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国立各大学应增设东方语文学系以加强东方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之联系而维持世界永久和平案(1944年)
理由:东方各民族多有其悠久光荣之历史与卓越特殊之文化,吾国历代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常与之发生重要关系,如汉晋至隋唐之佛学来自印度,唐代与波斯亚刺伯之通商,皆史实具在,尽人皆知,而此数国在世界文化史上亦有伟大之贡献,近世欧西于诸国学术皆有专门名家,吾人五十年来醉心欧化,由其语言文字以上溯其立国治群之大法,学术思想之精粹,童而习之,白首不懈,举国成为风尚,而于比邻诸国之情况,反茫无所知,亦因其科学智识与技能之落后,相继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遂不为吾人所重视也。今者同盟诸国既以实现全人类之自由平等为其作战之最高目标,则当轴心侵略者崩溃以后,东方古老民族必将奋然兴起以恢复其历史上之固有地位,甚且进而与西方诸国争衡,其与吾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之联系亦将日益密切,吾人犹故步自封可乎! 此后使节之往还,工商之流通,大学教授学生之交换,皆将与日俱增,可断言者,则吾人改变观念;重新估价,以弥过去之缺陷,以作未来之准备,实刻不容缓矣。兹拟请教育部通令国立各大学增设东方语文系,包括梵文、印度、斯坦尼、缅甸、波斯、亚拉伯、土耳其、巴比伦、埃及诸语文,以造就专门人才,除折冲樽俎通商互市者外,其在学术方面,不但藉知其风土习尚之真相,亦可使吾人治佛学或治隋唐外交史者,由各国典籍中搜出丰富之参考材料,而后吾人与此等邻族始能互相了解互相惠助,以成复兴亚洲之盛业,全人类之自由平等得以实现,已往由于攫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所发生之战争得以消除,而世界之永久和平亦得以维持也。
办法:(一)在国立各大学中,已有文学院而内容比较充实者,成立东方语文学系,先试设一二语文,俟办有成绩再及其余。
(二)即与各国商订交换大学教授办法,其所派来之教授中为其本国学术专家者,即请担任其本国语文学程。
(三)改国立各大学现有之外国语文学系为西方语文学系。
附 条
蒙古、新疆、西藏为中华民国之一部,然其语文实另成其系统,今人竞言开发边疆,沟通其民族情志,然不解其语文,安从下手。兹为办事便利起见,蒙藏语文亦可属于东方语文学系。
贰、大学教育在遵行国家教育方针之下应给予相当自由以利进展案(1944年)
理由:近年教育部力图改进大学教育,种种措施日新月异,务使大学教育整齐划一,以达抗战建国之目的,以立百年树人之大计,殚精竭思,勇往前进,实堪令人赞佩。惟求效太急,责成太严,时难免于欲速不达之弊:法令繁多,条文严密,则使教育趋于机械化;推陈出新,朝令夕改,则使奉行者无所适从,徒迫其规避取巧,阳奉阴违,或玩视法纪,视为具文,此又岂教育部当局之本意乎!谨就管见所及,胪陈其大略如下:
(一)关于行政效率者 凡一新法令必须宽限其生效日期,而后新旧得以衔接,执行者有所准备。今部中所颁法令往往使之立即生效,则学校忙于应付,革旧布新,迫不及待,时间、精神、财力各方面损失殊大。如今年(三十三年)五月间部令缩短暑假,原定暑期补习班不得不草率了事,教员学生原定出外考察或实习之计划,不得不改变或打消,学校所拟添聘之教员,以时间匆促,物色为难,其新聘定而尚未到校者,以道途阻远,交通困难,亦不能及时到校开课。又如目前后方各地皆有人满之患,学校房舍已拥挤不堪,部中忽令收容大批转学生,破烂之民房庙宇已难再得,即幸而得之,亦修葺需时,桌凳床铺之补充,以工料缺乏更难咄嗟立办,故各校总务长一职,无不视为畏途,更久无其职者。又如师范生本为五年毕业,忽令缩短半年,则必修而未修之学程及实习之地点时间皆成问题矣。
(二)关于教员待遇者 教员待遇一项,普通仅指薪贴而言,然除物质生活外,尚有精神生活也。部中屡申尊师重道之旨,在此物质生活万分艰苦之中,得此口头安慰,于其精神生活上,或亦不无小补。然近年学生日多,课程日繁,设备日陋,环境日劣,部中忽令限定教员人数,则使教员工作加重。七年一休假,忽改十年,十年期满得休假者,又复至少。除授课外,又强令其为导师。而每年所填调查表,询其资格,审其学业,不知凡几。种种限制,而薪贴所入,不足一饱,无怪其面目憔悴,形容枯槁,疾病丛生,死亡时有,其不安贫乐道者,且迫而改业他就也。
(三)关于学生课程者 部颁大学课程,限定修满一百三十二学分,始得毕业,其中必修者多至六十余学分,而军训、党义、体育尚不在内,故一学生每年至少须修三十三学分,每学期至少须修十七至十八学分,第四学年又有总考及毕业论文,全世界大学之课程,无如此繁重者。查学分制仿自美国,各大学每一学期只修十二学分。在此教材缺乏之际,必修课程多赖纸张恶劣、印刷模糊之讲义,选修课程则赖残缺不完册数稀少之参考书,而所指定之参考书,以人多书少,阅览室以管理员工缺乏,夜间又无灯火设备,其开放时间极短,因之书难到手。况上课钟点太多,图书馆地址或又不适中,以致学生自修时间极少。然则课程多而寡要,学生劳而无功,非年来大学程度日益降低之大原因乎!
办法:(一)关于行政效率者 大学当局既为部中慎选人才,自当充分信任之,一切琐碎事务不必干涉。
(二)关于教员待遇者 减轻其工作,教员人数之多寡,当视各院系需要而定。其无暇或不愿任导师者,不加强迫。到休假时期,当任其休假,不限定全国之名额,暑假不必缩短,使其一年中有休息与从容研究机会,则于其教育两方面皆将有裨益,生活之痛苦,可以减少,而其在社会上之地位,亦不致日落千丈。
(三)关于学生课程者 部所颁行之课程既已试之四年,缺点殊多,即宜广征各校院系主任之意见,加以修订,充实其内容,减少其数量,求精而不求多,则大学程度必能提高无疑。
(《思想与时代》,1947年第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