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宋以后,学者讳言乐,讳言利。乐利果为道德之累乎?其讳之也,毋亦以人人谋独乐,人人谋私利,而群治将混乱而不成立也。虽然,因噎固不可以废食,惩羹固不可以吹齑。谓人道以苦为目的,世界以害为究竟,虽愚悖者,犹知其不可也。人既生而有求乐求利之性质,则虽极力克之窒之,终不可得避。而贤智者,既吐弃不屑道,则愚不肖者,益自弃焉,自放焉,而流弊益以无穷。则何如因而利导之,发明乐利之真相,使人毋狃小乐而陷大苦,毋见小利而致大害,则其于世运之进化,岂浅尠也。于是乎乐利主义(Utilitarianism)遂为近世欧美开一新天地。此派之学说,日本或译为快乐派,或译为功利派,或译为利用派,西文原意则“利益”之义也。吾今檃括本派之梗概定为今名。
乐利主义,远导源于希腊之阿里士帖菩(Aristippus)、伊壁鸠鲁(Epicurus),至于近世,而英国之霍布士(Hobbes)、陆克(Locke)、谦谟(Hume)复大倡之。而使之确然成一完全之学理,首尾完具,盛水不漏者,则自佐里迷·边沁(Jeremy Bentham)及约翰·弥勒(John Stuart Mill)两先生。请先言边沁。
边沁,英人,以一千七百四十八年生于伦敦。幼而颖悟,好谈玄理,心醉典籍。五岁,家人戏呼为哲学儿。年十四,入恶斯佛大学,崭然显头角。千七百六十三年,入林亢法学院学法律。及法国大革命起,曾三度游巴黎,察其情状,经验益多。归国后,潜心著述。遂为近世道德学、法理学开一新国土。其最初所著书,即驳击英国法律之谬误。当时英民久蜷伏于专制国王谄谀议院之下,骤闻边沁之论,咸目为狂。或且仇视之,将构陷以兴文字狱。而边氏不屈不挠,主张己说,始终如一。久之,一世舆论,遂为所动。卒能以三寸之舌,七寸之管,举数百年之弊法而廓清之,使循次改良,以演成今日之治。及至晚年,而边沁之令名满天下矣。列国之宰相及政党首领,咸尊信其说,施之于政策,述之于演坛。每有所改革,辄踵门叩其意见。而边氏于当代大人先生,无所交接,惟喜与有道之士游。以千八百三十二年卒,得年八十五。其所著书最有名者,曰《道德及立法之原理》(Principles of Moral and Legislation),此书日本陆奥宗光有译本,题曰《利学正宗》。曰《立法论》(Theory of Legislation),此书日本田口卯吉有译本,题今名。曰《政体论杂记》(Fragments on Government),曰《错误论》(Book of Fallacies),曰《裁判制度之方案》(Plan of Judicial Establishment)等。
近百年来,于社会上有最有力之一语曰:“最大多数之最大幸福。”其影响于一切学理,殆与“物竞天择,优胜劣败”之语,同一价值。自此语出,而政治学、生计学、伦理学、群学、法律学,无不生一大变革。而此话之出现于世界,实自边沁始。边沁最有力之学说,可分为两大端:曰关于伦理者,曰关于政治者。今请分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