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本

北宋本荀子二十卷十册一函〔补〕此本见《隅录》卷三。杨敬夫在天津出售二十六种之一,归大连图书馆。一九四五年大连解放时尚存该馆。由于种种原因,竞遭散失。与海源阁遗书同时散失之《永乐大典》五十五册,已由前苏联列宁图书馆于一九五四年送还我国五十二册。

宋本说苑二十卷十册一函〔补〕此本见《隅录》卷二。杨敬夫在天津出售二十六种之一,归大连图书馆。一九四五年大连解放时尚存该馆。由於种种原因,竞遭散失。

宋本扬子法言十三卷音义一卷四册一函〔补〕此本见《隅录》卷三。王献唐调查登录时尚存海源阁,散出后先归邢赞亭,转归北图。《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宋刻宋元递修本,顾广圻、傅增湘跋。

宋本蒙训三卷二册一函〔补〕此本见《隅录》卷三。王献唐调查登录时尚存海源阁,散出后由崇文斋主人孙瑞卿转归北图,《中国善本书提要》著录,题宋绍定间刻本。现存台湾中央图书馆。

宋本西山读书记六十一卷四十八册六函〔补〕此本见《隅录》卷三。北图收购盐业九十二种之一。《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西山真文忠公读书记甲集》三十七卷,《丁集》二卷,宋福州学官刻元修本,《乙集下》二十二卷,宋开庆元年福州官刻元修本。

宋本大学衍义四十三卷二十八册四函〔补〕此本《隅录》未收。散出后去向不明。

宋本管子二十四卷十册一函〔补〕此本见《隅录》卷三。杨敬夫在天津出售二十六种之一,归大连图书馆。一九四五年大连解放时尚存该馆,由於种种原因,竟遭散失。

宋本脉经十卷八册二函〔补〕此本见《隅录》卷三。北图收购盐业九十二种之一。《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明刻本,杨绍和跋。《藏园群书经眼录》作明嘉靖刻本。

宋本证类本草三十二卷三十二册四函附本草衍义。献唐案:《江目》“证”讹作“正”,无卷数。〔补〕此本见《隅录》卷三。《江目》作《本草证类》三十一卷三十二册,四函,散出后周叔弢曾经眼,称“蜀本大字,黄纸白口”。惟去向不明。

北宋本淮南鸿烈解二十一卷十二册一函〔补〕此本见《隅录》卷三。杨敬夫在天津出售二十六种之一,归大连图书馆。有顾广圻跋。一九四五年大连解放时尚存该馆,由于种种原因,竟遭散失。

宋本履斋示儿编二十三卷十二册二函〔补一此本见《隅录》卷三。散出后先归陈澄中,转归北图。《北图善书本书目》著录,题元刘氏学礼堂刻本。《隅录》书名上冠新刊二字。

宋本自警编无卷数十六册一函〔补〕此本见《隅录》卷三。散出后先归刘少山,转归北图。《北图善本书目》著录,作五卷,明初刻本。

宋本愧剡录十五卷六册一函〔补〕此本见《隅录》卷三。杨敬夫在天津出售二十六种之一,先归刘少山,转归北图,《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宋刻本。

宋本十二先生诗宗集韵二十卷十六册二函〔补〕此本见《隅录》卷三。散出后先归刘少山,转归北图,《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宋刻元修本。

宋本山海经三卷三册一函〔补〕此本见《隅录》卷三。散出后先归周叔强,转归北图,《自庄严堪善本书目》、《北图善本书目》著录,均作十八卷,宋淳熙七年池阳郡斋刻本。

宋本吕太尉经进庄子全解十卷六册一函〔补〕此本见《隅录》卷三。杨敬夫在天津出售二十六种之一,先归周叔弢,转归北图,《自庄严堪善本书目》、《北图善本书目》著录,均题《王辰重改证吕太尉经进庄子全解》,金刻本,文彭、吴元恭题款。

宋本南华真经十卷十册一函〔补〕此本见《隅录》卷三。散出后先归周叔弢,转归北图。《自庄严堪善本书目》、《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宋刻本。

元本【明本附】

元本五子二十四册【老子二卷庄子十卷列子二十卷荀子八卷杨子法言十卷】〔补〕此本《隅录》未收。北图收购盐业九十二种之一。《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明刻本。

元本新编程氏遗书二十五卷附录一卷外书十二卷文集十二卷遗文一卷二十四册四函〔补〕此本《隅录》未收。北图收购盐业九十二种之一。《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河南程氏遗书五十一卷,明刻本。

元本新编晦庵先生语录类要十八卷六册一函〔补〕此本《隅录》未收,散出后去向不明。

元本新笺决科古今源流至论前集十卷后集十卷续集十卷别集十卷二十册二函〔补〕此本见《隅录》卷三。北图收购盐业九十二种之一。《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元至正二十七年书林刘克常刻本。

元本黄帝素问灵枢经集注十二卷四册一函〔补〕此本《隅录》未收。王献唐调查登录时尚存海源阁,散出后去向不明。

元本证类本草三十一卷三十二册四函献唐案:《江目》误作《本草证类》。〔补〕此本

《隅录》未收。梦庄批:大连图书馆收去,附《衍义》。绍曾案:据一九八六年大连图书馆编《大连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前言》该馆曾入藏海源阁遗书六种,无《元本证类本草》。

元本巢氏诸病源候至论五十卷十六册一函献唐案:《江目》作《巢氏诸病方论》无卷册数目。书为隋大业中巢元方等撰著,《唐书·艺文志》作《巢氏诸病源候论》,无至字,各家书目同。此应移在《证类本草》前。〔补〕此本《隅录》未收。《宋存书室宋元秘本书目》著录与《江目》同。北图收购盐业九十二种之一。《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重刊巢氏诸病源候总论》五十卷,十六册,元刻本。

元本世医得效方二十卷二十册一函献唐案:《江目》作得效方,脱“世医”二字。〔补〕此本《隅录》未收。北图收购盐业九十二种之一。《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明初书林魏家刻本。

元本事文类聚前集百四十五卷后集六十三卷六十册六函缺卷钞补。

〔补〕此本《隅录》未收。王献唐调查登录时尚存海源阁。惟王氏於六十册下加注残字,实则六十册系足本,非残。散出后据郦承铨云,售与奎文堂,去向不明。

元本玉海二百四卷二百册二十函献唐案:《江目》题作至元本,无卷数。〔补〕此本《隅录》未收。散出后去向不明。《江目》题元至正本玉海,非至元本,《宋存书室宋元秘本书目》同。

元本韵府群玉二十卷十册〔补〕此本《隅录》未收,散出后去向不明。

元本佛祖通载二十二卷二十册一函〔补〕此本《隅录》未收。北图收购盐业九十二种之一。《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佛祖历代通载,元至正七年释念常募刻本。

明钞本□(此处原文为方框字)子一卷一册〔补)此本见《隅录》卷三。散出后归张允亮,据周叔殁经眼,疑是清初钞本。

明钞本山海经十八卷四册〔补〕此本见《隅录》卷三。散出后去向不明。

明本异林十六卷二册〔补〕此本《隅录》未收。散出后去向不明。

元本道德宝章一卷一册献唐案:《隅录》有金本《道德宝章》一卷一册,疑即是书。

〔补〕此本见《隅录》卷三,作金本《道德宝章》。按书内牌记,刻於金正大戊子,自以金本为是。散出后去向不明。

校本

校明钞本盐铁论十卷二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散出后归北圈,《中国善本书提要》著录,题钞本,黄氏〔丕烈〕小千顷堂依顾千里所录华氏活字本转录,黄丕烈校并跋。现存台湾中央图书馆。

校本新序十卷二册〔补〕此本见《隅录》卷三。王献唐调查登录时尚存海源阁,散出后首册先归邢赞亭,后又续收一册,一并转归北图。《藏园群书经眼录》题明刊本,黄丕烈校并跋。孙星衍借校并跋。《北图善本书目》著录《新序》十卷,明刻本,黄丕烈校并跋,陆损之校,孙星衍跋。陆损之校,见卷六至十。《藏园群书经眼录》漏末加注,实系一本。

校本说苑二十卷三册〔补〕此本《隅录》未收。北图收购盐业九十二种之一,《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明万历程荣漠魏丛书本,黄丕烈校并跋,吴翌凤题款。

校本管子二十四卷六册〔补〕此本见《隅录》卷三,作校宋本《管子》。北图收购盐业九十二种之一。《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明刻本,陆贻典、黄丕烈校并跋。

校宋本韩非子二十卷二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北图收购盐业九十二种之一,《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明刻本,黄丕烈校并跋。

校元本宋提刑洗冤集录五卷二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佚名批注:归济南古玩商,未见各家著录。

校明钞本灵台秘苑十五卷六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北图收购盐业九十二种之一,亦作六册。《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明钞本,黄丕烈校并跋六册。《隅录续编》作八册误。

校宋旧钞本历代名画记十卷四册〔补〕此本《隅录》未收。散出后去向不明。

校明钞本画鉴一卷献唐案:画鉴为元汤垦撰,《江目》有校明钞《画筌》一卷一册,疑为《画鉴》之误。因《画筌》为清笪重光著,不当有明钞也。此与《隅录》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散出后先归周叔殁,转归北图。《自庄严堪善本书目》、《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沈氏野竹斋钞本,沈与文校,史臣纪、顾玄纬、姚咨、冯彦渊、黄丕烈校并跋。

校旧钞本衍极五卷一册与上共一函〔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散出后先归周叔弢,转归北图。《自庄严堪善本书目》、《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康熙二年周荣起钞本,周荣起、吴翌凤跋,黄丕烈校并跋。

校旧钞本文房四谱五卷一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梦庄批:黄丕烈校并跋,吴兴张氏收去。后归北图,《北平图书馆善本书目》、《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均有著录,题钞本,黄丕烈校并跋。

校旧钞本砚笺四卷二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北图收购盐业九十二种之一。《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明钞奉,黄丕烈跋并题诗。

校元钞本洛阳牡丹记一卷牡丹汇编一卷牡丹百咏、一卷牡丹谱一卷共四册〔补〕此本《隅录》未收,散出后去向不明。

校明蓝印铜活字本墨子十五卷二册献唐案:此书於清光绪癸未年间,为潘伯寅借校佚失,见《楹书隅录续编》。〔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现存北图,《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明嘉靖三十一年芝城铜活字蓝印本,黄丕烈校并跋。

校旧钞本墨子三卷三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北图收购盐业九十二种之一。《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明钞本,黄丕烈跋。

校旧钞本鹊冠子三卷三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北图收购盐业九十二种之一。《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明钞本,黄丕烈校并跋。

校宋本淮南鸿烈解二十八卷二册〔补〕此本见《隅录》卷三。北图收购盐业九十二种之一,《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明刻中立四子集本,清□(此处原文为方框字)著言校并跋,前人录孙星衍校。

校宋本刘子新论十卷三册献唐案:《隅录》、《江目》均作一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作十卷一册,《宋存书室宋元秘本书目》同。散出后由文友堂归北图。《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著录,题明万历程荣刻《汉魏丛书》本,黄丕烈校并跋,陆损之校,一册。

校宋明钞本刘子新论十卷三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散出后先归傅沅叔,转归北图,《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明钞本,叶子寅、许新雇跋,黄丕烈、陆损之校并跋,张绍仁题款。

校旧钞本芦浦笔记不分卷〔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散出后归吴兴张珩,有黄丕烈跋四则。又归乌程蒋氏密韵楼,由蒋祖论携往台湾,转归中央图书馆。《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著录,题旧钞本,黄丕烈校并跋。有“张珩私印”、“密韵楼”、“乌程蒋祖论藏”等印记。

校旧钞本杨公笔录【不分卷】与上共一册附《沈括补笔谈》二叶。〔补〕同上。

校明钞本西溪丛语二卷一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散出后傅沅叔曾经眼,《藏园经书经眼录》著录,题明野竹斋写本,黄丕烈校并跋。后归吴兴张氏,张钧衡之孙张珩,又归乌程蒋氏密韵楼,由蒋祖论携往台湾转归中央图书馆。《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著录,题旧钞本,黄丕烈校并跋。有“张珩私印”、“密韵楼”、“乌程蒋祖论藏”等印记。

校宋钞本宾退录十卷一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散出后归北图。《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著录,题清钞本,王闻远、黄丕烈校并跋,二册。

校宋旧钞本学斋占毕二卷一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散出后归北圃,《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著录,题《学斋占毕》四卷,存卷一至二,明吴氏丛书台钞本,清黄丕烈校并跋,一册。

校本封氏闻见记十卷二册献唐案:此书现藏山东省立图书馆。〔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王献唐有过录本,现存山东省博物馆,题清德州卢氏雅雨堂刻本,何焯、朱邦衡、黄丕烈校并跋。王献唐另有题记,原本去向不明。

校旧钞本尘史三卷三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王献唐调查登录时尚存海源阁,散出后归北图。《中国善本书提要》著录,题明钞本,何焯、黄丕烈校并跋。现存台湾中央图书馆。

校宋本春渚纪闻十卷四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散出后先归周叔弢,转归北图。《自庄严堪善本书目》、《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明崇祯毛氏汲古阁刻津逮秘书本,丁竹浯补目,黄丕烈校并跋。

校宋本郤扫编三卷一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北图收购盐业九十二种之一。《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明崇祯毛氏汲古阁刻津逮秘书本,陈鲈跋,黄丕烈校跋并题诗。

校旧钞本霏雪录【不分卷】一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散出后由王献唐收归山东省立图书馆,现存山东省博物馆。题校旧钞本,黄丕烈跋。

校旧钞本洞天清录【不分卷】一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北图收购盐业九十二种之一。《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清钞本,黄丕烈校并跋。

校本意林五卷二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北图收购盐业九十二种之一。《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意林要语,明刻本,张绍仁校并跋,黄丕烈跋。《北图收购始末记》云:序前人钞、补。

校宋旧钞本东莱先生诗律武库【不分卷】二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散出后傅沅叔曾经眼,后归北图。《藏园群书经眼录》题明写本,黄丕烈校并跋。《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题明钞本,黄丕烈校并跋,二册。

校旧钞本西京杂记六卷二册〔补〕此本《隅录》未收。佚名批注:归济南古玩商,去向不明。

校精钞本因话录六卷三册一函〔补〕此本《隅录》未收。散出后去向不明。

校旧钞本云溪友议三卷三册〔补〕此本《隅录》未收。王献唐调查登录时尚存海源阁,题明嘉靖乙未王吉庵〔即王良栋〕钞本,十二卷四册。散出后归北图,《中国善本书提要》著录,定为清康熙间人过录王良栋钞本,十卷四册。现存台湾中央图书馆。《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著录,题乌丝栏钞本,十二卷四册。

校明铜活字本开元天宝遗事二卷一册一函〔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杨敬夫赠与周叔弢周氏转归北图。《自庄严堪善本书目》、《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明建业张氏铜活字印本,何煌、黄丕烈跋。

校宋本湘山野录三卷绩录一卷一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散出后去向不明。

校宋本挥麈前录四卷后录六卷三录三卷余话二卷六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王献唐调查登录时尚存海源阁,黄丕烈依宋本校,散出后去向不明。

校宋钞本河南邵氏闻见前录二十卷二册〔补〕此本见《隅录绩编》卷三,散出后去向不明。

校旧钞本河南邵氏闻见后录三十卷二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散出后先归周叔殁,转归北图。《自庄严堪善本书目》、《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清钞本,黄丕烈校并跋,沈钦韩校注并跋。

校旧钞本归潜志十四卷二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散出后归北图。《中国善本书提要》著录,题钞本,黄丕烈校并跋,并录施国祁跋。现存台湾中央图书馆。王氏以此书入史部杂史类。

校旧钞本山居新话【不分卷】〔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散出后去向不明。

校旧钞本东园友闻【不分卷】与上共一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散出后去向不明。

校明钞本遂昌山人杂录【不分卷】一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散出后去向不明。

校旧钞本遂昌山人杂录【不分卷】一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散出后去向不明。

校本穆天子传一卷一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散出后由济南敬古斋归王献唐,王献唐有跋,题明程荣刻本,六卷。山东省立图书馆有影印本,原本去向不明。

校本剧谈录二卷一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散出后去向不明。

校钞本江淮异人录不分卷一册献唐案:此书现藏山东省立图书馆。

〔补〕此本现存山东省博物馆,题清乾隆四十八年吴翌凤钞本,黄丕烈校。

校宋本江淮异人录【不分卷】一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佚名批注归周叔弢,但《自庄严堪善本书目》著录者,系明嘉靖刻本,鲍廷博校,吴翌凤、黄丕烈校并跋,非海源合遗书,佚名批注不确。

校宋明钞本茅亭客话十卷二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散出后先归陈澄中,转归北图。《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明钞本,黄丕烈校并跋。

校明钞本录异记八卷一册一函〔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散出后先归周叔弢,转归北图,《自庄严堪善本书目》、《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明钞本,秦四麟校并跋,何焯跋,黄丕烈校跋并题诗。

校本段少卿酉阳杂俎前集二十卷续集十卷三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散出后去向不明。

校宋本道德真经指归十三卷二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散出后先归周叔弢,转归北图,《自庄严堪善本书目》、《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道德指归论》六卷,明刻秘册汇函本,黄丕烈校跋,并录钱谦益题识,张绍仁校并跋。

校宋本列子八卷二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王献唐调查登录时尚存海源阁,黄丕烈手校,散出后归东莞莫氏〔伯骥〕。《五十万卷楼藏书目录初编》著录,题明世德堂刊本,黄丕烈手校,海源阁旧藏。

校钞本鸣鹤馀音九卷三册〔补〕此本见《隅录续编》卷三。散出后归北图。《中国善本书提要》著录,题明钞本,黄丕烈校并跋,黄丕烈补缺。王氏据《四库总目》改人集部词曲类。《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未见著录。

钞本

影宋钞本新仪象法要二卷二册献唐案:《江目》作《新仪法要》脱“象”字。〔补〕此本《隅录》未收,佚名批注,归济宁潘氏〔复〕,未见各家著录。

影宋精钞本三历撮要【不分卷】一册〔补〕此本《隅录》未收。散出后归北图,《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清咸丰元年顾士钦影宋钞本,杨绍和跋。

旧钞本大统锦灵经二卷一册献唐案:此书现藏山东省立图书馆。〔补〕此本《隅录》未收。现存山东省博物馆。题清初钞本,李锐、汪莱跋。

影宋精钞本重校正地理新书十五卷四册一函〔补〕此本见《隅录》卷三。散出后去向不明。

影宋钞本六帖补二十卷六册〔补〕此本见《隅录》卷三,北因收购盐业九十二种之一,《北图善本书目》著录,题明钞本,江凤彝跋,卷九至十四配清钞本,《藏园群书经眼录》题影写宋刻本。

明钞本珊瑚木难八卷八册见《江目》〔补〕此本《隅录》未收。散出后归北国。《北平图书馆善本书目》、《海源阎遗书经眼录》、《中国善本书提要》均有著录,《海源阁遗书经眼录》题汪闽源家钞本;《中国善本书提要》题钞本,出康熙以后人之手。此题明钞本,误。现存台湾中央图书馆。

旧钞本治血二一卷二册〔补〕此本《隅录》未收。王献唐调查登录时尚存海源阁,王氏题《旧钞治典》上下编二册,人史部。散出后去向不明。

旧钞本瞧螟集八卷八册〔补〕此本《隅录》末收。王献唐调查登录时尚存海源阁,王氏题朱彝尊手订,宋荦跋,散出后去向不明。

精钞本诗律武库十五卷六册一函〔补〕此本《隅录》未收。王献唐调查登录时尚存海源阁,王氏题黄丕烈依宋本校。散出后去向不明。

旧钞本默记三卷〔补〕此本《隅录》未收。散出后去向不明。

旧钞本北窗炙辍录二卷与上共一册〔补〕此本《隅录》未收,散出后去向不明。

精钞本石药尔雅二卷一册〔补〕此本见《隅录》卷三。北图收购盐业九十二种之一,《北国善本书目》著录,题清初毛氏汲古阁钞本。周叔殁批注云“在沅丈处”者,系另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