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这是人们熟悉的一篇寓言性的散文。作者通过卖柑者之口,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柑子为喻,对元末实际上已腐败透顶而表面上仍装得冠冕堂皇的上层统治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原文】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剖其中,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乎?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业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闻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縻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忿世嫉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杭:即今杭州。
烨(yè)然:光彩鲜明的样子。
笾(biān)豆:宴会和祭祀时盛供品的器具。类似后来的盘子。竹制的叫笾,木制的叫豆。
炫(xuàn):炫耀。
瞽(gǔ):瞎子。
食(sì):喂养。
所:所需。
虎符:兵符,古代用来调兵的凭信,一半由皇帝掌握,一半由军队的统帅掌握。
皋比(pí):虎皮。这里指虎皮椅子。
洸洸(guāng):威武的样子。
干城:指保卫国家。干,盾牌。城,城墙。
吴:吴起,战国时卫人,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长绅:古代士大夫腰上系的长带子。峨冠长绅都是文官的服饰。
庙堂:这里指朝廷。
伊:伊尹,名挚,商汤的大臣,曾帮助汤伐桀。
皋:皋陶(yáo),相传虞舜时的贤臣。
斁(dù):败坏。
縻:通“糜”,耗费。
廪(lǐn)粟:国库的粮食,这里指俸禄。
醇醴(lǐ):味道醇厚的酒。
饫(yù):饱食。
东方生:东方朔,字曼卿,汉武帝近臣,以诙谐和善于讽喻著称。滑(gǔ)稽:能言善辩,言论诙谐。
【译文】
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很会贮藏柑子,经过一冬一夏也不腐烂,拿出来仍然光彩鲜艳,碧玉般的质地,黄金般的颜色。但是剖开当中一看,干枯得像破棉絮一样。我很奇怪,就责问他:“你卖给人家的柑子,是准备把它装在盘子里,用来供奉神灵,招待宾客呢?还是炫耀它的外表,用来欺骗傻瓜和瞎子呢?你这样骗人太过分了!”
卖柑子的人笑笑说:“我干这一行有很多年了,我依靠这一行来养活我自己。我卖它,别人买它,从来没有听到有什么议论,却偏偏不能满足您所需要的吗?世上耍弄欺骗手段的不算少,难道只是我一个人?您没有考虑这些。如今那些佩戴兵符,坐在虎皮椅上的武将,威风凛凛地像是保卫国家的人才,果真能够拿出孙武、吴起那样的韬略吗?那些高戴礼帽,拖着长带的文臣,神气十足地像是治理国家的栋梁,果真能够建树伊尹、皋陶那样的功业吗?盗贼兴起却不知道抵御,百姓穷困而不知道赈济,官吏为奸犯法却不知道制止,法律败坏却不知道整顿,白白地耗费国家的粮食却不感到羞耻。看他们坐在高堂上,骑着大马,喝足了美酒,吃腻了鱼肉的样子,哪一个不是仪表堂堂,值得敬重,光明磊落,值得效法呀?然而他们又何尝不是外表像金玉,而腹中像破絮呢!现在您对这些都视而不见,却来挑剔我的柑子!”
我默不作声,无话可答。回来再细细体会他的话,他像是东方朔一类诙谐而能言善辩的人物。莫非他是个愤恨世道,仇视邪恶的人,却借柑子来进行讽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