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尽形药局丸散汤膏煎等作耶。又通胡椒生姜等当体耶师云。虽有异义。局丸散等。生姜等当体时药也。可作尽形药物体也。钞中三引五百问文。其文云。中后一切有形之物不得入口中(文)同中三记云。五百问有形物语通四药(文)诸文局丸散等(见)问。三药加法局中前耶。又通中后耶师云。非时药七日药加法局中前。尽形药加法通中后也。三药记识必可限中前也文见。

问。三药随受随饮通中前中后耶师云。通中前中后也。

问。不加法三药中前无病可服耶师云。中前无病服不可有苦见也。加法三药无病者中前不可服也。

问。任运失受样如何耶师云。时中手受四药放置过中。加法三药过期。非时单手受三药停过须臾。皆任运失受也。

问。转味失受样如何耶师云。时中单手受四药。于时内药味转变。不论手持不持失受。非时中单手受三药同事也。又时中加法三药。非时中加法尽形药。不论时非时持不持转味皆失受。钞云。乐变成酒酒变成熟。并失本受(文)转变不失受。

问。七日药说净了。六念第四念可念说净耶师云。勿论可念。钞文云。衣钵药等随有者念说净(文)如是释故不可及疑事也。

问。受时食若尽形药等。乍手持令触沙弥等可恶耶师云。比丘食乍手持。沙弥等令触非法。可失受恶触。钞等文可恶(见)。

问。六念第二念。僧食后可食请食等耶否师云。此事唐土人师及异义。菩萨仰云。可许食也(云云)当世此事常在之欤。本律中常乞食比丘不得乞食。然居士请与食食之(见)彼比丘朝六念。定可作我今食乞食。常乞食比丘故。然食请食(见。)尔者无所念食时食余食证据也。

问。无所念食时食不念时。更第二念可作直耶师云。不许改作故不可作直也。

问。第二念僧食。然有僧食不食僧食。食请食施主食等可许耶否。若不许者食可得罪耶师云。虽有异义不可许。若食可有违念罪。有念食以无可许之道理也。

问。非时浆者限生叶等可作耶。又作散等后和水若汤漉清若举清可作耶师云。作散等后和水等清可为非时浆(见)。

问。茶汤可非时浆耶师云。如澄薄捶。又虽滋澄分可为非时浆也。散位若滋捶尽形药。无病者辄不可服也。

问。足食犯。今师正义者。付正食境足可有犯在之。然者小分不足正食用可开耶否菩萨仰云。律意可许(见)虽尔当世用者恶可有足食犯欤。觉故不可尔申也。

问。粽举糄[米*(十/冖/玄)];可为正食耶否师云。无义可正食也。

问。不正食和正食小分得不正食名物可为不正食耶否师云。正和不正小分可被唱不正名物可为不正食也。唱善。设不唱不有苦见也。

问。从净人等受食时。不持手器物等落入更可受耶否师云。受手若触器物等落入更不可受。不触直净人手落入更可受也。

问。加法尽形药无遇缘失受耶否师云。虽及异义。口法不可失。手受可失欤。然者净人等令持事不可有也。

问。黑米籾无食时可作火净耶否师云。黑米生物故。食用可为火净也。

问。为比丘纸未曾水作时。自手取纸与净人等可恶耶否师云。可恶。可有恶触罪也。

问。为比丘比丘自手书符时。纸墨及墨付笔等受可书耶仰云。受可书也。不受书与可有不受等罪欤。

问。法同沙弥。以比丘为能授人可受食耶否师云。下位对上位受食违仪。故不可有事也。但不可遮受成事也。

问。大麦小麦粟稗黍饭饼糒等正食不可食中何耶师云。正食也。其当体不正食也。作饭等者正食也。十诵十三粟莠子䵃麦等正食(见)。

问。已足食比丘。作余食法食。又病者残食小分食后不作法食食。又非病者残食可食耶否师云。不作法食。又非病者残食正食不正食不可食也。多论文制之也。

问。足食犯于境足食犯在之。然者受食分齐。可定境足不足耶师云。受食分齐可定境足不足也。依不受食不可定境足不足也。诸文如此(见)。

问。薄粥不作声吸食事不可有苦见耶师云。不作声吸饮不可有苦见也。僧祇文见。

问。小麦饼吃切食可犯遗落耶仰云。小麦饼吃切食可犯遗落也。小分切一口一口可食也。

问。净人果俱在不净地。以爪刀净食可食耶否准云。济缘记二上云。成净不可食。爪刀虽非内煮非处故(文)此文分明。更不可疑也。

问。破戒比丘受食通余比丘耶否师云。初二两篇违犯比丘受。不可通余比丘。下四篇违犯比丘受。可通余比丘也。下四篇违犯比丘。足数生善门法故也。

问。施主食僧食请食如何分别耶师云。入厨库已食僧食。施主不入厨库。别营食施主食也施主请施食请食也。

问。已足食已比丘为自食。或为余比丘受食成受耶否师云。或如法为作余食法成受。或非法为自食受免不受罪文见。以此意思。为自食成受。为余比丘不可成受也。

问。已足食已比丘。为余比丘受食不可成受有其谓。为病者可开成受耶否师云。为无病比丘不可成受。为重病比丘可成也。例证者。无病比丘不可食尽形药。为病者许加法二受并成。此不可食。为病者可开成受也。准云。仰趣无未足食比丘时。为重病者可开之。

问。足食犯行住坐四仪犯见。然者乘马乘船时。其马其船止时食。马行船行犹食。可犯足食耶否师云。虽有异论。不可犯。其故足食戒之下释。被舁床等行行时。犹此坐摄见证据分明欤。

问。一施主食一坊中皆食时。不作次第请。

又不送众僧食处一分食可免别众食样如何耶仰云。部屋部屋二三人入食者。不可犯别众食也。有隔食处不满四人故。

问。内煮内宿样如何耶准云。行事钞下二意。内煮依处不净地比丘有无皆犯。净地有无俱不犯。内宿依比丘。于净地不净地二处有比丘犯。无比丘者二处俱不犯(见)。

问。时已前不正食点心食可恶耶菩萨仰云。律意虽开。当世食可生足食等罪欤。觉故立僧制。病者不制限也。

问。比丘自手受茶捶可恶耶否仰云。有沙弥等。比丘我捶事不可有也。恶可有不受恶触罪欤。事阙时器物等能能洗可作欤。

问。比丘茶怀中与沙弥等。为比丘捶事在之。受饮可恶耶否仰云。失受恶触左样事言不可有事也。彼一心不与者。可生恶触。药篇可见

问。受食时作缦心受食皆在之。然者何时分可作耶有抄云。日净长老云。粥时入僧堂已今日施食。皆可受作缦心也。

问。受四药若服四药时。必可着袈裟耶否准云。五百问论意。不着袈裟受食犯罪(见)十诵律意。不着袈裟食得罪(见)然前受持若说净三衣中。着随一袈裟受吃也。

问。二人共病一人夜行不持自衣。误取他衣出衣界至明出时失否如何菩萨仰云。行人误取人衣出故失。无故离心故可无离衣罪。住人不误取出。亦无故离心故不可失受持。亦可无离衣罪也。了论文分明如仰见。

问。贸宝戒者。卖衣财等物制取钱宝等。然者卖物不可取钱耶否仰云。事钞有主坊戒。下释坊己物故。自卖可取钱(见)已许卖坊取钱前卖余物取钱何不许之耶。今戒为利买宝制也。非为利者许之(见)。

问。当时行事不为利者卖物取钱可许耶仰云。文不为利者可取见故。义不为利可取申。我身不取思故。小袖等卖时。量价分当某分借物方作他物卖返也。

问。点妄罪身语二业中何哉师云。身业犯也。四分许互造故。身表语业故也。律摄释如此见。

问。法同沙弥。私三宝可开掘地坏生耶仰云。释文等分明不制故。为一切三宝可许之也。

问。海水中大小便涕唾可开耶仰云。海水可开也。善见意海水不犯见。

问。付为覆头人说法戒。如女人者多分上衣。然者授斋戒等时。头分可令脱耶仰云。日本女人。礼间令脱无骨。所诠令脱无骨可开。不无骨可令脱也。

问。塔宿戒为守护开宿在之。卧宿坐宿共可开耶仰云。不开卧宿。五百问论制之可开坐宿也。

问。塔中不为守护限日数为勤行。不卧参笼事可许耶否仰云。左样事虽不见开文。可许道理也。不可有苦见。

问。汤屋等不净地。若志曾若忍冬等入热汤。汁出饮用可恶耶仰云。不可有事也。谓内煮之所摄。

问。依道行缘被开别众食其样如何耶仰云。道行限当日被开之。依前日道行缘亦依明日道行缘非开别众食也。义钞释分明如此见。

问。尸陀林安五轮塔可犯塔下理死尸戒耶否仰云。菩萨仰云。显人形人塔五轮。不可有苦见欤仰云。七重五重九重宝箧印塔等可恶也。

问。持御舍利大小便所行可犯持佛像至大小便戒耶否仰云。菩萨被仰候。恭敬心甚切御舍利等欲不离身持行可开欤。无恭敬心可恶也。

问。向塔塔下绕塔等嚼杨枝戒不限塔堂同可制耶仰云。勿论事也。不可开也。然而当时堂缘杨枝。又向事在之欤。能能可慎守也。

问。众学形中为反抄衣人说法戒等诸戒除病被开病时者。限所被病时耶。又通能说病时可开耶仰云。限所被病时也。能说病时不可开也。何依能说病可开所被不恭敬都无其谓也。

问。为持剑矛刀人制说法。然者对持人说法时必可令离身耶仰云。凡为正所被人必可令离身。但荒武士等令离无骨欤左样之时菩萨前可开也。

问。以存亡人发为被结缘缝佛菩萨种子或缝经事可恶耶仰云。律文畜用人发制之。不可尔事也。

问。贩卖戒所贸局衣耶。又通余物耶师云。无疑可通余物也。此戒为利买犯也。本律文广通余物(见)。

问。减六年戒犯。受持三衣未满六年制更作耶。又不局受持三衣。余长三衣六年未满制更作耶师云。不论受持三衣长三衣。作三衣已六年之内。自作令他作共制也。

问。减六年戒从非亲里乞衣财作制耶。又非亲里乞衣者堕乞衣犯非此戒犯。若不乞与衣。若买得衣财制作耶师云。多论等意者。乞衣财制作。不乞物作不制见欤。本律意制造作故。不乞自与物等作制也。乞非亲乞衣犯也。

问。钵中水手水桶水可犯水中戏耶仰云。手水桶水。ロロ令掬滴者可犯。钵中水准之可得意。尤急也。一切可准之也。

问。小沟河上。始僧厕造用可犯净水中大小便戒耶仰云。善见掘厕厕底水出。比丘不得先上。净人先上后比丘可行见。准之先净人令行。比丘后行可开也。已净人行后处不净也。彼处流入水不净故开之。

问。着草履入塔中制之。然而当时着入塔中不违制耶否仰云。日本国着为礼故。着入塔中。如是事随处贵行佛开故也。

问。着富罗入塔制。其形何样物耶仰云。见释样日本样物欤。

问。制向塔烧死尸。远处烧见事在之。见所可恶耶仰云。有隔自远见。何样直向事不可有也。

问。制向塔涕唾。自隔上见可恶耶仰云。何样见向涕唾可恶欤。向塔舒脚坐戒。有隔见向舒脚坐可恶欤。

问。为愚钝人作所对时。彼人忌句句可教耶否仰云。不审事。自恣法中愚法人忌。句句教可令作(见)准之教可令作欤。

问。付定羯磨竟。古师说字。南山竟字。慈恩持字在之。然者以何可为正耶师云。菩萨仰云。何可贵不可取舍也。所诠至持字如法可作也。

问。作羯磨竟结句诃者。结句计可作直耶。又羯磨可作直耶菩萨仰云。结句计可作直也。

问。道场四方取放。覆露二处中何摄耶师云。长老仰。犹是覆处摄也。简正释如此处履处收。但钞主御释露处摄欤。释露处同与女宿戒室相故。虽尔同大途得意无相违欤。释半覆半露时。半覆取檐下(见)。

问。已作羯磨少不差诃差。纵不差可作直耶菩萨仰云。不差不作直者可诃不止羯磨故可作直也。

问。于已作羯磨生疑语比痤比丘可成诃耶否嘉元四年仰云。可成诃也。业疏等见。

问。通受时羯磨所牒名字差可授直耶否正安二年八月仰云。名字差可授直也。别受可授直也。

问。下三众学大僧大尼戒聚。又暗诵可许耶否菩萨仰云。占察经大智律师释中可许学(见)许学上者可许暗诵也。

问。覆露二处隔障分齐何程耶师云。一义与女宿戒中间隔障分齐出。一律云齐胁。一律云二尺。似相违。坐齐胁得意无相违。准此中间高二尺计有隔者可别众也。一义云。隔障者虽高两方相见可足数。如?子也。又不透见倾两方见者可足数。一向高不见分云隔障也。作四句时。闻不见句出隔障。此义好也。

问解一席法可足数其法(见)然者必一法分四缘通解可足数耶师云。解四缘可足数也。迷四缘者犹痴钝人也。

问。有轻病共众行时。六念第六念如何可作耶有抄云。菩萨御老体之时有小御病。共众行御行。有病随分行道作御(云云)。

问。载总三宝事书可持之耶仰云。载总三宝事书。虽为谁人誂持可行也。

问。律开别请。梵网等制之。然者菩萨前不可受别请(见)若在家人别请时如何耶。

师云。有别请时。住不受别请之意乐。至彼所令作作相。食不有苦见也。不遮十方成无遮食等次第请食。所谓初别请。后成僧次故免别请也。若不作作相食可犯别请也。

问。食前后至他家戒局中前。

非时入聚落可局中后(见)然而无请缘不白中前入聚可犯何罪耶师云。教诫仪等。可知去处在之故。可得违制吉罪也。

问。比丘为在家出人为使持书行不可许耶仰云。凡为比丘为在家人为使持书事不可有。但父母信心优婆塞病等难开之也。又同法等誂书。见书如法可持行。但辄自可不持。可令持净人等也。

问。六念第一念约一月称大小耶。又白月不云大小。黑月称大小耶师云。宾疏尼钞。约一月可称大小见。事钞白月不云大小。黑月可称大小见。菩萨仰云。行事钞可为本也。

问。六念第四可念坐具耶师云。祖师御释中。可念不见前不可念也。余记中三衣钵具具字。坐具释事虽有之不足依用也。

问。法同沙弥中前受比丘戒可作比丘六念耶否正平二年仰云。不作不可有苦见也。

问。见闻二屏二不定时。屏处取。九十时露处取。可二处相违耶否师云。取边边释非相违也。取屏边云屏。取异露处边云露处也。九十戒时取露处时。一丈用定犯。单露处八尺用定犯可得意也。又一义云。二不定见闻二屏。覆处二屏也。九十付露处云二屏也。可见戒疏。

问。北京义酒盐不可有苦见。入汁菜等用之。南都义坚禁之由如何耶师云。菩萨仰云。小酒和多药无酒色香味许服。酒入汁菜等香味不失故。非可许。律意酒付草叶不可入口见。然前入酒盐不可服也。

问。祇律意岁过七十人不许受具。然通受过七十者不可许受具耶否正安二年九月中别受时。受者中依有过七十比丘。评定被取探。然依取当被授毕。

问。五八戒犯重者可许五八重受耶否师云。能令忏悔可许重受也。

问。分己物若形同法同等白羯磨竟。事中间外来比丘入界内不到前中。如说恣时可恶耶否嘉元四年仰云。分己物形同等时。不可有苦见也。

问。在僧厕内嚼杨枝。若吐唾可恶耶否准云。四分律文分明制之。不可作事也。

问。夏竟必去安居处行他处可一宿耶否师云。受檀越请安居。必可去。不去可得吉(见)然者受请安居。去安居处可一宿。非受请受居不去不可有苦见也。

问。众多比丘作四分布萨已。依要事行自然地在其自然界。梵网布萨式式可行耶否师云。梵网布萨七众共行法故。然界式式行不可有苦见也。约六相分可集众欤。有人云。和尚仰云。式式不可行。比丘众满可行结界也。

问。一界内比丘二三人法同形同等众多时。梵网布萨式式可行耶否师云。可行也。梵网布萨。在家出家共行法故。不可相违也。

问。安居即日受日出界不可叶(云云)即日依有僧受日计可作耶否师云。受日计行不可有苦见。即日出界可恶也。

问。非时入聚落白无比丘时。对沙弥可作耶师云。无比丘时。对沙弥可作见释在之欤。

问。已足食比丘。为余比丘受茶乐七日等药与。不可有苦见耶否师云。茶等药不可有苦见也。

问。汤屋内陈等。赤露茶煎物等受服可恶耶否师云。凡不着袈裟不可受服食(见)前赤露受服不可有事也。和尚仰其趣也。

问。以火净为初煮可许重煮耶否师云。可应火净物令火净煮可许也。不可应火净。如于苎茎等。令火净煮不可及开事也。

问。重煮样如饭饼等。受重煮云尔耶。又必重煮净地可作耶师云尔也。

问。爪刀火等净可通种相二净耶否师云。火净无论可通也。刀爪净可依样。若其核等斩其物应净也。不斩物不应净异火净也。

问。粗末尽形药。加法自煮服用可开耶否师云。粗抹加法煎用开也。净地若不净地。何所可作。但尽形药开内煮也。

问。无病比丘。为病比丘尽形药等加法与可开耶否师云。为病比丘开(见)牒彼各可加法也。

问。于院相不周处结大界时可依不周耶。又可加白二法耶师云。可依不周。不可加白二法也。菩萨御代及御不审。然而不可加白二(云云)。

问。已于院相周匝处。结大界并净地后。院相坏时可依结法耶。又可依不周耶师云。可依结法。已作法结故不可依不周也。

问。说戒中间依急缘出界时。与欲出可恶耶否仰云。为界外事作与欲事不可有。若定可出界。白众且止说戒可出也。

问。说戒中间出界人。更不可作布萨耶否仰云。羯磨竟序三问以后出人。更不布萨不可有苦见。于界内已会故也。

问。尼到僧中作自恣时。僧自恣中间令作耶仰云。中间令作之。自恣篇见。可见彼也

问。受食时食堕作受意成受不作不成耶仰云。作成不作不可成。其旨释文见。钞云。行食时比座余食逆入钵中成受(文)记云。行下次明食堕亦约作意故成(文)僧祇云。行饼糗饭等抖擞箧器逆落盈中。不作意者不成。反上成受(文)记云。作意者。尘飞入时须起受意(文)。

问。雪冰雹等。无人时者不受自取可食耶仰云。僧祇云。雪冰雹无净人处净洗手自取食。有者应受(文)。

问。为记识受生姜等。转变生芽时本受不失耶仰云不失。钞云。二明转变。善见受生姜后生芽不失受。芽处更净。非生芽处得食(文)记云。下列诸物。虽有变动。不易本质故皆不失受(文)本受不失。比丘置地自押芽分净人可令净也。

问。中前手受四药过午失在之。过午即失耶。亦过午后待一须臾失耶师云。异义在之。然而待一须臾义善欤。药篇可见也。

问。僧尼互可为能授人耶仰云。饰宗记五(末)注云。若净人难得处。僧尼二众互手受食亦成也(文)此释意可作能授(见)虽尔辄直不可受器物可受也。

问。取尼衣戒本罪可局受持五衣耶仰云。可局受持。钞云。四分亦云。佛告尼言。当畜五衣。完坚者余衣随意净施。若与人。即与人则何简施道俗(文)。

问。依自然界安居后结界时。犹可依自然耶否仰云。可依自然。安居篇可见之也。

问。界内在前中后安居人时。自恣可依何人耶仰云。自恣可依多人(见)自恣篇可见之也。

问。索欲问和已竟。羯磨未作中间。自界外僧入者重作问答耶否仰云。重可问答也。资持上三可见之。

问。忌成及界安居虽成后可作法耶(正通三)仰云。此二正义通三种安居。忌等即成。虽尔作法后可作之。资持云。疏云。忌等直得后用加法。何为答开制成立何得不有(直得是开加法依制)同记上文云。夏成在前加法有后。不以加法为结之始(文)。

问。请依止法出界。不经宿不可失耶仰云。不经宿者不可失。若经宿若见和尚失也。

问。非法缘与欲时。与欲不成僧事可成耶否仰云。钞文僧事成否不分明。尼钞文可成僧事(见)然而钞云不成是别(文)成别众不可成欤。

问。受欲人说欲时。可牒多人耶否仰云。本宗意可牒多人(见)僧祇意不许四人欤。资持可见之。

问。受欲人至僧中纵睡若忌不说欲可成僧事耶否仰云可成。至僧中纵故不说成僧事(见)况睡等耶。但故不说者可得罪。业疏可见也。

问。依命梵难移夏得岁耶否仰云。可得岁也。注羯磨疏并记可见之。

问。羯磨十缘位有别众前缘可成耶。又不可成耶仰云。结界唱相位有别众可成。简正记十五(本)见之。又如便利急缘岂待问欲耶。资持释也。问欲已前可说欲(见)不待问欲故有别众可成。准此释等意。不拘别众前缘可成。但第八缘已后勘出别众。续前可作九十。九十竟准资持上三意。更重可作问答也。

问。沙弥夏末受戒时出界可受日耶否仰云。可受日。可有可破安居故。钞迦絺那衣法付可见之也。

问。尼无羯磨受日耶仰云无也。钞安居篇可见之也。

问。手巾可说净耶否仰云。巾帊类故不可说净欤。但五分律文可说净见欤。

问。不舍前受衣受余衣时可成受耶否仰云。可成受。前衣受后衣成受位失。但可有违制罪也。二衣篇可见之。

问。雨众沙弥可许受持上众衣耶否仰云。无缦衣时受可成受。业疏四上见其分。但可反被也

问。展转净主通五众真实局本众耶仰云。展转通。真实局也。钞二衣篇可见也。

问。内衣必可染色耶否仰云。多论意必可染色不见欤。母论意不染犯吉见。本宗意可染色见。钞中三。业疏衣药受净篇可见之也。

问。无正大衣不得受功德衣耶否仰云。不可受(见)简正记见之欤。

问。失衣时犯长衣可许受持耶否仰云。无衣时取可受持(见)但可忏本罪。戒疏三下。钞中二此趣见。

问。受食时不可得捻钵耶否仰云。不可得捻钵也。钞赴请篇云。毗奈耶云。不得捻钵令大指入钵中(文)记云。毗奈教食时取钵(文)。

问。白二净局作法。余三净可通自然作法耶否仰云。济缘记二上云。初二无法并通两界。又约道俗住二局僧居。又业疏二上云。处分通诸界羯磨局大界。记云。通诸界即自然作法(文)此等释。白二局余三可通(见)。

问。取金银像等被开捉宝戒耶否仰云。资持云。不犯中(乃至)若供养塔寺庄严具收举(开捉宝)或约无净人处。或是部计缓急。今或并净塔庙。且就本宗开之(文)准此释意金像等可开之。又资持释云。金像佛铸成圣像四分不犯(文)。

问。新受戒时。初受衣钵等次第如何耶仰云。五条七条大衣钵坐具。如此可受持。业疏四上可见之也。真圆律师相传。

问。界内有四比丘。布萨时四人必戒本羯磨诵解。可行众法布萨耶否私云。西阇梨云。戒本羯磨必诵解可行也。东阇梨云。羯磨四人必解。戒本一人诵解可行也。

问。梵网布萨之时有不集比丘者作法碍被云非法。可不成布萨法耶私云。不可成法碍。可成布萨也。。

问。倚师足高者登作说戒等应犯高床戒耶私云。有人云。和尚所所御说法之时。倚师足高令截给(云云)东阇梨云。高床戒犯僧私两床。但约坐卧之床(见)为说法等床不可有苦见也。如转轮高座也。

问。沙弥共大僧布萨时。沙弥布萨成位何耶私云。虽有异义。教敕之时应成布萨大有所准。不能具记也。

问。若在前成者。后序不来可无过耶。汤不来者当违敕之过也。

问。安居法成位何言耶私云。有人云。问答之终持言下成(云云)私云。持言宾师释。去取不定(云云)岂此言不成耶。今云。对首三说之作法之终当成结夏也。

问。律中依命梵二难许移夏。命难分齐何耶私云。东阇梨云。律出命难出食不足。其依自气力可衰损程分齐欤。自可量事也私云。本净长老之大安寺管领时寺中僧中。依食不足缘被移橘寺事在之也。

问。法同沙弥无同类时。比丘为所对可得作安居受日等对首法耶私云。有人云。无同类时。应用比丘对首也。

问。东阇梨云。此义甚不可也。不可作事也。其故者。沙弥行事。亦通心念。何得对比丘。心念可作也。

问。初安居等结已。有缘即日受日可得出界耶否私云。有人云。即日受日可得出界(云云)今云。必经一宿受日可得出界。简正记其旨见。彼记可见也。

问。受日出界满归本界已。其即日依缘受日出界可许耶否私云。有人云。北京行事皆许之(云云)东阇梨大违作法等文。必经一宿受日可行也。

问。且一度即受七日一月三十七日已。在界外得用尽耶否私云。本净长老义云。同事不可尔。异事可尔。济缘记见(云云)西阇梨云。是不可然事也。一法满已必归本界。经一宿已然后应赴一法缘也。济缘释但云一时重受二法。延续非许有界外也。

问。受日羯磨一度可得四比丘加耶否私云。和尚云。加四比丘不可许。东阇梨云。可得加四比丘私云。不可许加四比丘欤。

问。律中二十余受日缘外。为利生事应开受日耶私云。和仰云。律中所说。自调自度为本。犹以依生善灭恶事开受日菩萨利他为本。何为利生事可不开受日。然而若有事者。为利生事可牒也私云。无性摄论。为利生开破夏。今准彼文可许受日也。

问。旦受七日法二三日用已聿未终归本界。若虽过七日重用后日耶否私云。有人云。同事虽住何日可用残日。即十诵白残夜去是也(云云)私云。和上云。十诵中白残夜去但初七日之内。若过七日已非所开也。未用者虽过何日无苦见。用始一日过七日之限后不可用也。

问。以三日五日之别缘合可得作众法受日耶否私云。有人云。共短缘合为长作众法不可有苦见(云云)今云。不可尔也。若一事众法缘。以短长合加众法。随意可依用。若皆短缘。加众法不应道理也。祖师所不用也。

问。为一所法事受日。于其中间而在他所可得夜宿耶否私云。有人云。事同事无苦见。异事不可尔也。今云。一所根本事未终。于日日中不阙其事者。设虽异事。经宿作之有何妨耶。

问。一界内比丘。皆出界时受日可为何样耶私云。有人云。出界之比丘不可许对首故。七日停一人可为诸人对首也。其一人后心念可行也。众法准之(云云)东阇梨云。诸文出界人。不可为对首受日。不遮前众别二法互为对首行受日有何妨耶。

问。过后安居受戒比丘虽不受日。夏中可得出界耶否私云。有人云。不受日行不可有苦见。不结夏故。东阇梨云。受日可出界可破安居。故私云。应有破安居之过。破夏破安居之样。业疏中可见也。

问。他门行事能秉三人行受日何耶私云。有人云。准慈恩意致此行事(云云)今云。此事僻事也慈恩意。辨事僧体四人见故也。

问。僧祇事讫羯磨得依用耶否私云。大谷云。单通受比丘。诸部律可依用故可用(云云)今单通受遍学比丘。辄不可用他部也。其故者。别受可依四分(见)然者通别兼受比丘。可四分依用。依之单通受比丘。先可依四分一律也。但依余部致别受比丘者。可依余部也。所谓可专一律行事也。辄不可乱用也。

问。初安居比丘。夏竟十六日之朝六念可数岁耶否私云。有人云。朝不可数岁。自恣已后可数也。自恣受岁故(云云)东阇梨云。不可待自恣。朝可数岁(云云)私云。若自恣为本数岁者。破夏不安居比丘自恣作。彼人岂可念岁耶。又依难一向不自恣人可不数岁耶。

问。不周净约总院相不周耶。又约一屋舍四相不周耶私云。西阇梨云。不约一屋舍不周也私云。不周净者。但约总垣等不周。不约屋舍四相不周。开钞疏等能能可详之也。

问。于不周净处可得加白二法耶否私云。和云。不可加也。东阇梨云。于后后者被留此行事毕。

已上二十二个条者。以般若寺真圆律师自笔抄令书写之讫。但于本文文字少少不审之间。以义所书改也。

律宗行事目心钞(中)。

本云。自去延庆元年之秋初迄于嘉历三载之春季。已上二十一个年之际。为固止作之随行。渐渐类众诸律之要文。为全和上之严判。连连抄起庭训之行事焉。定谬解多端欤。仍欣慎外见也。冀法灯久捶兮长耀九天之速路。戒香远薰兮同证三佛之觉果而已。

本云嘉历参年(岁次戊辰)三月中旬候

释沙门忍仙谨记

结界略次第 布萨略次第

结夏略次第 受日略次第

自恣略次第 分物略次第

布萨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