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男 六十七岁 一九五〇年二月十三日

脉弦滑而微数,来往不匀,舌质红而苔灰黄垢腻,时有谵语,面色不荣,不时呛咳,痰多而黄稠,身热见汗不退。此乃积食太久,发为内热,已成夹食伤寒之证。病经月余,其势匪轻,法当标本兼治,以清理肺胃,疏导膀胱为治。

空沙参[四钱] 肥知母[三钱] 川贝母[三钱] 天花粉[四钱] 醋青蒿[二钱] 苦杏仁[三钱,去皮尖捣] 酥鳖甲[三钱] 沉香曲[三钱,布包] 真郁金[三钱] 嫩白前[二钱] 炒栀子[二钱] 粉丹皮[三钱] 酒黄芩柏[各二钱] 天水散[四钱,布包] 生荸荠[五枚,捣] 生梨皮[一具]

二诊 二月十四日

脉尚弦数,舌苔黄厚垢腻,乃胃火极重,食滞未化之象。服前方身热已退,谵语已止,大便未行,小溲黄短,内热尚重,当依昨法加减,仍宜小心将护。

北沙参[四钱] 肥知母[三钱] 川贝母[三钱] 五味槟榔[三钱,布包] 天花粉[四钱] 炒栀子[三钱] 粉丹皮[三钱] 建神曲[三钱,布包] 生熟稻芽[各三钱] 酒黄芩[四钱] 真郁金[三钱] 焦鸡金[三钱] 淡苁蓉[四钱] 火麻仁[四钱] 干生地[四钱,砂仁二钱研拌] 天水散[四钱,布包] 生荸荠[五枚,捣] 生藕节[五枚]

三诊 二月十五日

药后病无出入,昨方加忍冬藤四钱,山楂炭三钱,再进。

四诊 二月十六日

据述服改方后各病皆轻,惟大便未通,小溲仍红。内热未化,法当从此消息。

北沙参[四钱] 麻仁滋脾丸[四钱,布包] 淡苁蓉[四钱] 郁李仁[四钱] 五味槟榔[三钱,布包] 忍冬藤[五钱] 生山楂[三钱] 焦鸡金[三钱] 炒栀子[三钱] 粉丹皮[三钱] 酒黄芩柏[各三钱] 甘草梢[三钱] 生荸荠[五枚,捣]

五诊 二月十七日

据述药后大便仍未行,小溲色红而短,所幸夜能安眠,但醒后仍发昏眩,谵语又作。内热太甚,法当清化。

生石膏[五钱,先煎] 空沙参[四钱] 肥知母[三钱] 川贝母[三钱] 酒黄芩柏[各三钱] 苦杏仁[三钱,去皮尖捣] 苦桔梗[三钱] 淡苁蓉[五钱] 火麻仁[五钱] 郁李仁[四钱] 粉丹皮[三钱] 生栀子[三钱] 细生地[五钱] 忍冬花[四钱] 净连翘[三钱] 龙胆草[一钱] 甘草梢[二钱] 朱灯心[三十寸]

六诊 二月十八日

内滞太久,中气不足,不能推荡大便下行,小溲仍短而红,胃热太甚,时有谵语,睡起发昏,精神疲乏。病势匪轻,不可大意,宜小心将护。

北沙参[五钱] 朱茯神[四钱] 淡苁蓉[四钱] 麻仁滋脾丸[三钱,布包] 生熟稻芽[各三钱] 沉香曲[三钱,布包] 焦鸡金[三钱] 细生地[五钱] 忍冬藤[四钱] 净连翘[三钱] 朱天冬[四钱] 益元散[四钱,布包] 生藕节[五枚]

张男 三十一岁 一九四九年八月三十日

脉微见弦滑,舌苔薄黄,略感外邪,致周身不适,倦怠不安,胸胁作痛,中气较短,小溲有余沥不尽,法当标本兼治。

空沙参 [四钱] 生桑枝 [四钱] 老苏梗 [二钱] 抱木茯神 [四钱] 桑寄生 [四钱] 北五味 [一钱] 苦杏仁 [二钱, 去皮尖捣] 制乳没 [各三钱] 当归须 [四钱] 炒栀子 [三钱] 粉丹皮 [三钱] 甘草梢 [三钱] 鲜生姜[一片] 大红枣[三枚]

二诊 九月九日

脉略见平,服前方甚安,惟中气较短,胸胁作痛,肢体困乏劳累,睡后亦不解乏。此乃中虚之象,阴虚生内热,故见发冷,乃热深厥深之候,法当从本治。

台党参[四钱] 老箭芪[四钱] 老桂木[二钱] 土炒白芍[四钱] 朱茯神[四钱] 制乳没[各二钱] 当归身[二钱] 北五味[一钱,打] 山萸肉[四钱,去核] 干地黄[四钱,砂仁二分研拌] 首乌藤[五钱] 炙甘草[二钱] 鲜生姜[一片] 大红枣[三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