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抱朴子神仙金汋经 | 佚名 | 亦收入《四部备要》。中、下二卷全录《抱朴子内篇·金丹》。 上卷有注。孙诒让认为本经为晋宋间人伪托。余以为,上卷为 《金汋经》佚文,后两卷为后人滥补。孟乃昌《中国炼丹术原著评 介》认为卷上正文应在东晋中、末年所出,注文出于南齐至陈间, 盖为陶弘景所为。卷上述水法炼丹。 |
白云仙人灵草歌 | 佚名 | 白云仙人灵草歌。未署撰人。一卷。底本出处:《 正统道藏》 洞神部众术类。序文缺。正文亦有缺佚。陈国符《道藏源流续考》认为本歌为唐司马承祯撰。述草药五十四味,用于外丹术。 |
紫团丹经 | 佚名 | 古代内丹术书。宋紫团道人撰。一卷。作者力主通过内修,运炼精、气、神而成丹药,以益寿延年。全书分为《金丹秘诀》、《古仙秘方》、《偃月玄金篇序》、《神室炼养金丹》、《采红雪炼为阳丹》、《采取阴阳真丹》、《还丹证明诀》、《九还七返配类和合》、《红铅黑汞作丹头》、《偃月炉养丹火候》等十章。收入《道藏》第五八一册。 |
紫庭内秘诀修行法 | 佚名 | 引《抱朴子》、《真诰》,当撰于南北朝末期。述存神、服符、咒祝、理发、服药、澡浴、禁忌等养生法及入山辟邪法。 |
庄周气诀解 | 佚名 | 道家气功著作。作者与写作年代无考。据所述养生方法及文字风格,似为隋唐五代时期作品。文中提出,若欲神仙,当先营气,“但能握固、闭气、吞液,气化为血,血化为精,精化为神,神化为液,液化为骨,胎结丹田,绵绵长存。行之不倦,神光体溢。”并具体介绍了服气的方法与要领。载《道藏》第五百六十九册。 |
诸真圣胎神用诀 | 佚名 | 道家气功著作。编者不详。书中收有海蟾真人 (刘操,五代,北宋初人)、朗然子 (刘希岳,北宋时人)之说,估计出自宋人之手。一卷。全书共载玉皇、海蟾真人、玄葫真人、袁天纲、于真人、徐神公、烟萝子、达摩禅师、李真人子明、抱朴子、亢仓子、元宪真人、何仙姑、张果老、侯真人、鬼谷子、黄帝、陈希夷、逍遥子、张天师、郭真人、中央黄老君、柳真人、骊山老母、李仙姑、天台道人、刘真人、朗然子、百障内视、曹仙姑共三十种胎息诀法,是辑录道家胎息诀法最集中、最丰富的一部著作。历代传本首篇均无标题,据汪茂和先生考定为《玉皇圣胎神用诀》。古人传道,多系师徒口耳相传。本书所载各家诀法,亦多为门内弟子整理而流传者,虽然层次不齐,但一般不离清静本旨。强调澄心息虑,忘情无我,从而达到心定神宁,气凝精固,倒也抓住了养生方法之根本。载 《道藏》第五百七十册。 |
枕中记 | 佚名 | 枕中记,原不题撰人。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新唐书•艺文志》着录孙思邈枕中素书一卷;宋《崇文总目》作孙思邈枕中记一卷,即此书。又《云笈七签》卷三十三所收孙思邈《摄养枕中方》,其内容与《正统道藏》本略同,但篇章文字颇有歧异。全书分五章,言学道之士养生缮性之法:首为〈自慎〉章:论治身养性者须有所忧畏,衣食起居,举止言行皆自慎而有节制。 其次〈禁忌〉章:列举学仙养生者禁忌数十条。 其三〈导引〉章:言 *** 导引之法。 其四〈行气〉章:言保精、行气、服饵等三种养生方法。 其五〈守一〉章:言存守三丹田真一之法,并附存神炼气口诀。按此书《正统道藏》本首尾多有缺文错简,应据《云笈七签》校补。 |
元阳子五假论 | 佚名 | 元阳子五假论,又称《长白山真人元阳子隐身法》。约出于唐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此书叙念咒隐遁之法。内载金假、木假、水假、火假、土假五条咒语。宣称:焚香斋戒,静心默念每假祝咒,各持四十九日。但有灾厄险难临身,速默念一遍,以手捉一物而投避,灾难即获解免。能令刀剑分身而无血,逢木隐身而免灾,入水不溺,入火不焚,隐地入墙而人不见。 |
幼真先生服内元炁诀 | 佚名 | 幼真先生服内元炁诀,简称《服内元炁诀》。约成书于唐代,《新唐书•艺文志》着录「康仲熊服内元气诀一卷」,疑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又《云笈七签》卷六十亦收录此书。此书内容与《嵩山太无先生气经》略同。内载十五种胎息服气诀法。依次为:进取诀 淘炁诀 调炁诀 咽炁诀 行炁诀 炼炁诀 委炁决 闭炁诀 布炁诀 六炁诀 调炁液诀 食饮调护决 休粮诀 守真诀 服炁胎息诀,书前有序,内称作者于「天宝年中(742-756年)遭遇罗浮真人王公自北岳而返」,传其经诀。而《太无先生气经》序文则称:「大历中(766-799年)遇罗浮山王公自北岳而返」。可知二书皆为罗浮山王公传授。 |
养生咏玄集 | 佚名 | 养生咏玄集,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唐末五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书中收录七绝诗三十首,并附注解。咏述炼养形神,内修心性之道。认为荣卫二气乃人之阴阳,二气和合,形质乃具,魂魄始成。又称:人生具神识,染尘著境,多欲伤生,以致「气衰形悴少精神」。须补过全气,返本还元,使玄关善闭,神与气合,自然心随息尽。气逐息生,尘境既消,系系都尽。若能胎息元和,抱一守中,伏虎降龙,炼阳销阴,慎守三田,静持重玄,养闭玄牝,绝利一源,则可明心见性,合道通真。 |
养生辨疑诀 | 施肩吾 | 养生著作。唐·施肩吾撰。文中明确指出“学道可以长生”,进而说明习练气功应“先须知其本,知其本则末无不通”,本者即“神由形住,形以神调”、精神稳定于形体之内,形体与精神和调。指出练功时应当节食调神定气, “泯思虑”,“任神庐微微”,久久行之则“元气自然遍体”, “外气不入,内气不出,兀然与天地同体”。重视人体元气,强调“精留于身则身生,精施于人则生人”。认为“服饵草木、金石以固其形”,而又不知“草木金石之性,不究四时顺逆之义”的轻率作法,会导致欲求养生延年,反受金石之毒,而“伤和气,远不出中年之内,疾害俱生”,对修练气功又应用药物摄生、防病治病者是有益的告诫。 |
延陵先生集新旧服气经 | 佚名 | 道家气功著作。简称《新旧服气经》,延陵先生集,桑榆子评。二人时代不详,生平事迹无考,大约为唐宋间人。《通志·艺文略》道家著录“延陵君刊集《新旧气经》一卷”,当即此书,一卷。本书共收唐宋以前十五种服气方法。认为人若能依婴儿在母腹中自服内气,无思无虑,内外兼忘,就会清气凝而为胎,胎成而万病自消,通于仙灵。载《道藏》第五百七十册。 |
洞真太上青牙始生经 | 佚名 | 经名:洞真太上青牙始生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期。假托西王母传谷希子。言服食五方生气法术。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 |
洞真太上金篇虎符真文经 | 佚名 | 经名:洞真太上金篇虎符真文经。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南朝。系摘录《金虎》、《神虎》二符改编而成。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 |
洞真太上飞行羽经九真升玄上记 | 佚名 | 经名:洞真太上飞行羽经九真升玄上记。又称《九真升玄文》。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南期。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 |
洞真太上道君元丹上经 | 佚名 | 经名:洞真太上道君元丹上经。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南朝。系摘录《大有妙经》而成。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 |
洞真太上丹景道精经 | 佚名 | 经名:洞真太上丹景道精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据称系谷希子传。书诵读《曲素诀辞玉景内真金章》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不署撰者。经中称与《隐地八术》名同事异,又名 《太素三 元曲素诀辞玉景内真金章》。《道藏》中有《上清丹景道精隐地八 术经》和《上清曲素诀辞箓》,皆为六朝古上清经。该经述诵《曲 素诀辞》之法,盖亦为六朝古上清经。主要内容为上品、中品交 替各七章,无下品,并有《太素金真消魔内真咒》。劝人诵咒。 |
洞真太上仓元上录 | 佚名 | 《洞真太上仓元上录》,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南北朝。《无上秘要》卷四十七已引此经。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主要论述修善要法。认为天地含育苍生,入禀自然元气而成,若修善积德,即能保其元气而长生,若作恶不悟,则失元气而死。又称修道之途分为上中下三阶,即洞真、洞玄、洞神。三洞各有经戒十二部,一曰自然玉字、二曰符策、三曰注诀、四曰图像、五曰谱录、六曰戒律、七曰威仪、八曰方法、九曰术数、十曰记传、十一曰赞颂、十二曰表奏。修道者应按阶修行,求善避恶,少私寡欲。若能精心修习三洞十二部经戒,坚持不变,即可上登三清。 |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占候入定妙诀 | 佚名 | 经名:洞真太上八素真经占候入定妙诀。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南朝。原为《八素真经诀》之一,后分出单行。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5《上清大洞真经目》著录 《上清八素真经服日月皇华》1卷,为六朝上清经。本经盖亦《八 素真经》之一部。述根据身体变化和梦境,而入定守一,存身中神,以去病。 |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修习功业妙诀 | 佚名 | 经名: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修习功业妙诀。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南朝。原为《八素真经》之一,后分出单行。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通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5《上清大洞真经目》著录《上清八素真经服日月皇华》1卷。为六朝上清经。述斋法十戒、玄都法难五戒、受法戒高上科及五种斋格。 |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服食日月皇华诀 | 佚名 | 经名:洞真太上八素真经服食日月皇华诀。撰人不详,约出朴东晋。原为《洞真太上八素真经诀》之一,后分出单行。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上清大洞真经目》著录为《上清八素真经服日月皇华》。《云 笈七签》卷9《释八素真经》曰:“《八素真经》乃玄清玉皇之道。” 本经曰: “元始以经传高上玉皇。”本经盖六朝古上清经《八素真 经》之一部分。述八素之道、八简之法,劝人服符、礼拜、诵咒 以服食日月皇华。 |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三五行化妙诀 | 佚名 | 经名: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三五行化妙诀。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南朝。原为《八素真经诀》之一,后分出单行。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为六朝古上清经《八素真经》之一部分。太上大道君说:学道皆由积善,先立善行,然后方术成功。劝人行三智五慧。五慧即仁义礼智信。附存神法。 |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精耀三景妙诀 | 佚名 | 经名: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精耀三景妙诀。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南朝。原为《八素真经诀》之一,徒分出单行。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八素真经》为六朝古上清经。《真诰》著录,《无上秘要》引 文。《云笈七签》卷9《释八素真经》曰:“又有《地仙八素经》,论 服王气吐纳之道也。”本经盖《地仙八素经》残卷,与 《八素真 经》为姊妹篇。本经述《服北斗九星法》与《服五方五星法》,劝 人存思星斗,服日月北斗五星王气。 |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登坛符札妙诀 | 佚名 | 经名: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登坛符朮妙诀。撰人不祥,约出於东晋南期。原为《八素真经诀》之一,后分出单行。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上清大洞真经目》第三种著录有《上清八素真经服日月皇华》1卷,为六朝上清经。本经为太上述师弟传授经诀告盟仪式,包括筑坛、诵咒、埋符、存思、奉法信等。 |
洞真太上八道命籍经 | 佚名 | 经名:洞真太上八道命籍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言八节日解罪谢过之法。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参见《云笈七签》卷五一。八道命籍部分与《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中的八道秘言相 同,《上清大洞真经目》中有《上清九真中经黄老秘言》。该经当 为六朝上清经。述解罪法的八道命籍,劝人存礼神仙。又述二十四事,劝人营斋谢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