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五泄和尚[1]嗣马祖,在越州,师讳灵默,姓宣,常州人也。

师未出家时入京选官[2],去到洪州开元寺礼拜大师,大师问:“秀才!什么处去?”

云:“入京选官去。”

大师云:“秀才!太远在。”

对云:“和尚此间还有选场也无?”

大师云:“目前嫌什么?”

秀才云:“还许选官也无?”

师云:“非但秀才,佛亦不着。”

因此欲得投大师出家,大师云:“与你剃头即得,若是大事因缘即不得。”从此摄受,后具戒。

一日,大师领大众出西墙下游行次,忽然野鸭子飞过去,大师问:“身边什么物?”

政上座[3]云:“野鸭子。”

大师云:“什么处去?”

对云:“飞过去。”

大师把政上座耳拽,上座作忍痛声,大师云:“犹在这里,何曾飞过?”政上座豁然大悟。

因此师无好气,便向大师说:“某甲抛却这个业次投大师出家,今日并无个动情。适来政上座有如是次第,乞大师慈悲指示。”

大师云:“若是出家,师则老僧;若是发明,师则别人。是你驴年在我这里也不得。”

师云:“若与么,则乞和尚指示个宗师。”

大师云:“此去七百里有一禅师呼为南岳石头[4],汝若到彼中,必有来由。”

师便辞,到石头,云:“若一言相契则住,若不相契则发去。”

着鞋履,执座具,上法堂礼拜,一切了,侍立,石头云:“什么处来?”

师不在意,对云:“江西来。”

石头云:“受业在什么处?”

师不应对,便拂袖而出,才过门时,石头便咄,师一脚在外,一脚在内,转头看,石头便侧掌云:“从生至死,只这个汉,更转头恼作什么?”师豁然大悟。

注释

[1]五泄和尚:即五泄灵默,生于唐玄宗天宝六载(公元七四七年),卒于唐宪宗元和十三年(公元八一八年),马祖道一弟子,贞元初(公元七八五年)住天台山白沙道场,后移住五泄(今浙江诸暨),弟子有龟山正元及苏溪和尚等。

[2]选官:指参加科举考试以求官职。

[3]政上座:即百丈惟政禅师,这则“野鸭子”问答在其他禅宗灯录中多归在百丈怀海身上,恐怕是怀海弟子的误传,因为百丈惟政远没有他的师弟名气大。

[4]南岳石头:即石头希迁禅师,详见本书《石头和尚》节。

译文

五泄和尚是马祖道一禅师的弟子,在越州,法名灵默,本姓宣,是常州人。

灵默还没有出家时曾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路过洪州,到开元寺参拜马祖道一禅师。道一问他:“秀才!你要去哪里?”

他回答:“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马祖道一说:“秀才!京城太远了。”

他便问:“那么和尚这里有考场么?”

道一说:“你对这里有什么不满吗?”

他又问:“在这里可以找到官做吗?”

道一说:“不但是你,就连佛陀也找不到。”

因此他想拜在道一门下出家,道一对他说:“给你剃头是可以,但替你解决生死大事却不行。”于是便接收他为弟子,后来又授了具足戒。

一天,道一禅师领着大家从西墙出去散步,忽然有野鸭子飞过去,道一问:“身边是什么东西?”

惟政上座说:“野鸭子。”

道一又问:“哪儿去了?”

上座说:“飞过去了。”

道一便拽住惟政的耳朵,上座忍痛呻吟,道一便说:“不是还在这里吗?何尝飞过去了?”于是惟政恍然大悟,领受到了禅旨。

为了这件事,灵默很恼火,向道一说:“我抛开功名事业在大师门下出家,至今没有得到开悟。刚才惟政上座有这般好事,还希望大师慈悲为怀,给我指示。”

道一说:“你如果只是出家,那我是你的老师;你如果要开悟心灵,那别人是你的老师。你就是到驴年,也不可能在我这里得到开悟。”

灵默一听,就央求道一:“如果这样的话,就请你给我介绍一个老师。”

道一说:“离这里七百里,有一个禅师叫南岳石头,你如果到那里一定会有收获。”

灵默就到了衡山,找到石头希迁禅师,说:“如果说话投机,我就住下,如果一言不合,我就离开。”

他穿着鞋提着坐具走上法堂,向石头希迁行了礼便站在一旁,石头希迁问:“你什么地方来?”

灵默毫不在意话中有话,就说:“江西来。”

石头希迁又问:“你原在什么地方学禅?”

灵默见话不投机,也不回答,就拂袖而去,刚跨出门,石头希迁就发出喝斥,这时灵默一脚在门外,一脚在门内,转回头看,石头希迁就指着他说:“从生到死,都只是这个汉子,你回头转脑干什么?”灵默当下豁然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