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章作法本身的话,在前十一章里已经和诸位约略说尽了,于今请更讲作法以外几桩和传达意思底一个任务极有关系的事。

第五十一节 标点

第一桩是标点。标点共可分为两类:一是点,一是标。点类都是点清词句关系的符号,即表明句读的符号;如本书所用的顿号(、)、逗号(,)、停号(;)、集号(:)、住号(。)这五种就是。标类都是标明词句作用的符号;如提引号(「」『』)、夹注号(作()或[])、转变号(——)、虚缺号(……)和私名号(即私名右旁底一直线)、书名号(﹏)等等[1]就是这一类。此外,还有兼任点和标两种任务的,就是本书所用的问号(?)和叹号(!)。

这等标点,和文章底明晰、遒劲与流畅三方面都有关系,作文时极须审慎使用。先就明晰而说,从前都不注意标点,往往一句话可以有几种读法、几种解释,如社会里常说的笑话,说有一副对联,叫做“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物进门”,可以有两种读法:(一)“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物进门。”(二)“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物进门!”——便是一个极熟悉的例证。我们现在处处审慎加上标点,如上文(一)(二)所示,便没有这等缺陷了。第二,就遒劲而说,也是很有关系。顺便举一个例来说:如“来看这东西!”一句话,倘换上一种点法,作“来,看这东西!”句底力量便不相同。这无须多举例证,诸位只须略看各作家底文章——如着重遒劲作家大抵造句短,点句也短,——便可明白。第三,就流畅而说,也是极有关系,往往几句不流畅的文章,换了标点便可成为流畅。如,“但是时时翻看一本书……”和“但是,时时翻看一本书……”,标点一换,读起来便觉得语调有顺口不顺口底不同。所以我们作文,作法上固然应该充分注意,在这等标点上也该细心检点。在这标点上,其实也有工拙可分,也可以看出文章底学力来,决不宜看轻或疏忽。

第五十二节 书法

第二桩就是书法。书法这一桩事,其实含着两项问题:一是字体问题;二是文列问题。关于字体,我觉得拘谨的老人们太求工整,一些性急的青年们又歪倒破缺,过于潦草。有几个男女青年所写的文章,我们简直看不出佢底意思来。这等写法,便是文章作法方面写得怎样明晰,也是徒劳,于作者很是不利!你们写字,总以清楚为主,固然不必过求工整,也实不应过于潦草。

关于文列的问题,最近极有人主张改为横行,而且书报改成横行的也已很多,不过现在尚未经多数承认。但虽未经多数承认,却也不能埋没了那些主张本身底价值。那些主张,约含以下三个重要的理由:

(一)写一竖是直行便,写一画是横行便。但写竖不一定比写画多,所以直行便不一定比横行便。因此,单从字体看,就该假定横直同样便利。

(二)我们现在这种直行的写法,遇到不容易吸墨的纸,实容易把墨迹印在手腕上。这样,从写法看,又该假定横行比直行便利。

(三)我们这样直行的文章,读者眼球底运动实较为劳苦,较为困难。所以,从看法上说,又该假定横行比直行便利。

这三层理由,本质上颇极有力;不过一切流传的习惯,其实比一切有力的理由更有力。好在习尚未成,除(二)条以外又于文章底明晰无关,如没有勇气改革这一个有力的习惯,不改革也还无甚妨碍。

【注释】

[1]停号今称分号;集号今称冒号;住号今称句号;提引号今称引号(横排时写为‘’“”;直排时写为「」『』);夹注号今称括号;转变号今称破折号;虚缺号今称省略号;私名号今称专名号,直排时在私名左侧,横排时在下面,写作“—”,现在不常用;书名号,横排写作“《》〈〉”,直排用浪线标在书名左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