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这是一篇碑文。潮州(治所在今广东潮安)是韩愈在谏迎佛骨,触怒宪宗后被谪贬的居所。在那里有韩愈的祠庙。宋哲宗元祐年间,潮州人又重修了这个庙。苏轼这篇文章,就是给这座新庙撰写的碑文。
苏轼在碑文中,对韩愈的一生,尤其是对韩愈在思想文化上所起的重要作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对他那忠心耿耿,无所畏惧的精神表示了由衷的钦佩和崇敬,对他在政治上的不遇和人生道路上的坎坷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悲哀。苏轼认为韩愈的这种人格、思想、精神之所以不为人们所理解,甚至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是由于他能行天道,而不会尽人力去钻营,不容于世俗的缘故。但本文有些地方对韩愈褒誉过当,甚至加以神化,则是不足取的。
文章写得有气势。开头用很多笔墨作为衬托,然后连用几个排比句,一泻而下,一缓一急,很有感染力,同时还运用了比喻、证引、答辩、叙述、议论、歌咏等多种手法,加上错落参差的句子和音调锵铿的语言,使文章十分生动而又灵活。
【原文】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辩。是孰使之然哉?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元祐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
或曰:“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轼曰:“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熏蒿凄怆,若或见之,譬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
元丰元年,诏封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韩文公之庙。”潮人请书其事于石,因作诗以遗之,使歌以祀公。其辞曰:公昔骑龙白云乡,手抉云汉分天章,天孙为织云锦裳,飘然乘风来帝旁,下与浊世扫秕糠。西游咸池略扶桑,草木衣被昭回光。追逐李杜参翱翔,汗流籍湜走且僵,灭没倒影不能望,作书诋佛讥君王,要观南海窥衡湘,历舜九嶷吊英皇。祝融先驱海若藏,约束蛟鳄如驱羊。钧天无人帝悲伤,讴吟下招遣巫阳。犦牲鸡卜羞我觞,于餐荔丹与蕉黄。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被发下大荒。
申、吕:指申伯和吕侯。申伯,周宣王时功臣。吕侯,辅周穆王有功。岳(嶽):原作“狱”,据《经进东坡文集事略》改。指高大的山。传说山岳降神才生出了申伯和吕侯。《诗经·大雅·崧高》有“维嶽降神,生甫及申”的诗句。
傅说(yuè):商王武丁时的大臣。相传他原是从事版筑的奴隶,被武丁提拔为大臣,治理国政,使国家大治。传说他得天道,死后升天,比于列星。
浩然之气:这是孟子著作中的一个专门用语。他所谓的这种气,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状态,是由内心积善所产生的刚正之气。语出《孟子·公孙丑上》。
卒:通“猝(cù)”,突然。
晋、楚:春秋时两个富强的国家。晋在今山西、河北西南部一带,晋文公曾改革内政,使国力富强。楚在今长江中游一带。楚庄王时曾成为中原霸主。
良、平:指张良、陈平。都是汉初大臣,刘邦的重要谋士。
贲、育:指战国时卫国勇士孟贲和夏育。
仪、秦:指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张仪和苏秦。两人都善于辞辩。
贞观、开元:分别为唐太宗(627年—649年在位)、唐玄宗(713年—755年在位)时的年号,是唐代兴盛的时期。
房:指房玄龄,唐初政治家。为唐太宗的重要辅臣。
杜:指杜如晦。唐初和房玄龄共掌朝政,辅佐唐太宗。
姚:指姚崇。在武则天、睿宗、玄宗时屡次出任宰相,对“开元之治”起过重大作用。
宋:指宋璟,唐代政治家,继姚崇任宰相。
韩文公:指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时,昌黎郡(治所在今辽宁义县)的韩姓为一时著姓,因此韩愈也自称自己的郡望(郡里显贵的家族,为人所仰望)是昌黎,故人称他为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死后谥文,世称韩文公。
麾(huī):通“挥”,指挥、号召。
八代: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从东汉起文坛上出现了一种形式绮靡而内容空洞的文风。韩愈提倡古文运动,从理论和实践上努力纠正这种弊病,起了巨大的作用。
济:救助。
溺:淹没。这里指佛、老之道的毒害。
忠犯人主之怒:指韩愈谏唐宪宗迎佛骨入宫一事。公元819年,唐宪宗派人到凤翔(今属陕西)迎佛骨到宫中,韩愈上《谏迎佛骨表》劝谏,反对这种做法,触怒了宪宗。因此被贬斥到南疆潮州做刺史。
勇夺三军之帅:指韩愈镇抚镇州叛乱一事。穆宗时,镇州军队发生叛乱,杀掉原来的将帅,另立新帅。朝廷派韩愈前去镇抚,很多人为他担心,但韩愈运用谋略,折服了叛乱将领,平息了这场叛乱。
天人:指天道和人事。
伪:人为的事物,和自然的相对。
豚鱼:《易·中孚》曰:“信及豚鱼。”豚,小猪,这里泛指猪。古人认为如果讲求诚信的话,就连对这些动物也会讲求诚信。
能开衡山之云:韩愈经过衡山时,正逢秋雨,他潜心默祷一番之后,天就放晴了。他曾作《谒衡山南岳庙》诗纪此事。衡山,在湖南南岳县境内。
能驯鳄鱼之暴:指韩愈到潮州后逐恶溪鳄鱼一事。详见本书《祭鳄鱼文》。
弭(mǐ):止。
皇甫镈(bó):唐宪宗时的大臣。到处盘剥人民,搜刮财物,并经常诋毁韩愈。
李逢吉:唐宪宗时大臣,诡计多端,陷害忠良。
南海:这里指潮州。
笃:深好。
齐民:平民。
信:确实。引文出《论语·阳货》。
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元祐,宋哲宗的年号。
朝散郎:文官名,从七品。
王涤,人名,事迹不详。
期(jī)年:一整年。
没:通“殁”,死亡。
熏(xūn):香气。
蒿:雾气蒸发的样子。
凄怆:悲伤的样子。
元丰元年:当为元丰七年,即公元1084年。元丰是宋神宗年号。
白云乡:古代认为神仙居住在天上,把神仙居住的仙乡叫做白云乡。
云汉:指银河。
天章:指分布在天空中的日月星辰等。
天孙:即织女。织女是民间神话中巧于织造的仙女,是天帝之孙。云锦:丝织物品。因图案华丽,宛如云彩,故名。
咸池:古代神话中的地名,传说为日浴之处。
略:巡行。
扶桑:神话中的树木名。
衣被:原意是给人穿衣服,引申为授给,这里意为“受到”。
昭回:原指星辰光耀在天空回传,后亦借指日月。
籍、湜(shí):指唐代诗人张籍和文学家皇浦湜。
僵:仆倒。
灭没:淹没,这里指日光照耀的意思。
要(yāo):要服。传说上古分天下为五服,要服是离王畿极远之处。衡、湘:衡山和湘水。都在湖南境内,是韩愈贬潮州路经之处。
舜:传说中的我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首领,又称虞舜。
九嶷:指九嶷山,在今湖南宁远南。相传虞舜死后葬于此。
英皇:即女英、娥皇。相传是唐尧的两个女儿,同嫁给虞舜为妃。后舜出外巡视,死于苍梧,她俩寻至南方,一起投湘水而死。
祝融:传说中的火神。
海若:海神。
钧天:天之中央。
讴吟:这里是歌唱的意思。讴,歌唱。吟,吟咏。
巫阳:古代善于占卜的人。
犦(bó)牲:古代祭祀用的牺牲。犦,即犎(fēng)牛,一种高背的大牛。鸡卜:古代占卜法之一。
羞:进献。
觞(shāng):古代的一种盛酒器。
荔丹与蕉黄:红色的荔枝与黄色的香蕉,这里泛指祭祀供品。韩愈的《柳州罗池庙碑》一文中有“荔子丹兮蕉叶黄”的句子。这里是借用韩愈的话。
被发下大荒:韩愈诗“翩然下大荒,被发骑麒麟”。这里借用韩愈的诗句,表示祝他下来享受祭品。被,通“披”。大荒,原是传说中极远的地方,这里指人间。
【译文】
一个普通人能够成为百世的师表,一句话能够成为天下人的准则,这都是因为他们有与天地化育万物相等同、与国家命运的盛衰相关联的地方。他们的降生是有来历的,他们的死亡是有作用的。申伯、吕侯出生是山神降世,传说死后化为列星。这些古今传诵的事,不可不信。
孟子说:“我善于涵养我的浩然正气。”这种气,寄托在平常的事物之中,而充塞于整个天地之间。假如突然遇到了它,就使人们相形见绌,连君王、诸侯也显现不出他们的尊贵,晋、楚这样的国家也显现不出他们的豪富,张良、陈平也显现不出他们的智谋,孟贲、夏育也显现不出他们的勇猛,张仪、苏秦也显现不出他们的辩才。是什么东西使得他们这样呢?这一定是具有一种不凭借形体而自立,不仗恃外力而自行,不依赖生命而生存,不随着死亡而消逝的东西了。这种东西,在天上就化为星辰日月,在地上就化为河岳山川,在阴间化为鬼神,在世间又变成人。这些都是很平常的道理,是不值得大惊小怪的。
自东汉以来,儒道衰颓,文风败坏,各种异端邪说相继兴起。虽然经过了唐代贞观、开元这样的盛世,又加上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这样的贤臣治理,却不能扭转过来。只有韩文公从庶民百姓中崛起,谈笑之间,把手一挥,天下人纷纷跟随着他,回到正路上来。这到今天已经有三百年的时间了。韩文公的文章挽回了已经衰败的八代文风,他的道统把天下从沉沦中拯救出来。他的忠心触怒了君主,智勇战胜了三军主帅,这难道不就是与天地化育万物相等同,与国家命运的盛衰相关联,浩然独存的正气吗?
曾经有人论述过天道和人事的区别,认为人运用智、力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是天道不是人力所能变易的。人用智谋可以欺侮王公,却不能欺侮小小的豚和鱼;凭借武力可以夺得天下,却不能得到普通人的忠心。所以韩文公的精诚,能够驱散笼罩衡山的乌云,却不能使唐宪宗从迷惑中醒悟过来;能够驯服作恶的鳄鱼,却不能制止皇甫镈、李逢吉的诽谤;能够取信于南海的广大百姓,死后世代享受祭祀,却不能使自己在朝廷上得到一天的安宁。这是因为韩文公的最大本事是顺应天道,而他所不能的是处理人事。
当初,潮州人不知道学习仪礼、文章,韩文公派进士赵德去当他们的老师。从这时起,潮州的学者们才都开始重视仪礼品行,写诗作文,这种风气也影响到了平民百姓。直到今天,这里还被称为是容易治理的地方。孔子说:“君子学了礼仪道德就有仁爱之心,平民学了礼义道德就容易驱使。”的确是这样啊!
潮州人对待韩文公,每餐必祭,并且每当遇到水旱灾害、疾病瘟疫等有求于神灵的事情,一定要向他祈祷。可是韩文公的庙宇却处在刺史公堂的后面,百姓觉得进进出出很不方便。因此,前任太守曾想要请示朝廷,另建一座新庙,但没有付诸实施。元祐五年,朝散郎王涤来做这里的地方官。他上任后,所有用来培养贤士、治理百姓的措施,无不仿效韩文公的做法。在百姓已经心悦诚服后,他下令说:“愿意再建韩文公新庙的人就听从命令。”这时,百姓们都欢乐地前去修庙。于是,在距城南七里的地方选定了庙址,一年之后新庙就建成了。
有的人说:“韩文公被贬斥到远离京都的潮州,不到一年就回去了。如果他死后有知,显然是不会眷恋潮州的。”我说:“不对!韩文公的神灵在人间,就好像水在地下一样,到处都是。可是因为潮州人对他特别信赖,无限思念,在祭奠时升腾的香气中人们感到悲伤,好像见到了他,这就如同挖井挖到了泉水,却说泉水只是存在在这里的一样,这难道能够成其为道理吗?”
元丰元年,皇帝下诏令封韩文公为昌黎伯,所以新庙的扁额上写着“昌黎伯韩文公之庙”。潮州人请我把他的事迹刻写在石碑上,于是我写下诗送给他们,让他们歌唱,以此来悼念韩公。歌词是:昔日里您骑龙驹遨游白云仙乡,长空挥手分开银河日月天章,织女为您织造云锦衣裳。您乘风飘游来自天帝身旁,降临人间为的是一扫浊世的鄙陋文章。您像太阳一样西向遨游咸池,经过扶桑,您恩及草木有如日月经天灿灿发光。您追随李、杜和他们比翼翱翔,张籍、皇甫湜惭愧得流汗,退避奔走而僵化跌倒,您的光辉上下照射,让人不能仰望。您排斥佛学,疾书奏章,劝诫君王,反遭贬斥到荒远的地方,谪南海,过衡湘,路经九嶷虞舜墓,您凭吊女英、娥皇。祝融神为您开路,南海怪物躲藏,您为民除害赶走鳄鱼如驱羔羊。九天之上没有贤士上帝悲伤,派遣巫阳高歌下凡招请您回到身旁。今天啊,献上菲薄的祭品表达一片衷肠,请您尝鲜红的荔枝,香蕉微黄。文公啊,您不稍稍逗留,我会无比悲伤,愿您轻快地披发下太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