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论的误解

有些人有一种误会,以为一个唯物论者的为人总是粗陋的、卑鄙的、和自私的。他们以为一个唯物论哲学家的观念,总是和粗陋的享乐生活结不解缘,以为这种人总是要睁开眼睛想投机!他们以为任何“理想”或“高尚的”动机,在这种人的特性里,是一个绝对没有关系的要素!

这种见解当然是荒谬的。哲学的观念论或唯物论,和实际生活中的理想的动机,绝对不可混为一谈的。在哲学上的观念论或唯物论,所指的只是这个问题:我们是否要从我们的感官所能知道的世界以外,去了解真实的世界?所谓真实的世界,也就是这世界有一种圆满的和独立的存在,因此在它的本身就含有它自身的存在和发展的法则。观念论者认为:环绕并包含着我们的这个物质的世界,并没有独立的存在;某种非物质的东西,即观念,才有独立的存在,因此才有它们(指观念)自身的发展法则;物质的世界只是跟着这些观念的发展,物质的世界不过是这些观念的影子或表现罢了。在别一方面,唯物论者却宣言说:唯一的真实的世界只是我们的感官所知道的物质的世界;而且在我们由感官的帮助所获得的知识之外,我们不知道什么;观念没有,也不能够有,任何真实的、独立的存在,观念不过是由我们感官所知道的物质世界的反映罢了。

哲学和经济

卡尔的批评者还有一个毛病,好像把卡尔的“哲学”和“经济学”拆开,彼此间绝对没有关系似的;乘着批评者自己的高兴,往往容纳其中之一,而拒绝其他的一个部分。其实卡尔的“哲学”,正是由于研究人与物在历史进展中的经济状况,所归纳而成的通则;他的“经济学”也只是他的一般的历史理论,在特殊的经济结构(即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应用。

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

资本主义生产之显然的特点是:在这个制度之下,人并不生产物品,只是生产商品。换句话说,他并不生产他自己要用的东西;他所生产的东西,只是要卖给别人,至于别人怎样用,不是他所注意的。他不像以前在别一种生产制度里面那样,生产物品备自己用,他现在所生产的却是要拿到市场去的商品。所以卡尔在他开始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时候,就说这样的话:“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盛行的社会里面,其财富只是商品之巨量的集聚;这财富的单位是单独的商品。所以我们的研究要开始于商品的分析。”必须先分析商品,我们才能得到一把锁钥,来彻底了解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下的财富之种种特性。

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

一件商品的显然的特性——这特性使一件物品能够成为一件商品,——是它的交换价值。这就是说,这件东西,除了它具有供人消耗的性质,使买它的人可以那样使用之外,它还具有给人交换的性质,即不用它做自己消耗品的人,可以用它达到交换的目的。所以一件东西的交换价值,虽然根据这件东西终究能供人消耗的特性,可是交换价值却和这使用价值完全不同,交换价值的变化也独立于使用价值之外的。其实这两种价值的特性,可以说是彼此立于敌对的地位:一件东西只在对它没有使用价值的人,在他才有这件东西的交换价值;当这件东西发生使用价值作用的时候,它便失却它的交换价值了。这件东西所以能成为商品,是在乎它的交换价值;因此这件东西在被人用来备作交换的时候,它就仍然是一件商品;当这件东西被支配作消耗品使用的时候,它便失却这商品的特性了。一件东西的使用价值,在一方面,是有着它的固有的性质,是有着它的存在的方式,并不倚靠它所由生产的“社会的形式”;无论它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它仍然有着同样的使用价值。在别一方面,一件东西的使用价值,是这件东西和使用它的人彼此间的纯粹主观的关系,所以一件东西被不同的人使用的时候,所发生的不同的使用价值,在这些不同的人方面也是纯粹主观的。在这两点上,都不在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以内①;政治经济学的目的,是要解释在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之下的财富之特殊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性质上是纯粹社会性的。就历史方面说,物品先于商品,使用价值先于交换价值。

当我们的财富不是仅仅用作消耗,却仍存有资本主义化的特性的时候,这财富便是资本,便是交换价值的集体。我们已经知道,交换价值不是一件东西所固有的要素,或它的自然存在的条件。我们也已经知道,当这件东西被人用作交换价值时,它在这个人方面,并没有主观的关系;这交换价值的存在,并不因为这个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却是一种客观的属性,从它所由生产的那个社会里个人间的社会关系而造成的。因此我们必然地要得到这个结论:资本,即交换价值的集体,只是个人间的社会的关系;资本的种种特性,——资本所以具有这种种特性,就靠它是交换价值的集体,——只是社会关系的结果,资本不过是这社会关系的表现罢了。

社会关系

什么是交换价值和它的集体(资本)所代表的社会关系?什么是交换价值和资本的种种特性?什么是统治着它们的存在之法则?它们是怎样由这些社会关系所引出?又怎样受这些社会关系所统治?这些问题的回答,依卡尔看来,就是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对于这些问题的批判的研究,便是卡尔一生工作所尽瘁的事业。

价值是一个社会关系,所以它是受社会的情况所决定的;价格是个别的估价,所以它是受个别的动机作用所决定的。

只在资本主义到来之后,一个人的劳动力才从他的身体和人格里分离出来;这个时候,他的劳动力是由他的人格里“抽象化”出来,得到一种独立的存在。就历史方面说,因为有了这个商品(按指劳动力)的出现,资本主义方才有可能性;并且因为这个商品的特异的性质,这个制度(按指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幕才被许多神秘所包围着,使人如陷入五里雾中,不易了解它的真相。

劳动和财富

卡尔并不主张劳动是财富的唯一的来源。在别的一方面,他却也否认“自然”(包括生产物品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和力)是与交换价值的创造有关。卡尔这个否认是对的。“自然”是从来就有的。“财富”(这里所指的意义,是有用物件的集体)也是这样,可是交换价值便不同。虽然从不可知的太古时候就有“自然”存在着,虽然从有人种以来就用劳动来开发“自然”,但是这两者的合并,在资本主义出现以前,仍然不能产生交换价值(使“物品”变成商品的,就是这交换价值)。这样看来,交换价值显然是和资本主义制度发生联系的东西;所以这个结果是要资本主义制度来负责的,并不是“自然”的责任。

在一八七五年的时候,德国的社会主义者在哥达(Gotha)所举行的全国大会里,曾经采用了一个政纲,开头的句子就说:“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来源。”卡尔听到这些领袖们所建议的草案内容,就写了一封信,对此点有所解释。他开始就引这句开头的话,表示了下面的意见:“劳动并不是一切财富的来源。自然和劳动同样地是使用价值的来源(物质的财富就包括使用价值);劳动本身就是一种自然力的表现。”

价格和价值

我们不要把价格和价值混为一物。当商品放在市场上的时候,并且在价格交付以前,这时的商品便具有价值;人们肯交付价格,就是因为这商品具有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原因,不但如此,价值和价格,在量的方面,并不能常常一致的。一件东西的价格,依据不同的情形,有时可比它的价值高,有时也可比它的价值低。

供给和需要不是“物品”的特性,只是“物品”存在的偶然的情形。供给和需要并不是包含在“物品”里面的东西,也不是和“物品”的生产有任何联系的东西。“物品”所以有它的特性,不受供给和需要的影响在“物品”里面,并不含有和其他物品共有的特性,可以叫做供给和需要的条件,因为没有“物品”在本身里包含有它的供给的条件;至于关于它的需要,不但不能包含在它的本身里面,恰恰是表示缺少了它,表示它的不存在!所以从论理方面看来,我们当然不能够说:“供给和需要”这件事能够成为各种物品的共有的特性,可以用来作为价值的来源和估量价值的尺度②。

有人觉得供给和需要对于价值似乎也有影响:这只是视官的错觉。供给和需要所影响的是价格;价格对着价值摆动着,把价值当作它的常态的停息处,常被价值吸引着(译者按:这可用钟的摇摆作譬方)。明白了这一点,便知道为什么当供给和需要正相适合的时候,价值并不变成零:这时的价格正在它的常态的停息处——价值;这时价格和价值便一致了。

资本主义的利润

资本主义的利润历史表示了什么?那就是资本的利润率减低的倾向。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总量”的生长,资本的利润随着经常地减少下去。虽然随着“资本总量”的生长,资产阶级所得的“利润总量”也经常地增加起来,但是按着所用的全部资本做比例的利润的数量。却经常地减低下去,因此某一定数量的资本的利润率,也就经常地减低下去。这在政治经济学上叫做“利润率下降律”。

根据卡尔的理论,“不变资本”常是不变的,并不因为经过生产的过程而有变化(译者按:“不变资本”指厂屋、机器、原料等等的价值)。在别一方面,“可变资本”却是要变化的;再说得具体些,便是在生产过程中要增加起来(译者按:“可变资本”指劳动力的价值)。只有劳动创造价值;资本家的利润是从剩余价值来的。

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靠在劳动生产力的增加;因为这个缘故,资本的“有机构成”愈高,这个发展必然地要趋向于减低利润率;因为利润是全从资本之可变的部分中得来的,而因资本“有机构成”日高,可变资本经常地比不变资本减低下去。

依卡尔看来,资本主义的生产制度充满着内在的矛盾;倘若纵任它自己生存的法则自由地发生作用,那末它自己的发展将要陷入最终的、迅速的破坏。这是因为不但资本主义的法则是含有内在的矛盾,而且资本主义的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已使资本主义原来所靠以存在的矛盾,反而摧毁资本主义的本身;破坏资本主义和代替它的各种力量和要素,都正在迅速地在我们的眼前,一天天成熟起来了。将要取资本主义而代之的制度,已有着明确的形式和大概的模样,明白地呈现于我们的眼前,叫做社会主义。

卡尔的社会主义是科学的;它和以道德的应用为根据的乌托邦社会主义不同之点,是在乎它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必然的崩溃”为根据。但是要明白并解释这种必然的崩溃,只有借助于卡尔的价值论,因为这个缘故,在卡尔的理论体系里面,他的价值论和他的社会主义,彼此之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卡尔的社会主义,是根据于他的价值论。但是它所根据的是经济的结果,却不是道德的应用。

观 念

有些哲学家像黑格尔,不相信我们的物质世界的真实性。他们相信:唯一真实的世界是观念的世界;物质世界只是“绝对观念”依着它本身的发展法则向前发展之表现。依这些哲学家看来,观念对于历史的全部途径,有着很大的影响,那当然是不成问题的。依他们看来,除了这观念的发展外,历史的全部途径中就没有什么东西是真实的。这些哲学家当然是真正的观念主义者。但是在相信“物质世界的唯物性”的哲学家里面,卡尔最能认识观念所有的真实性。据卡尔看来,观念是坚强地种根于真实,因此当这些观念存在的时候,它们就有着永续的影响,是不容易被改变的他的这种见解,根本和有些人不同;有些人认为观念只是有着空幻的存在,从无何有之乡来的,在我们的历史的存在里面,没有什么特殊的、存在的理由。因此,观念的消失,和我们的社会环境简直没有关系。卡尔便不然。他对于观念的重视,我们在讨论“人类是造成自己历史的要素”的时候,对于这一点是要特别加以注意的。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Karl Marx", by Louis B. Borodin)

译者注

①译者注:按照现在一般的说法,政治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目的,是研究一切经济形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发生、发展、以及灭亡的法则;狭义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只是研究资本主义发生、发展、与灭亡的法则。

②译者注:传统的经济学认为供给和需要是和价值有关系,这是因为没有从社会关系的发展方面观察。依卡尔的理论,只有劳动创造价值,价值是社会关系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