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的发展必经狩猎、畜牧、耕稼三个阶段,即如前述。汉民族自有史以前即由西北方迤逦入于中原,分无数小部落。
汉民族的来源,说颇纷歧,比较有力的,有东来、西来两说。主张东来说的,以为汉民族与古的帝王都生于东方,如《山海经》《春秋元命苞》《述异记》《拾遗记》上所载的大荒、华胥、扶桑等,细按起来,都在东方海中。主张西来说的,以为汉民族的祖国便是古代的巴比伦[1]。他依据西方的史书来作证,如说西历纪元前二二八二年,那苛黄特率领巴克民族东徙,从土耳其斯坦经喀什噶尔沿塔里木河达昆仑山的东方。取征于中国的古史,这那苛黄特便是黄帝;巴克便是盘古的对音。又说这一族中的莎公即神农,但克即仓颉,并且巴比伦的纪时、文字和一切庶政,也大多与中国相同。综看这两说,都不免牵强和附会。东来说根据不可凭信的纬书和小说,更不足道。西来说似较近情,但以音译的关系影响疑似地立说,终也不能必验,不过汉民族的初祖从西北高地顺着大河东下,渐次繁殖于这大一片的冲积层上——中原——分建许多部落,却是很合理性的推想;而且我们总得承认中国的民族一定经过了许多变化,受到外来的影响一定很多呢。
至伏羲时,已进入畜牧时代;至神农时,又进入耕稼时代。那时社会文明逐渐发达,团结力也逐渐稳固,于是对外的竞争日益剧烈,而确立国家以图自卫的需要便日见紧张了。[建立国家的需要]
轩辕黄帝像
嘉祥武氏墓群石刻
当神农氏的后裔榆罔时,住在中国地面的民族约分三大支:最北一支是荤粥[2],分布于今日的长城以北。[古代民族分布的概况]最南一支是九黎[3],分布于长江流域。汉民族便介居在他们的中间,分布于黄河流域。这时的黄河流域——中原——最为肥沃,荤粥和九黎两族遥遥对峙着,都想侵占这块土地,以为己族发展的根据。汉民族实逼处此,怎能相安,于是种族战争以起,黄帝建国的企图便立时涌现。史称黄帝“往来迁徙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一方面固可想见那时尚未完全脱去游牧部落的习惯;一方面却很可看出逼处异族的苦况,不能不借武装来肆应的情景呢。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国于有熊,故号有熊氏。因为他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那时神农的后裔已很衰微,九黎的君长蚩尤便乘机作乱,率众北上,略取黄河流域。[黄帝擒杀蚩尤与代神农氏为天子]榆罔不能敌,遂出奔涿鹿。轩辕起兵抗争,征师于各部落——诸侯,进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能作大雾,令军士昏迷,轩辕便造指南车以示四方,遂擒杀蚩尤,逐走黎众。诸侯乃共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便是黄帝。时当民国纪元前四六〇九年。
蚩尤的传说很不一致。或以为古天子,或以为黄帝臣,但以苗族的酋长——九黎君长——之说为最普通而合理。依字面说,“蚩尤”等于“顽劣之极”,实为梗阻王化,愚颛自用的象征。所以有“蚩尤始作兵器”“蚩尤铜头铁额”“蚩尤能作雾”等传说,处处暴露他是初民社会的害物。
黄帝既即位,经略四方,不遗余力,始建成一大帝国。[黄帝的建国方略]《史记》的《五帝本纪》便说:“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4];西至于空桐,登鸡头[5];南至于江,登熊、湘[6];北逐荤粥,合符釜山[7],而邑于涿鹿之阿。”可见黄帝于既逐九黎之后又尽力经营内部,且会合诸侯的兵众以驱除强悍的北族——荤粥,然后建设一座四至分明的国家。他建都于涿鹿之阿,更可看出当时种族战争的意义,原来这时的强敌惟有荤粥,所以把这首都重镇兼作了“北门锁钥”呢。
当时政治上的组织既渐有萌芽,而社会上的生活也逐渐完备,那些上栋下宇的宫室,上衣下裳的冠服,渡水行远的舟车,备敌防害的弧矢,在这时候都因时势的要求,自然而然地创作出来。惟其如此,所以一切古代文化上的传说便集中于黄帝。[“集大成”下的一切事物的发明]例如他的元妃西陵氏——嫘祖——发明畜蚕制丝,天下遂无皲瘃之患。他的史臣仓颉因为用结绳记事的不便,便依着鸟兽递迒之迹的不同,造成简单的文字。他又咨询其臣岐伯而著《内经》[8],遂为后世医学之祖。其臣隶首因为实物计数的累赘,便由奇偶相生的观念,造作算数;大挠因为追记时日的容易模糊,便把自然界的现象分配作干支,造作甲子;同时容成作盖天以象周天,作调历以定时节,遂为后世历法之祖。到这时候,那帮助精神活动的东西也似乎大体略备了。可是我们须得认明,这些发明,都只是集合了无数无名创作者积成的成绩,才显出较有统系的效用的,分明是许多人心力之下的产物,决不是突然而来的创始。不过黄帝适逢其会,遂成了一个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
古代一切事物的发明,纯由“感缺而求满足”的自然律,一样一样地逐渐添造出来的。不知经过了几次试验,几次修改,才得互相仿效,推行尽利。决不是圣明御世便会同时产生许多贤辅出来,突然涌现那么多的成绩的!后人事后追想,好像从前什么都有,或者是某一时代同时的创作了。其实我们应当承认那时确有此等由无至有,由简至繁的事实,所以才有这集大成的传说,却不能完全相信这班半神体的圣人!
* * *
[1]巴比伦是亚洲西部的文明古国,地当波斯湾西北,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斯双子河的流域。故城的遗址尚存。
[2]荤粥便是后来的蒙古族。
[3]九黎便是后来的苗族。
[4]岱宗即泰山。
[5]空桐一作崆峒,鸡头即笄头山。
[6]熊、湘,山名,熊即今湖南祁阳县北的熊罴岭。湘山又名艑山,即洞庭湖中的君山。
[7]合符是会合诸侯的兵符。