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洞宾全书》第二十二卷,围绕吕祖(吕洞宾)相关神咒展开,系统呈现神咒的来源、背景、具体内容及核心功效,是道教文化中与祈福禳灾相关的重要文献。 其神咒体系渊源有自,部分源自吕祖(孚佑帝君)受传于长生大帝,而长生大帝又受传于太上道君,传承脉络清晰,被认为承载正统道教灵力。其中,“太上说吕祖斗光度厄护命大神咒” 由太上道君于下甲子丙寅岁正月十五在太清仙宫宣讲,针对阎浮世界众生所受昼夜苦恼、岁度阻节,从疾病官非到五瘟八难等苦难,提出善信男女在每月朔望、三九之日及本命六度之期,虔诚斋戒持诵,可救危急、解诸愆,生无苦恼、死避地狱;“太上敕演吕祖救劫证道经咒” 则因玉皇大帝见十方国土黑黯毒气流行而诏吕祖宣演,含天微、地真、证仙、体道四章,各章以特定句式承载慈悲救苦之意;“救苦难神咒” 以皈向老祖为核心,祈求摆脱疾病、牢狱、刀兵等苦,获天神护佑;“涤氛神咒” 将三界喻牢狱、众生比痈疮,主张持诵可除孽冤、驱魑魅,恒持能臻登仙之境。 整体而言,四神咒均以 “诚心持诵得感应” 为核心,宣称具解危厄、消灾病、远恶人、伏魔道、涤孽氛等功效,既反映道教对众生苦难的关切,也体现其通过咒语祈福禳灾、引导向善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