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温入里

丁男 二十余岁 发热三十九度四,汗出不解,恶寒战栗,口干而渴,大便溏泻,小便赤少,四五日不得安眠。 鲜苇根 鲜茅根[各两] 竹叶[二钱] 豆黄卷[五钱] 炒山栀[二钱] 赤茯苓 赤芍药[各三钱] 连翘[三钱] 条黄芩[三钱] 真川连[二钱] 炒麦芽[五钱] 佩兰[三钱] 炒花粉[三钱] 鲜生地[三钱]

二诊 表邪将去,里热未清,体温三十八度六,口渴思饮,大便色黑微溏,腹胀而疼,已能安枕,再进清热退烧止渴消炎剂。

鲜茅根 鲜生地[各两] 赤茯苓 赤芍药[各三钱] 天花粉[四钱] 竹叶[二钱] 真川连[二钱] 生石膏[五钱] 条黄芩[三钱] 知母[二钱] 粳米[百粒。同布包] 佩兰叶[三钱] 生谷芽 生麦芽[各三钱] 炙草梢[钱] 紫雪丹[二钱,分二次冲服]

三诊 服前方后,病者感觉体内极为舒适,体温早退暮升,大便已不溏泻,口渴亦减。局方至宝丹每日一丸,服二日。

四诊 诸症均退,体温如常,但有时气短心跳,颇思饮食而不喜下咽,此乃胃气将复之象,拟清余热,调胃肠,助心气法。

生谷芽 生麦芽[各三钱] 玫瑰花 代代花[各钱半] 生内金[三钱] 佩兰叶[三钱] 花旗参[钱] 苦桔梗[钱半] 炒枳壳[钱半] 焦远志[二钱] 酒条芩 [二钱] 广皮炭[二钱] 淡竹叶[二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