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史记·滑稽列传》是专叙滑稽人物的类传。
司马迁所说的滑稽人物是指那些不随波逐流,不争权夺利,能通行上下的人。这种人能言善辩,常用婉转的讽喻或反话进行规劝,在谈笑之间,以含蓄微妙的语言点出事物的要害。司马迁把滑稽与“六艺”相提并论,高度赞扬了这种人物。
本文比喻新奇浅近,寓意深刻明白。行文韵散相间,错落有致。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写滑稽人物,用滑稽笔墨,形式也和内容互相协调。
【原文】
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导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太史公曰: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辨,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蜚则已,一蜚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语在《田完世家》中。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旁有穰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而祝曰:‘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威王大说,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亲有严客,髡帣韝鞠跽,侍酒于前,时赐余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以讽谏焉。齐王曰:“善!”乃罢长夜之饮,以髡为诸侯主客。宗室置酒,髡尝在侧。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
六艺:即下文的《礼》、《乐》、《书》、《诗》、《易》、《春秋》六经。
导:通“道”,叙说。
太史公:司马迁自称。
淳于髡(kūn):人名。淳于是复姓,名髡。
赘(zhuì)婿:旧时男子到女家结婚,叫赘婿。所生子女从母姓,作为母方后代。
滑(gǔ)稽:能言善辩,言词机智、诙谐。
辨:通“辩”,争论。
齐威王:前356年至前320年在位。
隐:即隐语,谜语的古称。
沉湎(miǎn):沉溺。这里指嗜酒无度。
蜚(fēi):通“飞”。
县令长:一县的长官。人口万户以上的为令,万户以下的为长。
赏一人:此“一人”,指即墨大夫。
诛一人:此“一人”,指阿大夫。
《田完世家》:即《田敬仲完世家》,在《史记》第四十六卷。
威王八年:即公元前349年。
赍(jī):以物送人。这里是“带着”的意思。
驷(sì):古代同驾一车的四匹马,称“驷”。
冠缨:系在颔下的帽带。
索:尽。
穰田:为田地求丰收。穰,庄稼丰熟。
瓯窭(lóu):狭小的高地。
篝(gōu):竹笼。
污邪(yé):地势低下,易于积水的劣田。
镒(yì):古代重量单位,二十两或二十四两为一镒。
革车:古代的一种战车,也叫重车。重车一乘,甲士步卒七十五人。
御史:官名,主管纠察。这里指执行酒令,监察失仪的人。
亲:指父母。
帣(juàn):通“卷”。
韝(gōu):臂套。
鞠:弯曲。
跽(jì):小跪。
觞(shāng):古代酒器。
州闾:指乡里。
稽留:停留。
六博:古代的赌博游戏。类似近代的走棋。
投壶:古代宴会的一种礼制,也是流行于士大夫中的一种游戏。方法是用箭投入特制的壶中,以投中多少决胜负,负者罚饮酒。
曹:辈。这里作集体游戏的分组解。
握手无罚,目眙(chì)不禁:古时礼教很严,男女授受不亲。但乡饮时可以互相握手,互相注视也不禁止。眙,直视。
参:通“三”。
酒阑(lán):宴饮将散。
阑:尽。
尊:古代酒器。
履(lǚ)舄(xì)交错:鞋子错杂满地。古时席地而坐,入席必先脱鞋,所以鞋子错乱。舄,木底鞋。
襦(rú):短衣。
芗泽:香气。芗,通“香”。
诸侯主客:接待诸侯宾客的官吏。主客,官名。
【译文】
孔子说:“六经在政治上的作用都是一样的。《礼》是用来节制人的行为的,《乐》是发扬和气的,《尚书》是记述政事的,《诗经》是表达意志的,《易》是表现事物的微妙变化的,《春秋》是阐明礼义的。”太史公说:天道广阔无限,真是宏大啊!谈笑之间,果真说得切合正道,也是可以排难解纷的。
淳于髡是齐国入赘的女婿。他身长不满七尺,可是诙谐善辩,多次出使到各诸侯国去,从来不曾受过屈辱。当时,齐威王喜欢隐语,并且喜欢放荡享乐,通宵饮酒,沉溺在酒色之中,不理国事,把政事委托给公卿大夫。于是百官懈怠混乱,诸侯一齐来侵扰,国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间。左右大臣没有敢直言规劝的。淳于髡用隐语对齐威王说:“国中有一只大鸟,落在国王的宫廷里,三年不飞也不叫,大王知道这只鸟是为什么吗?”威王说:“这只鸟不飞便罢,一飞冲天;不鸣便罢,一鸣惊人。”于是就召见了各县长官七十二人,奖赏了一人,杀了一人,整顿兵马,出去作战。诸侯都很惊恐,全部归还了以前侵占齐国的土地。齐威王威震天下三十六年。这事记载在《田完世家》中。
齐威王八年,楚国大规模地发兵侵犯齐国。齐王派遣淳于髡到赵国去请求救兵,让他送去黄金一百斤,四匹马驾的车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连帽带都挣断了。威王说:“先生嫌这些东西少吗?”髡说:“怎么敢呢!”威王说:“先生大笑,难道有什么道理要讲吗?”髡说:“刚才我从东方来,看见路旁祈求田地丰收的人拿着一只小猪蹄和一壶酒,祷告说:‘高坡上的旱地收成满笼,低洼的水田收成满车。五谷丰登,堆满家中。’我看见他拿的东西很少,而想得到的却极多,所以才笑的。”于是齐威王就增加到黄金二万两,白璧十双,四匹马驾的车子一百辆。淳于髡辞别齐王出发。到了赵国,赵王给他精兵十万,战车一千辆。楚国听到这个消息,当夜就撤兵回去了。威王非常高兴,在后宫摆了酒席,召淳于髡前来,赐给他酒。威王问道:“先生能饮多少酒才醉呢?”回答说:“我饮一斗也醉,饮一石也醉。”威王说:“先生饮一斗就醉了,怎么能饮一石呢?这个说法可以讲给我听吗?”髡说:“在大王面前喝赏赐的酒,旁边有执行酒令的官员,后面有监察的官员,我非常恐惧地低着头伏在地上饮酒,这样不超过一斗就醉了。假如在父母的尊严的客人面前,我卷起衣袖,弯着身子跪在那里,侍奉他们饮酒,有时他们赏赐些剩酒给我,我就举杯祝寿,这样屡次起身应酬,饮不过二斗就醉了。假若朋友交游,很久没有见面,忽然相逢,高兴地追述往事,彼此倾谈衷情,可以饮到五六斗就要醉了。至于乡里举行的集会,男女杂坐在一起,彼此敬酒,留在那里慢慢地喝着,同时下棋、投壶,结伴搭伙,拉拉手也不受责罚,注目看人也可以随随便便,前面有掉在地上的珠玉耳环,后面有遗失的发簪,我暗自喜欢这种情景,这样可以饮酒到八斗,才会有二三分醉意。天色将晚,酒快喝完了,大家把剩酒合起来,促膝而坐,男女同在一席,鞋子满地错杂,杯子盘子杂乱地摆着,堂上的蜡烛熄灭了,主人送走客人而留我再饮,这时把丝罗短衣的衣襟解开,可以闻到芬芳的香气,当这种时候,我的心情最为欢乐,能饮酒一石。所以说:‘饮酒过分了,就会昏乱失礼;行乐到了极点就会转化为悲哀。’万事都是如此,说的是做事不要过分,一过分就走向衰亡。”淳于髡用这些话委婉地规劝齐王。齐王说:“说得好啊!”于是取消了通宵达旦的宴饮。并任用淳于髡为接待诸侯的主客大夫。每逢齐国王族举行宴会,淳于髡也常常在旁作陪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