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 十五岁 未婚 一九五三年六月一日

据述经透视得知左肺尖有阴影,向自不觉,脉尚和缓有致,他无所告。惟至今初潮未至,其虚可知。法当从本和养,不宜过劳,小心将护为要。

空沙参[四钱] 平贝母[三钱] 苦桔梗[三钱] 全当归[三钱] 桑寄生[四钱 ] 干生地[四钱] 小川芎[三钱] 生杭芍[三钱] 制乳没[各二钱] 甘枸杞[三钱] 甘菊花[二钱] 生甘草[二钱] 干藕节[三枚]

二诊 六月三日

药后尚安,原方加野百合四钱,炙百部三钱,嫩白前三钱,北五味一钱,再进。

三诊 六月二十八日

据述服药后甚安,惟先后天皆不足,故体气略虚,偶有呛咳,不时发眩。此虚热为患,当从本治,小心将护,勿过劳累为要。

台党参[四钱] 首乌藤[一两] 肥知母[三钱] 川贝母[三钱] 嫩白前[二钱] 北五味[一钱] 苦杏仁[三钱,去皮尖捣] 野百合[四钱] 净百部[三钱] 当归身[三钱] 杭白芍[三钱] 小川芎[二钱] 大生地[三钱,盐砂仁一钱研拌] 生甘草[一钱] 鲜荷梗[一尺]

四诊 九月二十日

素体本虚,左肺略有阴影,间作呛咳,不时发眩。阴虚生内热之象,拟以丸方常服调理。

台党参[三两] 天麦冬[各三两] 肥知母[二两] 川贝母[二两] 霍石斛[二两] 抱木茯神[一两] 苦杏仁[二两,去皮尖捣] 野百合[三两] 净百部[二两] 细生地[二两] 北五味[一两] 天花粉[二两] 制女贞[二两] 甘菊花[一两] 枸杞子[二两] 全当归[三两] 真阿胶[三两] 杭白芍[二两] 苦桔梗[二两] 生甘草[一两]

上药选配地道,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早晚各服四十丸,温开水送下。

常男 四十八岁 一九五一年一月十五日

据述患咳嗽已二十余日,眼时作跳,胸次发满而腹中觉空,食物不甘,眠亦不安,便通溲短而黄。外感内伤兼而有之,盖肝木侮土已久,肝胃不和,法当从本治。

空沙参[四钱] 白蒺藜[三钱,去刺] 甘菊花[三钱] 冬桑叶[三钱] 谷精珠[四钱] 沉香曲[三钱,布包] 生熟稻芽[各三钱] 真郁金[三钱] 生白芍[四钱] 制乳没[各二钱] 炒栀子[三钱] 粉丹皮[三钱] 酒黄芩柏[各二钱] 天水散[四钱,冲] 生茅根[五钱] 生荸荠[五枚,捣]

二诊 一月十七日

依前方加盐砂仁三钱,忍冬藤四钱,方通草二钱,再进。

三诊 一月二十三日

服改方后各病皆轻,惟内热尚甚,肝木刑金,发为呛咳,晨起加甚,午后见轻,坐起或谈话则咳甚,痰吐白沫。风邪化热,当从本治。

南沙参[四钱] 肥知母[三钱] 川贝母[三钱] 天花粉[四钱] 天麦冬[各三钱] 嫩白前[三钱] 生白芍[四钱] 甘菊花[三钱] 酒黄芩柏[各三钱] 火麻仁[五钱] 北五味[二钱] 细生地[五钱] 野百合[四钱] 炙百部[四钱] 云茯苓[四钱] 苦杏仁[三钱,去皮尖捣] 生甘草[二钱] 生藕节[五枚] 生梨皮[一具]

陈女 十九岁 未婚 一九五二年八月五日

据述十五年前疹后咳嗽,肺部受伤,至今未愈,有时痰中带血。十七岁经水初潮,一年仅行两次;十八岁后则四十日一行,色量尚好,稍一劳乏,则肢体困倦思眠。法当清肺止咳为治,缓缓图之,恐不能收速效也。

空沙参[四钱] 肥知母[三钱] 川贝母[三钱] 炙紫菀[三钱] 嫩白前[二钱] 冬瓜仁[五钱] 野百合[三钱] 抱木茯神[三钱] 净百部[三钱] 炒栀子[三钱] 粉丹皮[三钱] 苦桔梗[二钱] 生甘草[二钱] 鲜荷叶[一角,带梗五寸]

二诊 八月七日

药后各症皆轻,痰吐白色涎沫,有时心跳,身困思眠,仍以前法加减。

南沙参[四钱] 苦桔梗[三钱] 天花粉[三钱] 生紫菀[三钱] 朱茯神[四钱] 桑寄生[四钱] 全当归[三钱] 赤苓芍[各三钱] 野百合[四钱] 净百部[四钱] 冬瓜子[五钱] 生甘草[二钱] 带心莲子[十五粒]

三诊 八月九日

药后病无出入,良由功课太繁,不能休息之故。当依法加减,再进。

南沙参[四钱] 肥知母[三钱] 川贝母[三钱] 天花粉[三钱] 嫩白前[三钱] 苦杏仁[三钱] 抱木茯神[四钱] 野百合[四钱] 北五味[一钱] 首乌藤[八钱] 桑寄生[五钱] 净百部[四钱] 冬瓜子[五钱] 生紫菀[三钱] 生甘草[三钱] 生藕节[五枚]

四诊 八月十二日

痰血已无,咳嗽未减,肢体仍乏力。此由劳乏太过,内伤外感,兼而有之,疏方再服,缓缓调理。

灵磁石[四钱,先煎] 苦桔梗[三钱] 朱茯神[四钱] 桑寄生[五钱] 生紫菀[三钱] 肥知母[三钱] 川 贝母 [三钱] 川黄连 [五分] 冬瓜子 [七钱] 干生地 [四钱] 野百合 [四钱] 净百部 [四钱] 北五味[二钱] 生甘草[三钱] 带心莲子[十五粒]

五诊 八月二十六日

服前方多帖,各症皆减,经水逾期未至,过劳则心仍作跳。仍以清肺定咳为法,月经不调,当兼顾之,疏方服二三帖后,以丸剂常服调理可也。

北沙参 [四钱] 全当 归 [三钱] 小川芎 [三钱] 朱茯神 [三钱] 冬瓜子 [三钱] 单桃仁 [三钱, 去皮尖捣] 苏枋木[三钱] 干生地[四钱] 方通草[三钱] 肥知母[三钱] 川贝母[三钱] 生赤芍[四钱] 生甘草[二钱] 生荷梗[一尺]

北沙参[八钱] 生紫菀 [八钱] 肥知母[七钱] 川贝母[六钱] 天麦冬[各七钱] 嫩白前[七钱] 云茯 苓 [一两] 炒栀子 [八钱] 苦桔梗 [七钱] 净百部 [八钱] 野百合 [一两] 苦杏仁 [七钱] 粉丹皮 [八钱] 北五味[八钱] 全当归[八钱] 小川芎[七钱] 大生地[一两] 赤白芍[各七钱] 酒黄芩[八钱] 真阿胶[一两] 生甘草[五钱]

上药共拣道地,研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早晚各服四十粒,淡盐水送下,如遇感冒暂停。

王男 七岁 一九五一年一月三十日

据述患咳嗽已七八月,运动则加剧而作呕吐。消化力薄,肺虚胃热,不宜劳动。

南沙参[四钱] 肥知母[三钱] 川贝母[三钱] 嫩白前[二钱] 六神曲[三钱,布包] 北五味[一钱] 生熟稻芽[各三钱] 忍冬藤[四钱] 甘菊花[二钱] 炒栀子[三钱] 粉丹皮[二钱] 淡竹茹[二钱] 甘草梢[二钱] 生梨皮[一具]

二诊 二月十一日

内热甚重,夹有食滞,发为呛咳,跳动则喘,午后两耳发红,热则汗多,冷则衣棉,往往晨睡时大吐,将食物全吐出,近虽见愈,而晨起仍呛咳痰多。寒热夹杂,肺胃不和,当从本治。

空沙参[二钱] 肥知母[二钱] 川贝母[二钱] 炒栀子[二钱] 粉丹皮[二钱] 炒稻芽[三钱] 天花粉[三钱] 六神曲[三钱,布包] 焦鸡金[三钱] 真郁金[二钱] 杜牛膝[二钱] 盐砂仁[一钱] 西防风[一钱] 生甘草[五分] 生荸荠[五枚,捣]

三诊 二月十四日

服前方尚安,惟跳动太甚则心房胀大,肺叶亦张,故作呛咳而痰亦重,两耳发红,汗出渐少,大便日行两次。外邪夹滞,法当标本兼治。

空沙参[三钱] 肥知母[三钱] 川贝母[三钱] 天花粉[三钱] 嫩白前[二钱] 北五味[一钱] 生熟稻芽[各三钱] 净连翘[三钱] 金银花[三钱] 真郁金[二钱] 粉丹皮[二钱] 炒栀子[三钱] 生甘草[二钱] 生荸荠[五枚,捣] 生梨皮[一具]

饶女 三十八岁 二月二十八日

脉见沉弦,舌苔薄黄,据述背脊痛已多日,夜不安眠,近日略感外邪,温度加高,午后尤甚。防其转成春温重病,法当从事清化。

生鳖甲[三钱,先煎] 醋青蒿[二钱] 生桑枝[四钱] 忍冬花[四钱] 净连翘[三钱] 炒栀子[三钱] 粉丹皮[三钱] 苦杏仁[三钱,去皮尖捣] 肥知母[三钱] 川贝母[三钱] 首乌藤[八钱] 浮小麦[五钱] 生甘草[三钱] 生藕节[三枚]

二诊 三月二十九日

服昨方尚安,脉仍弦而虚,呛咳痰中带血,乃肺经有热,背脊作痛,恐肺叶有损,法当清养。

生鳖甲[三钱,先煎] 香青蒿[三钱] 空沙参[五钱] 紫菀茸[三钱] 抱木茯神[三钱] 云茯苓[三钱] 首乌藤[八两] 肥知母[三钱] 川贝母[三钱] 天麦冬[各三钱] 浮小麦[五钱] 莲子心[二钱] 生甘草[三钱] 鲜苇茎[五钱] 鲜藕节[五枚]

三诊 上方服三剂后复诊,脉仍有弦象,咳嗽仍作,痰血已减,背痛已轻,精神亦稍振,内热渐清之象。原方加桑寄生六钱,野百合五钱,空沙参改用潞党参,生鳖甲用至四钱,浮小麦用至八钱,再进三剂。

四诊 四月三日

服前方尚安,据述背脊牵及右胁下尚痛,咳嗽未尽,痰血已无,脉亦稍有力,仍当和养。前方加制乳没各一钱,真郁金三钱,嫩白前三钱,北五味一钱;去紫菀茸、天麦冬、鲜茅根,再进。

五诊

服前方三剂后各病皆轻,惟中气太虚,阴分亦亏,周身倦怠思卧,仍当清养,乃以丸方投之,常服调理而愈。兹将丸方列下。

潞党参[四钱] 桑寄生[五钱] 肥知母[三钱] 川贝母[三钱] 天麦冬[各三钱] 首乌藤[八钱] 全当归[五钱] 小川芎[三钱] 炒白芍[五钱] 大生地[八钱] 东阿胶[四钱] 甘枸杞[四钱] 地骨皮[三钱] 甘菊花[三钱] 野百合[四钱] 土炒白术[三钱] 巴戟天[四钱] 炙百部[六钱] 生甘草[三钱] 带心莲子[十五粒]

上药选配道地,如法炮制。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早晚各服四十粒,白开水送下。

常男 四十八岁 一九五〇年一月十五日

据述患咳嗽已二十余日,眼时作跳,胸次胀满而腹中觉空,食物不甘,眠亦不安,大便虽通,小溲黄短。内伤外感兼而有之,脾胃不和,肝木侮土,法当从本主治。

空沙参[四钱] 白蒺藜[三钱] 甘菊花[三钱] 冬桑叶[三钱] 谷精珠[四钱] 沉香曲[三钱,布包] 生熟稻芽[各三钱] 真郁金[三钱] 生白芍[四钱] 制乳没[各三钱] 炒栀子[三钱] 粉丹皮[三钱] 酒黄芩柏[各二钱] 天水散[四钱,冲] 生茅根[五钱] 生荸荠[五枚]

二诊 一月十七日

药后各症皆轻,内热太甚,胃纳不佳,原方加盐砂仁三钱,忍冬藤四钱,方通草二钱,再进。

三诊 一月二十三日

服改方后病已大减,惟内热尚甚,肝木刑金,发为呛咳,晨起加甚,午后略轻,痰吐白沫。风邪化热,仍当从本治。

南沙参[四钱] 肥知母[三钱] 川贝母[三钱] 天花粉[四钱] 天麦冬[各三钱] 嫩白前[三钱] 生白芍[四钱] 甘菊花[三钱] 酒黄芩柏[各三钱] 北五味[二钱] 火麻仁[五钱] 细生地[五钱] 野百合[四钱] 炙百部[四钱] 苦杏仁[三钱] 生甘草[二钱] 云茯苓[四钱] 生藕节[五枚] 生梨皮[一具]

王男 六十一岁 一九四九年八月二十七日

脉弦而滑,舌苔白腻,素有咳嗽之病,由于肝旺脾湿,肝木刑金,肺经受制,而有时痰中带血,近又感冒,故每日三四点钟时尚作寒热,两腿作痛,发冷而木。此乃气不调达之故,法当从本治。

紫菀茸[二钱] 西秦艽[二钱] 桑枝叶[各三钱] 淡竹茹[三钱] 大麦冬[三钱] 杜牛膝[三钱] 北五味 [一钱] 肥知母 [二钱] 川贝母 [二钱] 冬瓜仁 [四钱] 西防风 [二钱] 制乳没 [各二钱] 苦杏仁 [三钱, 去皮尖捣] 云茯苓[三钱] 宣木瓜[三钱] 生甘草[二钱] 生梨皮[一具] 生藕节[五枚]

二诊 八月二十八日

脉弦滑而微数,服昨方未见大效,良由内蕴湿热太甚,故腿仍发木,咳嗽仍未减。肝木刑金,仍当从本主治,依前法加减再进。

南沙参[四钱] 西秦艽[二钱] 宣木瓜[五钱] 肥知母[三钱] 川贝母[三钱] 当归须[五钱] 川牛膝[三钱] 干生地[四钱,砂仁一钱研拌] 北五味[一钱] 抱木茯神[四钱] 制续断[三钱] 苦杏仁[三钱,去皮尖捣] 生桑枝[四钱] 生甘草[二钱] 生藕节[五枚]

三诊 八月三十日

服前方右胁肋刺痛未止,咳嗽仍甚,腿木已轻。此乃肝邪为患,法当从本治。

空沙参[四钱] 制乳没[各三钱] 土炒杭芍[四钱] 当归须[三钱] 北五味[一钱] 真郁金[三钱] 抱木茯神[四钱] 西秦艽[三钱] 宣木瓜[二钱] 杜牛膝[三钱] 肥知母[三钱] 川贝母[三钱] 生甘草[二钱] 生藕节[五枚]

四诊 九月一日

脉已有神,服前方胁痛已止,惟尚作呛咳,法当从此消息之。

南沙参[四钱] 盐砂仁[二钱] 沉香曲[四钱,布包] 炒稻芽[四钱] 当归须[三钱] 土炒杭芍[四钱] 北五味[一钱] 肥知母[三钱] 川贝母[三钱] 制乳没[各三钱] 茯苓皮[四钱] 真郁金[二钱] 生甘草[二钱] 鲜生姜[三片] 大红枣[二枚]

沈男 七十六岁 一九五一年一月二十七日

脉见沉紧,舌苔中后白底黄面,据述腹中不适,消化力薄,略感寒风,发为咳嗽,痰黄成块,冲口而出,鼻痒作嚏,法当标本兼治。

台党参[三钱] 西秦艽[二钱] 西防风[二钱] 川贝母[三钱] 北细辛[一分] 法半夏[三钱] 云茯苓[二钱] 六神曲[三钱,布包] 炒稻芽[三钱] 苦杏仁[三钱,去皮尖捣] 大腹皮[三钱] 生甘草[一钱] 鲜生姜[三钱] 大红枣[三枚]

二诊 一月三十日

据述服前方各病见轻,惟肢体倦怠,咳嗽略轻,痰已化开,喷嚏亦止,腹泻多在半夜。内热尚甚,法当清化。

台党参[三钱] 肥知母[三钱] 川贝母[三钱] 苦杏仁[三钱,去皮尖捣] 天花粉[三钱] 抱木茯神[三钱] 沉香曲[三钱,布包] 生熟稻芽[各二钱] 焦鸡金[二钱] 大腹皮[二钱] 北五味[一钱] 焦冬术[二钱] 生甘草[二钱] 鲜生姜[三钱] 大红枣[三枚]

三诊 五月十二日

脉见弦滑,内热甚重,后感时邪,上攻左眼发雾,眼白亦黄,肢体疲乏,大便干溏不定,小溲短少,法当从事清化。

台党参[三钱] 冬桑叶[二钱] 甘菊花[二钱] 薄荷梗[二钱] 密蒙花[三钱] 炒栀子[三钱] 粉丹皮[三钱] 天花粉[三钱] 苦杏仁[三钱,去皮尖捣] 淡苁蓉[三钱] 忍冬藤[三钱] 净连翘[三钱] 天水散[四钱,冲] 生苇茎[五寸]

四诊 七月十九日

脉见弦滑,舌苔薄黄,据述眼干,手心发热,胃纳不佳,夜眠易醒,大便微干,小便色黄。内蕴有热,兼有食滞为患,法当标本兼治。

空沙参[四钱] 甘菊花[二钱] 香青蒿[二钱 ] 桑寄生[四钱] 首乌藤[八钱] 酒黄芩[二钱] 淡苁蓉 [四钱] 干生地 [四钱, 砂仁二钱研拌] 炒栀子 [三钱] 粉丹皮 [三钱] 六神 曲 [三钱, 布包] 天水散 [四钱, 冲] 鲜荷叶[一角,带梗五寸]

王男 三十一岁 一九五一年一月八日

据述素有呛咳之病,每年冬令感风寒必发,喉际作痒,胸次觉有痰而不易吐。此乃肺虚有热之故,法当标本兼治。

桑枝叶[各三钱] 薄荷梗[二钱] 嫩白前[二钱] 苦杏仁[三钱,去皮尖捣] 苦桔梗[二钱] 西防风[二钱] 云茯苓[三钱] 天花粉[三钱] 川贝母[二钱] 肥知母[二钱] 淡竹茹[二钱] 大麦冬[二钱] 北五味[一钱] 广陈皮[二钱] 生甘草[二钱] 生藕节[五枚] 生梨皮[一具]

二诊 一月十日

服昨方呛咳白日见轻,早晚仍重,喉际作痒,痰不易出。肺虚感风化热之故,当依昨法加减再进。

生石膏[三钱,先煎] 北沙参[三钱] 霜桑叶[三钱] 西秦艽[二钱] 西防风[二钱] 天花粉[三钱] 嫩白前[二钱] 苦杏仁[三钱,去皮尖捣] 川贝母[二钱] 肥知母[二钱] 酒黄芩[二钱] 炒栀子[三钱] 粉丹皮[三钱] 北五味[一钱] 云茯苓[三钱] 粉甘草[二钱] 生藕节[五枚] 生梨皮[一具]

王女 五十三岁 一九五一年一月三日

据述患咳嗽二月余,痰不易出,上肢软弱无力,月经应止未止,左手足发凉且麻。此乃气血不达之故,法当标本兼治。

台党参[四钱] 桑寄生[五钱] 当归炭[三钱,存性] 小川芎[三钱] 抱木茯神[四钱] 生地黄[四钱,砂仁二钱研拌] 山萸肉[三钱,去核] 杭白芍[四钱] 生於术[二钱] 金狗脊[二钱,去毛] 炙甘草[二钱] 鲜生姜[三钱] 大红枣[三枚]

二诊 一月九日

服前方尚安,据述平日见风则足心出凉气,手足因之发凉,说话声气亦哑,每因见风使然,凡饮水必出汗,大便二三日一通,咳已见轻,当从本治。

炙黄芪[四钱] 台党参[三钱] 生於术[三钱] 桑寄生[五钱] 浮小麦[八钱] 全当归[五钱] 盐杜仲[四钱] 西防风[二钱] 金狗脊[四钱,去毛]火麻仁[四钱] 淡苁蓉[四钱,洗] 干地黄[四钱] 山萸肉[三钱,去核] 炙甘草[二钱] 鲜生姜[三钱] 大红枣[三枚]

王女 二十三岁 一九五一年一月十二日

脉见弦滑,据述患咳嗽业已半年,痰白而成块,月经尚调,惟肺部太虚,劳乏则加甚。宜小心静养,勿过操劳为要。

北沙参[四钱] 川贝母[二钱] 肥知母[三钱] 天麦冬[各二钱] 嫩白前[二钱] 苦桔梗[三钱] 苦杏仁[三钱,去皮尖捣] 当归身[三钱] 小川芎[三钱] 杭白芍[三钱] 云茯苓[三钱] 细生地[三钱,砂仁二钱研拌] 天花粉[三钱] 金狗脊[三钱,去毛] 生姜片[三钱] 大红枣[三枚]

二诊 一月十七日

服前方病无出入,因咳嗽太久,肺气略虚,故咳后胸中犹觉发空。仍当静养,不宜操劳。

台党参[四钱 ] 朱茯神[四钱] 野百合[四钱] 炙百部[三钱] 嫩白前[三钱] 当归身[四钱] 小川芎[三钱] 干生地[五钱,砂仁二钱研拌] 杭白芍[四钱] 北五味[一钱] 焦冬术[三钱] 制乳没[各二钱] 六神曲[三钱,布包] 金狗脊[三钱,去毛] 生甘草[一钱] 生姜片[三钱] 大红枣[三枚]

王女 四十四岁 一九五一年一月二十八日

据述素有咳嗽之病,经冬必发,近日发作更甚,痰尚易吐,日轻夜重,腹痛作泻。恐有食滞而感寒之故,所以不思食物,法当标本兼治,但病根甚深,难收速效也。

南沙参[四钱] 川贝母[二钱] 肥知母[二钱] 老苏梗[三钱] 苦桔梗[三钱] 苦杏仁[三钱,去皮尖捣] 嫩白前 [三钱] 沉香曲 [三钱, 布包] 北五味 [一钱] 西防风 [三钱] 干生地 [四钱, 砂仁二钱研拌] 炒杭芍 [四钱] 大腹皮[三钱] 生甘草[二钱] 生姜片[三钱]

二诊 二月二日

咳嗽不减,日轻夜重,不能安眠,喉际痰阻有声,腹尚作痛,大便日夜行三五次,食物不甘并恶油荤。此尚有风寒为患,多年旧病,其根太深,不易收效,当依法再进。

空沙参[四钱] 西防风[三钱] 射干[三钱] 首乌藤[一两] 北五味[二钱] 肥知母[三钱] 川贝母[三钱] 云茯苓[四钱] 天花粉[四钱] 六神曲[三钱,布包] 炒稻芽[三钱] 生甘草[二钱] 大腹皮[三钱] 生姜片[三钱] 大红枣[三枚]

三诊 二月五日

据述服前方病无出入,因系多年旧病,故不易收速效,咳嗽痰多,夜不安眠,腹虽不痛而尚作泻,鸡鸣即入厕,不能自禁。内伤外感,兼而有之,宜小心将护。

台党参[四钱] 嫩白前[三钱] 西秦艽[三钱] 肥知母[三钱] 川贝母[三钱] 天花粉[四钱] 首乌藤[一两] 杭白芍[三钱,土炒] 芡实米[五钱] 怀山药[五钱] 当归身[四钱] 北五味[二钱] 生甘草[二钱] 大红枣[三枚] 陈仓米[一勺]

郑女 五十二岁 一九五〇年一月十五日

脉见弦滑而数,舌苔黄白垢腻,据述病经四十余日,胸中胀满,食物则吐,呛咳痰多而带血,夜间尤甚,不能安眠,头昏眼胀,肩臂四肢皆痛。此由气食两滞之故,每日午后三至六时寒热间作,汗及头而止,为日太久,邪已深入,法当标本兼治,病势匪轻,不可大意。

空沙参[三钱] 肥知母[二钱] 川贝母[二钱] 苦杏仁[三钱,去皮尖捣] 苦桔梗[三钱] 海风藤[三钱] 粉丹皮[三钱] 真郁金[三钱] 忍冬藤[四钱] 炒栀子[三钱] 净连翘[三钱] 醋青蒿[二钱] 酥鳖甲[三钱] 焦鸡金[三钱] 六神曲[三钱,布包] 天水散[四钱,冲] 杜牛膝[三钱] 生茅根[五钱] 生藕节[五枚]

二诊 一月二十六日

前方加地骨皮三钱,天花粉三钱,方通草二钱,再进。

三诊 一月十七日

服前方病无出入,良由咳嗽多年,感邪则发,此次因内热太甚,肺胃两伤,故痰中带血,今日并吐鲜血数口,胸次胀满,不思饮食,头仍昏眩,寒热间作。病势匪轻,仍以前法加减。

台党参[三钱] 蔓荆子[二钱] 荆芥炭[二钱] 肥知母[二钱] 川贝母[二钱] 焦栀子[三钱] 粉丹皮[二钱] 苦杏仁[三钱,去皮尖捣] 杜牛膝[三钱] 密蒙花[三钱] 野百合[四钱] 炙百部[三钱] 生熟稻芽[各三钱] 沉香曲[二钱,布包] 焦鸡金[三钱] 北五味[一钱] 甘草梢[二钱] 生茅根[五钱] 生藕节[五枚]

四诊 一月十九日

前方加灵磁石四钱(先煎),苦桔梗三钱,酥鳖甲三钱,醋青蒿二钱,减荆芥炭、沉香曲、焦鸡金、炙百部,再进。

五诊 一月二十一日

服改方后头晕已止,大便亦通,惟小溲深黄,不思饮食,强食则吐,腹中不时作痛,喉际发干,呛咳不爽,胸膺发热,喘促颇甚,痰色黄白相间,有时尚带血丝。内热尚重,病势未减,仍以前法加减再进。

党参[三钱] 天花粉[四钱] 苦杏仁[三钱,去皮尖捣] 苦桔梗[三钱] 肥知母[三钱] 川贝母[三钱] 焦山栀[三钱] 粉丹皮[三钱] 云茯苓[四钱] 酒黄芩柏[各二钱] 嫩白前[二钱] 净连翘[三钱] 忍冬花[三钱] 甘菊花[二钱] 生甘草[二钱] 生梨皮[一具] 生藕节[五枚]

于男 二十九岁 八月十七日

脉见弦滑,舌后根有红点,据述十年前即有咳疾,早已治愈,刻下因肝胃有热,冲肺作咳。痰多乃火甚之故,肾经并不太虚,法当从本主治。

空沙参[四钱] 肥知母[三钱] 川贝母[三钱] 天花粉[四钱] 法半夏[三钱] 嫩白前[三钱] 云茯苓[四钱] 炙百合[三钱] 炙百部[三钱] 北五味[二钱] 苦杏仁[三钱,去皮尖捣] 冬瓜仁[四钱] 酒芩柏[各二钱] 橘子皮[二钱] 生甘草[三钱] 生梨皮[一具]

二诊 八月二十日

服前方病未见轻,良由肺胃有热,外袭风邪,从而化痰,故咳嗽加重,稀涎更多,法当从事清化。

生石膏[四钱,先煎] 空沙参[四钱] 瓜蒌仁[四钱] 桑寄生[三钱] 苦桔梗[三钱] 苦杏仁[三钱,去皮尖捣] 肥知母[三钱] 川贝母[三钱] 酒黄芩[三 钱 ] 嫩白前[三钱] 炙麻黄[二钱] 冬瓜仁[四钱] 北五味[二钱] 炙百合[三钱] 炙百部[三钱] 生甘草[三钱]

三诊 八月二十三日

脉渐有神,惟咳嗽仍未减,良由肺虚胃热,食物生痰,加之肾亏遗精,体质稍亏,故见效稍迟,法当从本治。

空沙参[四钱] 冬瓜仁[四钱] 金狗脊[三钱,去毛] 杭巴戟[四钱] 盐黄芩柏[各三钱] 肥知母[三钱] 川贝母[三钱] 云茯苓[四钱] 锁阳[四钱] 炙百合[三钱] 炙百部[三钱] 北五味[三钱] 盐炒菟丝子[三钱] 橘子皮[二钱] 法半夏[三钱] 生甘草[二钱] 生梨皮[一具] 生藕节[五枚]

四诊 八月二十六日

服前方尚安,遗精之病亦减,惟内热尚甚。肝肾两虚,法当从本治。

台党参[三钱] 干地黄[四钱] 酒芩柏[各二钱] 锁阳[三钱] 金樱子[三钱] 土炒杭芍[四钱] 粉丹皮 [三钱] 甘菊花 [三钱] 炒栀子 [二钱] 天花粉 [四钱] 肥知母 [三钱] 川 贝 母 [三钱] 云茯苓 [四钱] 生甘草[二钱] 生藕节[五枚]

赵女 十九岁 一九四九年八月十日

据述头痛呛咳,痰不易上,夜因喘促而不能安眠,不能倚息。肺虚有热,肝邪太甚,为时已久,当从本治。

灵磁石[四钱,先煎] 生石膏[四钱,先煎] 白蒺藜[二钱] 蔓荆[一钱] 香白芷[三钱] 苦杏仁[三钱,去皮尖捣] 真郁金[三钱] 苦桔梗[二钱] 肥知母[三钱] 川贝母[三钱] 天花粉[三钱] 生麻黄[二钱] 嫩白前[三钱] 酒黄芩[二钱] 首乌藤[五钱] 生甘草[二钱] 鲜生姜[一片] 大红枣[三枚]

二诊 八月二十四日

服前方各病皆轻,惟头有时尚痛,咳嗽未止。内热尚甚,故口中生白点,法当清降。

生石膏[四钱,先煎] 霜桑叶[三钱] 肥知母[三钱] 川贝母[三钱] 真郁金[三钱] 天麦冬[各三钱] 蔓荆子[三钱] 杜牛膝[三钱] 酒黄芩[二钱] 苦杏仁[三钱,去皮尖捣] 首乌藤[五钱] 天花粉[四钱] 甘菊花[三钱] 生甘草[二钱] 生藕节[五枚]

牟女 六十三岁 一九四九年九月十九日

据述患咳喘已一月余,痰邪尚重,肝气亦旺,四窜作痛。法当舒肝理气,兼去风邪。

灵磁石[四钱,先煎] 桑枝叶[各三钱] 空沙参[三钱] 西防风[二钱] 肥知母[三钱] 川贝母[三钱] 云茯苓[四钱] 法半夏[三钱] 嫩白前[二钱] 苦杏仁[三钱,去皮尖捣] 杭白芍[四钱,土炒] 真郁金[三钱] 制乳没[各三钱] 冬瓜仁[四钱] 生甘草[二钱] 生藕节[五枚] 生梨皮[一具]

二诊 九月二十日

服昨方已能安眠,惟作喘咳,气窜作痛,右半身肩臂胁肋均痛。风邪化热,肝火亦甚,仍当以前法加减再进。

灵磁石[五钱,先煎] 台党参[四钱] 苦杏仁[三钱,去皮尖捣] 苦桔梗[三钱] 射干[三钱] 生杭芍[四钱] 制乳没[各二钱] 真郁金[三钱] 冬瓜仁[五钱] 橘子络[二钱] 醋香附[二钱] 首乌藤[六钱] 生桑枝[四钱] 西防风[三钱] 当归须[四钱] 生甘草[二钱] 生藕节[五枚] 鲜生姜[一片]

王女 二十三岁 一九五一年一月十二日

脉见弦滑,据述患咳嗽业已半年,痰白而成块,月经尚调,惟肺经太虚,劳乏则加甚,宜小心静养,勿过操劳为要。

北沙参[四钱] 肥知母[二钱] 川贝母[二钱] 天门冬[二钱] 麦门冬[二钱] 嫩白前[二钱] 苦杏仁[三钱,去皮尖捣] 苦桔梗[三钱] 当归身[三钱] 小川芎[二钱] 杭白芍[三钱] 细生地[三钱,砂仁二钱研拌] 云茯苓[三钱] 天花粉[三钱] 金狗脊[三钱,去毛] 鲜生姜[三钱] 大红枣[三枚]

二诊 一月十七日

服前方病无出入,因咳嗽太久,肺气略虚,故咳后胸中犹觉发空,仍当静养,不宜操劳。

台党参[四钱] 朱茯神[四钱] 野百合[四钱] 炙百部[三钱] 嫩白前[三钱] 当归身[四钱] 小川芎[三钱] 细生地[五钱,砂仁二钱研拌] 杭白芍[四钱] 北五味[一钱,打] 制乳没[各二钱] 焦冬术[三钱] 六神曲[三钱,布包] 金狗脊[三钱,去毛] 生甘草[一钱] 鲜生姜[三钱] 大红枣[三枚]

郑男 五十六岁 一九四九年八月十八日

脉见虚弦而微浮,肺气本弱,近又感风,喉际作痒,吐出涎痰有泡沫。法当标本兼治,疏方酌服,得效再议。

空沙参[四钱] 肥知母[二钱] 川贝母[二钱] 嫩白前[二钱] 西防风[二钱] 北五味[一钱] 苦杏仁[二钱,去皮尖捣] 野百合[四钱] 炙百部[三钱] 天花粉[四钱] 冬瓜仁[四钱] 盐砂仁[二钱] 云茯苓[四钱] 橘子络[二钱] 淡竹茹[二钱] 生甘草[二钱] 生梨皮[一具] 生藕节[五枚]

二诊 八月二十二日

服前方尚安,惟喉际发痒作咳,痰味作臭。此乃肾水上泛之痰,来源甚远,吐出涎水有泡沫,肺肾如子母,两经皆虚,虚则生热,仍须从本治。

空沙参[四钱] 肥知母[三钱] 川贝母[三钱] 甘枸杞[三钱] 甘菊花[三钱] 干生地[四钱] 金狗脊[三钱] 嫩白前[二钱] 北五味[一钱] 盐黄柏[二钱] 冬瓜仁[四钱] 赤白苓芍[各二钱] 天花粉[四钱] 杜牛膝[二钱] 生甘草[二钱] 生梨皮[一具]

武女 二十五岁 一九四九年八月二十三日

据述产后两月,经水已行一次,惟幼时有喘疾之根,此次因劳乏肝郁之故,又牵动喘疾。肢体颇形虚弱,法当从本治。

台党参[四钱] 真郁金[三钱] 干生地[四钱] 野百合[三钱] 橘子络[二钱] 桑寄生[四钱] 北五味[三钱] 当归身[三钱] 炙百部[三钱] 炒杭芍[四钱] 苦杏仁[三钱,去皮尖捣] 朱茯神[四钱] 冬瓜仁[三钱] 嫩白前[三钱] 生甘草[二钱] 干藕节[五枚]

二诊 八月二十五日

脉已见平,头痛身痛已愈,惟咳嗽未减,两胁肋震动尚痛,甚则作喘,仍当依前法加减再进。

台党参[四钱] 冬瓜仁[四钱] 元胡索[三钱,酒炒] 嫩白前[二钱] 真郁金[三钱] 北五味[一钱] 苦桔梗[二钱] 土炒杭芍[四钱] 广木香[二钱] 橘子络[三钱] 云茯苓[四钱] 制乳没[各三钱] 全当归[三钱] 野百合[四钱] 生甘草[二钱] 干藕节[五枚]

三诊 九月九日

服前方咳嗽已愈,肋痛已止,惟肢体倦怠,不胜劳乏,此血虚不能荣养之故也。

老黄芪[四钱] 台党参[四钱] 真郁金[三钱] 桑寄生[四钱] 全当归[四钱] 川牛膝 [三钱] 制续断 [三钱] 朱茯神 [四钱] 土炒杭芍[四钱] 北五味[一钱] 干地黄[四钱,砂仁一钱研拌] 元胡索[二钱,酒炒]生甘草[二钱] 鲜生姜[一片] 大红枣[三枚]

孙男 二十三岁 一九四九年九月七日

脉滑而弦,喉际发红,据述咽关似有痰黏,咳呛不爽。此乃肺胃两经之热所致,此热系风化,业已有时,自谓已经一年,肺肾如子母,当属肾部仍虚之故,法当从本治。

灵磁石 [四钱,先煎] 空沙参 [四钱] 肥知母 [三钱] 川贝母 [三钱] 瓜蒌仁 [四钱] 天花粉 [四钱] 杜牛膝 [三钱] 苦杏仁 [三钱,去皮尖捣] 苦桔梗 [二钱] 制乳没 [各三钱] 橘子络 [二钱] 淡竹茹 [三钱] 云茯苓 [四钱] 炒栀子 [三钱] 粉丹皮 [二钱] 生甘草 [二钱] 生藕节 [五枚] 生梨皮 [一具]

二诊 九月十一日

依前方加天麦冬各三钱,霍石斛四钱,冬瓜仁五钱,再进。

丁女 六十五岁 一九五一年一月十二日

据述患咳已多日,痰色发白,肢体畏寒,头偏左昏痛,胃纳虽佳,食后咳更加重。肺胃两经之热太重,故小溲频数,为日太久,法当从本治。

生石膏 [三钱,先煎] 空沙参 [四钱] 西秦艽 [三钱] 西防风 [三钱] 炒栀子 [三钱] 粉丹皮 [三钱] 忍冬花 [三钱] 净连翘 [三钱] 杜牛膝 [三钱] 苦杏仁 [三钱,去皮尖捣] 肥知母 [二钱] 川贝母 [二钱] 淡竹茹 [二钱] 酒黄芩柏 [各二钱] 北五味 [一钱,打] 生甘草 [一钱] 生苇茎 [五寸] 生藕节 [五枚]

二诊 一月十五日

依前方加灵磁石四钱,先煎,浮小麦五钱,再进。

万女 二十五岁 一九四九年九月七日

怀孕十月,胎火甚重,业将临蓐而呛咳作喘。此乃肺胃有热,郁结为患,法当从本治。

老桑枝 [三钱] 桑寄生 [四钱] 天麦冬 [各二钱] 淡竹茹 [三钱] 肥知母 [三钱] 川贝母 [三钱] 天花粉 [四钱] 酒黄芩 [二钱] 苦杏仁 [三钱,去皮尖捣] 云茯苓 [四钱] 嫩白前 [三钱] 北五味 [一钱] 六神曲 [四钱,布包] 生甘草 [二钱] 生藕节 [五枚]

二诊 九月十二日

怀孕十月,胎火甚重,脉弦滑,舌苔黄,因外感风湿而化热,故更加口干引饮,喉痛气结,咳呛作喘,入夜温度加高,不能安眠。此病非产后不能见轻,法当从本治。

桑寄生 [四钱] 天花粉 [四钱] 天麦冬 [各二钱] 肥知母 [二钱] 川贝母 [二钱] 鲜石斛 [四钱] 干生地 [四钱] 酒芩柏 [各二钱] 生栀子 [三钱] 粉丹皮 [三钱] 北五味 [二钱] 赤苓芍 [各二钱] 真郁金 [三钱] 鲜梨汁 [一勺] 鲜藕汁 [一勺,冲入]

钱男 六岁 一九四九年九月十三日

脉滑,舌有薄黄苔,据述呛咳已两月余,曾服西药,未见大效,白日夜间均轻,惟每早睡醒时则作呛咳,痰在喉际而不易吐,鼻塞不通,涕不易出。此乃外感风寒所致,法当从事宣化。

桑枝叶 [各三钱] 苦桔梗 [三钱] 天花粉 [四钱] 肥知母 [三钱] 川贝母 [三钱] 杜牛膝 [三钱] 西秦艽 [三钱] 炒栀子 [三钱] 西防风 [二钱] 云茯苓 [四钱] 粉丹皮 [三钱] 嫩白前 [三钱] 苦杏仁 [三钱,去皮尖捣] 甘草梢 [二钱] 鲜生姜 [一片]

二诊 九月十五日

服前方各病皆减,已能纳食,惟鼻尚塞,涕不易出,呛咳未止,当依法加减再进。

霜桑叶 [三钱] 嫩白前 [三钱] 西防风 [二钱] 苦桔梗 [三钱] 蔓荆子 [三钱] 老苏梗 [二钱] 苦杏仁 [三钱,去皮尖捣] 肥知母 [三钱] 川贝母 [三钱] 天花粉 [四钱] 云茯苓 [四钱] 法半夏 [三钱] 橘子络 [二钱] 甘草梢 [二钱] 鲜生姜 [一片]

王女 二十二岁 未婚 一九五一年一月二十七日

脉见滑数,舌尖红而苔薄黄,声音发哑,喉际作痒而呛咳,两胁作痛,胸中发闷作喘而气促,入夜作呕,甚则食物皆吐出。此乃内热外感寒邪,为日已久,致成此候。法当标本兼治,从事清化。

灵磁石 [三钱,先煎] 空沙参 [四钱] 肥知母 [三钱] 川贝母 [三钱] 胖大海 [三枚] 真郁金 [三钱] 苦杏仁 [三钱,去皮尖捣] 嫩白前 [三钱] 制乳没 [各三钱] 赤白苓芍 [各二钱] 当归须 [三钱] 酒黄芩 [二钱] 生甘草 [二钱] 生藕节 [五枚] 生荸荠 [三枚,捣]

二诊 一月三十日

服前方各症均轻,惟声未全复,两胁仍胀痛,咳则牵疼,动转起坐均痛,入夜作呕。恐有停水为患,有时痰中带小血点。肺虚胃热,当从本治。为日已久,宜小心将护。

灵磁石 [四钱,先煎] 南沙参 [四钱] 肥知母 [三钱] 川贝母 [三钱] 胖大海 [三枚] 制乳没 [各三钱] 嫩白前 [二钱] 苦杏仁 [三钱,去皮尖捣] 真郁金 [三钱] 全当归 [四钱] 粉丹皮 [二钱] 炒栀子 [三钱] 甘草梢 [三钱] 苦葶苈 [三钱] 生藕节 [五枚] 生梨皮 [一具] 大红枣 [三枚]

三诊 二月三日

服前方尚安,惟两胁肋尚痛,喉际有痰,尚易吐出,故声哑亦轻。仍宜静养,不可劳累,依法再进。

南沙参 [四钱] 肥知母 [三钱] 川贝母 [三钱] 苦杏仁 [三钱,去皮尖捣] 苦桔梗 [二钱] 真郁金 [三钱] 制乳没 [各二钱] 嫩白 前 [三钱] 当归身 [四钱] 苦葶苈 [三钱] 小川芎 [二钱] 生白 芍 [四钱] 细生地 [四钱] 胖大海 [三枚] 甘草梢 [三钱] 生藕节 [五枚] 大红枣 [三枚]

四诊 二月九日

据述两肋尚痛,晨起行动则加甚,吐痰亦轻,脉有劳形。法当静养。

台党参 [四钱] 苦杏仁 [三钱,去皮尖捣] 肥知母 [三钱] 川贝母 [三钱] 淡竹茹 [二钱] 当归须 [四钱] 制乳没 [各二钱] 真郁金 [三钱] 苦葶苈 [三钱] 细生地 [四钱] 川芎片 [三钱] 赤白茯苓 [各三钱] 甘草梢 [二钱] 大红枣 [三枚] 生荸荠 [五枚]

五诊 三月十二日

据述服前方后肋已不痛,惟劳乏后胸次觉胀,痰亦见轻,当依法再进。

台党参 [四钱] 当归须 [四钱] 小川芎 [三钱] 首乌藤 [一两] 制乳没 [各二钱] 冬瓜皮 [六钱] 茯苓皮 [四钱] 大腹皮 [三钱,去毛] 赤白芍 [各三钱] 细生地 [四钱,砂仁二钱研拌] 六神曲 [三钱,布包] 甘草梢 [二钱] 生藕节 [五枚]

饶女 二十九岁 一九四九年三月六日

脉见沉弱,舌苔薄黄,据述背脊痛已数日,近日略感外邪,温度略高,午后尤甚。防成春温,法当清化。

生鳖甲 [三钱,先煎] 生桑枝 [四钱] 忍冬花 [四钱] 净连翘 [三钱] 炒栀子 [三钱] 粉丹皮 [三钱] 香青蒿 [二钱] 苦杏仁 [三钱,去皮尖捣] 首乌藤 [八钱] 肥知母 [三钱] 川贝母 [三钱] 浮小麦 [五钱] 生甘草 [三钱] 生藕节 [五枚]

二诊 三月八日

服昨方尚安,脉仍弱而虚,咳嗽痰中带血,背脊作痛。乃肺经有热,肺叶有损,法当清养。

生鳖甲 [三钱,先煎] 空沙参 [五钱] 生紫菀 [三钱] 香青蒿 [三钱] 抱木茯神 [三钱] 云茯苓 [三钱] 首乌藤 [八钱] 肥知母 [三钱] 川贝母 [三钱] 天麦冬 [各三钱] 浮小麦 [五钱] 莲子心 [二钱] 鲜茅根 [五钱] 生甘草 [二钱] 鲜藕节 [五枚]

三诊 上方服三剂后脉仍有弱象,仍作咳嗽,痰血已减,背痛已轻,精神稍振,内热渐清之象。原方加桑寄生六钱,野百合五钱,空沙参改为潞党参,生鳖甲用至四钱,浮小麦用至八钱,再进三剂。

四诊 三月十三日

服前方尚安,据述背脊及右胁下尚痛,咳嗽未尽,痰血已无,脉亦稍有力,仍当和养。前方加制乳没各一钱,真郁金三钱,嫩白前三钱,北五味一钱,减生紫菀、天麦冬、鲜茅根,再进。

五诊 服前方三剂后各症皆轻,惟中气太虚,阴分已亏,周身倦怠思卧,仍当清养,乃以丸方投之,使其常服调理。

潞党参 [四钱] 桑寄生 [五钱] 肥知母 [三钱] 川贝母 [三钱] 天麦冬 [各三钱] 首乌藤 [八钱] 全当归 [五钱] 小川芎 [三钱] 炒白芍 [五钱] 大生地 [八钱] 东阿胶 [四钱] 甘枸杞 [四钱] 地骨皮 [三钱] 甘菊花 [三钱] 野百合 [四钱] 土炒白术 [三钱] 杭巴戟 [四钱] 炙百部 [六钱] 生甘草 [三钱] 带心莲子 [十五粒]

上药选配道地,如法炮炙,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早晚各服四十粒,白开水送下。

【按】此人肺胃素虚,肝木偏旺,先天不足,后天又有所斲丧,故着重于育阴培本,并加生发之品。先生尝云: “此症若着眼于外邪,而忘其固本,其不夭折者几希。” 故此病之来势,虽欲成温,竟投数帖而全解,更以丸剂调之,其用枸杞、首乌藤、巴戟等品,均颇耐人寻味,服完一料之后,患者尚觉不太强健,先生乃令其停药,改用食疗方法,使其自力更生,勿令有所依赖。并语及门云:“若此症攻伐太过,即成脱证,设患者体力强壮,又患实证,不加攻伐,则其后果非闭即陷,此诊察时病所应知,必须详问其既往,并加四诊以测其体质如何,及受病程度如何。临证方不致偾事。昔贤每谓医者责在司命,其责任之巨,有非笔墨所能形容者,初学者尤宜慎之。”

杨男 三十四岁 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素体血热,又因劳乏太过,血液下注,两足心发红,近日又发为咳嗽,吐白涎痰。为日已久,当从本治,不易收速效也,小心将护为要。

空沙参 [三钱] 肥知母 [三钱] 平贝母 [三钱] 炒栀子 [三钱] 粉丹皮 [三钱] 天麦冬 [各三钱] 元参心 [三钱] 赤苓芍 [各三钱] 盐黄芩柏 [各二钱] 杜牛膝 [三钱] 细生地 [四钱] 嫩白前 [二钱] 甘草梢 [二钱] 生藕节 [五枚]

二诊 一九五三年三月十七日

终日站立工作,劳乏太重,虽经小休,仍未见愈,良由肝虚有热,又因站久,血液下注,故膝以下感觉疲乏,缓行尚安,不能劳累,仍当从本治,疏方照服,小心将护为要。

北沙参 [五钱] 桑寄生 [五钱] 大生地 [六钱] 赤白芍 [各四钱] 川牛膝 [四钱] 盐黄芩柏 [各三钱] 宣木瓜 [四钱] 当归须 [五钱] 制乳没 [各三钱] 抱木茯神 [四钱] 小川芎 [三钱] 绿升麻 [二分] 甘草梢 [二钱] 生藕节 [五枚]

三诊 四月二十九日

药后病无出入。原方加制续断四钱酒炒,金狗脊三钱去毛,山萸肉去核三钱,炙黄芪四钱,再进。

四诊 六月二十九日

服药多帖,病无出入,总觉血液下行,脚心发肿,不能站立。此乃劳乏太过之故,更兼房劳过频,病已三四年,仍当治本,姑再拟一方酌服,不易收速效也。

生箭芪 [五钱] 桑寄生 [五钱] 川牛膝 [三钱] 抱木茯神 [六钱] 南沙参 [五钱] 盐黄芩柏 [各二钱] 细生地 [五钱] 赤芍药 [四钱] 制乳没 [各三钱] 绿升麻 [一钱] 甘枸杞 [四钱] 甘菊花 [三钱] 生甘草 [二钱] 带心莲子 [十五粒]

五诊 七月七日

药后尚安,原方加当归身四钱,制女贞四钱,杭巴戟四钱(盐炒) ,菟丝子四钱,盐炒,再进。

侯女 四十六岁 一九五四年三月七日

据述患胃病多年,食物消化力薄,感寒则发为呛咳,痰吐白沫,日夜不能安眠,经水十余日一行,其量甚少,其色发黑。内热甚重,为日已久,法当从本治,小心将护为要。

空沙参 [四钱] 川贝母 [三钱] 法半夏 [三钱] 广陈皮 [三钱] 首乌藤 [一两] 嫩白前 [二钱] 净百部 [三钱] 老苏梗 [二钱] 炒栀子 [三钱] 粉丹皮 [三钱] 苦杏仁 [三钱,去皮尖捣] 生白芍 [四钱] 酒黄芩 [三钱] 生甘草 [二钱] 沉香曲 [三钱,布包]

二诊 三月十日

药后尚安。原方加真郁金二钱,天花粉三钱,减去净百部,再进。

三诊 三月十三日

昨日略感外邪,咳嗽加甚,周身骨节酸痛,左肩臂痛尤甚,夜眠不安。痰热尚甚,法当标本兼治。

南沙参 [四钱] 肥知母 [三钱] 川贝母 [三钱] 西秦艽 [二钱] 海风藤 [四钱] 首乌藤 [八钱] 真郁金 [三钱] 全当归 [四钱] 苦杏仁 [三钱,去皮尖捣] 小川芎 [三钱] 制乳没 [各三钱] 杭白芍 [四钱,土炒] 生甘草 [二钱] 生藕节 [三枚] 生梨皮 [一具]

四诊 三月十七日

药后病无出入。原方加生石膏四钱(先煎) ,生桑枝三钱,天花粉四钱,忍冬藤四钱,再进。

五诊 三月二十一日

据述夜眠口即发干,咳嗽而出虚汗,左肩臂仍痛。周身骨节酸痛。肺热脾湿而虚,每年经冬必发,已十余年,病久且深,不易收效,当缓缓图之。

鲜石斛 [四钱,先煎] 空沙参 [四钱] 天花粉 [四钱] 天麦冬 [各三钱] 苦杏仁 [三钱,去皮尖捣] 肥知母 [三钱] 川贝母 [三钱] 云茯苓 [四钱] 制乳没 [各三钱] 生山栀 [三钱] 粉丹皮 [三钱] 真郁金 [三钱] 浮小麦 [一两] 生甘草 [二钱] 大红枣 [三枚]

六诊 三月二十五日

药后尚安。原方加酸枣仁三钱(朱拌) ,柏子仁三钱,沉香曲三钱(布包) ,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