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战开始以来,已经四载。于戎马倥偬军书旁午之际,欧美人士,不忘百年树人之计,对于教育问题,煞心研究,不遗余力。去前两年之间,欧美报章,对于战后教育之进行,论著甚多。而专书论此为余所见闻者,英有伯特来氏(Badley)之《战后教育》(Education after the War),美有地恩氏(Arthur Dean)之《战时及战后之学校》(Our Schools during and after Wartime),法有彼高氏(Pécaut)之《战后之学校》(L'Ecole aprés la guerre),日本有民友社发行之《战后之教育》及同文馆之《战后我国(日本)之教育》。回顾吾国,对于此大问题发布言论者,凤毛鳞角,不可多见。
当今之世,世界潮流之趋势,无国能逆之。甲国与乙国起重大交涉,而丙、丁、戊等国,决不能处旁观地位。是以此次欧战之初,因俄奥交涉而牵动德、法、英、比诸国,既而及于土耳其,而日本,而意大利,而美利坚,而中国。夫兵,凶器也;虽所不愿,无可为力;潮流横来,莫能幸免。此所以今日之谈政治、实业、学术者,不得不察世界之大势,而为相当之设备。夫教育何独不然?战后之教育,实为立国之一大问题,然欲言战后之教育,不得不先言欧战之原因及希望战胜之基本需要。
欧战之原因,甚为复杂。若历史、地理、人种之关系,非千百言所可得而尽。今撮其荦荦大者,厥有两端:一曰经济之竞争。德国于近数十年来,重科学,讲制造,辟商务,其目的在图经济之发展。而英国之开辟殖民地,其目的亦在此。英、德两国,各以全力图经济之发展。在南美、南非、巴尔干及亚东诸地,利益之冲突,已日甚一日。识者固早知两国必有一日而决裂也。德之与俄战,其目的物在英。英助比、法、俄,其目的物亦在德。故欧战之初期,为英、德两国经济之冲突。厥后各国各以利害关系,加入战团,遂成世界战局。二曰国家主义之竞争。奥之欲并吞塞尔维亚也,其蓄志已久。塞人杀奥太子,奥将乘机以灭塞。俄以塞为斯拉夫人种,故与奥战。德以奥为同盟,故与俄战,又以法与俄同盟,故亦与法战。德自以武力之足恃,梦想灭法败俄而雄视世界,英于是不得袖手旁观矣。德以有精练之军队,视世界若无物,苟其战胜联军,则首受其祸者美国也,故美亦不得袖手旁观矣。欧战之始也,为国家主义之冲突。连战三载,而世界思想在烟阵云雾之中,究莫知其何为而战。自美加入后,威尔逊始以“为世界求平民主义之安全而战”(Make the World Safe for Democracy)号召天下,与德皇之条约为“一撮碎纸”(Scraps of Paper)相对待。于是国家主义之激战,转而为平民主义与武装主义之激战矣。
将来之结局如何,当以下列三条件为断。今请为读者诸君析而言之:
世界战争结局之条件:一曰经济之能率。二十世纪为经济社会。其经济能力低下之国,在太平世,不足为人民求幸福,在战争时,不足为国家实军备。况近世战费浩繁,一日之军费,动以百万计。经济能率低下之国,其败也必矣。美国加入战团,为德之所畏者,美之经济力也。故经济之重要,不待言而自明。二曰个人之能率。无健全之个人,必无强壮之士卒;无强壮之士卒,其能组织强有力之军队乎?美之初入战团也,议者谓美国向不重军事训练,驱一无训练之国民而与德战,其前途恐多悲观。然而今日美军之在欧洲战线者,已成德人之劲敌矣。此无他,美国人民素具强伟之体质,独立之精神,故易于训练也。三曰社会之进化率。有强健之个人,处不进化的社会,而卒遭大失败者,俄国是也。有强健之个人,处进化的社会,总统一呼,全国响应,将来必告大功者,美国是也。方美国与德宣战之时,总统以一纸文告,令全国青年自十九岁至二十九岁者,一律注册,预备入伍,一日之间,而全国青年均往就地各机关注册,无敢不到者。他如全国人民,受政府之忠告而节省食物,学校儿童,种植园地以增加食料,及制作绷带以助红十字会,全国实业机关均自愿听政府之调度,以助战事之进行,其预备之神速,运用之敏捷,殊足令人钦佩,此无他,其社会进化率高故也。有雄伟之经济,强健之个人,进化之社会,则战时可制胜势。平时可求国利民福。故战后之教育,其目的不外乎求此三者而已。英国国会近来提出一议案,欲延长义务教育之年限,及提倡体育及补习教育。美国有请中央政府提拨美金一万元,作为推行补习教育,奖励体育,改良师范学校,延长义务教育之用。法国亦有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之议。此足为吾人借鉴者也。
依上列三条件而谈战后之教育,吾人所当注意者,以教育行政方面言之,厥有四端:以学校设施方面言之,厥有五端。今请析而言之。
(一)教育行政方面
(甲)随地随时推行义务教育以促进社会之进化 欧美各国,自实行义务教育以来,社会进化,一日千里,彼犹以为不足,欲延长其年限。而吾国则虚耗巨币,从事国内战争,国民教育,视若无足轻重。社会之进化与退化,于此己判,遑云其他?然吾国一旦欲全国实行义务教育,殊非易事。故入手办法,须随地随时,按年进行,先施诸京师及各省会,次及府会及县会,划定区域,节节进行。作者于旅行东三省时,见吉林省会,已试办义务教育,划省会为若干区,凡居住区内之儿童,必须入学,今其成效卓然可观。又浙江慈溪山北地方,以沪商虞和德之提倡,由虞氏族中公共主持,凡居住该地方区内之儿童,必须入学,其家甚贫者,由学校每日津贴洋一角,初办之时,受津贴者约百人,至今只六七人而已,此虞君之亲为作者言者。是随地随时,划分区域,酌量地方情形,兴办义务教育,必非甚难。吉林省会,慈溪山北,足为吾人参考者也。
(乙)随地随人施设职业教育补习教育以加增经济之能率 去年美国国会,通过一议案,由国库提拨巨款补助各地方之职业学校;逐年加增,八年后,增至美金一千一百万元;每年由中央政府按地方所出款项之多寡分配(例如地方出百元者,中央补助百元,地方出千元者,中央补助千元,照地方所出之数补助之)。他若英国强迫补习教育之议。德国之推行职业教育,固为各国之先导,今其战时之经济力,仗此者正不少。吾国今日民穷财竭,流氓遍野,补救之道,舍职业教育、补习教育,其道末由。试办之法,可就大都会大商埠中,调查职业状况,参酌地方需要,设立乙种工商业等学校。惟实习务须注重,其实习时间,至少居校课之半,则纸上谈兵之弊,庶几可免。
(丙)推广大学及专门教育,以养成倡导社会进化加增经济能力之领袖 义务教育、补习教育、职业教育,足以增进平民之知识技能,而促社会之进化。然而平民主义,非有领袖为之先导,必难进行。大学及高等专门教育者,所以养成平民主义之领袖者也。观英、美大学学生,对于战时之多能牺牲者,可知矣。以我国幅员之广,人民之众,而全国国立大学,只北京一处,将何以养成将来之领袖乎?世界各国大学及高等专门学生数,每人口十万人中,瑞士得二百六十二人,德国一百七十八人,苏格兰一百七十三人,美国一百七十一人,英国一百人,奥国九十九人,法国九十人,意大利八十八人,俄国四十四人,中国则七人而已(由一九一五年度至一九一六年教育部报告推算而得)。西人尝谓中国少领袖人物;今受高等教育人数若尔之少,领袖将从何出乎?除出产草莽英雄,如《水浒传》中之领袖人物外,以今日高等教育之幼稚而论,吾又将何处觅平民主义之领袖乎?
(丁)推广童子军以养成自动自助之能力 童子军非为武装主义之预备也。其宗旨在使儿童于种种动作多兴趣时,导以作种种有益之动作,养成自动自助之习惯。果使吾国懦弱怯后之儿童,加以训练,而成强毅活泼之儿童,则今日懦弱怯后之国民,他日庶几蜕变而为强毅活泼之国民乎?
(二)学校施设方面
(甲)发展个性以养成健全之人格 人格教育,非道德教育之代名词也,亦非保守遗传道德之谓也。人格云者,本个人固有之特性,具独立不移之精神,其蕴也如白玉,其发也如春日,而此特性,此精神,即所谓人格也(参观本书之《进化社会的人格教育》)。此特性,此精神,均为个性分内之物,发展个性,即所以发展此特性、此精神也。欲增进个人之能率,此其一端也。
(乙)注重美感教育、体育以养成健全之个人 美感教育者,所以发展个人优美之感情,即王阳明所谓唱歌即所以发扬其意气之谓也。 西洋人以增进个人之欲望为则,东洋人以抑制个人之欲望为归。 吾国若不采取西洋之文明则已,如欲采取,当以增进个人之欲望为前提。欲增进个人之欲望,则图画所以发扬其想象力,舞蹈所以发扬其奋兴力,音乐所以发扬其感情:此数者,皆足以养成活泼之个人也。又人类有天生优美之身体,所以寓天生优美之精神也。希腊人有恒言曰“健全之心寓于健全之身”,(Mens Sana in Corpore Sano)或译健全为美丽,则美丽之心,寓于美丽之身矣。盖希腊人之观念,美丽者必健全,健全者必美丽,二者不可须臾离也。故欲发扬美感,非有健全之身体不为功。体育者,美育之基础,两者并进,健全之个人乃成。欲增进个人之能率,此其又一端也。
(丙)注重科学以养成真实正当之知识 近世西洋学术,莫不具科学之精神。科学云者,好求事实,使之证明真理是也。我国思想学术,向不注重系统,故往往以一人之言,前后冲突,东西背驰。欲却其病,科学其良剂也。欲养成头脑清楚之国民,科学其圣药也。又近百年东西种种进步,其原因在能制天然力而为人用。科学者,即制天然力惟一之利器也。
(丁)注重职业陶冶以养成生计之观念 尊重劳动,为欧美经济发展之基础,二十世纪工业社会之柱石也。儿童求学,除训练其思想技能身体外,须养成其劳动之习惯。德国教育部于千九百十二年发一通告云:“公家学校中大半学生,未受工作之教育,故儿童对于劳动之兴趣,甚为薄弱,勤劳之习惯,渐渐消灭。此非但大城市中之学校为然,国中多数之学校,大都若是。是以手工业中,多抱乏良徒之叹,工业界中,缺乏有技能之工人……故训练勤劳,为工业社会之所必需。工人受训练,则社会始获种种新发明之利器,而德国得操胜势于世界商业竞争之场矣……”吾国今日之情形,能劳动者,不受教育,受教育者,不能劳动,甚至轻视职业,以不作工为高。则学校愈多,而游民亦愈众矣。职业陶冶者,所以养成尊重劳动之精神,而为世界工业竞争之基础也。
(戊)注重公民训练以养成平民政治之精神,为服务国家及社 会之基础 由健全之个人,组织进化的社会。进化的社会,还以养成健全之个人。个人与社会,实为一有机体。凡训练个人以服务国家及社会者,曰公民训练。学生自治团也,学校服务团也,公民团也,童子军也,皆所以训练公民之方也。欲解决将来政治上之问题,使我国达到完满平民政治之目的者,当于今日之学校开其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