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和六朝,公元前221—公元589年,
性和三大宗教:儒、道、佛。
第三章 秦和西汉
(公元前221—公元24年)
《礼记》与古老的性原则 宫廷性生活的荒淫 妓院的产生 房中书的流行
公元前3世纪,正当诸侯各国在争霸战争中耗尽自己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时,在周王朝的西部边陲,即今陕西和甘肃境内,却有一个叫作秦的新兴国家崛起。秦国的国君是个能干而果断的人,他采用集权主义的法家原则,【1】建立起一个组织严密、效率很高的军事国家。秦废黜了周朝的最后一个软弱无能的国王——赧王,并征服了所有新老诸侯国家。公元前221年,这个重新统一并扩大了的国土上的第一位统治者自称为始皇帝。
秦始皇推行了一系列彻底的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比如,以国家任命官吏取代了封建等级制,把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把国土划分为各级行政单位。他想把一切能令百姓回忆起旧秩序的东西都扫除干净,因此,下令销毁医卜农桑之外的一切书籍,以免人们“以古非今”。
他所倡导的许多改革卓有成效,但变化来得过于突兀。而且,他推翻旧的豪门强宗也为那些不堪凌辱、擢身草莽的枭杰扫清了障碍。正是这些人向始皇帝的软弱继承人造反,在公元前206年打败了他。在短暂而血腥的内战之后,一位名叫刘邦的血统低贱但足智多谋的将军建立了汉朝。汉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除去有过一次短暂的分裂之外,统治中国达四百余年。
从总体上看,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它处于新旧交替之际,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有了确定的模式。
这是一个大规模扩张领土的时代。新帝国征服了今中国南方的全部地区,南至印度支那和缅甸,西至西藏。而在北方,帝国的军队征服了满族和朝鲜;在西北,他们深入到中亚腹地。这种扩张留下了痕迹,说明中国与包括伊朗和罗马帝国在内的外部世界之间有着活跃的文化交流。
汉代统治者在宫廷内主要尊崇道家。这是为了加强皇帝作为宇宙主宰的地位,使他具有超人的法力,并能长生不死。统治者被道教术士和巫师所包围,和他们一起寻找长生不老药和蓬莱仙境。正是在这一时期,道祠中增加了许多新的据说可以佑护帝王的特殊神只,并设立了新的堂皇的宗教仪式。这一时期,宇宙中的男女两性因素被拟人化为传说的伏羲和女娲。这一对神像被表现为长着鱼尾而不是腿的男人和女人,如图版1所示。两尾相交显然是表示性交,但他们手中拿着的几何形器物为何却始终没有圆满解释。
由于道教是汉代统治者私人的宗教,他们还必须找到一个能给庞大帝国提供稳固意识形态的更加实用的思想体系。对秦朝兴起有过许多贡献的法家已被证明是太严酷,对统一帝国的管理来说过于简单。为了寻找一个既可保障政治稳定又可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形势的思想体系,他们选择了儒家学说,而且决心按孔子设想的理想化的西周模式来塑造这个新帝国。
他们还下决心,要把被秦始皇下令禁毁的周代古书搜罗在一起。他们派学者去整理这些古书,通过编纂整理,使这些古书符合儒家理想。这些重新编写的周代古书成了儒家经典(见第一章注【10】)并且一直保存下来,直到19世纪。以后,继起的中国学者开始对这些著作的可靠性提出疑问,从此对这些古书的辨伪考信就成了东西方汉学家的主要任务之一。
对于那些特别是与性问题有关的古代材料,汉代的儒家学者不得不用许多特殊的处理方法以使周代史料能证实的情况符合儒家道德标准。他们对《诗经》中所描述的普通人的婚姻习俗感到震惊,因此说春节期间发生的求爱和性交都是在叫作媒氏的特殊官员的监督之下,按他的命令进行的。媒氏详细登录所有男子和女子的年龄和姓名,监督前者三十而娶,后者二十而嫁。在每年春天,媒氏将适龄的青年男女集合在他的住地,命他们选择配偶,不行婚礼而同房。那些不选择配偶的人要受惩罚。【2】所有这些说法显然都不大可能。称为媒氏的官员肯定是汉代学者的伪托此说无据。——译者,他们想使普通人的性习俗至少具有某种官方色彩。不过,当儒学后来成为国家宗教后,注疏者发现即使是这种净化了的汉代说法也未免狂放,因而在上引这段话的上面再加说明,把它说成是王莽(一个合适的替罪羊)篡政时加进去的伪托之辞。【3】
虽然汉代统治者作为个人更倾向于道家,但他们仍庇护儒家学说。这不仅是因为儒学给帝国的意识形态打下了基础,而且也因为根除封建制度伴随着空前的领土扩张,产生了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大量需求。他们保留了秦的行政区划制度,郡由郡守管辖,国用以分封子弟和功臣。郡下设县,由县令管辖。所有这些官员都有大批下属官吏。为了给这个新的复杂的官僚机器配备人员,需要大批能读会写、熟悉法令的人。儒家学者是惟一可以提供足够数量的合格人员的阶层。从此以后,“文人士大夫”一直对中国的治国用兵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儒家学者终于得以施行由孔门弟子发展起来的思想体系。他们重申家庭是国家之本,男人是一家之长,女人虽为不可缺少的家庭成员,地位却注定是卑贱低下的。婚姻制度受到赞扬,但妻子的个人价值却无足轻重。
这些原则明见于《礼记》之中。它是一部由成书时间不同、来源各异的文章汇集起来讨论礼仪的书。关于婚姻,它提到下述孔子之言:
天地不合,万物不生。大昏,万世之嗣也。
(《礼记·哀公问》)
这种婚姻概念使每个妇女,无论多穷、多笨、多丑,都有权成家。上流社会的每个家长都有责任帮助他所雇用的每个女子成家;在下层和农民当中,为这一阶层的每个单身女子择偶也是一种社会义务。并且正像上文提到有关媒氏之职时所论,这种义务是得到官方认可的。
由于儒家学者意识到行为放荡会对家庭稳定和嗣统绵延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他们非常强调两性隔离的古老原则。《礼记》又云:
礼始于谨夫妇,为宫室,辨外内。男子居外,女子居内,深宫固门,阍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男女不同椸枷,不敢藏于夫之楎椸,不敢藏于夫之箧笥,不敢共湢浴。夫不在,敛枕箧簟席,褐器而藏之。少事长,贱事责,咸如之。夫妇之礼,唯及七十,同藏无间。
(《礼记·内则》)
男不言内,女不言外。非祭非丧,不相授器。其相授,则女授以篚。其无篚,则皆坐,奠之,而后取之。外内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寝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内言不出,外言不入。男子入内,不啸不指,夜行以烛,无烛则止。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夜行以烛,无烛则止。道路,男子由右,女子由左。
(《礼记·内则》)
总的原则是夫妻之间的肉体接触应严格限制在婚床之上。由于一旦离开婚床之上他们就应避免一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所以必须注意在互相递送东西时不可碰到对方的手,在取食物和饮料时不可共用盘盏。不过,应当补充的是,他们所用的床并不仅仅是个床,而是一种特殊的床架,俨然像个小屋。它有四根立柱,由档格连接在一起,四周悬挂帐幔。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面还有带镜子和梳妆用品的梳妆台和衣架等。图版4描绘的床架虽然是画于几世纪前,却可从中窥见汉代所用之床的大体面貌。但即使是在枕席间,夫妻也不可互称其名。这条规定不仅适用于他和妻子的关系,而且也适用于他和所有妃妾的关系。
不过所有这些规定都并不意味着儒家学者是像中世纪的基督教会那样,认为性行为是“罪恶”,女人是罪恶之源。“憎恶肉欲”的概念与他们完全风马牛不相及。儒家对性放纵的憎恶主要是由于害怕淫乱会破坏神圣的家庭生活和崇尚象征宇宙万物生生不已的人类繁衍。按他们的看法,这种严肃的事情绝不能因这种内情不节而有所减损。因此,虽然儒家认为女比男低,正如地比天低,这是天经地义的,但这种观念绝不意味着他们像中世纪基督教教士那样憎恶女人。
而且女人自有女人的权利,其中之一就是满足其性欲的权利。虽然肉体接触严格限于床笫之间,在床上丈夫必须关心他的所有女人,但据说,只要一离开床就不得进行这类活动。《礼记》中提到男人在性问题上如果对这些女人中的任何一个有所疏忽都是大错,只有根据年龄而不是美貌,丈夫才可以不必遵守礼仪所严格规定的与妻妾性交的顺序和次数。《礼记》云:
故妾虽老,年未满五十,必与五日之御。将御者,斋、漱、澣、慎衣服,栉、縰、笄、总角、拂髦、衿缨、綦屦。
(《礼记·内则》)
还有许多次要的规定,如妻不在,妾不得与夫通宵相守,必须在性交完毕后即离去。
只是在为近亲服丧期间(三个月以上),丈夫才有正当理由避免和妻妾性交。他的婚姻义务只有到七十岁时才完全停止(有的书说是六十岁)。这时两性隔离的规定才失效,夫妻之间才可以在卧室之外相互接触和把衣服放在同一个箱子里。
从儒家典籍中所记载的有关男女大防的严格规定可以得出结论,那时纲常废弛已成司空见惯,而且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出于对汉代学者过分强调两性隔离的一种反动。这种废弛很容易解释。旧的封建忠诚已经土崩瓦解,新的中间等级正在兴起,他们既富且贵,但没有封建贵族的道德传统和道德约束。并且新的道德主张也还没有深人人心。
这种道德上的缺乏稳定在诸侯王的宫廷性生活中表现尤为突出。在帝国宫廷中,汉朝的开国皇帝以天子之威和宫廷礼仪防止了越轨行为。但在诸侯王的宫廷中,淫乱放荡却一发而不可收。周代的各国诸侯受古老传统和礼仪的约束,他们的妻子是选自于其他诸侯国的贵族家庭,和他们受同样的熏陶,知道其地位有相当保障,正如我们在第二章中所见,对她们来说,最坏也不过就是被送回娘家。而现在实际上任何一个动人的女子都有资格做诸侯王的配偶,而且她和她的亲属的地位全都是靠得到丈夫的宠爱。这正是诸侯王宫闱丑剧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
特别是景帝(公元前156—前140年)的亲属,尽是些堕落之徒和色情狂。他们与自己的姐妹和女性亲属发生乱伦关系,并诱奸所有他们中意的已婚妇女。他们的妻妾也往往好不了多少。《汉书》卷五三描述了诸侯王宫廷内性生活之黑暗。
胶西王端患有“阴痿”症,只要接触女人就会生病。不过他有自己宠爱的少年郎。当他发现此人与他的后宫淫乱,就亲手杀了他。
江都王建是个堕落之极的色情狂。他奸污姐妹,让人把少年郎和女子淹死在宫中的湖里,以此取乐。他还让犯有过失的后宫之女赤身裸体整天站在庭中敲击辰鼓,把她们连续多日赤身裸体放在树上,或者把她们活活饿死。还令宫女裸体趴在地上,与狗和公羊性交。
广川王去有两个宠姬,名叫王昭平和王地余。当他生病时,有个叫昭信的姬照顾他并获得。宠爱。一次,他和地余游戏,从她袖中发现一把匕首。经笞问,地余供认她和昭平出于嫉妒,谋欲共杀昭信。于是又去审问昭平,用铁条烙她,结果她也供认了。然后去乃会诸姬,当着她们的面亲手杀死地余,割下她的头,并让昭信杀死昭平。去立昭信为后。昭信又嫉妒一个叫陶望卿的姬,诬蔑中伤望卿曾在给她画像的画师面前赤身裸体。后来还指控她与人通奸。去令昭信笞望卿,并令诸姬用烧热的铁签共灼之。望卿逃跑,投井自杀。但昭信叫人把她拉上来,用木棍捅入她的阴道,然后割下她的鼻子、舌头和嘴唇,烹煮她的尸体。后来去又宠幸一个叫荣爱的姬,昭信又诬蔑中伤她。荣爱投井,想以此免受折磨,但昭信让人把她拉上来笞问她,直到供认确有奸情。去把她绑在柱子上,用烧热的刀灼烂她的双目,生割她的双股,把铅熔化,灌入她的口中。昭信还杀了另外十四个女人。此外去还常常狂饮,使伎乐裸舞。
去的儿子海阳比他的父亲也强不了多少,也有许多淫乱之行。他让人在四壁上画满裸体男女性交的图画,并让他的男女亲属在此狂饮。为此,后来的中国文献硬把他说成是春宫画的始作俑者。
当这些过分的举动惊动了皇帝时,皇帝往往会竭力去制止。由于上述暴行,景帝竟废黜王去,把他宠幸的昭信弃市。但皇帝本人作为个人皆相当复杂,他们的私生活与他们维护的严格的儒家教义肯定相去甚远。
汉初的三个皇帝,汉朝的开国皇帝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前195年)、惠帝(公元前194—前188年)和文帝(公元前179—前157年),据说都过着双重性生活,他们除通常与无数后宫之女同房之外,还与年轻男子有染。惠帝在位时,这些男子的穿戴俨若卿相,冠鵔鸃,贝带,敷脂粉,经常住在宫寝之中。文帝对道教的研究也助长了他热衷同性恋的癖好。有一次,他梦见一位船夫渡他上天。后来,他看见一个漂亮的年轻船夫名叫邓通,颇像梦中所见之人,便尊幸以为嬖臣,在他身上倾注了大量财富和荣誉。这位皇帝孜孜不倦地寻找长生不老药,与道士一起进行各种炼丹试验。
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从孩提时代就有一个同性恋朋友叫韩嫣,是个聪明能干的人,一直伴随武帝多年,直到遭人诋毁而被除去。武帝还有两个长期的伙伴,其中一人与后宫女子通奸之后,被另一个杀死。武帝得悉大怒,但当后者说明杀人的理由之后,武帝泣下,对他更加宠爱。武帝喜欢的另一嬖臣是艺人李延年。李延年因犯罪而受腐刑。刑残之后,他的嗓音变得很美,深得皇帝宠爱见《汉书·佞幸列传》。——译者。不过皇帝也深爱这位艺人的妹妹,即李夫人,当她死去时,武帝郁郁寡欢。因此他写下这首着名的诗此诗名《落叶哀蝉曲》,见王嘉《拾遗记》。——译者:
罗袂兮无声,
玉墀兮尘生。
虚房冷而寂寞,
落叶依于重肩。
望美之女兮,
安得感余心之未宁。【4】
武帝甚至让一个名叫少翁的方士为李夫人招魂,觉得曾在一瞬间看见李夫人闪现在罗幕之上。
西汉的最后一个皇帝哀帝(公元前6—前2年)有许多嬖臣,其中最有名的是一个叫董贤的人。有一次哀帝与董贤共寝,董贤入睡后,身子压住了哀帝的袖子。当哀帝被唤起出去接见时,他宁可拔剑把衣袖砍断也不愿惊动董贤。从此“断袖”这个词就成了男子同性恋的文言表达。【5】总的说来,人民的生活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城市生活。对外贸易使中国人熟悉了许多奢侈品,这些东西不再是显贵的专有之物,官僚商人之类富足的新的中上等阶层这时也有能力购置它们。人们仍席地而坐,但房子比以前建得更好,也更宽敞。中等阶层的房屋通常为两层,房顶以雕刻的柱子支撑,粉墙上装饰着绘画。家具仍限于低矮的几案和屏风。人们用屏风代替门,把房子分隔成许多小间。没有碗橱。衣服、书籍用箱箧收藏,往往髹漆,装饰得很漂亮。【6】
同从前一样,男女衣着相同,但质地和色彩更多样化。袍的上部用做工精巧的玉、银或金的带钩束紧,腰带为长长的绸带,两端垂地。此时男子在袍内还着肥大的袴,这种风俗可能是由中亚传入(见图版2)。女人肩上披有宽大的披帛,出门时用以盖头。女人有削眉的习惯,削去的眉毛用黛墨重新描画,【7】这种习俗直到12世纪仍被沿用。画眉的式样随风尚而改变。武帝时,其式样状如中文的“八”字,和长重音符号作^——译者一样。但过了一个世纪,到明德皇后时(77年)画眉的式样变得长而弯曲,当时有童谣云:
城中好高髻,
四方高一尺。
城中好广袖,
四方皆半额。
城中好大眉,
四方用匹帛。
(见《玉台新咏》)
女人在脸上、脖子上和肩膀上擦粉,用胭脂在面颊上点上惹人注目的红点,在嘴两边和额上贴饰片,【8】用红色的唇膏涂抹嘴唇。用象牙、金或银的钗簪把头发盘起,钗簪带有做工精美的圆钮。她们还佩戴耳环、项链和戒指,这些东西多半是用碧玉制成。
皇帝、诸侯王和高官仍多蓄有成群的伎乐,武帝且于军中设女营从征,叫“营妓”。
社会经济状况的改变导致了妓院的产生。【9】一方面富足的商人阶层想寻欢作乐,但又无力蓄养伎乐,或害怕被统治阶级视之为僭越,不敢这样做。另一方面,社会的变迁破坏了许多中等阶层和农民的家庭,造成大批遭遗弃、不得不寻求雇主的妇女。这种情况促成了私营商业性妓院的产生。这种妓院叫作“倡家”或“倡楼”,陈设豪华。后来人们也称之为“青楼”,因为它们的木制品多像殷富人家的宅第一样漆成青色。
寻欢作乐的人可以到青楼宴饮,让姑娘为他们跳舞唱歌,随后在那里过夜。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前,有教养的男人仅为泄欲而涉足妓院是罕见的,即此可见中国人之情趣。当时有一首名诗是描写倡女的悲哀。讲一个倡女被一位有钱的浪荡子弟纳为姬妾旋又抛弃。这首诗之所以令人感兴趣,还因为它证明了,汉代有财力蓄养姬妾的中等阶层的男人常常从妓院买妾。这种习俗后来一直相沿不改。诗文如下:
青青河畔草,
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
皎皎当牕牖。
娥娥红粉妆,
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
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
空床独难守。
(见《玉台新咏》)
有不少属于这一时期的情诗流传下来,但很难确定它们的具体创作时间,其中有些可能是后人拟作的古体。许多诗是咏叹别离之苦。武将常常离家一去不归,而文臣也往往随任而辗转各地。许多人无法携带妻室,通常把他们留在家乡,在夫人的监督下,只能带一两个妾前往。这种习俗一直延续了许多世纪,由此而引起的悲欢离合在唐宋及更晚的传奇和小说中屡见不鲜。【10】
虽然城市生活变化了,但乡绅和农民的生活却一如既往。《汉书》借一位乡绅(约公元前50年)自己的话描述过田园生活的乐趣。这个乡绅叫杨恽(见卷六六),本是一位朝廷命官,因官场失意而退隐乡里。杨恽说:
臣之得罪,已三年矣。田家作苦,岁时优腊,亨羊炰羔,斗酒自劳。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其诗曰:
田彼南山,
芜秽不治,
种一顷豆,
落而为萁。
人生行乐耳,
须富贵何时!
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褎低卬,顿足起舞诚淫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11】
儒家鼓吹的男女授受不亲的严格规定此时尚没有影响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当时的文献表明,男女有大量的机会见面,有关性的事物亦可自由谈论和形之文字。著名诗人司马相如的经历就是当时生活状况和生活方式的典型例子。
司马相如是四川成都人,是个喜爱书籍、剑术和女人的浪漫青年。他在一个诸侯王的宫廷中当了个小官,但并不得意。于是他远游而归,住在临邛县令家里。县令带他参加一位富人举行的宴会,在宴会上他们饮酒唱歌。主人有个女儿,名叫文君,是一个年轻寡妇。她从屏风后窥见这位诗人,爱上了他,并当夜与之私奔。他们到了四川,但因没钱又回到临邛,在当地开了一家酒肆。文君招待客人,相如的穿戴有如干粗活的下作之人。相如的岳父受不了这种辱没家风的举动,所以给了他们一大笔钱,想让他们在司马相如的家乡成都成家立业。后来司马相如又被任命为朝官。
传世的司马相如的少数几篇赋中有一篇《美人赋》。他在序中说,梁王斥责他是好色之徒,过于沉迷女色。司马相如则回答说,他比儒生在性行为上更为克制,因为这些儒生拒不参加有女乐在场的聚会,只要一听见歌声和笑声就逃走。他们不能证明他们不放荡,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躲避一切考验。相反,当他还是单身汉时,曾与一位窈窕女子比邻而居达三年,这个女子竭力勾引他,甚至登上垣头,凝视长久,但他却从来没有与她说过一句话。因此他自认比那些不近人情的儒生更能克制。【12】不过,同时他又指出,避免性交是不健康的。然后他说,有一次,冬天他路过一所宽敞美丽的房屋,屋内好像空无一人。进入房内,他看见:
有女独处,婉然在床。奇葩逸丽,淑质艳光。睹臣迁延,微笑而言曰:上客何国之公子,所从来无乃远乎?遂设旨酒,进鸣琴。臣遂抚弦为幽兰白雪之曲,【13】女乃歌曰:
独处室兮廓无依,
思佳人兮情伤悲。
有美人兮来何迟,
日既暮兮华色衰,
敢托身兮长自私。
玉钗挂臣冠,罗袖拂臣衣。时日西夕,元阴晦冥。流风惨冽,素雪飘零。闲房寂谧,不闻人声。于是寝具既设,服玩珍奇。金鉔熏香,黼帐低垂。裀褥重陈,角枕横施。女乃弛其上服,表其亵衣。皓体呈露,弱骨丰肌。时来亲臣,柔滑如脂。臣乃气服于内,心正于怀。
这篇陚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而且还是最早有意描写色情题材的散文,在其他方面也很有启发性。它表明当时儒家对性关系所做的严格规定受到了嘲弄。这一点不能不引起后世儒家学者的愤怒。有一位宋代文选家曾讥评说:“长卿有消渴疾,【14】作《美人赋》欲自刺,卒以此疾死……可不戒哉!”(见《四部丛刊》影印宋本《古文苑》卷三第十二页)文章还提供有关于当时床架的宝贵资料。床上的香炉即鉔,为一青铜盒,有一带镂孔的盖,下可燃炭,上部可放粉状的香料,既可熏被,又可取暖。关于角枕的确切含义,后世诸说不一。多数人都认为角枕状如半月,两角尖尖似牛角。值得注意的是,性行为竟被公开谈及,尽管是用一个相当委婉的“亲”字(ch'in)代指。由于一种奇怪的巧合,这个字(to be intimate)在英语的法律语言中也广泛使用。
不过,此赋的最后两行对本书主题至关重要。在以后的文献中常见“定脉”一词,用指性行为的益处。“定情”是一个同义语。古代中国人意识到,圆满的性行为不仅有其他好处,而且还可调节血液循环,放松神经。
正是在这一系列观念上,儒道两家发生了冲突。它把我们引向房中书与道家对待性问题的态度。
当时人们广泛使用带插图的房中书。这些书是专门为一家之主提供指导的严肃书籍,从总体上讲,根本没有什么下流含义。它们教男人怎样与女人保持和谐的性关系而长寿多福,宜其子孙。同时研究长生不老的道士也把这些书当作房中修炼的指南。
像大部分史书一样,《汉书》也有一个记载书目的部分,它按内容分类,列举当时流行的重要书籍。《汉书·艺文志》以《六艺略》为首,然后依次涉及到当时的各个学术领域。直到讲医学的部分,才碰到“房中”类,它意思是“房中的艺术”(其他术语还有“房内”、“房中术”、“房事”)。这里列举了八种八十六卷。应当指出的是,当时书是写在长而平的纸幅或帛幅上。一卷通常为一篇。这八部书是:
1.《容成阴道》二十六卷。
2.《务成子阴道》三十六卷。
3.《尧舜阴道》二十三卷。
4.《汤盘庚阴道》二十卷。
5.《天老杂子阴道》二十五卷。
6.《天一阴道》二十四卷。
7.《黄帝三王养阳方》二十卷。
8.《三家内房有子方》十七卷。
其下有编者小序:
房中者,情性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王制外乐以禁内情,而为之节文。传曰:“先王之作乐,所以节百事也。”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陨性命。
上述书籍今已无存。不过它们的书名和作者名为它们的内容提供了线索。
首先应当注意的是,1—6条使用的“阴道”一词是指性交之法则。后来“阴”一词虽专指女性和女性生殖器,但原先却似乎既可指男性也可指女性,与我们所用的形容词sexual(性的)是一致的。典型的例子是,如“阴痿”一词即被用来指上文提到的王端。“道”这里指“原理、规则”。因此在这些书中,“阴道”是指性生活的原理。
历史记载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发我们去了解容成子的具体材料。容成子是上列第一部书的作者。《后汉书》卷一一二下“卷一一二下”应作“卷八二下”——译者提到一位叫甘始的方士和另外两个方士,他们“率能行容成御妇人术”,注释说他们三人都活到很大年纪,并且看上去总是很年轻。《后汉书》同卷还收有着名外科医生华佗的传,华佗主要活动于公元200年。《华佗传》末尾有一段说明,提到三个与华佗同时的道士。关于其中一个叫冷寿光的道士,传文说:“寿光年可百五六十岁,行容成公御妇人法”,下注文引用《列仙传》【15】云:
容成公者,能善补导之事,取精于玄牝。其要谷神不死,守生养气者也。发白复黑,齿落复生。御妇人之术,谓握固不泻,还精补脑也。“谓握固不泻”二句是《后汉书》注,非《列仙传》之文。——译者
正如我们在第二章中所讨论过的,这段话讲的是中国人对性行为含义的基本看法。
第二种书的作者务成子传为尧之师。正是尧及其继承者舜被题为第三种书的作者。
第四种书的作者题为两位殷王,即汤和盘庚。
第五种书的题名作者天老,据说曾为黄帝之师。
第六种书提到的“天一”,在汉代文献中,是一种司阴德的星辰,既指“神秘的性能力”(参看上文第12页所论“女德”),也指死后获得的荣誉。当然这里是指第一种含义。
第七、八种书的书名本身已表明其作者。第七种的“三王”很可能是指夏、商、周的开国之君。“三家”的含义不详。
上文证明,在西汉时期曾流行过构成医学文献一个特殊分支的房中书。下面我们要进一步看看,有关这些房中书的内容和用途,在东汉时期到底有些什么材料。
注释:
【1】法家学者倡导专制政体、由至高无上的君主统治的国家和极端功利主义的法规,人民的道德价值和利益都要服从于无情的政治目的。
【2】参看《周礼》卷十三第43—46页《周礼·地官·媒氏》。——译者。这部经典包含了许多重要资料,但在使用上必须慎重,因为汉代儒家对此书的处理过于武断。此书已有E.Biot的法文译本,名为 Le Tcheou-li ou Rites de Tcheou (3 vls. Paris 1815,Peking reprint 1939)。
【3】王莽在位只有短短几年。见下文86页。
【4】多数西方人翻译的中文诗集都收有此诗。它给人的一般印象是,武帝是个性格简单率直的武夫,一心只痴情于李夫人。但上述资料却表明,武帝的性格肯定要复杂得多。翻译东方诗词,很有必要加上对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但不幸的是,迄今西方译者却始终并未采纳这一原则。他们出版的中国诗选,是按西方人的口味东拼西凑而成,甚至更为糟糕的是,他们还把自己不喜欢或不懂的句子或段落删去。这种做法不仅可悲地歪曲了伟大而古老的中国诗词的艺术性,而且还使粗心的读者对中国诗词产生了完全错误的印象。因此,在西方读者当中出现了各种误解,如他们竟荒唐到认为中国人不写爱情诗。而情况正相反,这类爱情诗集却数量惊人,它们涉及到这一题材的各个方面,上至高尚的精神恋爱,下至十足的色情描写。中国诗人和西方诗人对爱情的处理,区别主要在于它们侧重点有所不同:对我们来说,一个伟大诗人的作品几乎总是围绕着爱情这个主题;而对中国人来说,爱情却只是许许多多同样适于或比较更适于在诗中吟诵的主题之一。
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诗词的最好方法,是把翻译与介绍作者的职业和环境的生平记述结合起来。A. Waley 在他的 The Life and Times of Po Chü-i (London 1949) 、 The Poetry and Career of Li Po ( London 1950)和Mei, eighteen century Chinese Poet (London 1956)中已成功地采用过这一方法。A. Hoffmann 在他的成功之作Die Lieder des Li Yu (937—978) (Cologne 1950)中也这样做过。
【5】17世纪出现过一篇无名氏之作,辑录了男子同性恋的有关资料。其题目是《断袖篇》,重印于《香艳丛书》第九集卷二。就我所知,这是惟一写此类题目的一篇。它收录了约五十个中国历史上臭名昭着的例子?附有评注。
【6】参看《乐浪彩箧冡》(平壤,1936年,英文和日文)所印的器物。
【7】欲知其详,可参看Friedrich Hirth Chinesische Stud ten ( Leipzig 1890)中的 über Augenbrauen und Brauenschminke beiden Chine sen Band I, pp. 243 —258 以及 Eberhard, LAC pp. 219 —220。
【8】参看G. Schlegel 的 Chinese mouches (荷兰文),收见 Tijdschri ft voor Indische Taal-tLanden Volkenkunde , vol. XIV (Batavia 1864) , pp. 569—572。普通饰片叫“花子”,是用黑纸剪成的小圆片,但也有更漂亮的,是用五色彩纸剪成。这些东西在敦煌壁画中女人的脸上尚可见到。
【9】后起的传说一向都认为商业性妓院是从公元前7世纪出现,它是由著名的政治家和哲学家管夷吾(卒于公元前64年)所建立。他更为人们熟悉的名字是叫管仲。 管仲相齐桓公(公元前685—前642年),据说建有许多声名狼藉的馆舍,用以增加国家收人。不过据我所知,没有任何周代史料足以肯定此种传说。《战国策》(公元前3世纪)所载正好相反,它说桓公“宫中七市,女闾七百”见《战国策·东周策》“周文君免工师籍”章。——译者。这里的“市”肯定是指专供君主享受的宫廷集市。这些妇女无疑全是供桓公一人享用的。书中还说齐桓公的忠臣管仲因此给自己娶了三个妻子,借以分散公众对齐桓公纵欲过度的注意。参看《四部丛刊》本卷二第和二页背。还有,哲学家韩非子说:“昔者桓公宫中二市,妇闾二百,被发而御妇人。得管仲为五百长,得竖刁而身死。”(《四部丛刊》本卷十五第八页背)大约公元300年,此说也见于《抱朴子》。参《四部丛刊》本第四册卷十二第一页正。可见古书所说桓公宫中的“女市”只能用来证明桓 公纵欲过度,而不能用来证明管仲建立了声名狼藉的馆舍。
【10】在满清帝国的后期,当中国政府尝试推行现代化,打算组建外交机构时,也出现过 类似的问题。中国人也知道他们的大使和大臣在国外应有夫人陪同,但中国的达官贵人们的旧式夫人不懂外语,也根本不熟悉西方生活方式,他们的偏房和诸妾也是如此。因此当时的中国外交官不得不到港口城市选娶一位对外国粗知一二的歌女为妾,把她带到外国首都,在那里以一个妻子,而且是惟一的妻子的身份出 现。可想而知,这样有时会引起麻烦。不过没过多久,他们就改变了主意,仍然携带他们的夫人出国,这些夫人虽然不懂外语,但她们那种高雅而自持的素养却在外交界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11】这首诗暗指杨恽受贪官污吏的诬陷而遭贬黜。“田彼南山,芜秽不治”指朝廷(南 山)为贪官污吏(芜秽)所把持。如果正直的人(豆〉反对昏庸无道和任人唯亲,他们就会陷人恶意构陷(萁)之中。
【12】他的这种构思是借自于3世纪应作“公元前3世纪”——译者诗人宋玉的一篇名赋。当宋玉在楚王面前被诋毁为好色之徒时,宋玉说,他与一位芙丽的姑娘比邻而居达三年,而没有答应她的求爱。他拿自己的行为和指控者登徒子做比较。登徒子虽然娶了一位丑陋的妻子,但却和她生了五个孩子。
【13】关于幽兰调的详细情况,请参看拙作The Lore of the Chinese Lute,an Essay in Ch 'in Ideology (见 Monumcnta Nipponica Monographs, Tokyo 1940, p. 27)。关于白雪调的详细情况,请参看拙作K 'ang and his Poetical Essay on the Lute (见Nipponica Monographs , Tokyo 1941,p. 58)。
【14】《司马相如传》说他患有“消渴疾”。后世的文选家把它解释为纵欲过度,因此我把 “疾”译作“恶习”。但显然他患的是糖尿病。
【15】我们现有的这个本子已经过删改,关于与女子性交的句子不见了。见M. Kaltenmark 的 Le Lie——sien Tchouan,traduit et annote (Publications du Centre d'Etudes sinologiques de P§kin, Peking 1953, pp. 55—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