是。

江茶 粉草

上为末敷之。一方加黄丹。

又方: 苦参 黄丹 五倍子 青黛

上等分为末敷之。

小儿夜啼

此邪热乘心。

黄连(姜汁炒。一钱) 甘草

上用竹叶二十片煎服。

又方:人参二钱半,作二服,入姜一片煎。

芎黄散

治小儿齿迟。

川芎 山药 当归 芍药(炒) 甘草(炙。各二钱半)

上为末,用白汤调,食后服。将干末擦牙根。

菖蒲丸

小儿语迟。

人参 石菖蒲 麦门冬(去心) 远志(去心) 川芎 当归 乳香 朱砂(各二钱)

上为末,蜜丸如黍米大,用米饮食远三十丸服下。

虎骨丸

治小儿行迟。

虎胫骨(酥油炙) 生地黄 白茯苓(去皮) 酸枣仁(去壳,炒) 肉桂(去粗皮) 防风 当归(洗) 川芎 牛膝(洗,去芦。各五钱)

上为末,蜜丸如黍米大。用三十丸,木瓜汤下。

牡蛎散

治小儿汗盗出。

牡蛎(煅。二钱) 黄芪(蜜炙。一两) 生地黄(一两)

上㕮咀,分作三服,水煎服,不拘时。

灵矾散

治小儿虫咬,心痛欲绝者。

五灵脂(末。二钱) 白矾(火枯。半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服,不拘时。当吐出虫即愈。

安虫散

凡虫不可尽去,宜安之。

槟榔 胡粉(炒黄) 川楝子(去皮核) 鹤虱(炒黄。各二两) 白矾(枯过。二钱)

上为末,每服一钱,温米饮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