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的庄周和庄周学派的人写的《庄子》这部书里,包含了很多有意义的寓言故事。现在就书中的两则寓言故事来谈谈,一则叫做《雏与鸱》,就是凤凰和猫头鹰;一则叫做《罔两问影》,就是半阴影问影子。
现在先介绍《雏与鸱》,原文是这样的: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这个寓言的前面有一段故事,说明这个寓言是怎样来的。“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惠子就是惠施,惠施在做梁国的宰相,庄周到梁国去看他。“相梁”的“相”字,是名词当动词用,“相”好比后来的宰相,不过庄子的时代还没有宰相。这个名称,光叫一个“相”字。梁,就是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因为梁惠王迁都大梁,所以叫做梁。“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有人对惠施说,庄周到梁国来,要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惠施害怕了,赶忙下令在国内到处搜索庄周,搜了三天三夜。这样。庄周就去看惠施,给他讲了一个寓言。庄周说:“南方有鸟,其名鹓雏,子知之乎?”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吗?鹓雏就是凤凰。“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凤凰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它不是梧桐不停,不是竹实不吃,不是甘泉不喝。原文里的练实就是竹实,竹子结的果实。我们知道,竹子是很少结果实的,醴泉是甜美的泉水。这都是指凤凰的高洁,凡是不干净的东西它都不碰。“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在这时候,猫头鹰抓到一只腐烂的死老鼠,凤凰飞过,猫头鹰抬起头来瞪着眼看它,喊道:“吓!”“吓”是恐惧而发怒的声音。这是说猫头鹰害怕凤凰来抢夺死老鼠,因此发出这个声音表示威吓。寓言就到这里结束。庄周讲完这个寓言以后,说了一句点明用意的话:“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现在你要拿你的梁国来吓我吗?意思是说:你难道像猫头鹰怕凤凰来抢它的死老鼠一样,怕我来夺取你自以为了不起的宰相职位吗?
这篇短文写得十分简洁生动。你看,寓言前面讲的一段故事,只用三句话,就把惠施贪恋权势地位、极端自私的丑恶面目写出来了。作者没有花费笔墨去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只用了一个“恐”字,说“惠子恐”;然后又通过行动,说他“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就把惠施的精神面目写出来了。这是极为精练的表达方法,这也是寓言故事的特点造成的。寓言故事要求短小精悍,不适宜作细致的长篇描绘。这篇短文的叙事,正体现了这一特点。
庄周讲的寓言通过对比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了“人各有志,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用意。在寓言里,写凤凰从南海飞到北海,表示凤凰有远大的志向,这跟猫头鹰抓住了一只死老鼠就当宝贝,志得意满,在志趣上有多么不同!寓言里写凤凰不是梧桐树不停,不是竹实不吃,不是甘泉不喝,极力写它志趣的高洁,这跟猫头鹰志趣的卑污,又构成了鲜明的对照。猫头鹰用它短浅的目光和卑污的志趣来测量凤凰,害怕凤凰抢走它的死老鼠。因此它发怒地喊道:“吓!”这就更形象地写出猫头鹰的卑污和愚蠢。最后,庄周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一句话来点明用意,就把两人不同的志趣、不同的精神面目突出来了。庄周不用对惠施说明自己的志趣,不用对惠施进行批评攻击,只是通过一个寓言,用一句话就突出了自己高洁的志趣,对惠施进行有力的抨击,这就是寓言的作用。它像匕首那样短小犀利,一击就刺中要害,形象地描绘出极端自私者的丑恶嘴脸。
下面再介绍一下《罔两问影》的寓言,原文是这样的:
罔两问景(影)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
景(影)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
罔两就是影子外围一层淡淡的影子,叫半阴影,就是影子的影子。蛇蚹就是蛇蜕的皮,蜩翼就是蝉蜕的壳。把这则寓言翻译成现代口语,意思是这样的:
半阴影向影子问道:“刚才你走着,现在你又立定了,刚才你坐着,现在你又起来了。为什么这样没有自己的主张呢?”
影子回答说:“(难道)我是有所依赖才这样的吗?(那么)我所依赖的(那个人)也是有所依赖才这样的吗?我的依赖(别人)像蛇蜕皮、蝉蜕壳一样(自然)!哪里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哪里知道为什么不要这样呢!”
从这则寓言里,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影子的可怜相。它们老是跟着人转,人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老是变来变去,它们也只能身不由己地跟着变来变去。它们的行动是不由自主的,没有独立人格的。可是,做惯了影子也就不觉得什么羞耻了。所以当半阴影问它为什么没有自己独立主张的时候,它居然提出反问道:难道我是有所依赖才这样的吗?表示它不是跟着人转的。它说要是我是跟着人转的,那么,我所跟的那个人又是跟着什么转的呢?意思是说,那个人先前这样,现在那样的变是自然而然的,因此,我跟着那个人变也是自然而然的。
那么,什么叫做自然而然呢?影子举出例子来说,像蛇蜕皮、蝉蜕壳那样就是自然而然的,说不出道理来的。因此,它的跟着人变也是自然而然的,说不出道理来的。这是多么可笑而愚蠢的诡辩,通过这种诡辩,更使我们看到了一副甘心做影子的奴才嘴脸。
这则寓言设想奇突,非常短小,只有一问一答两小段。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丰富的想象力和精练的语言。
由于寓言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表达思想的,所以从它的形象的比喻里,可以说明这样的思想,也可以说明那样的思想,当然,不管说明哪一种思想,都一定要跟形象的比喻相吻合。我对于上面这两则寓言的解释不一定符合庄子的原意,但是跟形象的比喻是切合的。这是寓言的高度概括性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