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场大界初结时略次第(小机打敷置左首尾戒释羯磨者座前先而置之)。

先作相(二返依六相自然量集之)次集堂(若余所)次露地偈(至堂轩等作相一返)次入堂(打轮引入)次三礼着座(三礼各打轮)次表白(打戒释二取于首尾)次僧集等问答次告不须欲由次唱相(打静乍立唱之)次僧今和合问次答法次前白(打戒释一合掌)次羯磨(打戒释一合掌)次作相(一反为结净地集大界内)次僧集不等问答次前白(打戒檡一合掌)次羯磨(打戒檡一合掌)次回向(广略随时)次法始(十重同音若七佛略戒)次三礼(各打轮)次退出。若重结时者。

先作相(二反集大界内)次集堂次露地偈次入堂次三礼着座次表白次解净地(六法如常)次解大界(六法如常)次作相(一反为结大界依六相自然集)次僧集不等问答次告不须欲由次唱相(乍唱之)次僧今和合问次答法次前白(打戒释一)次羯磨(打戒释一)次作相(为结净地集大界内)次僧集不等问答次前白(戒释一丁)次羯磨(戒释一丁)次回向次法始次三礼次退出。

永仁二年旧记在之。准被记之

问。结戒场时作法如何耶答。有抄云。大略同无场大界初结作法也。若结有场大界。先结戒场后可结大界也。

问。唱相比丘威仪如何耶有抄云。起座到静边开坐具三礼不收坐具。寄静本。一打乍立向僧唱之。唱毕一礼收坐具后座(云云)西大寺结界唱相。

文永三年十月二十四日

菩萨(羯磨)总持(答法)幸导(唱相)。

戒场唱相云。大德僧听。我比丘为僧唱四方小界相。从此宝塔东南角柱内畔中分。随屈曲旁土居穿二柱二唐居敷西下。至西南角柱内畔中分。从此又随屈曲旁土居穿二柱二唐敷北下。至西北角柱内畔中分。从此又随屈曲旁土居穿二柱二唐居敷东下。至东北角柱内畔中分。从此又随屈曲旁土居穿二柱二唐敷南下。还至东南角柱内畔中分。此是小界外相第一周讫(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次大界内相

大德僧听。我比丘为僧唱大界四方内外相。前唱内相。从当寺宝塔东南角柱外畔中分。随屈曲旁土居穿二柱二唐居敷西下。至西南角柱外畔中分。从此又随屈曲旁土居穿二柱二唐居敷北下。至西北角柱外畔中分。从此又随屈曲旁土居穿二柱二唐居敷东下。至东北角柱外畔中分。从此又随屈曲旁土居穿二柱二唐居敷南下。还至东南角柱外畔中分。此是大界内相第一周讫(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次大界外相

大德僧听。我比丘为僧唱大界四方内相讫。次唱外相。从当寺四王院外墙东南内角旁墙内畔西下。至南大门东墙形内角旁墙形南出。至标木内畔旁标木西下。直至西标木内畔旁墙形北入。至墙形内角旁墙内畔穿小墙南端西下。至宝生护国院四足东墙形内角旁墙形。随屈曲南出。至国东端内畔旁国西下。至西端随屈曲旁墙北入。至墙形内角旁墙内畔西下。至西南内角。从此旁墙内畔北下。至西北内角。从此旁墙内畔东下。至北土门西墙形内角旁墙形北出。至国西端内畔旁国东下。至东端旁墙形南入。至墙形内角旁墙内畔南入。至标木内角穿彻墙东出。旁墙内畔东下。至四王院北门西墙形内角旁墙形。随屈曲北出。至国西端内畔旁国东下。至东端随屈曲旁墙形南入。至墙形内角旁墙内畔东下。至东北内角。从此旁墙内畔南下。至东门北墙形内角旁墙形东出。标木内畔旁标木南下。直南标木内畔旁墙形西入。至墙形内角旁墙内畔穿彻小墙东端南下。还至东南内角。此是大界外相第一周讫。此是大界内外相各三周讫(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布萨略次第

先道场庄严次作相(二反若一反)次各各入堂三礼次到露地偈次作相(一反)次露地偈(轮二打上座出偈)次入堂(入堂开坐具三礼)次持戒偈(上座出偈偈了着座)次维那等行事(香水偈香汤偈)次圣僧偈次行水行汤次维那唱白次行筹次清净偈次请说戒师次维那唱告次说戒师登高座次散华次呗(二种随时)次戒香偈次戒师前序诵(戒释二丁取首尾)次僧集否次和合否次未受具戒者出次说欲次谁遣比丘尼问次僧今和合问次答法次羯磨(说戒师戒释一打)次诸大德已下诵次沙弥召来次诵后序次戒师下高座次后呗次四快偈次三礼(各打静)次到露地偈所(自末座出堂)次退散(自上座散)。

准建长年中旧记记之

问。佛前立并时维那独三礼事如何耶师云。四快偈之后。诸众礼拜时。维那依打静不礼故此所礼也。

问。行事末座唱白中间起座时分何位耶师云。众中谁少偈第三反末可起也。

问。四分说戒梵网布萨。若两说戒时维那行筹次第如何耶师云。四分说戒时。先比丘次沙弥行也。外众筹不行也。梵网说戒时。先比丘沙弥次外众行也。两说戒时。先比丘次沙弥次外众行也。

问。行事未受筹进上座时威仪如何耶师云。四分说戒时。先取筹比丘经佛前进上座了。经佛坛后取沙弥筹进上座。经佛坛后复座。梵网说戒时。比丘沙弥筹进上座了。直经佛前外众筹取进上座。经佛后复座。两说戒时。比丘筹进上座了。经佛后沙弥筹取进上座。直经佛前外众筹取进了。经佛后复座。

问。呗末烧香役者取香炉。自三礼前可取耶又后可取耶师云。有二说。一说先取香吕三礼偈意。一礼置香吕。一说三礼后取香吕。偈竟置香吕。一礼前前依后说。当时依前说也。

问。维那终打静烧香役者问讯。小步去后可打耶。又不问讯前打。烧香役者同时问讯可复座耶师云。两样也。但前样善也。其故前方便已毕可始诵戒告戒师意故也。

问。说戒师戒释打取首尾前后事如何耶师云。两样在之。一样戒释打取首尾终置首尾。戒释打一样取首尾。打戒释终打戒释置首尾。可依前说也。

问。说戒师对上座问读讯何个度作耶师云。始到佛前时。说戒竟自佛前归时二度作也。自佛前到高座本时。下高座到佛前时不问讯也。

问。说戒师香箱坐具何处置耶师云。香箱初烧香时置前机。后烧香时取坐具倚师倚师后板本置。高座高座登阶右方下置也问。极略两布萨作法如何耶仰云。堂庄严等如广式。作相一反。入堂礼拜。露地偈引入三礼持偈着座。戒师佛前烧香礼拜升座。自前序始至布萨说戒答略后。直我今已下诵音略轻戒。自终尔时释迦诵后序。梵网说戒极略可如此。自此犹不可略也。其后始四分布萨。比丘满四。羯磨说戒不尔出沙弥可作对首也。

结夏略次第

先道场庄严(上座座前小机一打敷其上戒释首尾柄香炉花笼一入花置之)次作相(二反早下)次各各入堂(烧香三礼)次到露地偈所次作相(一反)次露地偈(打轮上座始之)次入堂(打轮引入私云。如布萨引入次维那引入之座本夏腊次第着座)次三礼(互跪合掌)次烧香戒香偈(上座作之)次散花散花偈(上座作之)次诸众着座次维那打静(一丁)次呗(优婆离呗)次表白(上座打戒释二取香吕)次各各对首法(互跪相向作之)次诸众着座次释迦烧香(上座与最末座二人作之此间唱宝号)次伽陀次三礼(各各打轮)次着座次南山烧香(如前)次伽陀次三礼次着座次灵芝烧香(如前)次伽陀次三礼(私云收座具如布萨自未引出)次到露地偈所次退散。

准建长年中旧记记之

问。形同法同沙弥等。共大僧可安居耶。别处可安居耶师云。同共大僧可安居。不可有苦见也。

受日略次第

先道场庄严(扫除羯磨前小机一打敷首尾戒释各此置之)次作相(一反)次集会(若堂若余所)次所为人乞羯磨(出众中开座具三礼互跪事由私云所为人乞法次表白可在之)次略和众情(羯磨者戒释二八丁取首尾)。次僧集否(置首尾合掌)次和合否次未受具戒者出次说欲次僧今和合问次答法(若通答若别答若别答若一月日若十五日不可云半月也受过七日法一月日羯磨若十五日)次白(戒释一打合掌作)次羯磨(戒释一打合掌作)次回向次所为人一礼复座(二行云不待回向终一礼毕后座)次戒释二打(所为人待复座)次诸众一礼次退出。

准永仁五年旧记记之

问。受日作相沙弥可集耶师云。沙弥不可集也。若布萨若开讲等次有受日时。侍问自上座可去也。

问。依同事八九人受日时如何耶师云。所为人不可到四人(见)前述事由一人作之。三番羯磨可受日也。

自恣略次第

先道场庄严(大途如布萨时。小机一脚打敷首尾戒释柄香吕置之。圆坐二草座等用意也)。次作相(二反三下大鼓若四十下金所依时也)次各各入堂(烧香礼拜)次到露地偈所次作相(一反)次露地偈(打轮二)次入堂(维那打轮自上座引入)次三礼(打轮二开唯具)次持戒偈(偈了着座)次维那行事(香水偈香汤偈)次圣僧偈次行水行汤次唱白(大德僧听众中谁小已下)次行筹(若比丘计若有沙弥次沙弥)次散花(香水香汤同洒之)次呗(呗间散花役者散花)次烧香役者烧香(呗半分过程起座三礼。终程烧香捧持)次烧香偈(呗毕出之)次表白(上座若羯磨者戒释二打取首尾)次僧集否问答次和合否问答次未受具戒问答次问答说欲(说欲及自恣。私云。答云。此众无说欲及自恣)次僧今和合问次答法(通答若别答。私云。答云。差受自恣人白二羯磨)次差五德(戒释一打白又一打羯磨)次五德到佛前三礼(烧香)次五德和白(三礼毕相向。若别答如常问答。上座戒释一丁)次五德复座(一礼取唯具)次行草(行事未二人行之)次第二五德唱告(佛前开坐具不礼)次正自恣(唱告了第一五德对上座上座作始)次第一五德唱告(于佛前开唯具跪不礼待终)次二人五德复座(经佛后二人同时)次回向(上座若羯磨者)次唱十佛名(各各戒释打不续心经)次后呗次四快偈次三礼(各打静)次露地三礼(上座示兴法利生契)次退散。

准建长年中旧记记之

问。五德自恣当本座可作耶师云尔。不可待总终也。

问。沙弥别处自恣时不到大僧所耶师云。沙弥筹可送大僧所。大僧自恣竟到合露地之三礼所同三礼散也

问。维那等役人去役者座入于腊次可自恣耶答。师云尔也。面面役者终入于腊次可自恣也。

问。草座把大亦长分齐何程耶答。师云。大周尺三寸五分计。长周二尺二寸计可调之也。

分己物略次第

先集财次作相集僧次读衣物帐次舍衣物次略和众情次三问答次定轻重次一问答次赏劳(看病者出众互跪)次僧集否问答次和合否问答次未受具戒问答次说欲问答次僧今和合问次答法(作赏看病人六物羯磨)次前白(戒释一打合掌)次羯磨(戒释一打合掌)次看病者复座次与六物(五德与之也)次差分轻物(五德人出众中开座具不礼互跪)次僧集否次和合否次未受具戒者出次不来说欲次僧今和合(答分已比轻衣物羯磨)次白(戒释一打)次羯磨(戒释一打)次分物次回向(戒释一打)次退散(戒释二打一礼)。

准永仁五年旧记记之

问。轻重物帐兼可书分耶师云。持律人能能问定轻重物书分二本可支度也。

问。集财所何处耶师云。佛前屏风立隔布萨莚敷。其上轻物重物别可置之也。

问。读衣物帐时威仪如何耶师云。五德出众中到衣物等所展坐具。问讯不礼拜。到静本一打归坐具上。互跪读帐也。收坐具复本座。

问。舍衣物时威仪如何耶师云。看病者出众中开坐具。向僧三礼。到静本一打归坐具上。互跪合掌。舍之毕一礼收坐具。复本座也。

问。略和众情作法如何耶师云。作羯磨人戒释二打取首尾表白(广略随时)。

问。三问答时答谁人答之耶师云。五德若案内者答之。

问。其答词样如何耶师云。亡者负三宝别人物。又三宝别人负亡者物不候。若有可答有。嘱授物不候。同活共财不候。如是可答也。

问。判轻重物语如何耶师云。读轻物分毕。此诸物不论体轻重。专以助道具可为轻物。读重物毕。此诸物以不助道具皆可为重物。轻物作法分重物可入常住。

问。说净米钱等可书重物帐耶。又可集作法所耶师云。勿论帐可书。又无论少多。不集不可有苦见。又小分物集不可相违也。

问。一问答时答词如何耶师云。不将亡者轻物送丧候可答也

问。赏劳时看病者威仪如何耶师云。羯磨者看病者出给有时。出众中向羯磨者开坐具不礼互跪合掌。

问。沙弥出时样如何耶师云。沙弥众于本座所三礼互跪。受教敕已一礼从上座出。归入随敕也。

问。羯磨者差五德时词如何耶师云。差无爱恚怖痴能分轻重之人。可令分与轻物。即某比丘当其撰互跪可受羯磨。

问。正分物时样如何耶师云。作相召沙弥。沙弥还来之后。五德行筹。看病者若便宜人起座受筹。行行竟唱告(打静)。

问。唱告词如何耶师云。大德僧听。大比丘僧若干人。沙弥若干人云。唱告竟行探。

问。探何体可行耶师云。衣物等书名。其名纸书捻。自人数物。少白纸捻加兼支度。五德看病者便宜人。少少起座行探。任探行物也若和合有寄进事者。羯磨者作羯磨了白僧众。此时无召沙弥众僧退散时。五德残沙汰人交替之已退出。

兴正菩萨般若寺海龙王寺西大寺第二代轻重物略同聚异帐。

三衣钵坐具针线囊漉水囊香箱长衣三衣祇支覆肩(二具)裳一手巾二(一持)褊衫四具(木兰二黑染二)净巾一小袖六(上中下)墨染惟九布色惟二颈卷三(上中下皆绢)奥布惟六糸副惟一椋惟一绢切少少袈裟衣财(莲糸二切)白布二端莲糸切切褊衫切白布切一袈裟囊二经袋二舍利袋少少舍利袋绪一脚布一汗巾一汤巾一带三筋履二足(上下)袜二足(上下)绢袜二足(上下)手覆四平组三筋观身衣一刀子三剃刀箱一合(在剃刀二手)火燧箱二合杨枝箱一镊子一钖枝二(大小)铜香炉一榱香吕箱一茶院香吕一耳挑二水瓶三菩提子念珠十四连桑念珠一连花梨木念珠一连念珠糸少少正念珠箱三檀纸六帖(一帖红梅)原纸三束中纸四束余杂纸四束名香少少名香器(大小)香桶一尽戒药少少药桶一膏药少分茶桶三琉璃香吕一同花立四茶垸器七(大小)茶土器三(木在台)钵子四施饿鬼器一茶垸サラ一砚箱七合笔箱一合笔一管唐墨切二莳绘小箱二计算箱一唐箱一合双纸形一油手瓶二(茶垸)绢袋(上中下)布袋一(小)药袋一钵囊一手箱二合(上下)袈裟箱一合颈卷绢一。

已上西大寺菩萨轻物(羯磨招提寺圆答法二代慈道御房五德观玄御房看病随公)人七百七十九人。

直突一巢袄子一柄香炉一轮二(大小)麈尾一小涂桶一角笔一榱单一枚樾具一金鞠二(大小)墨朱一囊(为圣教句默不尔重)朱土器(如朱断之)下鞘一染糸少少椙原十帖一断纸少分表纸小分文箱拔出绵一阿伽桶一平机一脚组三筋(舍利囊绪故不尔重)。

已上般若寺观良大德轻物同前略之长衣坐具一布小袖一绵帽子一周尺一小机一脚细萝一细皮子一小萝一合小涂箱二缀一悬皮子二(大小)。

已上海龙王寺长禅大德轻物同前略之。合小袖一帷三(上中下)砚一面榱砚一面文台一针筒袋二十一钵覆一瓢单水瓶一クケ带三圆组带一平组带一琉璃壶一同器一橘打枝一名香六十囊水引十囊水引箱一苏合圆四囊茶桶二对(上下)桧扇一本虎杖丸尽形药色色。

已上西大寺第二长老轻物前异集之(羯磨招提凝答法第三代净觉房五德道禅御房看病理公)。

衾二(上下)寄悬三(上中下)枕二(大小)唐四(大小)胁息三(唐一)绳床一(在法被)蒲团五扇二本打轮九本(唐一)机三脚钓火桶行灯一(在箱)灯台三火桶三(土木)文台二平机二脚火箸四具灯石四弄杖二小屏风仃方蚊帐一榱纸帐五枚(大小)莚三枚楾手洗三具小手洗二唐䇺二本台皮子一荷(在覆油单)葛二合腰打槌二手鞠三帐鼓一尺三小大鼓一磁石一汤瓶二花立二具(茶垸)瓶一(茶垸大)水精玉四(大小)茶垸小钵三秤二(一唐)茶垸药摩二打挑子一具药铫子四小提一瓶子一(唐)唐梡五香盘一药筛二盘四(大小并覆二)时药少少药少少甘葛三手瓶茶少少(芑)布袋一(大)幕二帖舆二丁(绳油单在之一具手绳在之)。

已上西大寺菩萨重物

足驮三足火钵三墨染裤求衣一紫绢切皮子八锯一织物带一筋乌帽子一圆座三枚钓刨油黄少少油小分油瓶三柄立袋一敷皮一枚筒五花梨木切下帘一具繧繝切少少打敷五枚炭取一叠针一木钵三椙大箱一合桧笠三枚舛五外居三荷炭五笼白地二轻石三蓑二大刀三茶臼一一橙板二枚三阶棚一曲金一锥三藁二足竹斤二皮袜二足帚三鸟帚一冶茶一木提二算一具麻苎少少末香少少叠糸少少皮香少少文机一脚桐火钵一毛?;笔三(大小)涂师?;笔荷绳皮纑小分少分如法经指鉴茶箱张火桶盥一钱一贯文唐柜二合桶六菜桶五

已上般若寺观良大德重物异前集之。

常住单(一枚)行缠一具榱着一具油单四枚榱箱二合光灯台一基茶垸大香吕一赤漆箱(一合)信浓钵一具大萝箱一合纸帐二枚大机二脚。

已上海龙王寺长禅大德重物异前集之小锯一莚三枚钓火钵一针介一粗枺尽形药悬皮子一荷箱二足驮一足枕屏风一双。

已上西大寺第二长老重物异前集之。

已上以四帐集当行事处判也。轻重物准此行事时可有用意也。

布萨法则

一。小食时布萨白夏中。减日白次可作之。若界内四人已上住行众法布萨。当座比丘不满四人时不可用白。梵网布萨时。纵比丘虽不满四人。沙弥众多诸佛子谛听等白一。闻钟偈时僧立调。维那至上座边。右角四五人计立(上座上不可立座)对上座问讯。上座合掌受之见之。百二十下橦止息。槌绘轮打合。偈终打轮时诸众和南。

一。上座列时。维那极缓步。众僧问讯限奥四五尺计行过。后迟迟故也。

一。五人役者去机事五尺计立。维那右边行事。行香水边时。右方行左不可回。

一。维那香汤偈了。本所归立。行事第二。至香水边问讯时。三人同时问讯。维那展坐具礼拜(此自庆偈后礼也。可唱三归)。

一。维那筹头浴香水时。即可诵偈。

一。四人行事各取香水等。问讯去时。香水役者经手巾役者前(但可依道场便)可行上座前。手巾役者。又同随行香汤役者。又经手巾役者前。至静本浴槌柄了。经手巾役者。又经手巾役者前。至静本浴槌柄了。经役者并维那前。至上座前事如常。

一。香水香汤役者。上座前来近时诵偈。浴时右手受左手合洗。必两手不受。

一。四人行事。还正面立调。同时问讯。各置器具。又立直同时问讯。去时右方左向。左方右回各随次复座。

一。维那至静本向上方立。

一。维那筹持样。左手面内向。筹下可奉。仰左手筹下掌不可受。

一。两布萨时。梵网为本。诸佛子谛听等唱(但以僧为本故。大德僧听。大沙门等唱不可相违)。

一。小者众中谁小白三反了下座。维那后边三尺计可立。

一。金刚无碍偈唱白。我前向时渐可诵始。正受筹时。两手仰受额程。捧顶戴意可成。必不付额。具足情净偈时。两手覆小者可返复。

一。维那行筹时。一宛可行。不可多举。

一。两布萨时。沙弥筹可别行也。

一。梵网布萨时。小者先内众筹付上座了。欲收外众筹时。自上座前直归正面。外众筹可受。必后户不可通。皆付上座了。经后户复本座。

一。梵网布萨时。比丘尼众参时。结缘菩萨萨内入。筹行了都合时不简。式叉沙弥尼比丘尼若干人可别举。

一。说戒师请取坐具时。便宜少可曲穷。必不问讯。

一。散花庄严偈时。三人役者。至正面同时问讯。各取花瓶立退。少问讯可去。还正面边。三人三角蹲踞时。佛后向。

一。散花庄严偈了。以香汤入香水。三人立时。呗初槌可打。香水役者。必不待香汤役。渐复本座。

一。却行道时。散花ソト取可落。多举自指间漏落。物莳样。

一。供养者收坐具问讯。至座所时。维那打静。在供养者后复本座。

一。麈尾戒尺可内置也。

一。说戒师先打戒尺。次取麈尾诵戒本。后合掌后序又取麈尾。梵网说戒前后序持麈尾。但问答时。三问后合掌。

一。梵网布萨时。与欲大德僧听。

一。还烈时。问讯四五人一度兼。至门限不可迟迟。

已上二十七个条者。去弘安九年二月十九日。于西大寺。依菩萨仰。即御前而澄惠等执笔所被记之也。

律宗行事目心钞(下)

斯钞名目心故者取菩萨御实名下字中与第二长老御假名上字下号目心本彼两代之仰聚行事要故云尔也。自去延庆元年之秋初迄于嘉历参载之春季已上二十一个年之际为固止作之随行渐渐类聚诸律之要文为全和上之严判连连抄记庭训之行事焉定谬解多端欤欣慎外见也冀法灯久捶兮长耀九天之迷路戒香远薰兮同证三佛之觉果而已。

嘉历参年(岁次戊辰)三月中旬候释沙门忍仙。谨记一校了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